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豐都縣三建鄉(xiāng)中心學校 廖樹坤
作文難點破譯探究
重慶市豐都縣三建鄉(xiāng)中心學校 廖樹坤
本文采用理論加事例的形式,詳細闡釋了當前學生作文無話可寫、寫假話、平鋪直敘等各大弊病的根源與解決方法,具體講述了避免學生沉迷網(wǎng)絡,學會感悟評價生活的辦法。
習作方法 作文難點 作文教學
作文占語文考試成績20%~30%的比重,是語文課教學的重難點,最令學生、老師、家長頭疼。作文應該被看做交流的工具,直接影響學生長大后言語表達的條理性、邏輯性,甚至文化素養(yǎng)。
當下,國人多牢騷中國教育靈活度不夠,只是八股文形式變成三段式作文,均具有較強的機械性,加上其他原因促使中國成為出國留學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v觀國人大加贊賞的美國等學生作文,只不過是言之有實,比我們少了些嬌作。不像我們提倡“言由心生”“有感而發(fā)”,把遐想換成了瞎想,寫些不和實際、前后矛盾的話。
例如,寫好人好事就寫“借筆”“讓座”“拾物交公”之類的常規(guī)之事,甚至寫幫老奶奶背重物等不符實際的謊言。
當然,學生作文不止存在立意不新穎、借用材料胡編亂造等問題,更為嚴重的是語句不通、標點混用等基礎性問題,特別是部分學生遇到作文時根本就無話可寫。語文課程標準和教材雖然導向性地要求按不同學段,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第一學段重點訓練寫話(寫語句),第二學段重點訓練習作(寫片段),第三學段才重點正式命名作文。但似乎從第一、二學段學寫話、片段習作、記日記開始,學生就出現(xiàn)了錯別字不斷、不知所言、停滯難前的狀況。學生對鮮活生活的關注、體驗與積累缺乏感知,缺少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
萬丈高樓從地起,語句完成性、詞語搭配恰當性、標點符號正確性等基礎問題應在第一學段學寫話就開始注重訓練。雖然,現(xiàn)在不提倡向小學生講解主謂賓句子成分及語法,但至少要讓孩子明白一句完整的語句,必須寫清楚“誰”“干什么”兩個方面,或者“誰”“怎么樣”兩個方面;弄清楚“的”“地”“得”以及“二”“兩”“和”“同”等常用詞語的分別,避免出現(xiàn)“我和李師傅和小王談過了”之類語義模糊的語句;學習積累“發(fā)揚——精神”“繼承——傳統(tǒng)”“養(yǎng)成——習慣”“提高——成績”等常見詞語搭配;辨析掌握愛惜與愛護、反應與反映、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嚴格與嚴厲、實驗與試驗、果然與居然等容易用混的詞語及其他諧音詞語,嚴防出現(xiàn)“媽媽看到灶臺上的老鼠屎大吃一斤(驚)”的笑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需要用不同的本子分別記錄。
思想決定行動,習慣決定命運?,F(xiàn)實中,在習作用詞和優(yōu)美語句的積累上具有自主性的學生屈指可數(shù);生活上有意識地觀察和細心思考形成自身獨特生活感悟的學生更是寥寥無幾。學生的心思到底去了哪里?有人說都是現(xiàn)代媒體技術惹的禍,電視、電腦、手機是時間最大的強盜,它用魔法蒙蔽了諸多宅男、宅女的心智,令其頹廢、懶惰。誠然,我們只能讓媒體技術為我們服務,利用媒體技術解決思想疑惑,實現(xiàn)知識積累,不能反被其控制。電腦技術要學習但不能沉迷。首先,給學生購買電腦前,需要讓其明確購買目的,約定上網(wǎng)透明化,嚴禁關門操作。其次,買書不如借書,借書不如抄書,為學生安排足夠的電腦編輯任務,充分發(fā)揮其學習輔助功能,如將字典中多音字進行收集整理,或抄錄《容易用混的詞》《怎樣修改作文》《文章評改》《老山者陰山革命英烈》《我為誰讀書》等,既提高學生操作能力又避免學生耗時于游戲。長此以往,再讓學生上網(wǎng)玩耍,其心思自會疲于應對。
其實,媒體技術尚未流行開來之時,諸多學生的心思仍未放在學習上。媒體技術不完全是影響學生學習的罪魁禍首,方法才是關鍵。學生不是不想感悟生活,而是他們不知道怎樣感悟,一直未能開啟感悟之門。更有甚者,由于所處環(huán)境限制,農(nóng)村學生不知道肯德基、過山車是什么,城市學生只知道大米是用船裝來的。將學生關在教室里、書房里,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鮮活的生動文章。因此,引領學生走出書本,走出教室,走進活動,走進自然,從而享受生活、感悟自然、學會評價,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豐富、充實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家園。
例如,引導學生觀察夏日高溫下山巖上石縫中生長的小樹,他們自會感受植物生命力的頑強;引導學生觀察微風中搖曳的狗尾巴草,他們自會想象出小草做腰部運動或者習練太極等奇特身姿;引導學生品嘗各種美味,他們自會領會食物香脆、柔滑、勁道、麻辣等獨特口感;引導學生聆聽音樂,他們自會欣賞出樂曲的柔美清心、雄渾高亢、起跌纏綿等各色韻味;引導學生辨析大街人流,他們自會感悟人心匆忙、悠閑、快樂、憂愁及醉酒等不同行色。一事得法,其他自會觸類旁通。學生做生活有心人的習慣自會養(yǎng)成,創(chuàng)新性習作、真實性習作的目的自會實現(xiàn),作文無話可說的難題亦會引刃而解,寫實、寫細,杜絕不具體的空話。
初學作文,平鋪直敘,無主次取舍也是令人一直頭疼的問題。其實,生活中,每個學生在駁斥他人的指責或向家長索要財物時總能列舉出幾個重點理由。如果將作文構思換作問答題解決,他們能找到具體的理由和事例嗎?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例如,你準備寫“誰”,寫他什么,有哪些事例,三個問題自會理清寫作的思路。把寫作當作生活中的辯論來思考,相信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言語口頭表達能力均會得到有效提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乃成功之母,輔助學生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其文章,學生的興趣與自信自會得到極大提高。榜樣的力量無限大,幾個成功的學生自會激發(fā)更多的學生走向成功。
[1]錢巨波.怎樣修改作文[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5
[2]蔣蔭枬,賈雙虎容易用混的詞[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8
[3]葉圣陶,呂叔湘.文章評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ISSN2095-6711/Z01-2015-07-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