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娟
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啟蒙時期,加強學生課外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寫作積累素材。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對人物的評價,來影響學生,使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有效性評價的概念
所謂的有效性評價,指的是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解釋資料、進行標注、描述閱讀進展情況、收集結果,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反思記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是幫助學生發(fā)展其優(yōu)點,改正學生的缺點的一個過程。有效性評價不是傳統(tǒng)的閱讀評價,有效性評價不以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指出學生的缺點為評價標準和目的,通過有效性評價,檢測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思考、分析、鑒賞、批評以及整合知識的綜合能力。閱讀和評價相互補充,可以促進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濃厚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的自信心。
二、有效性評價遵循的原則
有效性評價主要分為兩種評價方式,即真實性評價和表現(xiàn)性評價,真實性評價就是在學生生活環(huán)境中評價學生的閱讀表現(xiàn),表現(xiàn)性評價就是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定期對學生進行觀察,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在真實性評價中,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參與性原則
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是實施真實性評價的首要原則。衡量學生閱讀品質的關鍵就是看學生是否真正地參與到課外閱讀中。
2.尊重性原則
通過課外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和實現(xiàn)個人目標。
3.真實性原則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開展的閱讀評價要以學生的真實生活作為依托,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愉悅。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開展多樣化的課外閱讀指導,開展真實性的評價實踐。
4.多維性原則
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閱讀的經歷和知識結構也是存在差異的。對學生的評價要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多維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設計多樣化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并制定其相應的多元化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
5.反思性原則
在有效性評價中,要注重對學生個人反思的考評。教師在實施課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閱讀的實際情況、形態(tài)、層次和階段進行不斷反思,反思評價標準和措施是否有效、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正的。通過不斷反思,會使教師和學生之間進步,實現(xiàn)共同提高。
三、有效性評價的策略
1.給學生提供真實性的閱讀任務
有效評價的關鍵就是通過評價促進教學完善,在評價中用真實性的任務,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調整,在學習中不斷進步。通過對人物評價,學習和領悟正面人物思想價值,實現(xiàn)自身素質的提高。例如,教師可以把《孟姜女》這個故事推薦給學生,讓學生閱讀有關孟姜女故事的文章,也可以去看電視劇或者動漫,了解孟姜女這一人物形象,并讓學生在閱讀以后,寫出對孟姜女這一人物形象的評價。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我國四大民間故事之一,千百年來廣為流傳。學生通過對孟姜女這一人物的了解,可以體會到孟姜女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同時,該故事也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惡勢力的憎惡,讓學生學會關心下層人民生活,理解他們的辛酸,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2.對不同層次的閱讀者進行評價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背景,閱讀層次也是千差萬別的。根據(jù)相關調查顯示,可以將學生分為獨立的讀者、流暢的讀者以及發(fā)展中的讀者三種類型,并從閱讀運用、閱讀時間、閱讀反思、閱讀筆記、閱讀調控、閱讀理解等方面對學生實施多層次評價,讓學生爭取在更多層次上表現(xiàn)自己的閱讀能力,并針對自己在閱讀評價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通過閱讀,讓學生歸納整理出自己在課外閱讀中認識了那些人物,他們具有哪些性格特征,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有那些,在閱讀的過程中,自己收獲到了什么等。通過這些計劃,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有效評價。
(作者單位:江蘇啟東市長江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