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羽嵐
(貴州省貿易經濟學校,貴州 貴陽 550004)
當前學校的德育主要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四個國家社會或階級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需要,有計劃、有目的且系統(tǒng)、綜合性地對受教育者——學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與時俱進的道德教育培養(yǎng)受教育者學生的積極性認識、體驗、實踐行動能力,從而實現(xiàn)、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教育活動。簡言之,就是教育者在有目的、有計劃的過程中培養(yǎng)受教育者道德品德的教育活動。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文化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國教育開始更注重德育教育,中職院校也是如此。那么當前中職院校教師如何從多方面著手,全面進行德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則成為新時期德育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任務,最終實現(xiàn)促進中職院校學生道德水平的整體提升。
一、中職院校教師自身道德素質水平的提升,做到“以身作則”教育學生。
中職院校教師要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首先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德育建設,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水平。中職院校學生每天最多的時間除了接觸同學就是接觸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會影響學生。另外,中職院校學生往往處在青少年的青春期,這一階段學生模仿能力往往較強,容易被新鮮事物或不好的行為吸引,并因為沒有正確的判斷及處事能力而造成錯誤的影響。所以,教師應“以身作則”,在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也要從自身著手,找尋自己身上存在的道德問題,規(guī)避道德不文明行為,嚴格要求自己,為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示范,指引正確的道德、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方向。不僅如此,如果中職院校教師“以身作則”,在思想道德素質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在管理學生、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時容易使學生聽從老師,不易造成學生“認為教師做不到,沒有理由要求學生”的錯誤心理出現(xiàn),從而更容易且順利地開展中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與教學。
二、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年齡特點,設計與之適應的德育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是哪個學科的教學活動、教學方案的設計,都離不開學生的具體特點、學生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因為每一階段的學生在身心發(fā)展、年齡特征、學習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需要教育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不同階段學生的具體特點設計與之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方案,以便最大化地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中職院校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如此。因為中職院校學生往往要比普通中學的學生抑制力或堅持性、學習性水平要弱一些,所以中職院校德育教師要想提升德育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就必須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水平的具體特點和學習特點設計與之相切合的德育教育活動,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興趣性、主動性,以便促進德育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實現(xiàn)既定的教育教學目標。
例如:針對中職院校一年級學生德育教學,教師可以根據(jù)中職院校一年級學生剛接觸新的環(huán)境,普遍會對學校新環(huán)境產生好奇,而且這一階段學生都比較喜歡美的東西,德育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搜集學校環(huán)境主題,將德育教學活動以“保護學校環(huán)境黑板報”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將所要講授的德育內容以圖畫結合文字的形式在課堂中向學生進行傳授,在調動學生注意力和觀察力的同時將德育教學內容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并在課程結束后將學生進行分組,以本節(jié)課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題設計屬于本組的黑板報呈現(xiàn)到班級中,并作出必要的說明和總結供老師和學生欣賞,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及時作出相應的評價與獎勵,對有問題的學生及時做出補充和修正,從而進一步促進德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三、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將思想道德教育理論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注意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
新時期中職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應僅僅局限在將思想道德課本中的內容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還要將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課本中所要求的具體內容應用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指導學生正確實踐,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即將政治思想道德教育開展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中,使學生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養(yǎng)成自覺遵守常規(guī)、自主養(yǎng)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的習慣,進行科學化的養(yǎng)成教育。
例如中職院校德育教師,可以對這周需要講授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事先進行系統(tǒng)總結與評估分析,將學生所需掌握的思想道德素質要求以常規(guī)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作為本周“模范道德周”的主要內容,并選取一些學生干部或小組長幫助教師一同監(jiān)督執(zhí)行。對中職學生道德行為、常規(guī)遵守進行監(jiān)督執(zhí)行是因為中學階段學生往往自覺性不強,易受錯誤行為干預和影響,所以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及時的監(jiān)督和管理,確保學生沿著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建立正確的思想道德素質。最后,將“模范道德周”的工作在周總結班會上進行評估和系統(tǒng)總結,對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的思想輔導,教師要與問題學生一同進行反思,探究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并做出修正,以防止類似違反班級常規(guī)的事件再次發(fā)生。同時教師還要及時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教育指導為主,鼓勵為輔,批評教育次之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防止學生德育養(yǎng)成教育積極性的喪失,從而有利于更好地開展新時期中職院校德育教育。
四、德育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提升德育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由于中學階段青少年心理處于青春期和敏感期,遇到事情或困難易產生消極情緒或錯誤心理,這時就需要德育教師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和心理聊天,采用與學生做朋友的方式,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境,以防止學生出現(xiàn)“鉆牛角尖”的錯誤心理狀態(tài),影響其正確思想道德素質、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
例如,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變化,對行為突然出現(xiàn)異常的學生主動以聊天、談話或與家長聯(lián)系的形式,了解其出現(xiàn)異常行為表現(xiàn)的原因,并及時與問題學生溝通,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間的互幫互助,同學間有問題一同解決的思想觀,確保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總之,新時期我國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各階段的教育都要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以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主要教育目標。所以,中職院校領導者、教育者要提升自身素質和教育思想理念,加強科學化管理,確保中職院校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應用能力水平提升的同時,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使德育教師應要從多方面、多領域著手,開展豐富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提升新時期中職院校德育教育實效性,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1]徐一帆.利用影視文化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探討[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1,(5).
[2]郝秀芝.淺談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中“以人為本”的德育教育[A].中國職教學會德育教育工作委員會德育教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
[3]杜智廣,李志教,梁雄靜,覃仲帥.《整合學校、社會、家庭教育,增強德育的實效性》[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9.
[4]陸延禮.學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轉移》[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14.
[5]代君.研究生科學道德及德育教育的多方位性淺議[A].湖北省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動論文集[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