廣西省南寧市橫縣蓮塘鎮(zhèn)六蓮村委小學 莫玉蘭
問題學生的有效轉變
廣西省南寧市橫縣蓮塘鎮(zhèn)六蓮村委小學 莫玉蘭
本文結合教育實踐案例,針對小學問題學生的不同特點,闡述了三種類型的問題學生,繼而討論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讓問題學生走出內心的困擾,重新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問題學生 有效性 轉變
談起班主任工作,一句話就是瑣碎,摻雜了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很多老師不愿意擔任班主任工作,尤其是中學教師。
現(xiàn)代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對學生的教育,尤其是對問題學生的教育,不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陀^原因是,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如網(wǎng)絡游戲等無不侵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學校倡導所謂的“素質教育”,只關注學習成績卻忽略德育教育,使問題學生得不到很好地轉變;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眾多家長外出打工,學生成了留守兒童,隔代撫養(yǎng),要么寵愛,要么不跟孩子溝通,加上學生缺乏自控力,因此容易沖動、性格暴躁,容易犯錯;父母離異,孩子缺乏父母管教。俗話說:“棍棒出孝子?!边@種做法在很多家庭出現(xiàn),孩子錯了,父母就打,致使孩子沒能從錯誤中認識正確的行為,變得具有敵意和攻擊性,把火力集中在對父母的憎恨和憤怒上,而不是想想如何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主觀原因是,孩子思想不成熟,缺乏良好的判斷力和決策力,思考問題不周全,常常為一些小事發(fā)生爭執(zhí),對于老師的教育聽不進去,甚至對老師的教育懷恨在心,嚴重的還有報復行為。
問題學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難以避免的,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教育理念了解問題學生的特點,采用情感教育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使他們得到應有的發(fā)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教師應該了解問題學生產生的原因,因材施教,對癥下藥才能真正使問題學生產生徹底轉變。
夏丐尊言:“教育沒有情感,就如池塘沒有水一樣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鼻楦惺墙逃呐囵B(yǎng)基礎,積極的情感能讓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對于問題學生,我們應該采取如下措施發(fā)揮情感的積極作用:
第一,極力保護問題學生的自尊心。問題學生往往表現(xiàn)出很多問題,自尊心也很強。即便他上課總打瞌睡,不聽課,不寫作業(yè),總是干壞事,老師也不能在同學面前批評他,刺傷其自尊心,仍然要心平氣和地跟他談心,不歧視他,不厭惡他,耐心與他溝通,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從而找回良好的心態(tài)。例如,一個調皮學生一上課就打瞌睡,一下課就跑出教室玩。下課后,我請他到辦公室,與他促膝交談,講出課堂睡覺的害處,骨骼會變形,以后就會疼痛。他說:“我是晚上睡晚了才困的?!蔽翼槃堇麑?,溫和地說:“你聽我的,晚上睡早點,保證就不困了,好嗎?”他小聲地應了一聲:“嗯!”其實我清楚地知道,他并非只是這個原因的,但我卻裝著什么都不知道,保持關愛他,順從他,理解他的態(tài)度。從那以后,他課堂睡覺的現(xiàn)象有所好轉了。
第二,給予問題學生加倍的愛。巴特爾說:“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師載有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僅僅投向學生的一瞥,學生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愛能感動天感動地,是與學生溝通的心靈橋梁。”不管是在語言上,還是在行為上、表情上我注意體現(xiàn)對學生的愛護。一句柔和的話語,一個一個慈祥的笑容,都使學生更易于走進老師,敢于把心中的不滿向老師傾訴。
例如,有一個男孩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性格比較任性、霸道,時常打同學,違犯課堂紀律,很多老師都說他難教,軟硬不吃,總是影響整個班級的教學管理。我得知后找他獨自促膝談心,談到他父母打工的原因,以及他這樣做的嚴重后果,目的是讓他體會父母的艱辛,希望他不要辜負父母的用心良苦,要努力學習。在一個星期一的早晨,聽說他在周末把手摔斷了,我立刻前往他家看望他,給予他關愛,叮囑他養(yǎng)好病了再回學校學習。再有一次,課間活動時,突然有學生向我報告,說他在教室大聲哭起來。我連忙放下手中的筆趕往教室,用親切的聲音安慰他,得知他肚子痛后立即帶他到診所看病。這個孩子默默地意識到老師很關心他、愛護他。從此,他在整個班級當中由原來數(shù)一數(shù)二的搗蛋鬼轉變?yōu)闇仨樀男⊙蚋幔渌麑W生在他的影響下變得活潑、聰明、可愛。
第三,尋找問題學生的閃光點。教師一句貼心的問候,一聲恰當?shù)谋頁P和贊美,一個真誠的擁抱都可以讓問題學生的心溫暖起來。當教師用積極的情緒感染學生時,學生也會產生積極的心理反饋。每一名學生都是天才,但需要教師細心地呵護與照顧。問題學生雖然表現(xiàn)不良,但并非他們的本意,教師要經(jīng)常性地鼓勵他們、觀察他們,挖掘他們身上的潛能。有一次,校長叫幾個學生拉排球網(wǎng),其中一名“牛”學生二話不說就帶頭沖上三樓的體育室,馬上把鋼架抬下來,很快就拉好了球網(wǎng)。我在班上表揚了這幾名學生,特別表揚他:“鄧志闊雖然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不夠認真,但是樂于為學校和班級集體做好事,可見品德還是很高尚的,要是把這樣的品德用到學習上,你一定會很優(yōu)秀的?!蔽疫呎f邊觀察他的表情,他不笑但靜靜地聽著。
由于社會、家庭、學校的因素而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需要教師、同學、家人、學校給予足夠關注。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肩負著社會責任和義務幫助小學問題學生縮小與別人的差距,幫助他們從起跑線上爬起來迎頭趕上,通過愛的力量為問題學生鋪設一條健康的自主發(fā)展之路。
[1]周建平.追尋教育道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2]李進主.教師教育概論[M].北京:京大學出版社,2009
ISSN2095-6711/Z01-2015-07-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