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鴻
(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中醫(yī)院外科 山西 芮城 044600)
退行性腰椎管狹窄在老年患者中是一種常見疾病,其好發(fā)于老年男性,常常引起老年患者大小便異常、腰腿疼痛以及活動障礙等。藥物治療對于該病往往未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臨床上治療常選擇手術治療,其中又以腰椎管狹窄減壓術較為常用[1]。該病進行手術治療的原則主要是充分減壓和維持脊柱的穩(wěn)定[2]。由于老年患者常常合并脊柱退行性病變,所以在進行減壓時還應采取脊柱內固定融合術治療,以便維持脊柱穩(wěn)定和糾正脊柱畸形[3]。本文選取我院184 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探討在治療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方面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的臨床治療效果,現(xiàn)將相關內容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184 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以患者均經CT 和MRI 等檢查確診。病例排除標準包括病理性骨質疏松,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高血壓和血液系統(tǒng)疾病,合并嚴重的心肝肺腎功能障礙、智力低下、精神異常以及交流障礙。按照隨機分組法將所以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著患者男50 例,女42 例,年齡58 歲~79 歲,平均年齡67.5 歲,體重55 ~79kg,平均體重64.7kg,病程時長為2 ~9 年,平均病程時長為6.9 年,單節(jié)段狹窄患者48 例、多階段狹窄患者44 例;觀察組患者中男46 例,女46 例,年齡60 歲~79 歲,平均年齡66.4 歲,體重56 ~78kg,平均體重65.2kg,病程時長為2 ~10 年,平均病程時長為7.3 年,單節(jié)段狹窄患者52 例、多階段狹窄患者4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半椎板切除手術進行治療,具體做法包括:術前完善各項檢查,根據患者影像學檢查資料確定其腰椎管狹窄部位;采取硬膜外麻醉,患者采取取俯臥位,腹部墊空;選取腰椎后側入路正中處作一縱型開口,使病變椎體充分顯露;放置椎弓根釘固定,在C 臂機透視下進行手術操作,保證置入椎弓根釘的位置正確;應用咬骨鉗將顯露椎板自棘突基部到關節(jié)突基底部依次逐步的咬除,并保留關節(jié)突。觀察組患者給予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術進行治療,麻醉方法和病變椎體顯露方法參照對照組;術中切除病變椎管的全椎板以及增厚的黃韌帶,探討神經管的具體情況,咬除部分或者全部的關節(jié)突;合并有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在減壓完成后切開其纖維環(huán),并將退變的腰椎間盤組織摘除,應用刮匙將椎間隙纖維軟骨板到軟骨下的皮質刮除;安裝連接棒,行腰椎間撐開及滑脫復位,取碎骨塊進行椎間植骨融合;將連接棒預彎,并同腰椎生理弧度相一致,安裝橫向連接桿和連接棒;將創(chuàng)面徹底清洗,并縫合,常規(guī)置入引流管。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抗菌藥物抗感染,同時給予甘露醇減輕神經水腫。術后1 年隨訪,采用JOA 和VAS 評分評價兩組方法的臨床效果。
1.3 評價指標:采取VAS 評分評價患者疼痛情況,0 分為完全無痛、10分則為難以忍受的強烈疼痛,評分由患者根據自己疼痛情況進行自我評分,評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高。采用JOA 評分評價兩組手術方式的臨床效果,分別在術前和術后進行評價,JOA 評分改善率(RIS)=(術后JOA評分-術前JOA 評分)/(17 -術前JOA 評分)x100%,根據JOS 評分改善率評價手術臨床效果,RIS 在75%及其以上表示為優(yōu)、74% ~50%表示為良、49% ~25% 表示為可、RIS 在25% 以下表示為差。優(yōu)良率= 優(yōu)%+良%。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患者數據均采用SPSS18.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表示計數數據,采用(x±s)表示計量數據,采用X2和t 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 <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前后VAS 評分比較:與手術前比較,兩組患者術后VAS 評分均有降低,術后比較兩組VAS 評分,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前后VAS 評分比較(x±s)
2.2 兩組患者JOA 評分優(yōu)良率比較:對照兩組JOA 評分發(fā)現(xiàn),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JOA 評分優(yōu)良率比較[n(%)]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指的是老年患者因腰椎管和神經根管等出現(xiàn)退行性病變,導致腰椎管發(fā)生骨性狹窄,引起水腫和缺血等病變,嚴重患者導致神經根性壞死[4]。近幾年來,隨著我國老年化進程加快,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已經成為導致老年人群腰腿疼疼的主要影響因素。手術治療依然是目前治療該病的首選治療方法。
本文通過探討在治療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方面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顯示,與手術前比較,術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VAS 評分均減少,術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VAS 評分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對照兩組JOA 評分發(fā)現(xiàn),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法在治療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方面臨床效果明顯,能有效的緩解患者疼痛以及改善患者下肢功能,該方法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隋福革,趙叢然,汪群,等.Coflex 系統(tǒng)治療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J].中華骨科雜志.2011,31(7):767 -773.
[2] 婁偉鋼,王向陽,池永龍.脊柱內固定器械穩(wěn)定性測試的不穩(wěn)模型[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9,26(12):1766 -1767.
[3] 郭強.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治療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1):4792 -4793.
[4] 周勇,劉章盛,劉青華,等.腰椎后路減壓內固定融合術治療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177 例療效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3,34(15):2368 -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