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關雎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56-01
一、調查目的
思品課是學生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覺悟三者有機結合的過程。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品課教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為此,對我區(qū)部分初中校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希望借此了解學生學習思品課的態(tài)度,找出教學存在弊端的原因,提出建議,推動初中思品課的改革。
二、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發(fā)放問卷140份 回收140份,有效問卷138份。
初中校的學生普遍重視語數(shù)英,忽視思品課。實際情況如何呢? 三、調查問卷與結果分析及對策
【調查問卷】
(一)學生是否喜歡思品課
1.對思品課最深刻的印象
2.你喜歡思品課嗎?
3.評價思品老師的上課方式
(二)學生對思品課教學內(nèi)容的心理需求
4.你認為學習思品有用嗎?
(三)學生是否成為思品課課堂的主體
5.課堂上老師的角色
6.課堂上,同學們有無發(fā)表與老師不同意見的機會?
7.同學們在思品課課堂上的表現(xiàn)
8.思品老師是否會舉一些你熟悉的例子來激活你的生活經(jīng)驗?
(四)學生對思品課教學方式的評價
9.思品課是否應安排社會實踐的內(nèi)容?
10.你希望老師采用何種教學模式教學?
分析結果顯示:
學生對思品課是否喜歡的調查結果顯示:有69.3%的學生喜歡思品課, 30.7 %的學生對學習思品課興趣不濃。其中,有 90.7%的學生認為思品課能夠緊密聯(lián)系學生實際。
學生對思品課教學內(nèi)容的評價:59.3%的學生認為學習思品課非常有用。
學生是否是思品課課堂的主體的評價表現(xiàn)為:79.3%的學生感受到教師是課堂的指導者,49.3%的學生認為教師上課會舉一些學生熟悉的例子來激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34.3%的學生上課不夠積極主動。
學生對思品課教學方式的評價表現(xiàn)為:60%的學生喜歡互動探究教學模式,迫切希望增加實踐課教學方式,渴望課堂給予他們自由發(fā)言的空間。
【問題分析】
問卷結果顯示思品課教學過程中存在弊端,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
1.學生不重視思品課,課堂氣氛死氣沉沉
初中生認為思品課就是放松課,可有可無。因此,學生上課參與度不高,課堂氣氛死氣沉沉。
2.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部分思品課教師的教學方式仍是一言堂,唱“獨角戲”,不放心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上課劃條條,課后背條條,考試考條條”,這對提高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產(chǎn)生負面影響。
3.生本教育理念落實不夠深入,學生處于被動局面
郭思樂生本教育從“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引申出“以人為本,以生命為本”,揭示了教育的真本。強調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本性,把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教育價值原則。
調查顯示:學生在課堂上渴望張顯個性,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成了被動的受教育者,學習積極性降低。這就出現(xiàn)了教師認真?zhèn)湔n,辛苦上課,而學生“人在曹營心在漢”,課堂教學“死水一潭”的教學現(xiàn)狀。
4.教師教育熱情不高,制約了思品課的發(fā)展
思品課在初中校一直被視為副科,只為了應付中考的等級評價,這導致學生不重視思品課。即使教師認真地備課,但看到學生的消極情緒時,也不由自主地放棄了自己的教學設計,潦草地完成教學任務。
【對策的研究】
1.提高思品教師師德修養(yǎng)。思品課教師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增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響學生。如:在課堂上,教師要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狀態(tài),不管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要冷靜對待;關注學生,向學生傾注愛心與耐心;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與學生多溝通交流。這有利于優(yōu)化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2.整合教材內(nèi)容。新教材在教學內(nèi)容和結構上進行了改革,為上好思品課奠定了基礎。但作為教師,要學會靈活使用新教材:根據(jù)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地對整合教材內(nèi)容,通過教學盡可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將學生的困惑融入到教學中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思品課的實效性。
3.將課堂還給學生。調查表明,目前在初中校,思品課課堂教學是存在問題的。有近55%的學生認為課堂氣氛一般甚至枯燥乏味。而導致這種狀況的往往是因為教師教學方式的落后,影響了思品課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我們一直在學習生本教育,但是如何踐行生本呢?它要求教師做教學設計時,真正將學生置于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只是指導者,學生則是學習的終結者。在教學過程中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課前搜集教學資料,課堂展示交流,分享勞動成果。教師則作為技術援助,適時地指點他們。課堂上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要說,學生能做的教師不要做;讓學生多說,多想,多體驗。
由于本次調查的對象是針對部分學生,因此調查結果還不能說一定具有普遍意義。但是調查所反映出的教學中的問題,對于我們改進思品課教學,更好地發(fā)揮思品課在教育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