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教師進修學校 嚴洪杏
我校的教育比較特殊,學生所學的都是幼師專業(yè),她們將來的職業(yè)是幼兒教師,肩負著下一代的啟蒙教師的重任。因此德育教育對他們來說就顯得尤其重要。在平時的英語課堂中,我就如何把德育融入到課堂中,使學生樹立自信、提高學習興趣以及運用英語的能力談談自己的看法。
備課,是教學的準備環(huán)節(jié),它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具有加強教學的計劃性、預見性和科學性。在中職英語學習階段,學生主要學習怎樣用語言來表達個人的看法、情感態(tài)度以及社會文化等。而這些語言材料恰好為課堂中的德育滲透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首先,備課要先備教材。在備課過程中,遇到有德育可用的英語課文時,我會不失時機地加以利用。如《Travel Services》這一單元的話題是旅行社接待游客的工作。于是,在備課時,我就設計了一個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讓她們學完課文后,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編對話,并且上臺展示她們的“成果”,從而引導她們鍛煉膽量,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熱心,耐心為他人服務的品質(zhì),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作風,同時通過向外國游客介紹中國的旅游景點,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備課,還需要備學生和備教具。全面深入了解學生,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備課時思考本節(jié)課尤其適合哪些學生,設置合適環(huán)節(jié),將本節(jié)課的思想傳達給她們。再次,備課,不能只備知識目標,還要備情感目標。深入教材,捕捉具有人文性、思想性的知識要點進行加工修飾,使本課變成富含德育價值的知識教學。
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和個性、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學習方式。因此,在這一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及時抓住可能對學生思想教育有所影響的各個契機,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習慣。
有人說:教師成功的德育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而是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而英語學科的特點是交際性、實踐性及工具性,同時傳授文化背景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做到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打通間接知識與直接知識的聯(lián)系,打通課本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打通課堂與社會的聯(lián)系。這樣,教師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就能包蘊其中了。比如,在講《 Medical Treatment》這一單元時,在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了有關(guān)看病、服藥和基本護理的服務用語后,就要求學生思考:假如你是醫(yī)院里的工作人員,如何為病人提供掛號服務、買藥服務,以及如何為病人提供病房基本護理的服務。然后,就這個問題和同桌進行討論。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可以直接或側(cè)面體現(xiàn)出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為此,教師應有責任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道德觀;同時,培養(yǎng)學生學習護理英語的興趣,注重在護理工作中與病人的溝通,了解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zhì)。通過合作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服務意識,團隊合作意識。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創(chuàng)設富有趣味性的道德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游戲是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這種帶有“玩”的色彩而又與學習內(nèi)容配合的活動方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理解規(guī)則,學習科學知識等是很有用的。比如,當學生學會了單詞,再讓他們和同桌編對話,盡可能多地用上剛學會的單詞,然后上臺給大家展示出來。這樣,會給學生帶來多大的精神財富。
德育強調(diào):德育應促進學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它所努力實踐的是讓學生在自己親身參與的生活與實踐活動中感受、體驗、辨別、生成,這種精神的生成與建構(gòu)只有讓學生經(jīng)歷了體驗、感悟的過程后才能實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弊鳛橛⒄Z教師,進行德育教育不能將教育僅僅停留在課堂所創(chuàng)設的各種學習活動,而要將課堂上的德育內(nèi)容擴展到學生的其它生活空間。組織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的特定情境中進入德育實踐探索,使教育具有針對性,使情感體驗達到最優(yōu)化。例如,舉辦英語手抄報比賽、英語角活動、英語猜謎、制作節(jié)日賀卡等小活動,擴寬學生視野,發(fā)展學生個性,將英語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和思想道德素質(zhì)。
除此以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還會將學生進行分組,輪流為班里提供有關(guān)于理想、奮斗、勵志等的英語名言警句或小故事,如Knowledge is power.知識就是力量。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Nothing is impossible,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Care and diligence bring luck.謹慎勤奮,帶來好運。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人生在世無朋友,猶如生活無陽光。老師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其與各位同學一起分享勞動成果。本學期我們還進行了英語科匯演晚會,讓同學們自編自演節(jié)目,事實證明,這些做法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進而讓學生在活動中接觸正確積極的思想,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總之,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要做到“潤物細無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要根據(jù)德育工作的特點,重視德育與英語學科的整合,才能讓德教真正緊密結(jié)合起來,就能夠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傳授德育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德,使學生成才之前都能成人。這樣,就會讓學生的心靈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禮,最終才能雙重獲益,學得知識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完善個性心理品質(zhì),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