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綱懷 陳燦堂
銅鏡鑄造業(yè)在明清時期獲得了很大發(fā)展,鑄鏡工匠在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對紋飾等方面也進行了創(chuàng)新,形成了獨特的時代風(fēng)格。這時,銅鏡已不僅是一種生活必備品,同時還兼具教育、饋贈、祈福、辟邪等功用,因此鑄造量很大。
鏡銘始于漢初,吉語內(nèi)容貫穿始終,其中尤以四言與七言為多。明清銘文種類繁多,遠(yuǎn)超前代。既有紀(jì)年、記事類,也有吉語、詩文類;既有作坊、人名類,也有修道、供養(yǎng)類等。再從書體上看,有楷書、草書、篆書、魏碑、行書等。
明清鏡吉祥銘文的使用比歷代都突出,也更鮮明,尤其是四言吉語鏡,如同雨后春筍般地問世。這些銘文字體較大,書法頗工。明清祈求福祿壽的銘辭比漢鏡更接近現(xiàn)實,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世俗化傾向,不像漢鏡那樣,充滿了強烈的升仙理念和辟邪思想。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這些四字吉語銘有數(shù)十個品種,按原字(繁體)的首字筆畫排列,大致順序如下:
一品當(dāng)朝,人齊月圓,九世同居,三元及第,大吉利富,天下太平,五子登科,百子千孫,百年偕老,百壽團圓,巧畫娥眉,吉祥如意,早生貴子,君瑞富貴,長命富貴,形表端正,金玉滿堂,冰清玉潔,年年太平,彥中永保,連中三元,連進三元,連科及第,連生貴子,喜生貴子,喜報三元,喜喜喜喜,為善最樂,厚德榮歸,睢麟衍慶,福自天來,福貴雙全,福壽榮祥,福壽康寧,福壽雙全,琴瑟偕老,熊羆葉夢,壽山福海,壽比南山,蘭桂呈芳,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麟鳳呈祥,麟趾螽斯,鸞鳳和鳴。
縱觀以上45個吉語銘,大體可分為科舉高中、福壽喜慶和子孫興旺等大類,其內(nèi)容多通俗易懂,毋需贅述。本文挑選出其中值得玩味或較為艱澀的12句作一簡要釋考。
一品當(dāng)朝(圖1)
一品乃封建社會中官品的最高一級。自三國魏以后,官分九品,最高者為一品。
《晉書·惠帝紀(jì)》:“乃發(fā)王公奴婢手春給兵廩,一品以下不從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從役?!?/p>
唐賈島《上杜駙馬》詩:“妻是九重天子女,身為一品令公孫?!?/p>
清龔自珍《珍良論三》:“而凡滿洲、漢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極速者亦三十年。”
“三元及第才千頃,一品當(dāng)朝祿萬鐘。”功名利祿乃世俗的追求,在明清時期,人們將“一品當(dāng)朝”鑄造在鏡銘中,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普世價值。
九世同居(圖2)
九代,《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舉而滅之,可哀也哉!”
南朝宋謝靈運《撰征賦》:“皇晉受命河汾,來遷吳楚,數(shù)歷九世,年踰十紀(jì)?!?/p>
《歸唐書·卷一百八十八》:“張公藝,九代同居。”
張公藝,鄆州壽張人,生于公元578年(北齊承光二年),卒于公元676年(唐儀鳳元年),歷北齊、北周、隋、唐四代,壽99歲。“公藝幼年,有威德之望,正德修身,禮讓齊家。立義和廣堂,制典則,設(shè)條教,以誡子孫,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姑婉媳聽,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鳴鼓會食;養(yǎng)犬百只,亦孝家風(fēng),缺一不食?!睆埞嚨墓适率俏覈鴼v史上治家有方的典范,千年以來備受人們尊敬,傳為美談。
三元及第(連中三元、狀元及第等,見圖3)
科舉時代稱解試(后稱鄉(xiāng)試)、省試(后稱會試)、殿試(后稱廷試)第一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
宋趙昇《朝野類要·舉業(yè)》:“解試、省試并為指魁者,謂之雙元;若又為殿魁者,謂之三元?!?/p>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馮京)不上二十歲,連中了三元?!?/p>
科舉應(yīng)試中選,因榜上題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進士,明清殿試之一甲三名稱賜進士及第,亦省稱及第。
唐韓愈《與祠部陸員外書》:“其后一二年,所與及第者,皆赫然有聲?!?/p>
宋高承《事物紀(jì)原·學(xué)校貢舉·及第》:“漢之取士,其射策中者,謂之高第,隋唐以來,進士諸科,遂有及第之目?!?/p>
自隋唐開以科舉取士之先河始,一千多年來,真實的“連中三元”者只有13人, 清代200多年的時間里僅有2人,真可謂鳳毛麟角。
巧畫娥眉(圖4)
娥眉即女子的秀眉。
《楚辭·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
南朝宋鮑照《翫月城西門廨中》詩:“始見西南樓,線線如玉鉤,未映車北墀,娟娟似娥眉?!?/p>
以黛描飾眉毛?!稘h書·張敞傳》:“敞無威儀……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有司以奏敞。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nèi),夫婦之私,有過于畫眉者。’”
唐朱慶馀《近試上張水部》詩:“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后以“畫眉”喻夫妻感情融洽。
南朝梁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新妝莫點黛,余還自畫眉?!?/p>
唐岑參《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挽歌》:“仙郎看隴月,猶憶畫眉時。”
在唐鏡銘文中,多有“畫眉人”之詞。古時“畫眉人”系指夫婿,巧畫娥眉喻意著閏房之樂。
隋薛道衡《豫章行》:“空憶常時角枕處,無復(fù)前日畫眉人?!?/p>
唐王昌齡《朝來曲》:“月昃鳴珂動,花連繡戶春。盤龍玉臺鏡,唯待畫眉人。”
宋張元幹《清平樂》詞之一:“憑仗東風(fēng)說興,畫眉人共春回?!?/p>
明高明《琵琶記·臨妝感嘆》:“朱顏非故,綠云懶去梳。奈畫眉人遠(yuǎn),傳粉郎去?!?/p>
彥中永保(圖5)
“彥”是“顏”的省偏旁或簡寫,即指容顏。銅鏡主要功能系照容之用,銘文的意思是把美好的容顏永遠(yuǎn)保存在銅鏡之中,暗喻“永葆青春”之意。
明唐寅《妒花》:“昨夜海棠初著雨,數(shù)點輕盈嬌欲語。佳人曉起出蘭房,折來對鏡化紅妝。問郎花好奴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聞?wù)Z發(fā)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將花揉碎擲郎前,請郎今日伴花眠!”
《紅樓夢·葬花詞》:“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厚德榮貴(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圖6)
《國語·晉語六》:“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德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后謂有德者能多受福為“厚德載?!薄?/p>
《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史四》:“余益德君,君真厚德人也?!?/p>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五·成相國二世厚德》:“人稱其兩世厚德云?!?/p>
晉潘岳《西征賦》:“乾坤以有親可久,君子以厚德載物。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大度而已也。乃實慎終追舊,篤誠款愛,澤靡不漸,恩無不逮,率土且弗遺,而況于鄰里乎,況于卿士乎?”
清陳夢雷《周易淺述》卷一:“地勢之順,以地德之厚也。厚,故萬物皆載焉。君子以之法地德之厚,而民物皆在所載矣?!崩?,象征大地,地具廣厚之德,故能載生萬物,借指人事,猶謂以厚德育人。
睢麟衍慶(圖7)
睢,仰目,睢麟取自“關(guān)睢麟趾”;衍,延續(xù);慶,喜慶。衍慶取自“螽蟴衍”。“睢麟衍慶”是祝頌子孫眾多、門丁興旺、多子多福的意思。
北京故宮后三宮之一的交泰殿有對聯(lián):“恒久咸和 ,迓天休而滋至。關(guān)睢麟趾 ,主王化之始基?!苯惶┑睿蠲 疤斓亟惶敝?,也是帝后大婚禮儀中最重要的場所。他們一個象天,一個象地,意思是這一對新夫婦的結(jié)合就是天地交泰也。迓,迎接。休,福祿。迓天休:接受天賜之福。滋至:滋潤之至。關(guān)睢麟趾:指淑女和王子。立王化之始基?!对娊?jīng)·周南·關(guān)雎序》:“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此指帝王事業(yè)的新開端,比喻帝王事業(yè)后繼有人。
琴瑟諧和(圖8)
比喻夫婦間感情和諧,亦借指夫婦、匹配。
《詩·周南·關(guān)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p>
宋蘇軾《答求親啟》:“許敦兄弟之好,永結(jié)琴瑟之歡?!?/p>
明王錂《春蕪記·感嘆》:“我年已逼桑榆,爾尚未諧琴瑟。”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竹青》:“且卿興僕,名為琴瑟,而不認(rèn)一家,奈何!”
此銘之反意謂琴瑟不調(diào),比喻夫妻不和。唐趙璘《因話錄》卷一:“郭曖嘗興昇平公主琴瑟不調(diào)?!?/p>
熊羆葉夢(圖9)
熊羆喻指生男之兆。
語本《詩·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p>
《三國志·魏志·高柔傳》:“而頃皇子連多天逝,熊羆之祥,又未感應(yīng)羣下之心,莫不悒戚?!?/p>
唐李群玉《哭小女癡兒》詩:“平生未省蘿熊羆,稚女如花墜曉枝?!?/p>
明謝讜《四喜記·大宋畢姻》:“更須夸蘭玉祥開,何必慮熊羆古緩?!?/p>
“葉”可作“代”、“世”。《詩·商頌·長發(fā)》:“昔在中葉,有震有業(yè)?!泵珎鳎骸叭~,世也?!标悐J傳疏:“‘中世’,湯之前世也。”《后漢書·郭躬傳》:“三葉皆為司隸,時稱其盛?!碧茝埦琵g《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樂》:“祀事孔明,祚流萬葉?!比淇舍專荷袃菏鞘来畨?。
蘭桂呈芳(圖10)
即蘭桂齊芳,這是近代用詞。蘭桂指代子孫一輩;芳,比喻美德。舊指兒孫同時顯貴發(fā)達。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百順記·王曾祝壽》:“與階前蘭桂齊芳,應(yīng)堂上椿萱同茂?!?/p>
《紅樓夢》第一二○回:“現(xiàn)今榮寧兩府,善者修緣,惡者悔禍,將來蘭桂齊芳,家道復(fù)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蘭桂齊芳也是清代流行紋飾,圖繪蘭花與桂花,寓子孫昌盛,也有集高貴、典雅于一身之喻意。
麟趾螽斯(圖11)
此語比喻子孫昌盛。
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族茂麟趾,宗固盤石?!?/p>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天祐宋室,螽斯麟趾之慶,當(dāng)必有期?!?/p>
《詩經(jīng)》篇名?!对姟ぶ苣稀ん剐颉罚骸绑?,后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妬忌,則子孫眾多也?!焙笥脼槎嘧又鋵崱?/p>
《后漢書·皇后紀(jì)下,順烈梁皇后》:“夫陽以博施為德,陰以不專為義,螽斯則百,福之所由興也?!?/p>
明陳汝元《金蓮記·慈訓(xùn)》:“追昔緣成孔雀,期今慶衍螽斯。”
鸞鳳和鳴(圖12)
鸞是中國古代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鳳凰是能帶來天下太平的吉祥鳥。又傳,鸞與鳳的組合常以一雄一雌為象征,“鸞鳳和鳴”比喻夫妻和美。鸞鳥與鳳凰相應(yīng)鳴叫,聲音和悅。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楊伯峻注:“此兩語蓋言其夫妻必能和好。”
三國魏嵇康《琴賦》:“遠(yuǎn)而聽之,若鸞鳳和鳴戲云中?!?/p>
宋無名氏《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十六出:“似鸞鳳和鳴,相應(yīng)青云際。效鶼鶼比翼,鴛鴦雙雙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