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彩玲山東海陽市實驗中學
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增強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孫彩玲
山東海陽市實驗中學
在提倡依法治國的今天,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中滲透法制教育已成為一種必然。教師要利用初中思想政治課對初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初中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近幾年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呈明顯上升趨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如何在思想政治課中滲透法制教育,如何在教學中提高滲透法制教育的實效性,責任重大。這也是廣大同行值得深思、值得研討的一個課題。
初中政治;法制教育;實效性
法制教育是初中品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又是提高初中生思想素質的重要渠道,因為初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巨變時期,思想單純,情感意識脆弱,易受外界不良影響,易于沖動,不計后果,會出現(xiàn)道德和行為上的偏差,有的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次必須加強對初中生的法制教育。
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我個人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依據(jù)三個年級法律教育的板塊,我們要針對初中學生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針對不同學生的興奮點,根據(jù)學生對新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各項教育內容的關注程度,來確定各年級教材中的教育話題,從認識、情感、行為三方面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標。例如:初一學生的主要問題:“從小學到初中學習不適應”、“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正確認識自尊與虛榮心、不能正確看待面子”、“缺乏寬容心、不善于與它人合作”、“不能調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不能正確對待異性交往”、“缺乏自信心,具有自卑心理”、“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學習權利、人格和隱私權”、“缺乏進取目標,學習得過且過”等。
針對出現(xiàn)的不同問題,就需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的目標。如:認識方面:讓學生理解“法律”一詞的含義,知道我國現(xiàn)行的主要法律及其作用、法律規(guī)范對青少年成長的密切關系;知道家庭生活、學校生活都離不開法律;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保護國家、集體利益和個人的合法權益等。情感方面:學生要在遵守國家的法律,懲治違法犯罪方面表現(xiàn)出愛憎分明的情感等。行為方面:學生能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正確行使公民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的義務,勇于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等。
思品課教師要認真鉆研新教材,學習新課標,特別是思品課中有關的法律課文,都要認真進行備課和研討。真正做到切合學生實際,認真上好每節(jié)法制教育課。
在教學時,我諄諄善誘,列舉案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在上課時先列舉學生身邊的事例,讓他們明白法律就在他們生活之中,甚至關系到自身;然后舉辦“想一想”活動.啟發(fā)學生回憶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親身感受;再列舉像“馬加爵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觸目驚心的典型案例;最后讓事實證明。如:在學習“尊重他人隱私維護合法權益”這一內容時,我先列舉了報紙上登載的一則母親為了關愛子女成長,偷看了女兒日記這一事例,然后讓學生討論,發(fā)表見解。一部分學生認為母親看女兒日記是為了關愛子女,算不了什么。另一部分學生認為母親偷看女兒日記是不對的,侵犯他人隱私,是違法行為。通過這些案例,從而引導青少年學生從小學法、知法、守法、護法,逐步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使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成長。
由于我們的教學時間有限,學生課堂交流的時間不夠充分,必然會存在對某些法律問題認識不夠充分的問題。因此,我通過課前布置預習、課后開展各種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們通過多種渠道去收集、整理相關的法制資料和案例。如:通過開辟法律專欄,組織學生觀看《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等電視法律節(jié)目,組織開展知識競賽、征文演講等活動,增強青少年學生依法自我保護的能力和全社會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意識。再如:紹興綁票案作案者陳鐵江年齡僅十七歲,因經(jīng)常逃學,與社會上一些游手好閑的人混在一起,染上了賭博和玩游戲機的惡習,為弄錢綁票索要金額兩萬余元,并將九歲男孩殺死,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針對這一案例就可以開展主題座談會、模擬法庭、法律咨詢等形式的活動。這些方法和措施,都有效地加強了學生法制教育的效果。我在法制教育的同時,結合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狠抓常規(guī)教育,把遵紀守法的意識落實到學生的日常行動中去。而這種影響則是潤物細無聲的。
(1)開展“法制教育進校園,預防犯罪保平安”等法制講座,例如,聘請法制副校長到學校到我校專門講解了關于“兩搶一盜”的生動案例,讓同學們觀看庭審錄像、展板,看到有的十六、十七歲的少年犯罪被繩之以法的事例,以警醒中學生牢記“小錯不改則會犯大錯”,真正明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這對青少年有一定的威懾作用,在場的學生鴉雀無聲,可見這種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2)引導學生看電視時多看一些法制新聞,此外可以介紹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報刊、雜志以拓寬學生法律視野和社會視野培養(yǎng)學生對法律的認知水平。
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我們教育工作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認為只有讓學生形成法制認識,培養(yǎng)法制情感,鍛煉法制意志,養(yǎng)成法制行為習慣才能達到我們思品課法制教育的目的。
[1]孫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貫穿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林雨菲;;寓法于教寓理于德——加強法制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探討[J];理論界;2009年04期
[3]鄭云鵬;;思想政治教育呼喚法制化[J];法制與社會;2009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