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劉 維,溫 佳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細胞壞死為主要病理特點的一種嚴重肝臟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凡出現(xiàn)重型肝炎的病人,其死亡率可高達70%以上。而人體血液中的吞噬細胞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像清潔工一樣吞噬入侵的細菌和機體的衰老細胞,清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起著保護人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其過度活躍,就會不分敵我,將人體有用的細胞一并吞噬,嚴重的會將人體組織、器官一點點侵蝕,造成一系列損傷,導致出血、感染、多臟器功能衰竭、DIC,即嗜血細胞綜合征[1]。2013年9月13日我科收治1例急性重癥肝炎病人繼發(fā)嗜血細胞綜合征,經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于2013年10月26日出院?,F(xiàn)將護理報告如下。
病人,男,27歲,于3個月前發(fā)現(xiàn)肝功能異常,加重伴皮膚黃染進行性加重20d入院。于2013年6月單位體檢肝功能:天門冬酸氨基轉氨酶(AST)1 270IU/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597IU/L;直接膽紅素15.1μmol/L,總膽紅素32.9 μmol/L。體檢前有飲酒史,建議復查肝功能,7月復查肝功能:轉氨酶明顯下降。給予口服保肝藥物治療,期間因胸骨痛口服塞來西布4粒。8月20日起出現(xiàn)惡心、厭食、乏力癥狀,伴皮膚、鞏膜進行性黃染,即到當?shù)刈≡褐委煟喂δ埽篈ST 764IU/L,ALT 1 040IU/L,總膽紅素199.4μmol/L。給予保肝、支持對癥處理后,癥狀稍有所好轉。但皮膚、鞏膜黃染進行性加重,遂到我院治療,查體:慢性病容,全身黃染(重度),鞏膜明顯黃染,肝區(qū)叩擊痛陽性。肝功能:AST 680IU/L,ALT 745IU/L,總膽紅素618μmol/L;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shù)7.20×109/L,紅細胞計數(shù)5.31×1012/L,血小板計數(shù)121×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4.98×109/L,血紅蛋白153g/L;血細胞比容0.433;B超提示:肝右葉大,肝實質回聲略增強,腹腔積液少量。給予人工肝(3次血漿吸附)、保肝、免疫調節(jié)、對癥處理,肝臟功能明顯恢復期間突然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癥狀,體溫39℃左右,復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shù)1.25×109/L,紅細胞計數(shù)3.36×1012/L,血小板計數(shù)30×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0.50×109/L,血紅蛋白96g/L;血細胞比容0.278,并呈進行性減少,即行骨髓穿刺活檢術,涂片提示噬血細胞多見,提示嗜血細胞綜合征,給予激素沖擊治療、抗感染、補充蛋白、輸注丙種球蛋白、白細胞刺激因子、血小板及調節(jié)免疫力、支持對癥處理。10月26日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shù)2.22×109/L,紅細胞計數(shù)3.36×1012/L,血小板計數(shù)30×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09×109/L,血紅蛋白96g/L;血細胞比容0.278;肝功能:AST 27IU/L,ALT 66IU/L,總膽紅素18.6 μmol/L。病情有所好轉且穩(wěn)定,三系呈進行性上升,準予出院。
2.1 人工肝治療的護理 病人經過多次人工肝治療,肝功能逐漸恢復,但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是以血液凈化、體外循環(huán)為基礎的新療法,且病人病情危重,肝功能衰竭,凝血機制障礙,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治療時容易發(fā)生并發(fā)癥,因此,做好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尤為重要。①術前要加強病人的心理護理及治療前準備工作。向病人及家屬詳細介紹人工肝治療的經過,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指導病人練習床上大小便,行股靜脈置管術,并保證置管管路通暢;做好人工肝室環(huán)境的清潔、消毒,了解病人肝功能、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時間等,以利于治療和觀察,并囑病人術前少喝水[2]。②術中專人護理。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及有無病情變化,注意治療儀顯示屏上血流量、動靜脈壓力等參數(shù),隨時觀察穿刺部位有無腫脹及滲血等,觀察循環(huán)管路是否通暢,如有異常及時遵醫(yī)囑處理;要求病人在床上大小便,股靜脈置管一側下肢不可彎曲,避免咳嗽、嘔吐、用力排便等引起腹壓增高的動作,保證股靜脈置管通暢,保證治療順利完成。③術后做好病人的床旁交接與安置。加強巡視,觀察病人生命體征變化及有無不適;采集血標本,監(jiān)測病人肝功恢復情況;觀察病人股靜脈置管穿刺處的傷口敷料情況,以防止穿刺處傷口出血、感染等,每天測量病人雙側腿圍,定期做血管B超,囑病人避免過度彎曲股靜脈置管側下肢;根據(jù)病人血凝情況,選擇合適濃度的肝素鹽水,每日早晚兩次正壓封管,以防止血栓形成及股靜脈置管打折或堵塞[3,4]。
2.2 消化道出血護理 重型肝炎病人因為肝嚴重損傷致凝血因子合成障礙,常有明顯的出血傾向,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導致重癥肝炎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期間,病人應嚴格禁食水,不恰當?shù)倪M食水有加重或引發(fā)再次出血的可能。絕對臥床休息,保持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免誤吸;持續(xù)低流量吸氧;詳細記錄出血量及性質,密切觀察病人的—般情況,如脈搏、血壓、意識、甲床、四肢溫度等,以判斷出血情況,如病人出現(xiàn)面色蒼白、心悸、大汗、煩躁、脈細速等,為再次大出血的先兆,應立即通知醫(yī)生,并做好搶救準備。注意觀察大便的顏色、次數(shù)及量,以判斷有無繼續(xù)出血的跡象。為了清除腸道內積血,減少病人腸內血氨吸收,可用弱酸性溶液灌腸,嚴禁用堿性溶液灌腸。
2.3 感染 嗜血細胞綜合征病人長時間發(fā)熱,病人免疫力低下,應嚴格限制探視,減少人員出入,重視病房環(huán)境管理,墻面、地面、物體表面等采用濕式清潔法,減少灰塵飛揚;病室空調尤其是中央空調系統(tǒng)過濾網需定時清洗,病房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為了防止加重感染,可囑病人戴口罩。
2.4 重視基礎護理 病人抵抗力低,容易引起口炎,可用鹽水或適宜的漱口液給予口腔護理,每日2次;口腔黏膜有潰瘍者,可涂錫類散;口唇干裂者,可涂潤唇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協(xié)助病人翻身,防止壓瘡發(fā)生,皮膚瘙癢者應給予溫水擦浴,內衣使用柔軟的棉質內衣,勤更換。由于凝血酶原活動度降低,故出現(xiàn)淤斑、淤點,注射部位往往滲血,應在注射完畢后按壓2min~3 min,防止出血。嗜血細胞綜合征會常有發(fā)熱、乏力、厭食、失眠等表現(xiàn),因此,要求病人絕對臥床休息,保證病人得到充分休息,護士經常巡視病房,嚴密觀察病情,有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yī)生。待癥狀稍緩解后,可在床邊活動,但掌握好適度,以不疲勞為宜。
2.5 飲食護理 飲食應以適量蛋白質、糖和豐富的維生素為基本原則。避免食用粗糙、堅硬、油炸和辛辣食物,以免損傷食管黏膜誘發(fā)出血,因重癥肝炎肝臟功能多嚴重受損,清除氨的能力下降,故蛋白質飲食要適當控制,以防誘發(fā)肝性腦病。
2.6 健康指導 ①調節(jié)身心,正確對待疾病,保持樂觀情緒。②生活規(guī)律,勞逸結合,恢復期可參加散步、體操等輕體育運動,如有不適及時到醫(yī)院就診。③加強營養(yǎng),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避免長期高熱量、高脂肪飲食,戒煙酒。④指導病人出院后按醫(yī)囑服用藥物,不得自行增減藥物或停藥,特別是激素、免疫調節(jié)劑等藥物。⑤定期復查,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必要時戴口罩防感染。
[1] 張晨,蔣秀美,濮益琴,等.噬血細胞綜合征14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5):55-56.
[2] 李秀芬,史建莉.血漿置換治療肝病術中常見護理問題及措施[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8):16-17.
[3] 李雙英.重癥肝炎合并肝腎綜合征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0,24(7C):1943-1944.
[4] 胡富巍,程九蘭.重癥肝炎病人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J].家庭護士,2007,5(11B):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