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瑜,謝如珊,朱嘉慧
(廣東藥學院醫(yī)藥信息工程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學習型團委學生會”建設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項瑜,謝如珊,朱嘉慧
(廣東藥學院醫(yī)藥信息工程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以廣東藥學院為例,了解高校團委學生會落實學習型學生黨組織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所采取的解決方案,探析得出創(chuàng)建共同愿景、加強團隊學習、系統(tǒng)思考、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五個方面的嘗試對策,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習型團委學生會的整體實力和凝聚力。
學習型組織;團委學生會;調查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建設學習型組織的實踐活動已經在各高校學生組織中積極展開。在開展過程中,引發(fā)了一系列問題,對建設學習型團委學生會進展造成一定的阻礙。為了更好地落實學習型組織的建設,提高團委學生會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政治熱情,以及保持學生會的先進性和先鋒模范作用,本次針對廣東藥學院各團委學生會組建學習型團委學生會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發(fā)展方向兩個方面進行調研,分析其問題形成的原因并探討相應的對策。
本次的調查對象180人當中,團委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占17.19%,部長占43.75%,理事占39.06%。他們分別來自廣東藥學院各團委學生會。
從調查中發(fā)現(xiàn),普遍的團委學生會干部對學習型組織的了解程度存在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職務的差異上,職位越高的調查對象對學習型組織的了解越深入,職位越低的了解較淺表。這種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內部思想工作傳達的不全面、不深入、不持久。除此以外,盡管學習型組織這個概念已經成形,但是學習型團委學生會的建設并沒有普及,可見在貫徹落實學習型組織的思想層面上還需要一段時間。以下是調查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共同愿景方面,接近一半的團委學生會成員對共同目標不明確,其中個別成員甚至沒有目標。這種現(xiàn)象存在的原因是成員沒有將工作任務與共同目標聯(lián)系起來,所以無法在日常工作任務中找到可以追求的目標。此外,組織負責人也缺乏引導作用,組織建設能力薄弱,這種情況造成了組織凝聚力薄弱的現(xiàn)象,阻礙了共同愿景的建立。
(二)團隊學習方面,超過半數(shù)成員僅在日常事務中接受工作培訓,五分之一以上的成員沒有接受正式培訓。從這些調查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工作培訓缺乏系統(tǒng)化、常規(guī)化。而由于個人因素錯過培訓的只有3.13%,說明組織成員十分重視工作培訓。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培訓系統(tǒng)化的觀念沒有深入人心,部門工作性質的差異性大,`組織內部思想交流程度不深,僅限于工作內容。
(三)系統(tǒng)思考方面,接近七成的調查對象對工作問題進行分析的范圍僅限于本部門或者某個小方面,并沒有建立起總攬全局的模式,掌握不了縱觀全局的思考能力。這個問題的產生原因是組織成員接受的信息量不足,主要出在溝通層面上,負責人沒有形成分享信息的習慣,基層成員學習的積極性不夠,沒有達到主動學習的轉變,雙方沒有建立起溝通的橋梁。
(四)心智模式方面,三分之一的調查對象在工作中自我思考的頻率不高,對自我的認知度不深。原因在于平時自我檢視不足,思想不夠開放,容納不下他人的見解,阻礙了個人思維模式的改善。對此,個人需要自我批評,并不斷地嘗試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負責人需要及時引導成員轉變思維。
(五)建設落實方面存在一定問題,特別是在成效方面,部分人認為這項措施任重道遠,難以在全校所有團委學生會實施。目前學習型團委學生會的建設正處于初期階段,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具體措施落實起來確實有難度,建設的全面覆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但是調查對象對建設學習型團委學生會的支持率達100%,可見大家對學習型團委學生會的創(chuàng)建持積極的態(tài)度,認為此舉有一定的必要性,而且是值得去嘗試的。
在本次的調查對象中,大部分認為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tǒng)思考等集體性的觀念是學習型團委學生會創(chuàng)建的重點發(fā)展方向。共同愿景是把個人目標升華為集體目標;團隊學習是指在集體中互相學習,學習如何在團隊中工作和相處;系統(tǒng)思考指的是要學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找到問題的根源,掌握全面分析。由此看來,這類集體性觀念更能夠使組織更好地發(fā)揮應有的職能。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難以確定具體的實踐方法,對于這項措施的準備并不完善。二是成員改革創(chuàng)新的激情不高。在實踐中容易遇到難題挫傷士氣,并且無先例可循,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另外暫時看不到明顯的成效,無形中對這種改革創(chuàng)新模式產生了疑問。三是時間安排不合理,主要是因為日常事物繁雜,主席團和部長未能合理地協(xié)調日常事務和建設工作的進行。
本次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半數(shù)的調查對象對所在組織是否采取改革措施不了解。有個別調查對象提出組織缺少人性化,還有部分團委學生會已經從改善制度入手,通過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能,從注重實踐進行初步嘗試。對內部改革措施的不了解反映了成員對于上層的決策理解度低,沒有及時了解集體的最新動態(tài),對集體的關注度不足,是凝聚力不足的表現(xiàn)。組織缺乏人性化管理的問題可以通過建立組織的人文關懷來緩解,通過對成員工作上、心理上、學習上、情感上積極關注,及時了解各個成員心態(tài)變化,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改善制度是一種改革創(chuàng)新,完善組織內部的各項職能,使集體工作往更高效的方向發(fā)展,是建設初期較平穩(wěn)的創(chuàng)新方式。除此之外,針對調研出現(xiàn)的其他問題,我們得出以下幾種嘗試對策:
(一)針對共同愿景的建立,可以從鼓勵自我思考入手,通過舉辦各類型內部活動增強集體凝聚力。隨時進行基層與上層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各成員的思想動態(tài)。將個人目標凝練成集體目標,并且這個目標能夠帶動組織內部所有成員為之努力。
(二)將團隊學習中工作培訓常規(guī)化、系統(tǒng)化。各負責人除了在年度初期按照部門工作性質進行常規(guī)的培訓之外,在年度中期至后期需要按照培訓進展程度制定動態(tài)的培訓方案。在工作之余,組織團委學生會內部要進行思想交流,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并確保信息的即時性、準確性,從而形成一種相互學習的氛圍,并在這種氛圍下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意識,形成團結協(xié)作的習慣。
(三)在系統(tǒng)思考方面需要形成縱觀全局的大觀念。可以在組織內部的活動總結中,上級引導成員對組織整體全面分析,從而形成透過現(xiàn)象看透本質的思維模式,找到問題的根源。另外,組織內部成員主動汲取信息,通過與他人交流,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在促進交流的同時拓寬思維度。系統(tǒng)思考的改進不僅局限于工作中,還應在培訓中、日常交流中進行,使系統(tǒng)思考的模式深入人心,逐漸地擴展到集體中的每個成員。
(四)改善心智模式主要通過自我反思實現(xiàn)。目前各團委學生會都有工作匯報等自我反思的模式,但是大多數(shù)成員都是應付式,并沒有意識到工作匯報對于改善心智模式的重要性。對此,成員應重視起自我檢視的必要性,同時,上層負責人應適當指出各成員在工作中所需要改進的地方。各成員要時刻擁有容納他人思想的寬廣胸懷,通過這種主動與被動的交流,達到改善心智模式的效果。
(五)對于調查中創(chuàng)建學習型團委學生會遇到的難題,可以通過參考其優(yōu)秀學生基層學習型組織的實踐方法,引用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加以改革創(chuàng)新。例如,可以學習學生基層學習型黨支部、學習型社團的建設對策。此外可以廣泛收集各成員對已踐行的措施的看法及建議,分析、總結并及時改善已實施的方案,避免過度偏離初定目標,努力抓住好的轉變,時常鼓舞成員、壯大士氣。在建設學習型團委學生會工作中,為了避免與日常事物沖突,應該訂制細化的工作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和成員,建設學習型團委學生會和處理日常事務兩不誤,成員工作如魚得水,創(chuàng)建效果水到渠成。
根據(jù)以上的調查和對策思考中整理出一個相對符合實際的、立足于建設學習型團委學生會的改革創(chuàng)新模式。通過這個模式,讓每位成員都能在團委學生會里發(fā)現(xiàn)到自己向往的追求目標,并獲得追求的體驗。各學院團委學生會將這些個體的追求凝練,并轉化為團委學生會的整體目標。以團委學生會為整體來實現(xiàn)這些目標,從而達到實現(xiàn)個體目標的效果,讓每位成員都能在團體中體驗到追求的愉快,從量變到質變,從而進一步提升團委學生會的整體實力和凝聚力。
[1]酈炬.淺析高校學習型學生會組織的構建[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27):228-229.
[2]江曉道.高?!皩W習型學生會”的理解與實踐[J].文教資料,2010(15):218-219.
[3]徐麗娟.關于創(chuàng)建基層學習型黨組織的調研報告[J].中文信息,2013(9):171-172.
[4]戚龍琦.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實現(xiàn)高職院校學生會管理創(chuàng)新[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1):35-36.
G64
A
1673-0046(2015)9-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