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帝王略論》中的三國人物論

        2015-03-28 16:08:00劉治立
        湖北文理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年3期
        關(guān)鍵詞:虞世南司馬懿李世民

        劉治立

        (隴東學(xué)院歷史文化學(xué)院,甘肅慶陽745000)

        《帝王略論》中的三國人物論

        劉治立

        (隴東學(xué)院歷史文化學(xué)院,甘肅慶陽745000)

        《帝王略論》記錄了李世民與虞世南對歷代政治人物得失的討論,其中涉及到對曹操、劉備、孫權(quán)、諸葛亮及司馬懿父子的評價,可惜歷來沒有能夠進入相關(guān)研究者的視野。書中討論三國人物的文字雖然不多,但一些看法中肯獨到,其評點準(zhǔn)則和方法頗有可圈點之處,值得研究者關(guān)注。

        《帝王略論》;虞世南;三國

        《帝王略論》是唐初出現(xiàn)的一部很有特色的歷史評論著作,瞿林東先生認(rèn)為其書“很可能是我們今天所見到、所知道的這方面(指歷史評論專書——引者)的最早的著作。”[1]141查閱以往的三國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歷來在對三國歷史人物研究中沒有征引《帝王略論》中的相關(guān)論斷,明人諸葛羲、諸葛倬所輯《諸葛孔明文集》也沒有收錄《帝王略論》對諸葛亮的評價,因而往往被三國文化研究者所忽略。本文結(jié)合相關(guān)文字,對《帝王略論》中關(guān)于三國歷史人物的論斷做出初步的發(fā)掘和探討。

        一、虞世南與《帝王略論》

        《帝王略論》是虞世南所撰的史論著作,《舊唐書》卷四十六《經(jīng)籍志上》記載,“《帝王略論》五卷,虞世南撰?!保?]該書以“公子”與“先生”的問答形式討論歷代帝王及功臣的是非得失,研究者認(rèn)為該書“撰于李世民即位之前”[1]132,書中的“公子”是秦王李世民,即后來的唐太宗;而“先生”則是秦王府的虞世南。

        據(jù)《舊唐書》記載,“太宗滅建德,引為秦府參軍。尋轉(zhuǎn)記室,仍授弘文館學(xué)士,與房玄齡對掌文翰”,不久又“遷太子中舍人”。唐太宗即位后,虞世南“轉(zhuǎn)著作郎,兼弘文館學(xué)士。時世南年已衰老,抗表乞骸骨,詔不許。遷太子右庶子,固辭不拜,除秘書少監(jiān)。上《圣德論》,辭多不載。七年,轉(zhuǎn)秘書監(jiān),賜爵永興縣子。”唐太宗非常欣賞虞世南的博學(xué)多識,每有閑暇便“引之談?wù)?,共觀經(jīng)史”,虞世南“志性抗烈,每論及古先帝王為政得失,必存規(guī)諷,多所補益?!碧铺谠鴮κ坛颊f:“朕因暇日,與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之失,未嘗不悵恨,其懇誠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憂不理!”[2]《虞世南傳》《貞觀政要》也記載,“世南每入進諫,太宗甚嘉納之,益所親禮?!保?]《任賢》

        唐太宗如此信賴虞世南,一方面是因崇敬其“五善”兼?zhèn)?,認(rèn)為他的德行、忠直,博學(xué)、文詞、書翰都臻于完美的境界?!端逄萍卧挕罚?]15卷中記載,“太宗嘗出行,有司請載副書以從,上曰:‘不須。虞世南在,此行秘書也?!绷硪环矫媸且驗槎嗽谡我娊馍项H為投機,“世南于我猶一體,拾遺補闕,無日忘之,蓋當(dāng)代名臣,人倫準(zhǔn)的?!保?]《虞世南傳》唐太宗將他與虞世南的關(guān)系比作古代的俞伯牙與鐘子期,虞世南死后數(shù)歲,唐太宗夢中“忽睹其人,兼進讜言,有如平生之日?!保?]《虞世南傳》《帝王略論》在流傳過程中亡佚,敦煌遺書中保留部分內(nèi)容,《長短經(jīng)》《太平御覽》《通歷》等也保留了一些材料,中華書局的陳虎先生整理并譯注的《帝王略論》是目前所見較為完整的讀本,雖然離其書原貌已有很大的差距,但能為今人了解《帝王略論》的內(nèi)容、見解和論述風(fēng)格提供基本的線索。

        二、《帝王略論》論及的三國人物

        《帝王略論》中專門討論三國人物的材料有三條,分別為《三國君主》《晉宣帝與諸葛亮》《晉景帝與晉文帝》。討論其他時期的人物而涉及到三國人物的有《宋高祖》《周文帝》等。關(guān)于三國人物的討論,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1.曹操、劉備各有優(yōu)長,孫權(quán)略遜一籌

        李世民向虞世南提問,東漢末年群雄峰起,宇縣分崩,逐漸形成三分之勢,“曹孟德挾天子而令諸侯,劉玄德憑蜀漢之阻,孫仲謀負江淮之固,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皆肈開王業(yè),光啟霸圖。三方之君,孰有優(yōu)略?”虞世南分析了曹操、劉備和孫權(quán)的智謀和業(yè)績,他認(rèn)為曹操有英雄之才,“曹公兵機智算,殆難與敵,故能肇跡開基。居中作相,實有英雄之才矣?!睂τ诶钍烂瘛拔何湟淮ァ钡淖h論,虞世南結(jié)合其生平業(yè)績做了答復(fù),認(rèn)為曹操“累葉榮顯,濯纓漢室,三十余年。及董卓之亂,乃與山東俱起,誅滅元兇,曾非己力。”[6]《三國君主》

        曹操曾經(jīng)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耳?!保?]《先主傳》如果說依據(jù)兵機智算和不凡的經(jīng)歷確立曹操的英雄地位,那么劉備能夠與其并駕齊驅(qū),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劉公待劉璋以賓禮,委諸葛而不疑,人君之德,于斯為美。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呂之儔匹。臣主同心,魚水為譬。”[6]《三國君主》劉備待人以仁義,諸葛亮等人為其真誠所感,鞠躬盡瘁為蜀漢效命。

        相比而言,曹操則是以威勢逼人,“譎詭不常,雄才多忌,至于殺伏后,鳩荀彧,誅孔融,戮崔琰,婁生弊于一言,桓邵勞于下拜。棄德任刑,其虐已甚。坐論西伯,實非其人。許邵所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斯言為當(dāng)?!笨陀^條件對劉備很不利,“但以國小兵弱,斗絕一隅,支對二方,抗衡上國。”[6]《三國君主》劉備勢力能夠與強敵鼎足而立,是由于他能以人君之德感召并團結(jié)關(guān)羽、張飛、諸葛亮等文武賢才,形成巨大的凝聚力。虞世南認(rèn)為,孫權(quán)主要憑借父兄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與曹操與劉備相比,雖然在三分天下中掌管一方,卻不在同一個檔次,“孫主因厥兄之資,用前朝之佐,介以天險,僅得自存,比于二人,理弗能逮?!保?]《三國君主》

        2.諸葛亮堪稱命世奇才

        《帝王略論》中有兩條材料論及諸葛亮。在討論劉備時講到諸葛亮是“命世之奇才,伊、呂之儔匹。”[6]《三國君主》史書記載,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樂毅”[7]《諸葛亮傳》。晉人張輔認(rèn)為諸葛亮“奇策泉涌,智謀從橫”,“文以寧內(nèi),武以折沖”,聲烈震于遐邇,將諸葛亮與樂毅比擬,還不足以反映其功業(yè)和品格,“余以為睹孔明之忠,奸臣立節(jié)矣。殆將與伊、呂爭儔,豈徒樂毅為伍哉?!保?]卷二十二虞世南將諸葛亮與伊尹、姜尚這樣的王佐之才相比擬,雖然不是他的創(chuàng)見,但還是可以看出對諸葛亮推崇備至。

        在《晉宣帝與諸葛亮》條中,秦王李世民認(rèn)為“諸葛亮冠代奇才,志圖中夏?!崩钍烂袼岢龅膯栴}是,如果沒有司馬懿的雄才妙算,又有誰可以與諸葛亮抗衡?虞世南沒有正面回答諸葛亮何以謂“奇才”,而是分析了司馬懿不講仁義道德,詭計多端,心胸狹窄,缺乏君子風(fēng)范,來反襯諸葛亮的品格,認(rèn)為假如二人處于勢均力敵的前提下,在中原大地上展開撕殺,“以仲達之奸謀,當(dāng)孔明之節(jié)制”[6]《晉宣帝與諸葛亮》,那么司馬懿將不是諸葛亮的對手。“節(jié)制”意為節(jié)度法制,亦指嚴(yán)整有規(guī)律,《文選》中所選干寶《晉紀(jì)總論》:“屢拒諸葛亮節(jié)制之兵,而東支吳人輔車之勢?!眳窝訚?“節(jié)制,言亮軍士有節(jié)度制法也?!边@段材料再三強調(diào)諸葛亮的人品和行為風(fēng)格,實際上是反證諸葛亮為“命世奇才”或“冠代奇才”。《帝王略論》高度評價了諸葛亮的“節(jié)制”,同時認(rèn)為他無力改變這種歷史的結(jié)局,書中并不否認(rèn)司馬懿的“文武之略”所發(fā)揮的作用,但是不贊賞他的“奸謀”的種種表現(xiàn)形式[1]153。

        這場討論給李世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來在為《晉書·宣帝紀(jì)》所作的論贊中,還論及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壘,“既而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斗志,遺其巾幗,方發(fā)憤心。杖節(jié)當(dāng)門,雄圖頓屈,請戰(zhàn)千里,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9]《晉帝紀(jì)》李世民以大量的歷史事例分析指出司馬懿在與諸葛亮的爭戰(zhàn)中有失良將之道?!度龂尽ぶT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自至,數(shù)挑戰(zhàn)。宣王亦表固請戰(zhàn)。使衛(wèi)尉辛毗持節(jié)以制之。姜維謂亮曰:‘辛佐治仗節(jié)而到,賊不復(fù)出矣?!猎?‘彼本無戰(zhàn)情,所以固請戰(zhàn)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茍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zhàn)邪!’”諸葛亮死后,蜀軍退兵,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儀結(jié)陳而去,入谷然后發(fā)喪。宣王之退也,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李世民非常熟悉這些材料,論贊中提到此類典故,可見《帝王略論》中的討論影響了他后來的歷史觀念。

        3.司馬懿父子三人各有可稱

        司馬懿父子三人在曹魏先后把持朝政,李世民對其父子的活動非常關(guān)注,在組織修《晉書》時,李世民親自撰寫了《宣帝紀(jì)》論贊,對司馬懿給予很高的評價,認(rèn)為“宣皇以天挺之姿,應(yīng)期佐命,文以纘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賢若不及……其雄略內(nèi)斷,英猷外決,殄公孫于百日,擒孟達于盈旬,自以兵動若神,謀無再計矣”。在《帝王略論》中,李世民認(rèn)為司馬懿“雄謀妙算”[6]《晉宣帝與諸葛亮》,“頻立大功”[6]《宋高祖》,只有他才可抵擋諸葛亮的進攻。虞世南在回答中首先指出司馬懿以書生出仕,濟時定難,位至將相,其才干和成就確實有很多可稱之處,“宣帝起自書生,參贊帝業(yè),濟時定難,克清王道,文武之略,實有可稱。然多仗陰謀,不由仁義,猜忍詭狀,盈諸襟抱。”在其他篇中再度強調(diào)“晉宣歷任卿相,位極臺鼎,握天下之圍,居既安之勢,奉明詔而誅逆節(jié),建瓴為譬,未足喻也。”[6]《宋高祖》在肯定文韜武略的同時,還對司馬懿作出道德評判,“至如示謬言于李勝,委鞠獄于何晏,愧心負理,豈君子之所為!以此偽情,行于萬物。”[6]《晉宣帝與諸葛亮》虞世南認(rèn)為,司馬懿愧心負理,非君子之所為,這種品格上的缺陷,使他與諸葛亮的對抗中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智慧和才能。

        李世民和虞世南還討論了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的高下,李世民說:“晉景、文兄弟,遞居宰相,二人功德,孰為先后?”虞世南回答:“景帝少有名節(jié),見重當(dāng)時。所以何平叔云:‘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玄是也;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wù),司馬子元是也?!手踝糁?,著于往日。及株爽之際,智略已宣。欽、儉稱兵,全軍獨克,此足以見其英圖矣。雖道盛三分,而終身北面;威名震主,而臣節(jié)不虧。侯服歸全,于斯為美。太祖嗣興,克寧禍亂,南定淮海,西平庸蜀。役不逾時,厥功為重。及高貴篡位,聰明鳳智,朝野欣欣,方之文、武,不能竭忠葉贊;擬跡伊周,遂乃偽殺彥士;委罪成濟,自貽逆節(jié),終享惡名。斯言之玷,不可為也?!保?]《晉景帝與晉文帝》虞世南認(rèn)為司馬師(晉景帝)有王佐之才,其智略英圖不可小覷,尤其是他威名震主卻能保持臣節(jié)不虧,全身而終,這是他值得稱道的地方。司馬昭(晉文帝)掌權(quán)后平定叛亂,穩(wěn)定了政局,曹髦繼位后,司馬昭執(zhí)掌權(quán)柄,“聰明鳳智,朝野欣欣”??墒撬麑⒆约罕茸髦芪耐酢⒅芪渫?,擅殺彥士(高貴鄉(xiāng)公曹髦字),又把罪名推給成濟,因為留下惡名。虞世南認(rèn)為,相比而言,司馬師的功德聲名優(yōu)于其弟司馬昭。

        三、《帝王略論》中三國人物評論的準(zhǔn)則與方法

        《帝王略論》在月旦歷史人物時,形成自己的評價依據(jù)和方法,這是該書對從夏禹至到隋文帝評斷傾向保持一致的前提。在對三國人物的商略中,這種準(zhǔn)則和方法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1.評論準(zhǔn)則

        《帝王略論》所確定的評論準(zhǔn)則包括功德、才略和器量等。

        首先是功德。古代所謂的人生三不朽包括立功、立德、立言三個方面,作為一個在歷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人物,其揚名身后的依據(jù)首先來自于其卓爾不群的功業(yè)和道德,所以在評價人物時首先看其功德。在討論三國人物時,《帝王略論》很關(guān)注討論對象的功業(yè),如強調(diào)曹操“肇跡開基”,司馬懿“參贊帝業(yè),濟時定難,克清王道”,“頻立大功”;司馬昭的“克寧禍亂,南定淮海,西平庸蜀”等。功業(yè)固然重要,其道德品格也非常重要,因此《帝王論略》還對三國人物進行道德評判,因而高度褒揚劉備“人君之德,于斯為美”,司馬師“威名震主,而臣節(jié)不虧。侯服歸全,于斯為美”。于此同時,還指責(zé)曹操“譎詭不常,雄才多忌”、“棄德任刑,其虐已甚”;司馬懿“多仗陰謀,不由仁義”,“愧心負理,豈君子之所為”;司馬昭“自貽逆節(jié),終享惡名”。這種功業(yè)與道德的二重評價避免了簡單片面的善惡二元論評定,體現(xiàn)了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學(xué)傳統(tǒng),使人們對三國人物有一個較為客觀的認(rèn)識。

        其次是才略。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才智縱橫的時期,謀略機算使各種出身的人物在歷史舞臺上嶄露頭角,各顯風(fēng)流?!兜弁跽撀浴贩Q贊曹操“兵機智算”,“一代英偉”,“實有英雄之才”;劉備有“長算”,關(guān)羽、張飛有“武”,諸葛亮有“文”,擅“節(jié)制”;司馬懿“雄謀妙算”,有“文武之略”;司馬師有“智略”,具備“王佐之才”,等等。

        再次則為器量。器量反映出很高的政治見識和道德素養(yǎng)[1]133,虞世南說:“夫人君之量,必器度宏遠,虛己應(yīng)物,覆載同于天地,信誓合于寒暄,然后萬姓樂推而不厭也?!保?]《桓玄》劉備之所以在很不利的條件下能夠與曹操抗衡,就是因為他具備這種虛己應(yīng)物的器量,他“待劉璋以賓禮,委諸葛而不疑?!眲渲松迫危櫭]而得諸葛亮的衷心擁戴,“臣主同心,魚水為譬”。

        2.評斷方法

        《帝王略論》的歷史人物評斷方法包括實證、比較和假設(shè)等。

        歷史學(xué)就是通過事例來講求事理的學(xué)問,中國古代有寓論斷于敘事的治史傳統(tǒng),雖然不明言己見,而其“見”已表露于敘事中。從前引的材料特別是關(guān)于曹操與司馬懿事跡的敘述可以看出,《帝王略論》在論及曹操、劉備和司馬懿等人時,既有論斷之辭,又有大量的事實做支撐,從而使其論證不僅沒有流于空談,而且通過準(zhǔn)確的歷史敘述顯示出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敏銳的歷史判斷力。

        歷史研究者選擇典型的材料,把研究的人物放在能夠闡明歷史活動的體系中進行比較,可以近似地反映歷史事實?!兜弁趼哉摗分械膸讋t三國人物論總體上看都是以類相從,選擇具有可比性的人物進行比較研究,如《三國君主》將曹操、劉備、孫權(quán)放在一起比較,《晉宣帝與諸葛亮》將諸葛亮與司馬懿比較,而《晉景帝與晉文帝》則比較司馬師與司馬昭兄弟“遞居宰相,二人功德,孰為先后”。此外,《宋高祖》將劉裕與曹操、司馬懿做比較,《周文帝》將宇文泰以少勝多打敗齊軍與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大敗曹操比較。在《晉宣帝與諸葛亮》通過比較得出結(jié)論,蜀漢與曹魏的較量中,蜀敗魏勝的結(jié)果并非司馬懿的“雄謀妙算”能起到根本的作用,而是雙方實力不對稱所致,雖然沒有明言孰優(yōu)孰劣,但還是通過比較表明了自己的認(rèn)識傾向,“顯示了作者把歷史比較與歷史評價結(jié)合起來的意向和特色。”[1]153

        歷史具有不可逆的特點,不能搬進實驗室,也無法假設(shè)。但歷史研究者通過虛擬和假設(shè),還是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揭示歷史的真相或?qū)嵸|(zhì),《帝王略論》在評斷三國人物時,也反復(fù)采用了假設(shè)的辦法,如論及曹操與劉備的相爭,認(rèn)為并非是劉備無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客觀條件對劉備不利,“若使與曹公易地而處,騁其長算,肆關(guān)、張之武,盡諸葛之文,則霸王之業(yè)成矣!”在討論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抗時,又采取了假設(shè)的方法,“若使力均勢敵,俱會中原,以仲達之奸謀,當(dāng)孔明之節(jié)制,恐非儔匹也?!保?]《晉宣帝與諸葛亮》這些觀點立意高遠,知人論世,不以成敗論英雄,反映了《帝王略論》客觀公正的論史態(tài)度。

        [1]瞿林東.唐代史學(xué)論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89.

        [2]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吳兢.貞觀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劉餗.隋唐嘉話[M].程毅中,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79.

        [5]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虞世南.帝王略論[M].北京:中華書局,2008.

        [7]陳壽.三國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1959.

        [8]歐陽詢.藝文類聚[M].北京:中華書局,1965.

        [9]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Comments on Characters of Three K ingdom in Diwang Luelun

        LIU Zhili
        (History and Culture Institute,Longdong University,Qingyang 745000,China)

        Comments on characters of Three Kingdom in Diwang Luelun by Yu Shinan involve Cao Cao,Liu Bei,Sun Quan,Zhuge Liang,Sima Yi,Sima Shi and Sima Zhao,which has never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some researchers.The words on those characters are not somuch,however,some are pertinent and unique,and the criterion and themethod isworthy of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Diwang Luelun;Yu Shinan;Three Kingdoms

        K235

        A

        :2095-4476(2015)03-0005-04

        (責(zé)任編輯:陳道斌)

        2014-12-15

        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13BZS007)

        劉治立(1965—),男,河南洛陽人,隴東學(xué)院歷史文化學(xué)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史學(xué)理論,史學(xué)史。

        猜你喜歡
        虞世南司馬懿李世民
        李世民賜蕭瑀
        李世民的苦心
        公民與法治(2022年8期)2022-08-12 01:23:40
        敗而不傷才能笑到最后
        春夜
        詠風(fēng)
        司馬懿何以能絕處逢生
        兒童繪本(2018年14期)2018-08-21 20:44:48
        詠螢火
        老謀子司馬懿
        若為美女故,一切皆可拋
        百家講壇(2014年8期)2015-04-08 20:30:00
        中字乱码视频|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美利坚日韩av手机在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毛片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性欧美videofree高清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av在线| 狠狠的干性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欧洲乱码伦视频免费|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青久久| 熟妇熟女乱妇乱女网站| 欧美黑人乱大交| 国产美女三级视频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高清| 男女高潮免费观看无遮挡|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推| 永久免费中文字幕av| 国产一级一级内射视频| ā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免费看|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国产桃色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视频色| 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观看| av一区无码不卡毛片| 日韩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 无码中文亚洲av影音先锋 |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男女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