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肖力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yī)院,上海 200433)
?
胸腔注射高滲糖水治療胸部手術后肺持續(xù)漏氣的護理
劉瓊 肖力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yī)院,上海 200433)
目的 探討胸部手術后持續(xù)肺漏氣的治療方法及護理。方法 對145例術后肺持續(xù)漏氣的患者進行負壓吸引配合胸腔注射高滲葡萄糖水及自體血,并對患者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身心護理,觀察肺漏氣痊愈情況及醫(yī)護過程中的問題。結果 本組除3例自動出院外,142例患者經治療均痊愈出院,隨訪3~6個月,無復發(fā)及膿胸形成。結論 以負壓吸引配合胸腔注射高滲葡萄糖水及自體血是治療術后肺持續(xù)漏氣的一種有效方法。
胸部手術; 肺漏氣; 胸腔注射; 護理
Thoracic surgery; Lung leakage; Pleural injection; Nursing
胸部手術往往需要分離粘連的胸膜和解剖發(fā)育不全的肺裂,因此術后常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肺部漏氣,它可延長閉式引流時間和住院時間,甚至引起膿胸等并發(fā)癥[1],同時增加患者經濟負擔。漏氣點的來源多見于肺間質的破損,由肺葉切除或肺部分切除的粗面漏氣造成。大多數學者認為,開胸手術后漏氣超過7 d,胸腔鏡手術后漏氣超過5 d,均稱之為持續(xù)性漏氣。我院于2012年2月-2013年10月施行肺部手術術后出現持續(xù)漏氣患者145例,經過術后精心護理,均痊愈出院,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共施行肺部手術3 840例,發(fā)生術后持續(xù)肺部漏氣共145例,占3.78%。其中,男性107例,女性38例;年齡24~78歲,平均年齡53.4歲。145例患者中肺葉切除87例,肺部分切除或肺段切除38例,肺大泡切除20例;開胸手術62例,胸腔鏡手術83例。術后肺漏氣[2]I級(用力咳嗽時漏氣)81例,Ⅱ級(輕咳時或深呼氣末漏氣)45例,Ⅲ級(平靜呼氣末即有漏氣)19例。持續(xù)漏氣5~28 d,其中5~7 d共28例,7 d以上共117例,平均7.5 d。
1.2 治療方法 對于術后持續(xù)性肺面漏氣的病人,在持續(xù)閉式引流的基礎上,可加用持續(xù)-13.3 kPa(-100 mmHg)負壓吸引,術后胸片顯示術側肺復張不佳者,鼓勵患者深吸氣或吹氣球鍛煉。術后漏氣超過7 d者,給予胸腔內注射50%高滲葡萄糖溶液,患者健側臥位,護士用一根繩子將胸管呈倒U型懸吊于輸液架上,使胸管的最高點超過胸壁管口處20 cm以上。上胸管消毒后先于胸管內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減少胸膜刺激引起的疼痛和不適感,再將60 mL高滲葡萄糖水于胸管內注入,再以生理鹽水沖洗胸管,針孔處以膠布封閉。連續(xù)注射2 d后繼續(xù)觀察,如果引流2 d后還漏氣則使用自體血胸腔內注入,護士快速抽取病人100 mL自體靜脈血,醫(yī)生迅速從胸管注入胸腔,再予生理鹽水沖洗胸管,胸管懸吊不予夾閉。注射后讓病人定時間隔做健側臥位前后翻動,讓血液在胸腔內均勻分布,注意不要牽拉胸管。必要時隔天再次注射?;颊哂昧人詴r無漏氣可夾閉胸管,明顯持續(xù)漏氣者胸腔注藥后不能夾閉胸管,以免造成張力性氣胸。觀察2 d后復查胸片無肺組織壓縮即可拔管。
1.3 結果 145例術后肺持續(xù)漏氣患者除3例自動出院者,其余患者均痊愈拔管。胸腔引流時間7~28 d,平均10.8 d?;颊咝g后住院時間平均13.2 d后痊愈出院。其中42例患者經持續(xù)負壓吸引自動痊愈,86例患者經過胸腔注射50%高滲葡萄糖水后漏氣痊愈,14例患者經過胸腔注射高滲葡萄糖水和自體血后漏氣痊愈。共有3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胸腔感染,經治痊愈,未見其他并發(fā)癥。出院患者隨訪3~6個月,無復發(fā)和膿胸等情況發(fā)生。
2.1 一般護理 患者術后去枕平臥,密切觀察心電監(jiān)護各項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時檢查各引流管引流情況。6 h后適當調整體位,使患者呈半臥位,利于咳嗽咳痰。術后第2天起鼓勵患者根據身體情況早日下床活動,飲食以清淡少油為宜,少食多餐,盡快補充能量和蛋白,利于術后恢復。
2.2 氣道護理 因手術患者肺部組織受損,以及術后疼痛抑制呼吸,常常導致術后缺氧狀態(tài),應給予持續(xù)低流量吸氧(2~4 L/min)。術后應定時輔助患者翻身和坐起拍背,督促患者咳嗽排痰,對因害怕疼痛而不肯咳嗽者,應耐心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恐懼情緒,必要時可給予止痛藥物,護士配合按壓胸骨上窩刺激氣管協助患者咳嗽。如患者痰黏難咳,遵醫(yī)囑給予0.9%NS 10 mL加氨溴索60 mg行霧化吸入,2次/d協助排痰。鼓勵患者經常做深呼吸運動,鍛煉肺部功能,促進肺復張,但應注意不可用力屏氣等動作,以免加重肺漏氣。
2.3 引流管護理 定時檢查胸腔引流管,記錄胸管在胸壁口的刻度,予干凈布帶扎好胸管近端后斜繞過對側肩部做好固定。觀察時夾閉一根引流管后擠壓揉捏另一根引流管,保證管道通暢,尤其注意下胸管不要被血凝塊或纖維條索組織堵塞。擠壓胸管時應注意觀察水封瓶中水柱波動情況和氣泡情況,一般水柱波動范圍在3~5 cm,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聯系醫(yī)生。對于長時間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患者,應特別注意觀察引流液的色、質、量,水封瓶及連接管至少每周更換一次[3],防止胸腔感染的發(fā)生。
目前,術后可采用多種方法治療肺漏氣,包括閉式引流接負壓吸引,胸腔內噴灑滑石粉,胸腔注射高滲糖水,凝血酶及甘露聚糖肽等藥物,或采用自體血補片[4]。我院通過篩選發(fā)現負壓吸引后配合胸腔內注射高滲糖水或自體血的方法較為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1] Varela G, Jimenez MF, Novoa N,et al. Estimating hospital costs attributable to prolonged air leak in pulmonary lobectomy[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5,27(2):329.
[2] 余南彬,劉倫旭,蒲江濤.50%葡萄糖溶液在肺手術后持續(xù)肺漏氣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7,14(3):239.
[3] 蔣金芬,李清,來漢江.胸腔感染與一次性水封瓶更換時間長短的臨床意義[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06,18(4):305-307.
[4] 王煒.肺部手術后肺持續(xù)漏氣閉合技術的進展[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8,15(3):218-221.
劉瓊(1985-),女,本科,護師,從事胸外科護理工作
肖力,E-mail:1141788059@qq.com
R473.6
B
1002-6975(2015)22-2098-02
201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