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京娟
當前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臨床用血量逐漸上升,造成血液短缺問題日益突出[1-2]。 因此,采用機采血液成分具有簡單、輸注安全及血液資源有效利用率高的優(yōu)點,已成為采血的主要方式[3-4]。與傳統(tǒng)全血采集方法不同,單獨機采血液成分需要應用專門的機采設備以建立血液體外循環(huán),然后采集所需的血液成分[5]。 長期以來,枸櫞酸鈉都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血液抗凝劑, 廣泛應用于血液抗凝和單采程序。但是大劑量的枸櫞酸鹽抗凝劑的應用會引起體內電解質代謝發(fā)生變化,產生過敏反應,對獻血者與受血者產生不良反應[6-8]。 本研究探討了獻血者機采血小板中出現抗凝劑過敏反應發(fā)生的原因,并比較了EDTA-K2 作為抗凝劑出現過敏反應的情況。
1.1 研究對象 以2008 年9 月~2014 年8 月在我中心血站進行機采血小板的健康獻血者1200 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25~40 歲;符合我國無償獻血者獻血健康檢查要求;無系統(tǒng)性疾病、無酗酒、無長期服用營養(yǎng)補充劑和飲用含咖啡因成分飲料的習慣:女性未處于月經期;未有≤3 次血小板單采獻血經歷, 末次血小板采集時間與本次采集間隔>2 個月;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得到中心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其中男700 例, 女500 例; 年齡26~38(31.93±5.12)歲。 根據抽血順序號隨機,分為EDTA-K2 組與枸櫞酸鈉組,每組各600 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和設備 乙二胺四乙酸(EDTA)-K2 和109 mmol/L 枸櫞酸鈉注射液均為廣州陽普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 (國藥準字H20030648 和H32023 579h32023579); 貝克曼庫爾特LH750 全自動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其均值、變異系數及標準差均在質控范圍內。
1.3 血小板檢測標本的制備 所有獻血者不扎止血帶抽取清晨空腹血,具體方法參照文獻[5]進行操作。 每日先做室內質控,每管測定2 次,取平均值。在血小板離心管中,分別加入0.2 ml 的109 mmol/L枸緣酸鈉或4 mg EDTA-K2 抗凝劑,800 r/min 離心5 min;離心后收集富血小板血漿3~5 ml,用冷PBS洗滌2 次,調整血小板濃度至100×109個/L;各實驗管加入100 μl 血小板懸液,混勻后,避光置于4 ℃下0.5 h,再使用冷PBS 溶液洗滌2 次,加入1%多聚甲醛500 μl 進行固定。將混合液滴在有蓋玻片的血細胞計數板上,顯微鏡下觀察兩種抗凝劑血小板形態(tài)與數量。
1.4 機采血小板的檢測 血小板參數檢測: 觀察計數血小板相關的參數,包括血小板數量、血小板壓積等血小板激活狀況: 所有標本均處理完畢后,馬上上機(XP192 型血小板激活檢測儀,上海生工)檢測,激發(fā)光源為488 nm,采用Cell Quest 軟件采集分析數據,分析血小板膜表面相應標志物的表達情況。
1.5 過敏反應判定標準 在采血過程中,觀察獻血者的異常過敏反應,僅口周麻木為輕度反應;出現胸悶、惡心、嘔吐、皮膚濕冷、心悸為中度反應;出現神志模糊、意識障礙、驚厥、血壓下降等為重度反應。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13.0 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采用t 檢驗或χ2檢驗分別比較分析結果中的計量數據與計數數據,P <0.05 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小板表面標志物激活狀況 兩組抗凝血的血小板表面標志物——血小板激活復合物-1(PAC-1)、P-選擇素(CD62p)、溶酶體完整膜蛋白(CD63)、凝血酶敏感蛋白(TSP)都呈現激活狀況,陽性率都在50.00%以上,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表1)。
表1 兩組血小板表面標志物激活狀況對比(%)
2.2 血小板參數對比 EDTA-K2 組的血小板數量與血小板壓積都明顯高于枸櫞酸鈉組(P <0.05,表2)。
表2 兩組抗凝血的血小板參數對比(n=600)
2.3 過敏反應狀況 EDTA-K2 組出現過敏反應6例, 發(fā)生率為1.0%; 枸櫞酸鈉組出現過敏反應40例,發(fā)生率為6.7%,EDTA-K2 組的過敏反應發(fā)生率與反應程度都明顯低于枸緣酸鈉組(U=8.354,P <0.05,表3)。
表3 兩組過敏反應狀況對比(例)
血小板在體內主要生理功能是參與止血與血栓形成,血小板數量與形態(tài)的檢測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檢驗項目之一[9]。 而在輸血領域中,抗凝劑的發(fā)現與應用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意義,如在血液體外循環(huán)的建立與維持中需要使用較大劑量的抗凝劑。 但是血液成分單采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一些特有的與枸櫞酸鈉抗凝劑使用相關的不良反應[10]。 其中枸櫞酸鈉為最適用和相對安全的抗凝劑,已廣泛地用于血液抗凝和血液成分單采程序[11]。
本研究應用的兩種抗凝劑中,EDTA-K2 的抗凝性強,使離體后的血小板離散成為單個顆粒,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12]。 眾所周知,血液凝固過程中,鈣離子是重要的輔因子之一,在其參與下,使纖維蛋白原轉化成纖維蛋白而完成血液凝固過程。 枸櫞酸鈉可與鈣離子形成可溶性鰲合物, 易使血小板聚集而致總數減少[13]。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抗凝血的血小板表面標志物PAC-1、CD62p、CD63、TSP 都呈現激活狀況,陽性率都在50.0%以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說明血液樣本的效應分子都得到有效激活,能夠進行輸血與機采。
血小板主要來源于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當血小板與某些物質的表面接觸或受到某些誘導劑的刺激后,可影響其數量和體積[14]。并且在臨床血常規(guī)檢驗中,檢測血小板數量的時候,會因為血小板的聚集而使得出的結果較實際偏低。 枸櫞酸鈉是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成螯合物,使鈣離子失去凝血作用而阻止血液凝固。 但它偶爾可導致血小板聚集,發(fā)生血小板假性減少。本研究EDTA-K2 組的血小板數量與血小板壓積都明顯高于枸櫞酸鈉組(P <0.05)。分析原因主要在于,EDTA 可導致血小板活化,改變血小板膜表面某種隱匿性抗原表位構象[15];而枸櫞酸鈉是一種鈣的鰲合物,易使血小板聚集而致總數減少。
在機采血小板的過程中, 由于一定量的抗凝劑進入體內,可導致相應過敏反應的發(fā)生,獻血者主要表現為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強,嚴重時可對心臟造成影響[16]。 并且由于血液成分單采對長期固定獻血者的高依賴性, 使得單一獻血者可能需要長期頻繁接受抗凝劑的輸注[17]。 本研究EDTA-K2 組的過敏反應發(fā)生率與反應程度都明顯低于枸櫞酸鈉組(P <0.05),說明EDTA-K2 能夠減少過敏反應的發(fā)生。
總之,獻血者機采血小板中出現抗凝劑過敏反應比較常見。 相對于枸櫞酸鈉,EDTA-K2 抗凝劑的應用對血小板參數影響小, 能減少過敏反應的發(fā)生,值得推廣應用。
[1] 邸春艷,陳向東.機采血小板獻血反應薈萃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1):56-59.
[2] 曾學平. 輸注輻照血小板后血液病患者免疫參數變化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1(22):156-157.
[3] 蔣靚,曹維娟,王明元.獻血者血小板數量及血容量對機采血小板采集量的影響[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14,1(13):133-134.
[4] 掌友湖.某院2008~2011 年輸血不良反應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2014,21(4):108-110.
[5] 曾婷婷,左成華,郭曼英,等.光學法血小板計數作為低血小板標本復檢方法的可行性研究[J]. 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 2007,11(6):39-41.
[6] 于金華,王曉秋,巴麗聰,等.探討獻血者對抗凝劑過敏反應發(fā)生的原因及預防[J].中外健康文摘,2014,13(12):296.
[7] 李英,李萍.機采血小板獻血者的整體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4):136-137.
[8] Klausen SS, Hervig T, Seghatchian J, et al.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blood components: Norwegian strategies in identifying donors with higher risk of inducing sep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in recipients[J]. Transfus Apher Sci,2014,51(2):97-102.
[9] 徐敏,王華.成分輸血引起輸血不良反應分析及預防措施[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19):2523-2524.
[10] 代敏,粟玉萍,蘇湘暉,等.岳陽地區(qū)血小板捐獻者HPA1~17,HLA-A 和B 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J].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29(3):48-51.
[11] Ander Heiden M, Ritter S, Hamouda O, et al. Estimating the residual risk for HIV, HCV and HBV in different types of platelet concentrates in Germany [J]. Vox Sang, 2015, 108(2):123-130.
[12] 郭慧軍,臧艷,朱燕霞,等.淺談護理心理學在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中的作用[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4,16(4):411-412.
[13] 田慶華,李延偉,張曉飛,等.機采血小板獻血者血液檢測低報廢率原因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4,16(4):405-406.
[14] 黃海平,鄒昕.宜興市獻血者單采血小板后血液指標的變化[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4,16(3):311-313.
[15] Emond JC, Fisher RA, Everson G, et al. Changes in liver and spleen volumes after living liver donation: a report from the adult-to-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cohort study(A2ALL) [J]. Liver Transpl,2015,21(2):151-161.
[16] 張楠.血液病和腫瘤患者輸注機采血小板的臨床觀察[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19(7):2690-2691.
[17] 劉建峰,張立川,王書華.指數平滑法在臨床用血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24(9):3445-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