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爽
(長春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吉林長春 130012)
?
多模態(tài)大學英語任務教學實踐探究
郭 爽
(長春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吉林長春 130012)
大學英語教學借助幻燈片、多媒體課件、網(wǎng)絡圖像、音頻或視頻等多模態(tài)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以更豐富、更吸引學生的方式進行教學。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在多模態(tài)環(huán)境下實施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
多模態(tài);英語教學;任務教學
伴隨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廣泛應用,多模態(tài)技術為外語教學提供有力支持,大大推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程。多模態(tài)教學主要通過語言、圖像、聲音、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使學習者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進行語言輸入、獲取、傳遞和接收信息,以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學習者要使用目標語,即英語,理解、操縱、產(chǎn)出和交際,最終以激發(fā)學習者語言學習為總體目標。多模態(tài)教學形式豐富多樣,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當今國際和國內(nèi)普遍受到教師和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任務型語言教學以任務為基礎進行交際性語言教學,把任務作為一種主要組織教學手段,通過任務來識別學習者的各種需要,制定教學大綱的內(nèi)容,組織語言習得的各種機會,檢測學生的學習成績[1]。
1.1 設定教學目標
根據(jù)學習者年齡、語言水平、學習需求等方面,設定教學目標。例如,提高學習者實用文體寫作能力;增強學習者口頭表達觀點、看法的能力;提高學習者捕捉信息能力的聽力場景;促進學習者快速閱讀掌握主要信息的訓練,等等。
1.2 確立輸入方式和內(nèi)容
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設定,采取相應的、恰當?shù)男畔⑤斎敕绞?。例如,為了提高學習者實用文體寫作能力,可以采用真實的書面文字和信件等為輸入方式。另外,還要確定信息輸入是全體共享方式,還是以個體分散輸入;選擇合適的輸入媒介,是書面、口頭還是圖片,等等。針對不同教學任務,變換多種教學手段,采取有趣的、多變的方式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例如,運用幻燈片、電視、電影、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呈現(xiàn)教材,還可以通過模擬教學內(nèi)容的游戲、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教學[2]。在任務內(nèi)容選擇上,可以把興趣遷徙到英語學習中,布置任務時可以將體育活動、文娛表演、繪畫等巧妙地納入學習任務中,激發(fā)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動力,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景。另外,布置任務時,要注意任務分級,針對不同學習者,提供不同級別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反復練習,不斷加深體驗和理解,積累英語知識,夯實英語學科基礎知識,從而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穩(wěn)定的、持久的學習興趣,進而形成語言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1.3 制定實施方案
首先,要明確教學任務的執(zhí)行方式,是兩人小組活動,還是多人小組活動,或是由個體單獨完成。其次,要合理分配學習者計劃任務和執(zhí)行任務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執(zhí)行任務者的個體差異,包括個體語言水平、語言學習能力、學習方式、記憶能力和學習動力等。其次,要預設任務成果。任務成果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可以是書面成果,如圖片或文字;可以是口頭輸出,如獨白或對話;也可以是某種認知過程,如演繹或推理。
另外,要確保每項任務結束后都要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成績記錄。為了成績,學生不得不“硬著頭皮”找答案,盡力完成任務。無論學生任務完成情況多糟糕,教師都要給予獎勵分。因此,即使學習基礎很薄弱的學生也會盡全力完成任務,得到分數(shù)。久而久之,每名學生都會有一定的進步,至少不抵觸、不害怕、不膽怯地去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教師對每個完成任務的同學以分數(shù)獎勵,并將此成績作為期末成績考核的重要部分,從而推動班級所有學生共同向前進。對于進步快的,任務完成好的學生,教師要對其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增加任務難度;相對進步慢的,任務完成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要有耐心,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相反,要給與他們更多的鼓勵。對于無法完成任務的學生,教師更不能置之不理,而應該給與這些學生更多的關注。教師應幫助學生客觀分析無法完成任務的原因,與學生一同尋找突破的方法,鼓勵學生不要輕言放棄,只要努力,堅持不懈,就會有進步。同時,教師要針對這些學生適當降低任務難度,或者重新設計適合這些學生學習狀況的任務,給予學生更多成功的機會,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多模態(tài)大學英語任務教學的實施可分為三個步驟:前期任務準備、課堂任務實施和課后任務實施。學生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體,教師為教學任務的完成提供支持和保障。以下將以《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二版第一冊第六單元“浪漫”為例設計多模態(tài)任務教學。
2.1 前期任務準備
第一步,設計與正式任務相關的預備任務。第六單元的主題任務是“浪漫”,因此,預備任務被設定為英文電影片斷欣賞。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電影片段中與“浪漫”相關的場景和圖片,學生聽讀與“浪漫”相關的詞匯和表達方式,記憶并操練相關詞匯和表達方式。
第二步,提供真實語境材料,聚焦語言知識的同時,學生進行語言操練。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英文電影《穿越時光的愛戀》片段,學生通過視覺、聽覺感受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如何相互表達愛意的真實語境。教師選擇一段男、女主人公對話作為示范,要求學生聚焦語音、語調,熟記表示愛意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學生模仿語音片段并進行操練。然后,再另選一段對白作為示范,學生再次進行操練。
第三步,學生進行自由練習。學生自由組成二人小組,或由教師根據(jù)學生英語學習狀況進行分組。學生分別按照電影片段中男、女主人公的對白,進行配音表演。教師要求學生盡量脫稿的同時,還要要求學生注意語音、語調、音量、情感等因素,每組學生表演結束時,教師和其他學生一起對小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力爭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針對每個學生指出優(yōu)點和缺點,并及時打分,作為平時成績記錄下來。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既可以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又可以通過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反饋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激發(fā)起學生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機。
前期任務準備應該注意教學任務內(nèi)容的選擇要基于大學英語教材。近年來,大學英語教材的開發(fā)越發(fā)立體化、網(wǎng)絡化、數(shù)字化。新一代大學英語教材為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保障。另外,拓展類選修課教材對以英語基礎能力發(fā)展為核心的大學英語教學是一個必要補充,滿足了正在出現(xiàn)的大學英語教學多層次、多元化態(tài)勢和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的需要[3]。
2.2 課堂任務實施
2.2.1 聚焦語言知識
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講解課文語言知識上的重點和難點,指導學生進行適當語言操練。例如,生詞造句,分析句子結構、翻譯句子、改寫句子、仿寫句子,等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能一味地強調對學生輸出信息,學生也不能一直使用聽力與閱讀技能,還要加強學生語言輸出技能的訓練,也就是說,學生要有更多機會進行口語和寫作操練。
2.2.2 完成語篇教學任務
教師通過多媒體PPT,引導學生共同分析文章結構,討論寫作風格,學習寫作技巧,欣賞優(yōu)美詞句,等等。教師要求三名或四名學生組成小組,共同完成小組學習任務:鑒賞文章,體會“浪漫”。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辯論、協(xié)商等方式,列舉出表達“浪漫”的形式、舉出具體的“浪漫”的事例以及大家對“浪漫”的感悟,最終總結,形成書面報告,上交給教師。教師認真批閱每組報告,記錄成績并及時給每組學生進行反饋。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從機械的語言復制,過渡到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知識運用中來。
2.2.3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技能
任務教學中,大部分時間用于學習者語言應用和操練上。雖然教師是任務教學的實施者,向學生輸入信息,指導學生完成任務,但是,任務教學中更加關鍵的是學習者能否更好、更有效率地參與到各項任務中來。因此,教師在執(zhí)行各項課堂教學任務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主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的能力。在任務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地使用H.Douglas Brown 提出的十條培養(yǎng)學生學習技能的策略,來加強任務教學的實施[4]。(1)幫助學生減少學習顧慮,讓學生學會與同學一起討論,分析自己學習上所遇到的困難;(2)鼓勵學生多說、多練,不怕出錯,逐漸提高語言使用流利程度;(3)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教授學生及時記錄最新學習收獲,總結學習過程中自己的學習優(yōu)勢;(4)激發(fā)學生不斷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學習動力;(5)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6)設計右腦學習任務,鼓勵學生使用右腦進行語言信息加工;(7)教導學生要不恥下問,語言學習過程中,有疑惑要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與請教;(8)鼓勵學生相信自己在語言學習方面的直覺,注重培養(yǎng)語感;(9)指導學生學會批改、糾正自己的語言錯誤;(10)鼓勵并指導學生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規(guī)劃自己的課外學習。
2.3 課后任務實施
第一步,語言任務練習。教師布置學生課外自主完成第六單元A 篇文章的課后練習題,教師通過郵件或者學習群對學生作業(yè)進行檢查或給出答案,讓學生自己核對,找出錯誤,改正錯誤并分析錯誤原因。教師還要布置學生課后進行小組活動,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設計場景和人物,編寫關于浪漫故事的劇本,課后進行排練,下次課堂進行表演。課堂外任務的完成,目的在于通過課后學生的自覺語言操練,以加強并鞏固課堂學習內(nèi)容。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并使用新學的語言知識,不要害怕犯語法錯誤。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操練中的語言錯誤,要及時歸納并集中向全體學習者指出,師生共同改正這些語言錯誤,并分析形成錯誤的原因。
第二步,任務教學反思。教師指導學生對所完成的全部教學任務進行梳理和分析,了解自己對所學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查漏補缺,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進行自我評估(self-assessment)[5]。自我評估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參與任務教學評估活動中,學生對任務教學課程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活動、學習模式和自身學習進展等方面進行評價,進一步促進完善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同時,自我評估有助于促進學生逐步由跟著老師“學習”向“學會如何學習”轉變,進而成為一名反思型學習者(reflective learner)。對于那些已經(jīng)適應傳統(tǒng)的教師滿堂灌教學方式的學生,教師要格外耐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幫助他們逐漸適應大學英語多模態(tài)任務教學,積極參與到各項教學任務中來,從而學習到更多的學習技能。另外,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對教學中各項任務的反應和反饋,對任務型語言教學進行客觀評估,及時總結任務教學中的優(yōu)勢和合理性,發(fā)現(xiàn)其中的缺點和不足,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換意見,找出原因,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多模態(tài)大學英語任務教學仍處于實踐探索階段,許多問題有待完善和解決。多模態(tài)大學英語任務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變量,這就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進行反思、總結、改進和研究。還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多模態(tài)大學英語任務教學中,很多任務的完成是在多模態(tài)技術的支持下才得以實現(xiàn),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為了展示、炫耀技術而盲目地、過多地使用多模態(tài)技術,使英語教學隸屬于某種技術是不可取的。我們要正確認識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的作用的同時,才能更好地利用科技進步為外語教學的發(fā)展助一臂之力。
[1]姬建國,蔣楠.應用語言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68-69.
[2]路海東.教育心理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92.
[3]王守仁.高校大學外語教育發(fā)展報告[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122.
[4]H.Douglas Brown.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北京: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5]David Nunan.The 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130.
2015-07-25
郭 爽(1977- ),女,吉林通化人,長春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講師,碩士,從事應用語言學研究。
H319
A
2095-7602(2015)10-01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