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qū)滄江中學 周國全
在初中化學中,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建立在非常抽象的微觀粒子層次上。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微觀教學時,只能靠一些實驗的表像和口頭的講解進行知識傳授,這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只能靠死記硬背,停留于表面記憶,難以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對其運用造成很大的困難。同時也抑制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失去了學習化學的興趣,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教育心理學認為,初中學生的思維方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變的過程中,對知識的接受仍然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演示微觀現(xiàn)象,模擬化學變化過程,提供形象、生動、直觀、快速等一般難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效地突破了化學教學中微觀教學的難點,促進學生對微觀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理解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初中化學中存在許多抽象的概念,那么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如何突破教學難點,化微觀為宏觀,變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呢?
下面談談我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具體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的過程。
初中化學是學生開始接觸化學的大門,所以緒論課的目的,不僅應使學生對本學科有一個大致了解,而且要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學習自覺性的強大動力。而興趣是保持不斷學習的動力。只有正確的了解學習動機,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對這門學科原先不感興趣的同學,而會運用意志努力自覺地把它學好,并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習慣。上好緒論課,對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內部動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過去教諸論課,一般由教師滿堂灌,夸夸其談地將化學作一番描繪,雖然這也能收到一定效果,但終不能改變學生的被動狀態(tài)?,F(xiàn)在運用電教手段,教學就直觀、生動多了。
物質性質課,要求學生牢固掌握物質性質、典型反應的基礎知識,從理論上和實驗的角度,全面了物質的化學性質和化學性質、實驗制備等。這種課型中可以采用演示實驗直觀描述。還可以用電化手段,如掛圖、幻燈、投影(膠片和演示)、錄相帶、計算機輔助教學,這樣可將一些反應速度較快、現(xiàn)象不清晰、有顏色變化或有毒和實驗場地不允許的或實驗條件較苛刻的演示實驗,如《一氧化碳的性質》《鋁的燃燒》《氫氣的爆炸》和《水的電解實驗》等實驗生動清晰的展現(xiàn)出來。還有一些氣體的制備、性質、檢驗等系列實驗,通過制作,利用計算機屏幕表演儀器拆裝過程、實驗方法和觀察現(xiàn)象等。例如,《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的制取等試驗都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以增強實驗的動感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則可將系列實驗過程制成活動膠片或幻燈片,其它有關實驗室規(guī)則、安全保護措施、實驗注意事項等,可充分運用到多媒體進行教學。
物質的構成揭示物質及其變化的實質、量的變化。例如原子結構理論是學習分子結構和物質結構的基礎,都是看不見,摸不著,又確實存在于地球上、人們的周圍,而且千姿百態(tài),做出各種不同的運動,這些都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知識,學生較難理解。學生要認識它,接受它不是那么容易的。像《原子的構成》《分子、原子》《離子的形成》等概念的理解。由于微觀粒子是高度抽象的概念,學生無法在感觀上形成認識,因此如果用傳統(tǒng)的描述性教學,學生回產生畏懼感,而且對概念的模糊不清會造成對知識的混淆。對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采用富有形象性、啟發(fā)性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化難為易,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利用了flash動畫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的動畫對物質的微觀變化進行闡述。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又在無形中形成了物質變化特點的認識,也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分子和離子的概念是,我設計了H2O分子在發(fā)生物理變化分子間間隔發(fā)生了變化,而在化學變化中H2O分子先分裂成H和O原子,然后再組合成新的H2和O2在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的教學中,為了體現(xiàn)原子得失電子的情況,也可以利用動畫演示提供形象的Na+的失電子和 Cl- 得電子的過程,以及NaCl的形成過程。
經過一學年的教學實驗表明多媒體的充分利用,確實促進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多媒體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點:一是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二是知識的廣、博性,三是教學內容的易修正性,四是加強了課堂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五是有利于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六是多媒體教學促進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但是同時也存在如下缺點。
第一,助長了學生的懶惰性。我在使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雖然能看到完整的實驗現(xiàn)象,這樣可以為他們節(jié)約一些時間去做另外的事情,也增強了對實驗現(xiàn)象的直觀描述性,但是許多學生認為只要了解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自己親自去做,同時還帶有危險?;瘜W教學中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不只是讓他們知道就可以了,應該多做實驗,讓他們去探究問題,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新問題的能力。
第二,對危險實驗的恐懼性:每當學生看到那些帶有危險性實驗的演示時,就會發(fā)出驚奇的叫聲,想象做實驗時的會發(fā)生什么危險,從而產生懼怕心理,在做實驗時自己不敢去做,就算做也是縮手縮腳的,這樣既達不到實驗的目的,同時還增加了危險性。
總之,中學化學教學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雖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都好;只要使用適度,不一味的去追求實驗演示精確,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取其優(yōu)勢克服不足;只要善于將這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和完善,必將大大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也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科學發(fā)展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