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 高 遠
自八十年代中期始,我國中小學相繼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工作計劃之中,并啟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v觀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歷程,檢視中小學種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運作方式,不難發(fā)現,盡管它們在提高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還未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系,在日常班級工作生活中,正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圍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進步產生的巨大的作用。在教育學和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實驗,這個實驗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教授設計完成的。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助手們來到一所學校,說要進行“未來發(fā)展趨勢測驗”實驗。之后,羅森塔爾以贊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fā)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并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結果奇跡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欲旺盛,更樂于和別人打交道。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是“期望”這一神奇的魔力在發(fā)揮作用。是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fā)揮了作用。這個謊言對老師產生了暗示,它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而老師又將自己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為傳染給學生,使學生變得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梢娊處煹难孕袑W生的心理影響非常明顯,納悶班主任老師對自己本班學生的影響就更顯得舉足輕重了,可以利用這一點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促進班風班貌建設。
那么,班主任如何營造班級健康的心理氛圍呢?
積極的情緒情感是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圍的基礎和核心,只有師生之間經常保持愉快、歡樂的情緒體驗時,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圍,才能激勵學生前進。情從何來?一是通過師愛這種高尚的情感,產生情感期待效應,讓學生從老師的言行中,受到激勵鼓舞,從而激起強烈的求知欲,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二是根據學生思想實際和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帶有啟發(fā)性和誘導性的教學情境,盡可能讓同學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三是教師認真體會教材,使自己的情感與教材的情感相容,去感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四是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啟學生的情感之門,誘發(fā)他們的情感輸出。五是使不同層次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滿足,從而使他們產生愉快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心理相容,只有心理相容,師生們之間才能形成民主、平等的關系,才能富有凝聚力,培育出更深、更濃的氛圍。如何相容?
一是班主任與學生心理相容。實踐證明,師生之間的距離越小,心理相容性就越強。因此,班主任應經常走到學生中間去,增加與學生溝通的渠道,促進師生心理相容。
二是班干部與學生的心理相容。班干部是師生關系的紐帶,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應教育干部增強為同學服務的公仆意識,工作中秉公執(zhí)法,不包庇、護短、拉幫結派,主動熱情地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關心幫助同學,使他們與同學心理相容。
三是班級同學之間的心理相容。班級同學心理越相容,團結得越緊密。班主任首先應教育學生以尊重人、關心人、幫助人的態(tài)度來培育友誼。其次,要教育學生敢于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使他們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相互理解。再次,應鼓勵學生向別人的優(yōu)點看齊、學習,不要互相輕視,更不能學人之短。要積極開展各類競賽活動,以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意識,在較高層次上增加同學間的心理相容性。
作為班主任,必須正確評價學生,以保護健康的心理氛圍。一是科學對待第一印象。班主任應深入了解學生的真實品德表現和學業(yè),重視學生的發(fā)展過程,全面正確地評價每一個學生,防止走入“先入為主”的心理誤區(qū)。二是拋開定型觀念。班主任不能在頭腦中形成對某個學生的固定印象,不應看到某種事就和某個學生聯系起來,或把他歸入某個群體之中。有的學生常受表揚,但犯了錯誤教師不應護短,也要進行批評教育。有的學生常被批評,但做了好事有了進步,教師應實事求是地給予積極評價。三是防止“落差效應”。我們不能因為優(yōu)秀生犯一兩次錯誤而對他降低信任度,也不能因為后進生和優(yōu)秀生的差距太大,而忽視后進生微小的進步,喪失激勵后進生的良好機會。我們評價一個學生,既要橫向比,也要縱向比,不能把學生看成是一成不變的個體,這樣才能保護健康的心理氛圍。
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氛圍也不是穩(wěn)定不變的。班主任只有捧著一顆真誠的心,經常與學生促膝談心,才能鞏固健康的心理氛圍。一是以心換心。班主任應抱著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把學生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班主任工作一片真心,遭到挫折不灰心,克服困難有決心,待人接物不偏心,學生就會漸漸地與你心貼心。這樣,健康的心理氛圍會更加健康。二是以情動心。班主任和學生談心,既是心理上的溝通,也是感情上的交流。所以首先要誠心搭起感情的“橋梁”,消除學生的顧慮,解除學生拘束感,使師生思想交流達到情感相通、言語相容;其次要熱情謙虛,不要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再次要集中注意力,雙方視線要經常交流,表示出對所談內容的關心。三是以理疏心。班主任工作中必須抓住一個“理”字,把道理講透,用真理服人,用理去啟迪學生的心靈,使其明辨是非,以達到心理相容見實效的目的,從而鞏固健康的心理氛圍。
如果班主任都能做到以上幾點,積極營造班級健康的心理氛圍,一定會對班級建設祈禱至關重要的作用。拉近師生距離,增強班級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良性的學生競爭意識。那么定會促進班級走向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