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 要】 教學實踐證明,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開始時都對計算機懷著神秘、好奇的心情。但隨著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深入,有的內容需要記憶,且枯燥無味,難度增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慢慢降下來了。因此,教師根據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找到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將是我們一線信息技術教師不可推脫的責任和義務。
【關 鍵 詞】 信息技術;初中;教學;農村
時間如白駒過隙,我在農村從事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已有四年,進入新的工作崗位進行全縣的信息技術電教管理工作也已有兩年。六年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經歷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研究的重要性。信息技術課的主旨是讓學生通過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信息技術課從起初的放松課,到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選修課,再到如今信息技術已納入學業(yè)水平考核科目的必修課??梢姡鳛橐痪€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在實踐中反思,教好這門新興課程,就成為了一項不可或缺的責任和義務,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和管理經驗,談談自己在幾個方面的教學思考:
一、信息技術課教學內容的安排要恰當
可以說,教材就是具體的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但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不是隨意進行的,要根據學科特點、教學需要、學生實際等方面去考慮教學內容的詳略,不能一概擴展內容,也不宜把教學內容完全局限于教材之中。如對于很多鄉(xiāng)鎮(zhèn)的學生,大部分都來自農村,上小學的時候從未接觸過計算機,所以剛開始學習時,我們不得不針對絕大多數學生講幾堂基礎課,包括:開機、關機、窗口和桌面介紹等。而對于縣城的學生來說,有的在小學階段就接觸過信息技術課,有的家庭還配備了臺式電腦、筆記本、平板等。這部分學生大多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在教學內容上,我們不能僅限于基礎知識的講解,而是要從如何提高和保持學生們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上下工夫。
二、信息技術教學要滲透其它學科的教育
如今,信息技術學科和其他學科的整合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它和數學、英語、音體美的關系絕對是密不可分的。教師要注重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其他學科的教育,讓學生真正地體驗到掌握信息技術技能的必要性。如可以在講解繪圖工具時滲透數學圖形知識;在講解幻燈片的制作時,滲透人文的、實用性的知識,如簡歷制作、請柬設計等。但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并不是每周一兩節(jié)信息技術課就可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各學科中不間斷地進行滲透和培養(yǎng)。
三、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要多樣化
(一)提倡自主學習法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創(chuàng)建有利于自主性學習的環(huán)境及資源,在組織安排教學過程中,不宜把大量的時間用于講解教案上,而是要放在為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資源上,把精力放在簡化利用資源所經歷的實際步驟上。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找出已經學過的知識與正要學習的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有利于教學中突破難點,掌握重點。
(二)實行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老師要認真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從而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將每一個任務都設計得明確、合理、科學,將所要傳授的各個知識點蘊含于各個任務中,將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相應任務的同時也掌握了需要學習的知識。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從而讓學生擁有真正的學習主動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任務”,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讓他們嘗到學習的樂趣,滿足他們的成就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鼓勵合作教學法
合作教學是指由一個學生教另一個學生的個別化教學方法,多用于實際操作的實踐活動,是一種輔助教學方法。目的是通過同學之間的教與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互教互學,以便促進全體學生成績的提高,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意識。我們可以在每一個班級里都選出若干個學習基礎比較好一點的同學,組成一個輔導小組,在每次上機的時候由他們負責幫助有困難的同學,這樣既提高了總體成績,又使他們受益匪淺。
(四)開展分層教學法
分層不光是學生分層學習,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任務都得根據學生計算機水平分層。如在教學PowerPoint即幻燈片制作時,通過對學生進行了分層,讓已經學過幻燈片制作的學生直接進入電子報刊的制作,電腦不受老師控制,而其他學生則必須聽老師講解如何制作幻燈片,如文字圖片的插入、動畫的設置、幻燈片的處理和播放等等。通過這樣的分層教學,不僅每位學生都學習到了新知識,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合作學習還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教學實踐證明,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開始時都對計算機懷著神秘、好奇的心情。但隨著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深入,有的內容需要記憶,且枯燥無味,難度增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慢慢降下來了。因此,教師根據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找到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將是我們一線信息技術教師不可推脫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 任立功. 初中信息技術基礎讀本[M]. 上海:上??茖W普及出版社,2003.
[2] 徐克強.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 卓毅. 信息技術新課程與教學[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