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宋官箴書所見胥吏形象成因探析

        2015-03-17 21:49:18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北京100872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1期
        關鍵詞:胥吏縣官宋代

        王 申(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北京 100872)

        ?

        宋官箴書所見胥吏形象成因探析

        王申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北京100872)

        摘要:宋代官箴書中的胥吏形象十分不堪,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收受賄賂、強索民財、左右縣務、侵侮長官、踐踏犯人。胥吏為維持生計而貪贓枉法;官員、胥吏關系的不對等導致官員對胥吏既利用又中傷;官員對胥吏根深蒂固的防范心態(tài)是導致以上胥吏的反面形象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宋代;官箴書;縣官;胥吏

        官和吏是貫穿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兩個社會群體,他們的內涵和地位隨著時間的流轉有所變化。從官吏相通、士吏殊途演變?yōu)槔粢酆狭?,整體而言,吏的地位呈下降趨勢。南北朝以降,“胥吏”成為吏人階層的專有名稱。及至宋代,官、吏的差距愈拉愈大,吏人地位進一步降低。特別是州縣一級的胥吏,地位尤低。另一方面,胥吏卻是政府行政中不可缺少的群體。

        宋代胥吏包括中央機構中的胥吏和地方胥吏。后者常年活動在地方社會,人數(shù)眾多,憑借在實際行政中日漸獲得的專職化地位,越來越多的行政事務開始由他們承擔[1]。由此,胥吏漸漸成為連接地方官和民眾的中間橋梁,成為地方行政中無法回避的一類群體。

        在具體研究縣級胥吏時,官箴書是基本的歷史文獻。官箴書作為資深士大夫教導下級或新任地方官治理經(jīng)驗與原則的訓導性文書,對胥吏多有提及,這些記載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地方行政和基層社會的樣貌,對考察縣級胥吏,幫助甚多。

        就國內宋史界研究現(xiàn)狀而言,胥吏研究已較為豐富,而官箴書研究尚有許多空間。海外學者的研究旨趣,則多集中于某本具體官箴書[2]。即便是相對成熟的胥吏研究,對官箴書的關注程度也并不太高,研究內容多集中在胥吏的定義、行為和對胥吏的管理上。問題是,官箴書對胥吏行為、形象的描述,盡是違法亂紀、猥瑣不堪的一面,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對其背后動因和深層內涵卻少有提及,這便給本文綜合宋代官箴書,探討宋代縣級胥吏形象的成因提供了空間。由于資料所限,本文主要討論宋代縣政中的胥吏,一般不涉及州軍胥吏問題。

        一、官箴書所見胥吏形象

        宋代官箴書作為仕宦的入門指導書,多十分務實,基本上是通過對胥吏實際參與的行政活動的敘述,而不是帶有文學色彩的主觀評論,來塑造胥吏形象。

        通過梳理有關材料,宋代官箴書中的胥吏形象,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收受賄賂

        宋代縣衙為直接面對百姓的行政機構,公務繁重。隨著經(jīng)濟的活躍、家族結構的改變,宋人漸漸擺脫了傳統(tǒng)道德約束,各種法律糾紛、訴訟案件層出不窮[3]這些訴訟請求、審理過程乃至犯人管理,都需經(jīng)由吏人之手,這便給吏人從中收取賄賂提供了空間。胥吏“賕賂以優(yōu)厚其家”[4]3的描寫,可以說是為當時“貪吏”、“贓吏”的形象定下了基調。

        胥吏在獄訟中受賄是全方位的。取供之時便多受賄,以致供詞不實?!吨菘h提綱》載:“吏輩責供多不足憑,蓋彼受賂,所責多不依所吐,往往必欲扶同牽合,變亂曲直?!盵4]13;向縣官呈交供詞時,胥吏讓“甲乙對競,甲之賂厚,則吏具甲之詞必詳;乙之詞雖緊要者且節(jié)去”[4]13,借此誤導縣官,左右判決;施刑時,吏人“或觀望聲勢、或接受賄賂”[5]18。管理罪犯時,獄吏亦收取賄賂,為多行賄賂者“傳狀稿、遞信息,使之變亂情狀”[4]32;甚至放任重囚活動,致使其“以飲水為名,將水潠壁,浸漬泥濕。夜深則鉆壁踰墻,倏然而遁”[5]10。獄訟之事混亂不堪。

        (二)強索民財

        有能力索取賄賂的胥吏,對獄訟過程有一定的操控度,而很多胥吏并不具有這樣“方便”的條件,于是將目光轉向百姓,在各種可能的場合索取民財,作為他們生財?shù)牧硪粭l途徑①在士大夫的眼中, 胥吏是低賤者. 但是, 如果與其他鄉(xiāng)村上戶, 尤其是廣大鄉(xiāng)村下戶和客戶相比, 胥吏的統(tǒng)治往往比官員更為直接, 壓迫也更為劇烈. 參見: 王曾瑜. 宋朝階級結構[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 269.。官員一旦懷有私心,責吏辦事,其結果是:“雖欲避窮取受賂之名,不知吏之所得,非官司欺弊,則掊民膏脂”[4]1。南宋時期,地方財政日窘。由于“預借”制度,胥吏上下其手更是肆無忌憚。預借不開具戶眼,胥吏便借此增加數(shù)目,“錢物或歸吏手”[6];又有吏人藉“預借”之名,行“私借”之實,甚至在縣官不知情的情況下,“私往村鄉(xiāng)乞覓”[7]12。有的胥吏并不親自向百姓索取,而在“入納之時”直接向保正索要[7]14。榨取民財,大概是胥吏斂財最為便捷的方法②縣吏榨取民財, 還有另一種方式. 有的縣官在預買貨物的“應給日”差遣“公人下鄉(xiāng)”, 此時胥吏便可以克扣百姓的財物, 中飽私囊. 《慶元條法事類》對此明令禁止, 可見這樣的不法情況時有發(fā)生. 參見: 謝深甫. 慶元條法事類: 卷四八[C] // 楊一凡, 田濤. 中國珍稀法律典籍續(xù)編: 第1冊.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2: 673.。

        (三)左右縣務

        由于縣衙公事太多,縣令自顧不暇,有時便將事務交由胥吏打理。這些事務多有獄訟等縣政大事。有知縣“多令吏人納案,俟暇隙看閱,或呼入吏人入與評議,或令吏人擬撰判稿”[5]23。獄訟大事幾為胥吏控制,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胥吏為何于獄訟求賂甚多。在某些縣,胥吏對縣務的把持尤為牢固,“一切聽可否于吏手”[5]1,胥吏成為本地政務的實際掌控者。

        (四)侵侮長官

        胥吏既為官員之下屬,多善于察言觀色,窺探官員的內心,通過與官員周旋來達到徇私的目的[8]。如后生新手上任,“多為猾吏所餌”[9]98。那些慣于奢侈者,或與胥吏狼狽為奸?!耙坏┦侣?,失位辱身”[4]3,幾為胥吏所害。有些胥吏同官員之子弟結交,“誘以小利,累及終身”[4]4。此外,胥吏還常常游走于長官之間,挑撥離間,為己謀利。同官失和,“多起于廳吏之間諜”[4]4。

        (五)踐踏犯人

        無論如何,胥吏對于身為上級的士大夫還是心存畏戒;對百姓則可以態(tài)度粗暴,多有作惡,對在押犯人,更是不屑一顧?!吨菘h提綱》就稱獄吏須派有經(jīng)驗的老練者擔當。若年輕人下手不知輕重,則會有“終夜酷紲囚于匣至死”,“白日絣囚至重至死”[4]29的情況發(fā)生。對于生病的犯人,胥吏“視囚猶犬豕,不甚經(jīng)意。”[5]10只有病情加重甚至致死時,胥吏才會告知縣官。

        以上五種胥吏形象,我們從官箴書中都能非常直接地讀到。如果依照官箴書的記載,似乎宋代胥吏盡是貪污受賄、違法亂紀之徒??蓪嶋H上,胥吏畢竟承擔了地方行政的大量事務,若胥吏盡是奸人,地方治理顯然難以為繼。這便使人不禁要問,宋代的資深士大夫在寫作如此具體的行政指南時,賦予胥吏如此片面的負面化形象,他們這樣寫作的原因和動機是什么?

        二、胥吏形象的成因

        在分析官箴書中胥吏形象的成因時,我們有必要一分為二地看。即:既要考慮胥吏違法亂紀的原因,也要考察士大夫與胥吏間的互動關系。

        (一)胥吏為維持生計而貪贓枉法

        不可否認,部分胥吏會利用職務之便中飽私囊。由于中央征調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北宋中后期以后的地方財政入不敷出、長期困窘[10]。而州縣官吏的報酬,原則上由地方支出。這樣地方上能夠給予胥吏的錢谷便十分有限。因此胥吏“唯以受賕為生,往往致富”。[11]胡太初亦稱:“(縣吏)其來也,無名額之限;其役也,無廩給之資。一人奉公,百指待哺?!盵5]6由此可知,胥吏賕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報酬未受制度保障;若非接受賄賂,個人的溫飽都很難解決。

        生活已十分困窘的胥吏,往往還需以自己的金錢負擔縣官的開支。如《州縣提綱》稱[4]5:

        為縣官者,同僚平時相聚,固有效郡例。厚為折殂,用妓樂倡優(yōu),費率不下二三十緡者。夫郡有公帑,于法當用??h家無合用錢,不過勒吏輩均備耳。夫吏之所出,皆民脂民膏,而奉吾之歡笑。

        這類開支已遠遠超出地方行政的范疇,而是縣官為了個人享樂所做的攤派。還有一類攤派,專為上官迎送供奉廚食宴集。每有專人前來,“陵蔑名分,擒捽吏貼。大者數(shù)百千,小者百余千,方得其去”[5]4。這種以大欺小的攤派模式,造成了窮困的胥吏貪污受賄的局面。維持生計,是胥吏賕賂、強索民財?shù)闹苯釉颉?/p>

        (二)“官”“吏”關系的不對等導致官員對胥吏既利用又中傷

        縣官是胥吏的頂頭上司,但在治理地方社會時,縣官又不得不高度依賴胥吏。這使得二者在行政運作、利益分配等方面產生復雜的矛盾關系。吏作為政府的工具和地方利益可能的代言人,其與地方官的關系十分復雜[12]。這或許需要從地方官和胥吏兩方面分別考察:

        1.官員缺乏行政能力

        士大夫是兩宋官僚集團的核心。兩宋縣官,大多出身科舉。具體而言,北宋縣官,進士出身的約占61%,恩蔭占22%,17%為其他;南宋縣官,進士出身的約占58%,恩蔭占30%,12%為其他[13]。如此多科舉出身的文人到地方州縣任職,他們的行政能力如何,這是必須要具體分析的。

        宋代縣官的職責大體如下[14]3977:

        (縣令)掌總治民政、勸課農桑、平?jīng)Q獄訟,有德澤禁令,則宣布于治境。凡戶口、賦役、錢谷、振濟、給納之事皆掌之,以時造戶版及催理二稅。有水旱則有災傷之訴,以分數(shù)蠲免;民以水旱流亡,則撫存安集之,無使失業(yè)。有孝悌行義聞于鄉(xiāng)閭者,具事實上于州,激勸以勵風俗。

        首先,縣官負責貼近民生的要害之事,既要嚴格遵守朝廷命令,又要靈活處理突發(fā)災害,壓力很大。復雜而陌生的地方事務,要求縣官具有很強的應變和行政能力,以及農桑、獄訟、財稅等多方面的知識。細讀兩宋官箴書,我們能發(fā)現(xiàn)作者給予催科和錢谷巨大的關注。也就是說,由于財政緊張,催納賦稅成為擺在新手官僚面前最棘手的難題。

        宋代科舉卻并不重視具體行政能力?!八沃颇浚羞M士,有諸科,有武舉。常選之外,又有制科,有童子舉,而進士得人為盛。神宗始罷諸科,而分經(jīng)義、詩賦以取士,其后遵行,未之有改。”[14]3604士子的經(jīng)義、文辭能力固然出色,但行政能力卻無從保障。士人的行政能力和職位的實際需要間,橫亙著一道巨大的鴻溝。

        其次,宋代州縣官,一般二三年一替[15],在任時間較短,又應回避本籍,這就把原本對行政已是外行的天子門生放置到了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初來乍到,官員更多代表朝廷的威嚴,未必具有實際行政能力??h官周圍,存在著胥吏、豪民和知識分子等地方實力人物[16],縣官必須要與這些人保持良性互動,否則這些勢力就會成為掣肘地方行政的主要力量。

        再次,兩宋縣官未必是誘人的官職,許多士人并不愿意擔任縣官。如崇寧三年(1104年),有人上言稱:“訪聞士大夫之間,皆輕縣令之選,蓋太平盛時,人皆重內而輕外。又縣令之任為最繁重,催科勸率、民訟刑禁,凡朝廷所行之政多在焉。前日吏部兩選知縣窠闕久不注授者甚多,以人皆輕之,不愿就故也?!盵17]3471至南宋,這種情況愈發(fā)嚴重。隆興二年(1164年)十二月,“詔吏部,縣令窠闕無應格人愿就,依已節(jié)次申降指揮,許破格差注一次?!盵17]3474乾道二年(1166年),成都府路甚至“一季所出知縣闕次不下三四十處,京官就集不踰五七員”[17]3474。年富力強的官員對縣官不感興趣,年老體弱之人又難以勝任其繁冗的工作。宣和五年(1123年),王敏文等便奏稱:“縣令之職,全要風力強勁,不可以昏老任之。近蒙吏部差注六十以上之人,伏望處分,雖破格不以拘礙,唯縣令乞差年六十以下之人?!盵17]3472可以想見,縣官的選任成為困局。

        2.胥吏長于地方事務

        與官員的走馬燈相比,胥吏可謂長期經(jīng)營地方。“內外百司吏職及諸州、監(jiān)司吏人,皆有年勞補官法,俗謂出職是也。免銓試,徑注差遣?!盵18]絕大多數(shù)縣級胥吏無法出職為官,只能終老任上。既然求貴不能,相當部分的胥吏便利用自己對鄉(xiāng)里的熟悉,在任上撈取好處。有的胥吏稱霸鄉(xiāng)里,“其門如市,而目為立地官人”[4]3。

        吏人長期負責具體事務,在縣官能力不強或空缺的情況下,他們憑借對行政流程、訴訟法令和地方生態(tài)的了解,也能使縣衙行政運轉起來。官箴書對胥吏的行政能力幾無著墨,但我們也可以轉換視角,通過分析其欺騙長官、玩弄權術的記載,從中略知一二。如《州縣提綱》記載[4]6:

        為政中和,則百姓有所恃,雖不囑吏,其心不恐。故吏大率多欲長官用嚴,嚴則人畏其不測,彼得乘勢以挾厚賂。如催科本寬,彼則獻說,曰:“今虧常賦若干,寬則人玩而弗輸?!惫书L官之信吏者,必轉而為嚴。及彼得賂,則催科遲滯,而彼亦不問矣。期限本寬,彼則獻說,曰:“是民俗素玩,寬則人玩而不畏。”故長官之信吏者,必轉而為嚴,及彼得賂,則限期違戾,而彼亦不問矣。

        這是胥吏利用對課稅制度的熟悉,左右縣官的例證。為了不被胥吏欺騙,官箴書反復提醒官員要對胥吏的言論保持警惕,凡事皆需親自過問,使縣衙秩序不致失控。

        另外,縣吏亦以諸多方式推舉自己的親戚、子弟擔任胥吏職務,有世襲化的傾向[19]。這樣,胥吏在地方漸成盤根錯節(jié)之勢,地方政治同其自身利益便愈加緊密地纏繞起來。

        由上可知,地方官地位較高卻缺乏行政能力,胥吏地位低微卻長于地方事務,兩者間存在地位與能力的不對等。科舉能力無法直接轉化為行政能力,這就讓士大夫必須倚靠更為熟悉行政的胥吏保障政治運作。另外,胥吏對地方堅固的控制力和強大的左右行政的能力,使士大夫更多地產生忌憚的心態(tài),“官人視事,則左右前后皆吏人也”[20]。官箴書中,“御吏”“遠嫌”“防吏弄權”“吏言勿信”等內容的出現(xiàn),正表明士大夫的惴惴不安,并希望因此立下規(guī)矩,“使人吏遵而行之”[21]79。顯然,突顯胥吏奸猾狡詐的一面,能夠更好地讓地方官貫徹官箴書的“防吏”思想。

        3.官員對胥吏的利用和惡意中傷

        地方官同胥吏在更多的情況下實為利益均沾。胡石壁曾指出:“吏卒之罪,僉廳所擬已當,但造意以啟吏奸者誰歟?握筆以改欵詞者誰歟?操兵以刃人,不罪所操之主,而罪兵;蓄蠱以害物,不咎所蓄之家,而咎蠱,可乎?不可也?!盵22]宋代縣官唆使胥吏盤剝百姓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我們不應憑士大夫的一面之詞便認為兩者完全是對立關系,似乎胥吏是一群不受控制的暴徒。胥吏除具有地方實力階層這一屬性外,更多的還是朝廷最基礎的代表。兩者關系,或更多地呈現(xiàn)為縣官庇護胥吏,胥吏勾結縣官①如蔡杭任江東提刑時, 試圖抓捕州縣贓吏. 然而州縣官員卻并不愿意輕易放人. 蔡氏無奈之下, 連發(fā)《對移貪吏》《對移縣丞》《對移贓污》三道文書, 足見地方官吏已成為利益共同體, 勾結甚深. 參見: 蔡杭. 對移貪吏[C] //佚名. 名公書判清明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 55-56. 蔡杭. 對移縣丞[C] // 佚名. 名公書判清明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 56-57. 蔡杭. 對移贓污[C] // 佚名. 名公書判清明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 57.。一旦東窗事發(fā),地方官首先想到的是拉出胥吏做替罪羊,正所謂“訟公吏取受,多因縣官好惡之偏”[23]。既然官僚能決定胥吏是否犯罪,可以想象,胥吏形象的好壞,也可取決于官員的“好惡之偏”。

        (三)官員對胥吏的防范心態(tài)

        如果我們將目光下沉至官箴書的一些具體用詞,地方官對胥吏的心態(tài)能被更具體地勾勒出來?!豆袤稹烽_篇便道:“待群吏如奴仆”[9]97,士大夫將自己同胥吏定位為主奴關系,因而在描述上多用不屑之辭;如前文所引《州縣提綱·獄吏擇老練人》條,“老成更練”者的反面即是“惡少年”,士大夫直接將胥吏的人品定為“惡”;又如前引《州縣提綱·同僚貴和》條,“廳吏間諜”在《作邑自箴》中發(fā)展成了“小人間諜”[21]71。由此,士大夫對吏的印象即:惡人、小人。官箴書如此濃墨重彩地描繪“小人”的不法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

        官箴書以外,士大夫之間更多的是通過私人間交流,互相砥礪,使他們治理地方的經(jīng)驗能夠傳承下去[24]。如范仲淹在給其侄的信中稱[25]:

        三郎官人:昨得書,知在官平善。此中亦如常,只是純佑未全安。汝守官處小心,不得欺事;與同官和睦多禮,有事即與同官議,莫與公人商量。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許多內容不一定會形成文字,而采用口頭交流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范仲淹特地提到遇事不能同公人商量,可見其多有防備。他的觀點直到南宋依然被廣為接受。

        德高望重的長輩將胥吏的形象做了片面的概括,并提出對其要小心防備的意見;剛通過科舉的士人出于尊重,對長輩的意見多有吸收。這樣,長輩士大夫的個人記憶就被他們繼承,并成為他們在上任之前對地方政治的全部印象。新人腦中的胥吏形象并非是實際的胥吏形象,而是長輩告訴他們的。由此周而復始,胥吏的糟糕形象也就越來越固定。

        三、結 語

        歸納而言,宋代官箴書中胥吏形象如此糟糕,并非只因官和吏之間懸殊的地位差距。兩者在基層社會中的實力博弈更加值得關注。胥吏確實有不少不法行為,但僅僅歸結于吏人的本性和官員的疏于管理,顯然是不夠有力的。縣官與胥吏間地位和能力的不對稱,應當是士大夫以擔憂和夸張的心態(tài)在官箴書中描繪胥吏形象的主要原因。此外,在使用某種文獻時,必須時刻關注作者群體的利益和心態(tài)。畢竟官箴書由士大夫所寫,而胥吏群體在當時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

        參考文獻

        [1] 黃寬重. 從中央與地方關系互動看宋代基層社會演變[J]. 歷史研究, 2005, (4): 100-117.

        [2] 小川快之. 法制史研究[C] // 遠藤隆俊, 平田茂樹, 淺見洋二. 日本宋史研究の現(xiàn)狀と課題: 1980年代以降を中心に. 東京: 汲古書院, 2010: 32.

        [3] 黃寬重. 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M]. 臺北: 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 2009: 277.

        [4] 佚名. 州縣提綱[C] // 陳襄. 州縣提綱(及其他二種).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

        [5] 胡太初. 晝簾緒論[C] // 陳襄. 州縣提綱(及其他二種). 北京: 中華書局, 1985.

        [6] 劉后村. 州縣不當勒納欲借稅色[C] // 佚名. 名公書判清明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 65.

        [7] 真德秀. 勸喻事件于后[C] // 佚名. 名公書判清明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

        [8] 祖慧. 論宋代胥吏的作用及影響[J]. 學術月刊, 2002, (6): 79-85.

        [9] 呂本中. 官箴[C] // 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 官箴書集成. 合肥: 黃山書社, 1997.

        [10] 包偉民. 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169.

        [11] 沈括, 胡道靜. 夢溪筆談校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41.

        [12] 包偉民. “地方政治史”研究雜想[J]. 國際社會科學雜志: 中文版, 2009, (3): 153-156.

        [13] 今泉牧子. 宋代県令赴任地についての一考察[J]. 上智史學, 2005, (50): 55-74.

        [14] 脫脫. 宋史[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7.

        [15] 何忠禮. 科舉與宋代社會[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6: 381.

        [16] 今泉牧子. 宋代の県令の一側——南宋の判語を手がかりに——面[J]. 東洋學報, 2005, 87, (1): 69-100.

        [17] 徐松. 宋會要輯稿[M]. 上海: 中華書局, 1957.

        [18] 趙升. 朝野類要[M].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 66.

        [19] 王曾瑜. 宋朝的吏戶[J]. 新史學, 1993, 4, (1): 43-106.

        [20] 陸九淵. 陸九淵集[M]. 北京: 中華書局, 2010: 112.

        [21] 李元弼. 作邑自箴[C] // 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 官箴書集成. 合肥:黃山書社, 1997.

        [22] 胡石壁. 提舉判[C] // 佚名. 名公書判清明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 431.

        [23] 星渚. 越訴[C] // 佚名. 名公書判清明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7: 436.

        [24] 高柯立. 官民之間: 南宋地方官府與民眾的溝通[D]. 北京:北京大學歷史系, 2006: 1-165.

        [25] 范仲淹. 中舍二子三監(jiān)簿四太祝[C] // 范仲淹. 范仲淹全集. 成都: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2: 658.

        (編輯:朱青海)

        Analisis on the Causes of Petty Officials’ Image From Official Exhortations in the Song Dynasty

        WANG Shen
        (School of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China100872)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lousy images of petty officials from official exhortations in the Song dynasty including taking bribery, extortion of money from civilians, intervention of county affairs, insult of chiefs and maltreatment of prisoners. The formation of such images is as follows: pretty officials take corruptions through misuse of law to maintain their livelihood; the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tty officials and county magistrates leads to county magistrates’ taking advantage and slandering of petty officials and chiefly the negative images result from county magistrates’ deep-rooted defensive mentality.

        Key words:the Song Dynasty; Official Exhortation; County Magistrate; Petty Official

        作者簡介:王申(1991- ),男,浙江杭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史

        收稿日期:2014-01-12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5.01.016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中圖分類號:K2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3555(2015)01-0099-06

        猜你喜歡
        胥吏縣官宋代
        宋代胥吏為何如此彪悍?
        廉政瞭望(2023年11期)2023-11-26 01:27:12
        縮寫《聰明的縣官》
        縣官對“員外”忌憚為哪般?
        公民與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56
        縣官斷案
        清代胥吏腐敗問題探究
        理論觀察(2021年9期)2021-12-27 02:07:24
        古代衙門胥吏的利與弊
        衙門胥吏的祖師爺是誰?
        尋根(2018年6期)2018-01-24 19:37:06
        淺談宋代瓦子勾欄的興盛及對書會形成與發(fā)展的影響
        宋代工筆花鳥用線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34:05
        宋代浦城吳氏家族與王安石新法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女主播福利在线| 极品尤物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性色av一二三天美传媒|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好男人社区影院www| 内射人妻视频国内|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吃奶摸下aa片免费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妇科|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最新国产不卡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久久伊人亚洲精品视频|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 yw193.can尤物国产在线网页|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91大神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女u久久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成人| 少妇人妻字幕精品毛片专区| 人人人妻人人人妻人人人| 国产精品av在线| 双腿张开被9个男人调教|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性色av| 免费大学生国产在线观看p|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av影片| 人妻少妇猛烈井进入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天天摸日日摸狠狠添|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久久一区av蜜桃人妻| 亚洲不卡免费观看av一区二区| 精品含羞草免费视频观看|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