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
【摘要】本文從注重課外閱讀的新視角,對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進行了全面探討,從而幫助小學生學會如何沿著閱讀這個“階梯”,多渠道地去獲取語文信息,以此拓展語文知識領域,奠定扎實的語文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學習能力;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本身具有的語文知識有限,僅憑借課堂教學中的短暫時間,根本無法滿足小學生語文學習所需要的信息量,更談不上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以及語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為小學生開辟更多獲取語文信息的渠道和途徑,讓他們以足夠的知識“儲備量”繼續(xù)深入學習成為關鍵。筆者從多年執(zhí)教實踐中發(fā)現(xiàn),利用課外閱讀來為小學生語文學習搭建起一個有效且高效的“階梯”,不但能夠讓小學生在閱讀之中深切感受到前人的經(jīng)驗與智慧,更能夠讓他們在讀的過程中汲取、積累起豐富的文字與語言知識。應該說,課外閱讀已經(jīng)不再僅是語文教育的“裝飾品”,而是與語文教育不可分離的“必需品”。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引導小學生從“想閱讀”到“愛閱讀”到“會閱讀”進行了探討研究,以期提高小學生閱讀興趣與能力、鞏固閱讀成果,幫助小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文字基礎。
一、讓小學生“想閱讀”
小學生身心尚在發(fā)育期,大部分時候他們并沒有明確的行為意識。就如語文學習,在很多小學生的“潛意識”中學習語文就是學習課本知識,閱讀就是讀課文,而對于課堂必要的、有益的延 伸——課外閱讀,往往沒有概念。因此,教師應首先學會幫助小學生形成主動閱讀的意識,從意識產(chǎn)生興趣,從興趣引發(fā)動力,從動力養(yǎng)成習慣,循序漸進地進行語言與文字的積累。如對于剛剛入學的低年級小學生,可以根據(jù)他們的認知特點,在課間時刻選擇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小故事與他們共同分享。如學習了《懷素寫字》之后,課間時就將懷素小時候聰明好學,10歲就萌發(fā)“出家”之意,并為了練字種芭蕉樹,在芭葉上揮毫潑墨的故事講給學生們聽。對于這些課文之外的內容小學生更加感興趣,這時教師可以建議他們利用課外時間去找一些與“懷素”相關的書籍來進行閱讀,讓他們親自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故事。
二、讓小學生“愛閱讀”
小學生受生理和心理特點所限,對于某一件事物不容易保持持久性的興趣與熱情,在教師的引導下小學生會逐漸形成課外閱讀的意識,但這種意識是否能夠長久保持并成為小學生的一項重要愛好,需要教師在引導之余,更多的為小學生營造出閱讀的氛圍,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熱情。如在校園內為小學生開辟專門進行課外閱讀的場地,還可以為他們創(chuàng)建幾個專業(yè)閱讀區(qū),如“英語閱讀角”“語文閱讀天地”“數(shù)學的故事”等等,并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類似于“朗讀比賽”“故事大會”“一起猜謎”等活動為小學生搭建起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讓他們在交流、競爭與比較中拓寬自己的閱讀視野,并在展現(xiàn)自我的過程中獲得閱讀的快樂感與成就感。而讓小學生自己辦“主題手抄報”或者是“專業(yè)小雜志”的方法,則會讓小學生投入更多的課外時間進行大量閱讀,同時辦報的過程,就是小學生對自己采集與累積的知識進行篩選、分析、組織的過程,這無疑會讓小學生對知識信息進行加工與選擇的能力大大提高。
總之,學校與教師要將課外閱讀納入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讓學生時刻能夠感受到濃濃的“書香之氣”,讓他們在學校就愛上閱讀,并使閱讀成為他們的“終身所好”。
三、讓小學生“會閱讀”
當小學生“想讀”“愛讀”之后,引導他們“讀什么”“怎樣讀”非常重要。書籍對學生的影響眾所周知,一本好書可以成為一個學生成功的基點,反之一本壞書也可能是學生走向歧途的起點。因此,教師尤其應該加強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既要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又要讓他們通過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
一是可以將閱讀有效地從課堂傳遞至課外。如在學習具有一定“特殊因素”的課文時,像某個重要節(jié)日或者是某個重要事件時,可以讓學生們通過課外閱讀來獲取與課文相關的知識信息。如在學習完《歡樂的潑水節(jié)》之后可以引導小學生:中國56個民族各自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同學們課下是不是可以找一找其他民族的節(jié)日形式與內容?
二是教會小學生如何從課外讀物中“提煉”出自己所需的“營養(yǎng)”,積累起更多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經(jīng)驗,讓小學生的心理“詞典”更加強大。要指導小學生學會做讀書筆記,對于好的文章,好的詞句進行摘抄;對于閱讀時產(chǎn)生的某種心情,某種體會進行及時記錄,哪怕只是一個字、一個詞或者是一個句子,關鍵是讓小學生養(yǎng)成積累知識和經(jīng)驗的習慣,并讓他們深切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拓展視野、洗滌心靈的成就感。
三是加強小學生閱讀的實踐與應用。課外閱讀的目的是讓小學生最終將豐富的信息量用于語文學習之中,而也只有在具體的實踐與應用之中,小學生才能夠真實的感受到閱讀的“功能”與“價值”,并在應用的過程中真正地將他人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如在學習完《登鸛雀樓》之后,可以讓小學生們課外閱讀與“鸛雀樓”相關的書籍,搜集、整理相關資料,在下一次語文課上扮演“導游”的角色,為其他同學圍繞鸛雀樓進行講解……這既是學生的一個知識實踐過程,更是他們進行語言轉化與再積累的過程,這對提高小學生的知識轉換能力和語言組織、運用能力非常有益。
總之,在電子商務充斥整個時代的今天,讓傳統(tǒng)的閱讀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大放異彩,需要新時期的語文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實力與技巧。相信在廣大教育者的努力下,會讓課外閱讀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插上不斷高飛的翅膀!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