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紅
摘? 要:一般認為“沒”和“沒有”具有通用性。但通過對兩者的語料考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們在不同語境的使用傾向上存在差異。本文主要從否定功能和語篇銜接功能兩個方面探討二者的差異。否定功能上分別從語義否定功能和語用否定功能探討兩者差異;語篇銜接功能上主要從情態(tài)功能、重復功能、解釋功能三個方面探討兩者差異。
關鍵詞:沒? 沒有? 語義否定? 語用否定? 語篇銜接
一、引言
現(xiàn)階段學術界大多探討否定詞“沒/沒有”與其他否定詞的不同,如:“沒/沒有”與“不”比較研究,“沒/沒有”“不”“別”對比研究等等,而很少有人對“沒”和“沒有”進行單獨的討論,探索他們之間的差異。當談及“沒”和“沒有”的否定功能時大家普遍認為它們可以通用,在提及這兩個否定詞時往往寫做“沒(有)”或“沒/沒有”,或干脆用“沒”或“沒有”之一將兩個詞語一并概之如:吳艷(2005)在文章中這樣寫道,“本文對否定副詞‘不、‘沒(有)進行比較”[1],將兩個否定詞語“沒”和“沒有”寫成‘沒(有)。顧倩(2010)將否定副詞“沒”和“沒有”寫成“沒(沒有)”[2]。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879頁)中對“沒”這樣解釋:“沒”動詞同“沒有”①-⑤ ?!皼]”副詞同“沒有”⑤-⑥?!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中也并未對“沒”和“沒有”的否定意義和功能進行區(qū)分。但是,從語言的節(jié)約性原則看,如果“沒”和“沒有”真的是同一詞語的不同形式,或者兩者之間用法完全相同的話,那就不會存在現(xiàn)在的兩種表述形式“沒”和“沒有”。既然漢語中存在“沒”和“沒有”這兩種書寫形式,那么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它們存在差異。
對于“沒”和“沒有”的差異,前輩也有涉及,如呂叔湘(1980)在對“沒”和“沒有”的比較中這樣說到:“‘沒同‘沒有??谡Z中多用‘沒,后面帶‘了又有賓語時尤其如此。但問句末了或單獨回答問題都必須用‘沒有。”[3]近些年也有學者對“沒”和“沒有”進行比較研究,如張立飛(2011)利用語料庫的方法對“沒”和“沒有”做了系統(tǒng)的考察,發(fā)現(xiàn)二者在功能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和衍生功能上有所不同[4]。方言研究中也涉及到“沒”和“沒有”的比較研究,如劉翠香(2011)[5]、范先鋼(1987)[6],其中他們著重論述方言中“沒”和“沒有”的功能差異以及與普通話中“沒”和“沒有”進行比較。
二、“沒”和“沒有”基本句法語義功能
對“沒”和“沒有”詞性和否定意義的研究各家觀點不一。關于詞性問題有人認為他們只是動詞不是副詞,但現(xiàn)在大家普遍認為他們既可以做動詞也可以做副詞。對否定意義的研究從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說法。如丁聲樹(1979)認為:“‘沒有有兩個不同的作用:一個是否定事物的存在,‘沒有跟‘有相對;一個是否定行為的已經(jīng)發(fā)生,‘沒有來跟‘來了相對?!盵7]呂叔湘(1980)認為:“‘沒有是有的否定式,是對領有、具有的否定;是對存在的否定;‘沒(有)可以放在動詞前,否定動作或狀態(tài)已經(jīng)發(fā)生;其后可加表示狀態(tài)變化的形容詞?!盵8]雖然呂叔湘的觀點比丁聲樹的觀點更加細化,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用的最多的還是參考《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我們這里采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879頁)中語義解釋,對“沒”和“沒有”最基本的句法語義功能加以了解。做動詞時后面通常接名詞,表示對“領有|具有”“存在”的否定,還表示“不如|不及”“不夠|不到”等意思,用在“誰、哪個”等前面表示“全都不”?!皼]”和“沒有”做副詞后接動詞或表示對“已然”“曾經(jīng)”的否定。如下例:
(1)沒票;沒有理由
(2)屋里沒人;教室里沒有人。
(3)你沒他高;誰都沒有他會說話
(4)來了沒三天就走了;他沒有三個月就進京了
(5)沒誰會同意這樣做的;沒有哪個說過這樣的話
(6)他還沒回來;天還沒有黑呢
(7)老張從前沒來過這里;我從沒有見過他
分析語料我們可以看出:1.例(1)-例(5)“沒”和“沒有”為動詞后接名詞在句中做謂語,例(1)否定“領有|具有”,例(2)否定“存在”,例(3)中的“沒”和“沒有”表示的是“不如|不及”之意,例(4)中“沒”和“沒有”表示“不夠|不到”之意,例(5)中“沒”和“沒有”用在“誰、哪個”前面表示“全都不”。2.例(6)-例(7)“沒”和“沒有”做副詞后接謂語在句中做狀語。例(6)中“沒 ”和“沒有”表示對“已然”的否定,例(7)中“沒”和“沒有”表示對“曾經(jīng)”的否定。
基于以上的研究事實,本文將對CCL語料庫中關于“沒”和“沒有”做副詞的例句進行整理做成語料庫,對“沒”和“沒有”的功能進行考察,以期發(fā)現(xiàn)兩者功能差異。
三、“沒”和“沒有”否定功能差異
“從語言的交際角度看,‘沒和‘沒有的否定功能可以有兩種:語義否定和語用否定。這里所說的語義否定是指一個句子表達的真實與否的否定,語用否定是指一個句子表達成立的適宜的條件?!盵9]所謂的適宜條件沈家煊(1993)已經(jīng)明確地說過:“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和適合當前的需要,語句在表達方式上應該滿足的條件。”[10]
(一)語義否定
就否定詞前后的成分而言,“沒”和“沒有”的否定方式和否定功能各有側(cè)重。通過考察語料,我們認為突出表現(xiàn)為以下兩個方面:“1.‘緊鄰否定和間隔否定; 2.‘主觀否定和客觀否定?!盵11]
1.緊鄰否定和間隔否定
“緊鄰否定是指否定詞的否定對象與否定詞緊相挨連,即被否定成分與否定詞緊挨著,間隔否定是指否定詞和否定對象之間沒有緊相挨連,中間隔有其他成分?!盵12]
(8)(問1)“這些書被別人借走了?”(問2)“陳老師發(fā)什么呆呢?”(回答)“哦,沒有,都在呢。”
(9)(問1)“孩子都放學了?”(問2)“對不起,打擾一下,您知道嗎?”(回答)“沒有,早著呢!”
(10)螺絲沒松,愿意換就換,不愿意換就拔下來。
(11)我又沒買這東西,罵我干嘛啊?
分析語料可以發(fā)現(xiàn):例(8)中“沒有”否定的是“這些書沒有被別人借走”這句話,但否定詞“沒有”并未和否定對象緊挨著,中間隔了“陳老師發(fā)什么呆啊”。例(9)同樣也是“沒有”否定“孩子都放學”這句話,但中間隔了“對不起,打擾一下,您知道嗎?”因此這類否定要仔細分析才能明白否定所指是什么。例(10)“沒”直接否定形容詞“松”,語義較為容易理解,例(11)也是直接否定“買”這個動詞,中間通常不間隔其他成分。
通過CCL語料庫統(tǒng)計得知:否定詞與被否定成分之間隔有其他成分時多用“沒有”,“沒”通常直接被否定成分。總的來看“沒”和被否定成分之間緊密相鄰,因此表達否定義比較直接,更加容易理解語義,而“沒有”和被否定的成分之間間隔一定的句子成分,相對而言否定比較曲折,需要仔細揣摩才能判定否定所指對象知道真正的語義。
2.主觀否定與客觀否定
“客觀否定一般以客觀對象(通常情況下為第三人稱)為否定基點,是以一個敘述者的角度來否定句子的真假。主觀否定是以敘述的主體(通常為第一人稱或說話者自己)為否定的基點,是站在敘述主體的立場上,對相關的情況和命題進行否定。”[13]例如:
(12)他認為,發(fā)生這一慘劇的主要原因是許多朝覲者沒有按事先規(guī)定的路線行進,特別是余約有20余萬的非法……
(13)每次樓梯有動靜,我都非常緊張,豎著耳朵聽,知道沒了動靜。
分析語料可知:例(12)中主語第三人稱“他”為否定基點,從敘述者的角度來敘述,否定事情的真假。例(13)中以敘述的主體“我”為敘述的基點,對相關的事件進行否定。
通過語料庫統(tǒng)計我們發(fā)現(xiàn),“沒”和“沒有”都可以進行客觀否定和主觀否定,但是使用傾向上有很大差異??陀^否定尤其以第三人稱為否定基點時使用“沒有”12287次,使用“沒”4461次。主觀否定(第一人稱或說話者自身)為否定基點使用“沒有”7615次,使用“沒”7295次。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進行客觀否定時多用“沒有”,單獨對于“沒”來說,“沒”用于主觀否定多余客觀否定。
(二)語用否定
語用否定不再是否定句子的真假,而是否定句子的“適宜條件”?!皼]”和“沒有”語用否定功能表現(xiàn)以下兩方面的差異:
1.否定“適量準則”
在語用學中“適量準則”是指“所說的話應該是當前所說的內(nèi)容,并且語量不多不少”[14]。但這里所說的否定“適量準則”是否定由適量準則推導出的會話隱涵意[15]。這類的否定句多用“沒”,而不用“沒有”,在語料庫中沒有發(fā)現(xiàn)一例用“沒有”的例子。
(14)人說他有三個咖啡店,其實沒,只有兩個。
(15)老漢說“聽說你只有一個孩子?”“沒,我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例(14)、例(15)中“沒”是對否定詞前面的數(shù)量“三”和“一”的修改?!皼]”隱含著前一句話,確切說數(shù)字“三”和“一”表述是不正確的。
2.否定“預設隱含義”
“預設是交談雙方中,說話方假定聽話方知道交談內(nèi)容的信息背景?!盵16]否定“預設的隱含義”是根據(jù)假定已知的背景知識和語言環(huán)境,否定預設的“適宜性”,這類句子否定多用“沒有”。
(16)“那條大街就是?”沒有,丈夫插話說“過去也就是天壇墻外頭那條路”。
(17)我們學校的桂花應該開得正盛的時候,沒有,桂花已經(jīng)開敗了,現(xiàn)在正是…
我們可以看出例(16)這句話預設著,這里曾經(jīng)存在一條大街。例(17)預設著現(xiàn)在我們學校有桂花開,但事實上已經(jīng)沒有了,桂花已經(jīng)凋謝了。
四、語篇銜接
就文章的篇章語境來看,“沒”和“沒有”在表達語義否定和語用否定的同時還兼銜接功能。它們在語篇銜接功能差異上主要表現(xiàn)在情感功能、重復功能、解釋功能上。
(一)情感功能
這類句子中否定副詞除了表達語義的否定之外,還表達說話者的主觀情感。通過語料庫統(tǒng)計,有此功能的否定副詞只用“沒有”不用“沒”。
(18)是邢燕有什么神通嗎?沒有!有什么威懾嗎?沒有!
(19)葉喬波回答說:“沒有!可我能感覺到大家期待著我拿到這枚金牌。我從來沒有當眾說過一定?!?/p>
這時否定副詞“沒有”后面通常接有感嘆號,表達說話者強烈的情感。(18)中“沒有”否定“神通和威懾”,表達強烈的否定意味。(19)中“沒有”否定“拿到”,表達無奈之情。
(二)重復功能
在重復功能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否定詞的重復,二是含有否定詞的句子重復。否定詞重復時多用“沒有”,在含有否定詞的句子重復時多用“沒”。
(20)解放以后啊,解放沒做什么吧,沒做什么沒做什么,就在家里頭干點家務活了就。
(21)聽說你發(fā)財了?沒發(fā)財沒發(fā)財,就是做點小買賣。
(22)(問:您進過宮嗎?)沒有沒有,沒進過,就是王府那要進去就差不多了,王府我沒進去。
(23)映霞急忙改口:“沒有沒有這幾年天下太平,風調(diào)雨順,沒什么事兒,咱們還是回去?!?/p>
(三)引出解釋
(24)我的什么哪一代的人進去過,三代以上的姑娘,沒選上——進去以后沒選上,就是長的不好看吧,得要好看的挑。
(25)在國內(nèi)我就是那樣,現(xiàn)在更是如此。我沒改變——我在這,就得適應新的生活,我得不斷變化。[17]
破折號后面的成分是對前面否定句的進一步解釋。經(jīng)過統(tǒng)計整理,用在起到解釋說明的句子中的否定詞多用“沒”而不用“沒有”。
五、結(jié)語
本文以CCL語料庫為基礎,從否定功能和語篇銜接兩個方面對“沒”和“沒有”做副詞時的使用傾向不同進行了考察。我們通過語料的搜集整理發(fā)現(xiàn)“沒”和“沒有”關于語義否定功能、語用否定功能和語篇的銜接功能的實現(xiàn)上是有差異的?!皼]”和 “沒有”作為漢語中的兩個否定詞,做動詞時其功能和用法大同小異,但在做副詞時在功能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上則各有千秋,值得我們注意。
(基金項目:2014年度喀什師范學院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的資助項目,項目編號:KSGRI2014019。)
注釋:
[1]吳艷:《“不”與“沒”的比較研究》,渝西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2]顧倩:《現(xiàn)代漢語否定副詞“不”“沒(沒有)”“別”的比較研究》,遼寧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0年。
[3][8]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4]張立飛:《漢語否定詞“沒”和“沒有”的異同》,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
[5]劉翠香:《山東棲霞方言的“沒”與“沒有”》,韶關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
[6]范先鋼:《柳州話的“沒”和“沒有”》,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
[7]丁聲樹:《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
[9][11][12][13][15]張誼生:《“不”字獨用的否定功能和銜接功能》,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8期。
[10]沈家煊:《語法化研究綜觀》,中國語文,1993年,第5期。
[14][16]索振羽:《語用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7]文中的語料來自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