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浩(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山東東營257097)
足球運動員跑動距離測量方法進展的研究
□黃志浩(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山東東營257097)
隨著足球比賽的日趨激烈,球員之間的對抗也越來越強,人們也越來越注重對球員跑動能力的研究。本文對足球運動員跑動研究方法進行回顧,分析相關方法存在的問題和優(yōu)點。最后可以看出,早期的測量手段的精確性和可靠性較低,因此得出的數據可比性較差,目前由于研究手段的不斷進步,對足球跑動的研究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
足球運動員距離測量
1.1、研究意義
現代足球運動正向著全面快速的方向發(fā)展,足球比賽中競爭日益激烈,攻防速度轉換越來越快。在一場職業(yè)比賽中,平均每個運動員的跑動距離高達10000米左右(守門員除外),這要求運動員具有良好的跑動能力,因此跑動能力對于足球比賽中技戰(zhàn)術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進入新的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數碼技術上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為足球領域在技戰(zhàn)術,體能分析上開辟了廣闊前景。目前,國際足聯都采用這種技術,在重大的比賽都會進行技戰(zhàn)術、跑動能力的統(tǒng)計,很多先進國家的足球協(xié)會也采用這種技術對本隊、對手的比賽進行了大量的數據分析和研究。
1.2、研究內容
足球運動是一種間歇性的運動,在每場足球比賽中,盡管足球運動員跑動距離可以高達10000米以上,但隊員不可能從比賽的第一分鐘到最后一分鐘都在進行勻速跑步。足球比賽的勝利靠的是高強度的沖刺跑、起跳來爭取機會,當一名運動員完成這樣的技術動作后,就必須依靠較長時間的中小強度有氧運動來恢復。因此不同的學者對足球比賽中的不同形式的跑有不同的劃分等級。
丹麥學者Jens Bangsbo將足球比賽中活動形式分為以下幾類并且給出了具體的速度數據:(1)站立;(2)走動(4公里/小時);(3)慢跑(8公里/小時);(4)低速跑(12公里/小時);(5)中速跑(16公里/小時);(6)高速跑(21公里/小時);(7)沖刺跑(30公里/小時);(8)后退跑(12公里/小時)。
國內運用SIMI Scout的方法也對足球運動員的速度標準進行了分類:(1)慢跑級別以下v<7.92㎞/h;(2)慢跑v≥7.92km/h;(3)低速跑11.8km≤v<15.8km/h;(4)中速跑15.8㎞/h≤v<20.8㎞/h;(5)高速跑20.8㎞/h≤v<29.8㎞/h;(6)沖刺跑v≥29.8㎞/h2。
國際足聯對于球員速度等級的劃分也有一套標準:(1)Low activity低速跑v≤18km/h;(2)Medium activity中速跑18km/h<v≤21km/h;(3)High activity高速跑21km/h<v≤25km/h;(4)Sprints沖刺跑v>25km/h。
1.3、足球運動員跑動距離研究方法的回顧
(1)目測觀察統(tǒng)計。
自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對足球運動員跑動能力進行研究,只不過由于當時技術的落后,體育科研人員只能通過目測的方法來計算,即在一場足球比賽中,幾十個測試者坐在視野良好的球場中央,由2至3位測試者通過視覺追蹤一名事先分配好的球員的移動軌跡,記錄在一個與球場等比例的縮小的方格紙上。然后根據方格紙上的軌跡,計算出每個球員在比賽中的跑動距離。
賴利和托馬斯在1976年采用一種表示每次不連續(xù)運動的符號,每場比賽觀測一位球員??蒲腥藛T站在能俯視中線的位置上將符號記錄在一條帶子上,然后通過以后的影片進行分析;日本的學者在1969年借鑒卡通圖片描圖法,將球員的活動情況由經過培訓的觀察者描繪在一張有刻度的球場紙上,觀察者站在球場中央的最高處。每五分鐘換一張新圖,每半場共9張圖。
目測觀察方法比較麻煩,而且此方法只能監(jiān)測運動員的總跑動距離,而無法測試出運動員低強度、中強度、高強度以及沖刺跑的距離。
(2)攝像與手記結合的方法。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攝像技術的發(fā)展,該技術也開始運用到足球科研工作中。
瑞典人Saltin在1973年對9名運動員進行了研究,他使用攝像機為這些球員拍攝了每三分鐘為一節(jié)的錄像,總共拍攝了三場比賽,然后將運動員跑動軌跡用鉛筆畫在一張白紙上,使跑動距離更加明確了。臺灣學者趙瑞榮在1997年觀測北京足球隊和高雄足球隊比賽的時候就使用了該方法:即40名測試者在視野良好的球場中央看臺的最高處,由兩名測試者以視覺觀察一位被事先安排好的運動員,記錄在1/425比例縮小的球場紙上。利用秒表計時,每5min為1個測試單元。全場90min,一共更換18張紙。為了防止追蹤上的遺漏,在球場的兩個中央的看臺處設有兩臺攝像機。從比賽開始到結束,可將全場比賽都收錄于錄像中。
運用錄像與手記結合的方法的過程,目的是用來輔助檢查隊員在比賽中的實際位置與球場紙的位置是否存有差異,這無疑提高了測量的準確性。但是,以目測為主的觀察方法始終是以觀察者的主管意識為主,利用錄像技術也僅僅是確定球員在比賽中的位置,并不是對客觀的比賽本身進行分析。這就會導致了不同的人進行研究的時候,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3)SIMI Scout技戰(zhàn)術分析軟件。
到了本世紀,高科技軟件開始和攝像技術設備結合起來了。測試者用8臺攝像機同時拍攝一場比賽,保證這些攝像機能夠捕捉到球場的每個角落,并且每個位置都會有至少兩臺攝像機拍攝,數據由一種專門的比賽分析軟件SIMI Scout進行分析。
隨著德國SIMI Scout技戰(zhàn)術分析軟件引入我國,我國中國足協(xié)在統(tǒng)計球員的跑動情況時候主要依靠這樣方法。如張維民利用SIMI Scout技戰(zhàn)術分析軟件對長春亞泰、山東魯能、武漢光谷、陜西中新的隊員跑動距離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并把長春亞泰的跑動距離的數據與國家男子足球隊和歐洲的足球球隊運動員的跑動距離進行了對比分析。秋鳴、李龍洙利用SIMI Scout技戰(zhàn)術分析系統(tǒng)對2008年東亞足球錦標賽中國運動員的跑動能力進行定量測試分析,并且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隊的總跑動距離明顯低于東亞三國(韓國、日本、朝鮮)的隊員,其中高速跑和有氧中等強度跑差距比較明顯,與亞洲杯相比,總跑動距離略有提高,但總體上提高不大。
SIMI Scout技戰(zhàn)術分析系統(tǒng)屬于高科技軟件和攝像設備相結合的方法,目前國內很多有關足球比賽運動員跑動能力的研究都是通過這種方法的,并且這種方法可以成功的測算球員的各種形式的跑動距離,可以全面的分析球員的跑動能力。
(4)AMISCO技戰(zhàn)術分析軟件系統(tǒng)。
AMISCO技戰(zhàn)術分析軟件系統(tǒng)是由總部設在法國的數據公司SUP(Sport Universal Process)研制出來的,同德國MASTERCOACH有限公司合作在歐洲上市并在全世界銷售。在數據取樣的比賽中,賽場內安裝8臺具有熱成像功能的高級攝像機收集賽場上22名球員的跑動信息,攝像機拍錄下的信息會被MASTERCOACH有限責任公司的專業(yè)人員通過一套超級復雜的分析軟件(AMISCO-Pro)進行分析。數據整理和分析工作完成后生成的分析報告將被保存發(fā)往俱樂部或者各個國家足協(xié)以及國際足聯總部。
總體來說,其工作方式由以下6個步驟組成:
①通過攝像系統(tǒng)收集數據;
②整個比賽場地的覆蓋/整個比賽場地的繪制;
③畫面分析;
④運動過程的圖解;
⑤處理比賽過程、比賽畫面和比賽分析;
⑥生成DVD比賽報告。
AMISCO分析系統(tǒng)可以將所有球員的所有動作和行為都予以呈現。所有的運動員的跑動距離都被記錄,從而可以評測所有運動員在整場比賽中的表現。例如,跑動距離、低強度跑動距離、中強度跑動距離、高強度跑動距離、沖刺跑次數以及最快速度等。
在2011年AMISCO技戰(zhàn)術分析軟件剛剛進入中國市場之際,3月15日晚在天津泰達球場亞冠小組賽與大阪鋼巴的比賽中,中國足協(xié)首次使用了該技術對兩隊的跑動距離進行了測試,同時足協(xié)還規(guī)定,以后的中超比賽每輪選定一場比賽接受AMISO技戰(zhàn)術服務,每支中超球隊都至少接受一次該系統(tǒng)的服務。
(1)對足球運動員的跑動能力的分析,是比較重要的足球科研內容,可以科學的估算運動員的跑動能力,有利于改善運動員的跑動成績。
(2)對足球運動員的跑動分析的方法層出不窮,目前各種高科技技術手段也運用到足球領域中來。
(3)AMISCO技戰(zhàn)術軟件分析系統(tǒng)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錄像及計算機分析系統(tǒng)。對世界杯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跑動能力進行精確的定量測試,以及系統(tǒng)分析,有助于為教練提供準確的參考資料,掌握訓練強度,從而更好地進行針對性訓練,提高運動員的比賽能力和成績。
[1]JensBangbo.Fitness training in football-a scientific approach [M].Reedswain,March1994.
[2]于振海.2010年亞洲U19男子足球錦標賽中國隊跑動特征分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3]周德銓,史曉紅.足球運動員比賽跑動能力的進展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4,2月(第33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