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
(淮南聯(lián)合大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安徽 淮南 232001)
世界觀層面的高職挫折教育
李炎
(淮南聯(lián)合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高職學生的心理處于迅速走向成熟又沒有完全成熟這一特殊時期,尚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他們的挫折教育是不容忽視的,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更是重中之重.本文是對在實踐運用中如何卓有成效的實施挫折教育等方面做出細致而較為全面的探討,希望能從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中審思世界觀和挫折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和相互配合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職;世界觀;挫折教育
在針對高校學生的挫折教育研究上,國內學者們更多的是單純從心理學角度去探討,從世界觀教育層面去審思的少之又少.而高職學生的心理處于迅速走向成熟又沒有完全成熟這一特殊時期,尚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他們的挫折教育是不容忽視的,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更是重中之重.本文是對在實踐運用中如何卓有成效的實施挫折教育等方面做出細致而較為全面的探討,希望能從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中審思世界觀和挫折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和相互配合的積極作用.
現(xiàn)實世界紛繁復雜,充滿了矛盾.尤其是我國現(xiàn)階段處于轉型時期,經濟上取得了迅猛的發(fā)展,國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可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由于在市場經濟利益分配上的獨占性和利己性,助長了人們比排場,講闊氣的不良習氣,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培養(yǎng)了滋長的溫床.在激烈競爭的重壓下,人們的整體素質在不斷的提升,但同時也使他們更注重功利和實用,思想意識和行為舉止的功利性和實用性也在不斷增強,乃至淡化了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的信仰,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人們不設立長期的人生目標,沒有遠大理想的不良后果.在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fā)生沖突時,往往自我意識占據(jù)首位,以至于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道德缺失.[1]當今世界注重知識,重視人才,因此科學技術得到快速的發(fā)展,由此激發(fā)了人們尤其是大學生們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專研科學的極大熱情.但同時也導致了“重智輕德”傾向的發(fā)生.絕大部分單位進行招聘時普遍看的是學歷、簡介等文字性材料.雖然面試時的測試問題不乏涉及思想道德領域,但也都只是片面,沒有引起考核者足夠的重視.黨中央提倡和諧社會,要求黨員要做到清正廉潔,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的全面發(fā)展,社會也得到了空前的和諧與穩(wěn)定.但目前黨內腐敗現(xiàn)象屢見不鮮,嚴重敗壞了黨風和社會風氣、動搖了人們的精神支柱和理想信念,也促使全社會的道德產生滑坡現(xiàn)象.現(xiàn)階段,“421”模式也成為家庭結構的主流,優(yōu)生優(yōu)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祖國的未來也得到了家庭更為細致的照顧,使他們能夠得到健康成長.但這種家庭結構也正在使我國的家庭教育逐漸走入畸形的軌道.這樣的家庭給予孩子太多的關愛,以至于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心目中除了自己不會考慮旁人,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覺得別人都要聽從于自己,也就是極端的自私自利.還有一種不容忽略的現(xiàn)象就是單親家庭在逐漸增多,孩子在缺失一方親情的環(huán)境下成長,容易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很有可能影響其一生.[2]另外,國外的經濟和政治局勢對我國也是有著深刻的影響,特別是西方的價值觀沖擊著國人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更多的是產生很大負面影響,更加促進了我國社會不良思想和習氣的產生.凡此種種,無不顯示著當今世界到處充滿著復雜和矛盾.
生活世界是如此的紛繁復雜,充滿了矛盾.人們要在這個生活世界其中有所作為,就要辯證的認識生活世界的多樣性,端正自己的思想認識,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即融入此多樣的世界,又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成為新時代的有用之才,也就是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因為這樣符合哲學的規(guī)律,即以物看人,人不過是萬事萬物之一種,是宇宙之中之一物;以“心”看物,所謂萬物皆備于我心,所謂“胸”中自有萬物.也可以說一方面世界觀使人產生“物我齊一”敬服自然和宇宙思想.[3]基于此,人生之挫折不過是蔥蘢之木遇寒冬,急流之水遇阻石.由此可見世界觀是一種難以回避的自然過程.所以在大千世界中個人顯得如此的渺小,如果連個人都顯得這么渺小,那么又何況是人生中的挫折經歷呢.另一方面世界觀使人產生“我心即宇宙”的宏大思想.既然我心即宇宙,那么什么樣“挫折”都是小事,都不能夠阻擋我征服世界、克服困難.
人生長在整個宇宙世界中,有時會將自己的利益看作高過宇宙中的一切事物,認為自己才是這個世界的主宰,整個地球是圍繞著自己旋轉的,當事情發(fā)展與想象相悖時或者有人阻礙了其發(fā)展的腳步,他們就開始自怨自艾.這是由于狹隘的世界觀阻礙了他們看待事物的本質,將個人某一部分不愉快的人生經歷無限量的放大,導致影響了他們自己前進的腳步.所以對于高職學生來說,要樹立正確而遠大的世界觀,理性地的看待個人人生經歷中的挫折,將世間萬物備于心中,以“心”看物.這是一種宏大的世界觀.當“胸”中自有萬物的時候才能產生“物我齊一”敬服自然和宇宙思想.教育高職學生利用這種思想去理性的看待挫折,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人生之挫折不過是蔥蘢之木遇寒冬,急流之水遇阻石.挫折也是宇宙萬物變化的一種過程,它是避免不了的自然規(guī)律.如果能夠通過教育,使高職學生正視挫折并辯證的看待挫折,那么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戰(zhàn)勝挫折.
從人類的發(fā)展進程上看挫折教育是和世界觀教育密不可分的.[4]人類誕生之初,對客觀世界和自身都不了解.他們對客觀世界、自然現(xiàn)象、晝夜輪換、四季交替等都充滿了好奇.對自身的好奇又促使得他們不斷的探索、琢磨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慢慢的形成了世界觀.然而在整個探索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種種挫折和磨難.因此挫折就成為了人類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比部分,人類在戰(zhàn)勝挫折中不斷發(fā)展進化,世界觀也不斷的發(fā)生變化.換句話說挫折是發(fā)展的一種,人們會自動的在挫折中接受教育,自我教化.從心理學上講,挫折是一種情緒狀態(tài),是人們在某種動機的推動下,為實現(xiàn)目標而采取的行動遭遇到無法逾越的困難障礙時,所產生的一種緊張、消極的情緒體驗.既然挫折是一種情緒,那么在自我教化的心理進程中,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fā)生改變,也會因為世界觀的不同而對挫折采取不同的應對方法.當人們初次面對挫折時,總是有一種恐懼心理,將其想象的十分巨大、困難重重、無法戰(zhàn)勝,而且會越想越怕,越怕越想.伴隨挫折而來的還有一種緊張、焦慮或沮喪的情緒狀態(tài).但是由于世界觀的不同,強者會開始分析挫折,想方設法的戰(zhàn)勝挫折;而弱者就會規(guī)避挫折,選擇逃避.隨著了解與分析,挫折在強者的眼中變得不那么強大和不可戰(zhàn)勝,而卻還能在挫折中尋找到積極的人生意義,進而鍛煉了他們耐挫折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反,弱者會在自我教化過程中不斷的強化“挫折是不可戰(zhàn)勝的”這一消極意識.隨著消極意識的增強,挫折在心中變得越來越強大,以至于不可逾越.因此自卑感油然而生,面對挫折會束手無策.既然挫折是人生的必然經歷,面對挫折的態(tài)度又和世界觀緊密相連,所以對高職學生進行世界觀教育,培養(yǎng)他們勇敢的面對挫折是十分重要的.這會對他們在校的學習生活乃至以后就業(yè)走向社會具有十分實用的意義.
世界觀教育與挫折緊密相連.世界觀是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由這種方式所產生的對于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層面,所以它影響到人的整個心理活動.世界觀所關涉的范圍總是我們生活現(xiàn)實世界.人與世界發(fā)生直接關聯(lián)的是現(xiàn)實生活,而不是理論思維或者藝術想象.它是以人生為對象,是人們對生活目的、意義和價值的理解和看法.世界觀是以認知為基礎的,所以認知作為世界觀的組成部分,包括了人們對人生問題的根本觀點和態(tài)度.但認知不可能反映人生的一切內容和現(xiàn)象,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回答人生的一切問題.它只是人們站在一定的理性高度,概括和總結人生的各種問題,形成對人生主要問題的觀點.這種觀點往往是建立在真實的情境之上的,高職學生只有在真實的、正確的認知上,才能夠理性的形成正確的世界觀,才能理性的思考出應對挫折的方法.[5]挫折是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高職學生不能夠單憑自己的想象與思維去看待挫折,應該真實、中立的面對挫折.通常高職學生在面對生活世界中的矛盾時有兩種態(tài)度,第一種就是迎刃而上,戰(zhàn)勝挫折;第二種逃避挫折,萎靡不振.產生這兩種態(tài)度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對挫折的認知不同.前者認為挫折是可以戰(zhàn)勝的.認為這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所以他們在面對挫折時,在精神受到壓抑的情況下,激發(fā)了他們努力擺脫挫折的欲望,而且會越來越強烈,成長動機也會越來越強,從而培養(yǎng)了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以及戰(zhàn)勝挫折的能力.而選擇逃避的后者卻把生活中的困難想象的太過嚴重,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現(xiàn)狀,無法面對挫折,必將九死一生.這種對挫折的錯誤認知方式使得他們不敢正視生活中的矛盾,貶低了自己的能力,從而萎靡不振,以至于影響他們的一生.
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有一共同的特點,即大多都是由于高考失利而被理想大學拒之門外,所以他們總體上對自己和社會的認識不全面.首先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感到了懷疑.其次來自社會上的壓力會讓他們覺得前途缺乏光明,無論是在就業(yè)還是在繼續(xù)求學的道路上,他們都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壓力與歧視.兩方面的結合促使一部分高職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所以對高職學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和挫折觀教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
參考文獻:
〔1〕胡雪飛.淺議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挫折教育[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8(2):83-85
〔2〕王宇丹.當代大學生挫折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1):71-73.
〔3〕吳燦華.人生哲學[M].北京: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1987. 131.
〔4〕朱蓮花.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下的大學生挫折教育[J].黑龍江教育,2011(3):46-48.
〔5〕譚林.構建和諧校園視野下的大學生挫折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0(21):156-158.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7-0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