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巖市永定三中 蘇文波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學論》里談到自己的教學理想時說:“尋求出一種教學的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使校園里因此可以少些抱怨、吵鬧和無益的勞苦,多點悠閑、快樂和堅實的進步?!钡?怎樣才能少教而多學呢?許多一線的語文教師及專家學者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摸索與嘗試, 開始廣泛構建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基準的課堂教學模式,各有心得與收獲。我校在學習借鑒好的教學模式的情況下,推行“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模式。和諧互助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互助結對最終實現(xiàn)師生與生生之間的和諧共進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構建“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點燃學生的內在動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高效學習,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和諧共處、互相友愛的精神,有利于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理念。
有一種說法描述傳統(tǒng)課堂:前十名高效,后十名睡覺,中間聽或不聽無關緊要。這就造成了需要的時間不夠,不需要的時間浪費。我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存在著過度局限的情況,在課堂層面教師是作為主體而存在,學生則是被動地接收知識,這一教學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思維及自身能動性的拓展,教師在教學中僅僅專注了學生“學會”這一目的,卻忽略了學生“會學”這一要求,從而在教學中未能為學生帶來一種“樂學”的心理感受。教學觀念對課程改革具有先導性和前瞻性。課程改革了,以全新的面貌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而作為和諧互助課堂要素之一的教師觀念不更新,那就不能適應新的課程。在“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是學生探討知識過程中的組織者、參與者,同時也是學生的指揮者、指導者。因此,在構建“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模式時,教師應首先做好角色的轉變,努力踐行師友理念,為師生、生生互助奠定基礎,采用師友型的課堂教學管理,建立師生間和諧良好的關系,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行全過程師友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只有轉變了觀念,才能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氣氛。
“和諧”是指在競爭合作中促進全面發(fā)展,“互助”是指在相互幫助中提升自身素質?!昂椭C互助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學生同桌兩人為一個學習組,學習優(yōu)秀的做“師傅”,學習較弱的當“學友”,課堂上通過學生幫學生,學生教學生,一師一友,最終實現(xiàn)師友互助雙贏?!昂椭C互助課堂”教學模式遵循一個原則,就是“學友”會的先讓“學友”講,“學友”不會的時候“小師傅”再給“學友”講,“學友”會了再講給“小師傅”聽。師徒都不會的時候,再由“小師傅”自主地向其他“小師傅”請教后再講給自己的“學友”聽。教師及時了解情況后,就重難點進行糾正點評。從形式上看,教師已經(jīng)退居次要位置;其實,教師的作用又無時不在,只不過這個作用是更好地發(fā)揮了全班學生的能動性而已。
為保證和諧互助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在構建和諧互助課堂時,應當建立一定的師友規(guī)則,按照制定的規(guī)則有序地開展師友間的互動交流活動。如規(guī)則一,讓學生學會傾聽,認真聆聽別人的講解,善于捕捉有價值的信息。在傾聽的基礎上,要敢于插話質疑、補充,學會換位思考,設法拿出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規(guī)則二,“師友”之間捆綁發(fā)展。當教師拋出問題后,必須是“師友”二人都舉手才有機會回答問題,展示的是“我們”的成果,而非個人的見解,“我們永遠大于我”,避免課堂成了“師傅”的一言堂。這就要求“師傅”必須教會“學友”,這種“連帶”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師友”之間的交流,調動了“師傅”幫扶“學友”的積極性。同時注意調控互助學生之間的學習情況,以免因學習能力較強的一方急于求成或趕進度而導致學習能力較差的一方失去自主學習的權力,促使生生之間的互助活動有效開展。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語文課教學,應該生成一種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通過組織學生自主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擴展知識技能,完善知識結構,提升生活經(jīng)驗,促進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和諧互助課堂教學不僅強調生生之間的互助,還著重強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開展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時,應當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師友間的合作和課堂的溝通交流。
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注意盡可能地為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提供發(fā)言的機會,以避免弱勢學生沒有發(fā)言的機會而失去活動興趣,盡可能地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助交流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和諧互助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語文教學,以“五步十環(huán)節(jié)”模式為載體,通過“交流感知”“研讀共品”“互助釋疑”“鞏固拓展”“總結提高”五個環(huán)節(jié),突出了課堂教學中自學探究、合作學習、師生互動、精講多練特點。采用五步十環(huán)節(jié)的模式流程,五步固定,十環(huán)節(jié)活用。這一教學模式的核心是“互助”,在“五步十環(huán)節(jié)”課堂操作過程中,每一步、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是通過師友互助來完成的。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是一個流動的過程,教學活動中隨機性、生成性、偶發(fā)性的教學行為都為教師的點評提供了契機。在和諧互助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應當貫穿于學生互助學習的全過程中,及時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反饋,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針對學生學習的優(yōu)缺點進行評價,促使學生能明確在自己學習過程中的長處和不足。及時的評價,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責任感,而且有助于促進互相學習的欲望,點燃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
和諧是一種美,互助是一種境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和諧互助教學模式時,教師應當把握好自身角色,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為學生構建和諧互助的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促進學生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