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篤瑞
王篤瑞/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洪泉鄉(xiāng)中學中教一級教師(吉林松原131102)。
作為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師,讓我經常煩惱的問題是:學生的語文基礎薄弱,連拼音都要從頭教起,怎么才能讓學生在作文中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呢?驀然回首,初一這兩個班級我已經教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里,我?針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設計了諸多閱讀寫作相結合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了明顯提高?,F(xiàn)在總結如下:
今年初春,霧霾天氣肆虐,多地受到嚴重影響。利用這一契機,我設計的課前演講主題是:霧霾天氣,你怎么看?學生連續(xù)三天演講這一主題,我及時點評并指導學生修改。接著,我引導同學們學習了張曉風的《春之懷古》,讓同學們反復誦讀,大家都沉浸在張曉風的文字里。仿寫時,我教學的重點放在啟發(fā)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上!學生這樣寫道:
“春天曾經是這樣的,原本毫無生機的山頭,直到最后一團雪再也撐不下去了,從樹梢慢慢落下,滲入地里,一首清澈的歌便開始唱起,從山巔唱入谷底,從谷底唱入小溪、唱入村莊,唱進孩子們的歌里。慢慢地,如同一個熟透的蘋果,掉入人們的懷抱。”
“春,曾經是這樣的??扇缃竦某鞘性缫盐蹪岵豢?,風肆虐地刮著,一點一滴索取著大自然的精華。漸漸地,草哭了,花謝了,路旁的老樹被一層厚重的灰所壓迫。萬物沒有了生機,死氣沉沉,可怕極了。如今的我,卻與曾經的春擦肩而過。如果抽調我十三年的智慧與努力,抽調我的一切,我愿意與當初的春再次相遇!”學生仿寫得非常成功,我看到了希望!這樣的閱讀與寫作訓練相結合,又與時俱進地融合時事,學生的寫作方法有了改進,知道了運用想象、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同時,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上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學完《陌上?!窌r,我設計了這樣的主題:“羅敷的智慧和美麗讓人折服,那么你心目中的美女是什么樣的呢?”接著學生進行討論,然后以《我心中的美女》為題,寫一篇小作文。學生搜集了許多資料,了解了西施、貂蟬、王昭君、李清照、秋瑾等人的故事,大家展開了對“美”的探討和研究。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在軍營中,木蘭女扮男裝。戰(zhàn)場上,木蘭勇往直前,奮勇殺敵,立下了汗馬功勞。木蘭是一個女子,更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我心中的美女就是花木蘭——忠義、勇敢、孝順的花木蘭!”我覺得學生在拓展閱讀中對“美”的認識有了提升,在寫作過程中對真正的“美”有了追求和向往!
學完《觀滄?!泛汀洱旊m壽》后,我和學生一起閱讀了《三國演義》中有關曹操的主要情節(jié),并布置了一篇小作文《我心中的曹操》。學生在習作中寫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時光飛逝,人生短促,還有多少年頭?過去了的日子,苦難甚多。曹操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愛才惜才,有著禮賢的政治家的胸襟,他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豪邁的氣概令人折服!”通過這樣的延伸閱讀和寫作訓練,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到位了,重要的是促進了寫作能力的提高。學生在思想上比較全面地認識了曹操這一歷史人物,心中對曹操也有了自己的個性化解讀。
學習了吳冠中的《等待》后,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等待中包含人間百態(tài),那學生是如何品味等待的呢?我讓他們以《等待的滋味》為題寫一篇小作文。學生在習作中寫道:“從一個盼著媽媽回來的孩子,成為一個小學生,小學等待上中學,中學等待上高中,高中等待上大學,大學等待滿意的職業(yè),美好的家庭,可以說,人生,便是一種等待。‘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是等待;‘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也是等待。缺少等待的人生,如同沒有日出的黑夜,茫然無措。缺少等待的人生,如同沒有珍珠的項鏈,殘缺不全。朋友,不要抱怨等待,因為等待中包含無數(shù)的機遇和追求。我們要學會等待!”
在學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后,學生在習作中寫道:“月光如斯,一位屹立的男子一手端著酒杯,一手拿著酒壺,仰望星空,想著已到別處的友人,口中吟道‘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他就是李白?!痹谛屡f知識的交融中,學生了解了一個立體的李白,并能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這兩個班的學生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引導學生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是我追求的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題目:《讓我說聲謝謝你》,《感謝那片綠蔭》,《難忘的身影》。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媽媽,您為我疲憊,您為我辛苦,您為我勞累,您為我蒼老,您為我付出了這么多,而我現(xiàn)在卻什么也做不了。媽媽,請讓我用真誠的赤子之心來報答您的養(yǎng)育之恩。媽媽,我想對您說一聲謝謝!”在作文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感恩自己身邊的人開始。強調真情實感是作文的方法,更是做人的原則。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也是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感恩。
另外,我把首尾段及細節(jié)描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貫穿整個學期,也就是為了重點解決這個問題。評改時有的放矢,先打分,再講評,修改后再講評。我重視學生的反思,尤其是聽完范文后的反思。所以,幾乎每篇作文都批改兩次、講評兩次,學生的記敘文寫作能力有了明顯提高。這學期期末考試作文題目是:《那一次,我流淚了》。我們七八年級換批,當時八年級孫老師說:“嗯,這次作文你的學生寫得比上學期期末有味道多了!”
面對挫折,怎么辦?面對未來,怎么計劃?這也是我在作文教學中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我與同學們共同閱讀了《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引導學生寫出自己最崇敬的人。學生在習作中寫道:“‘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林俊德勇于奉獻,為國家奉獻自己的生命到最后一刻。5月31日辦公桌前,我們最可愛的同志倒下了?!睂W生在作文中對這十個人物有了深入的詮釋,他們崇敬這樣的職業(yè)模范,這樣的道德英雄,也會向著更高的人生目標前進!
作為農村初中的語文教師,學生生源的巨大落差很容易讓我們失望,占地農民的浮躁也影響著這些初中生們,我們如何將信念和知識的種子根植在孩子心中呢?
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學生的生命成長卻是刻不容緩啊。作為農村中學語文教師,我必須把工作做實。因為我肩負著一份沉重的責任:讓這些農村孩子用知識鋪墊自己的未來,用信念點燃理想和信念的火把!我不能拯救世界,但我可以改變和影響學生的心靈!作文教學,使我在工作中越來越充滿信心,也擁有了巨大的成就感,我將繼續(xù)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