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錢龍,劉 妙,唐啟文,陳 龍
(1. 江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2.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3.湖南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4.湖南杰通路面工程有限公司)
?
BT模式下項目風險分析與應對措施
唐錢龍1,4,劉 妙2,3,唐啟文4,陳 龍4
(1. 江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2.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3.湖南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4.湖南杰通路面工程有限公司)
BT模式亦即Build-Transfer,是一種新的項目融資、投資和建設方式,本文分析了BT模式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金融風險、政治風險、建設風險、生產(chǎn)風險、項目回購的風險以及不可抗力風險。分析了BT模式下項目的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與移交和回購階段四個階段存在的風險因素,然后探討了BT項目發(fā)起方和投資方對項目風險的應對措施。
BT項目模式;項目風險;風險因素;應對措施
BT模式全稱為Build-Transfer,中文譯為建設-移交,是一種新的項目融資、投資和建設方式,該方式的運營模式是私營單位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并與政府分配資源、利益和項目風險,以實現(xiàn)共同贏利的目的。BT項目在《菲律賓共和國第6957號法令即BOT法若干條款的修正》中是這樣定義的:由項目發(fā)起者依據(jù)合同要求承擔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籌資和建設任務,完工以后政府有關單位將接管該項目,政府則需向項目發(fā)起人支付一定的費用,該費用包括總投資額加上一定比例的回報額。任何基礎設施或發(fā)展項目的建設均可采用這種模式,甚至在重要的設施建設中也可以采用。但是,考慮到安全和戰(zhàn)略等因素,這些項目的運作必須由政府接管。
BT模式在聯(lián)合國工業(yè)發(fā)展組織1996年公布的《基礎設施BOT項目指南》中被定義為“建成后立即移交”(build,transfer immediately),認定BT為BOT的變形形式。
也有部分學者依據(jù)國外代建制及PFI模式的理論和規(guī)范,定義BT模式為“投融資—建設—移交”,這種建設模式是向總承包模式演變的過渡模式。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建筑行業(yè)也在不斷地突破,業(yè)主要求承包商具有更高的綜合性和集成性,適用于基礎設施項目的一種新的承發(fā)包模式——“BT融資代建”模式應運而生。
無論是什么類型的項目都存在風險,風險無處不在,BT項目亦如此。在BT項目的過程中,各個參與方要清晰的掌握自身所面臨的風險發(fā)生概率、風險發(fā)生階段與內容,提高自身的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能力,識別和分析對項目影響較大的風險,將可能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獲取最優(yōu)的經(jīng)濟效益。
BT模式中的風險主要有六種,如圖1。
圖1 BT模式中的風險類別
2.1 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是與金融市場的變化息息相關的,非個人或某單位可以控制的風險,BT項目中的金融風險包括銀行貸款利率風險、國際匯率風險以及國內通貨膨脹風險三種。
(1)銀行貸款利率風險
銀行利率水平的變化直接影響投資人的融資成本,一旦銀行貸款利率上漲,投資人的收益將減小。尤其是當項目采用的是固定總價合同時,投資人需要承擔利率變動的風險。
(2)國際匯率風險
該風險主要是針對項目所在國不是我國、采用國外進口原材料和設備的項目,國際匯率的波動會影響建設成本。
(3)國內通貨膨脹風險
BT合同中,關于工程價款調整成立的條件是否有國內通貨膨脹的規(guī)定,當通貨膨脹率達到一定數(shù)值時,工程的建設成本也會隨之上漲,對投資人來說財務上的損失的可能性增大。
2.2 政治風險
國家政局的穩(wěn)定性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雖然很多國家的局勢比較穩(wěn)定,但是政治具有不確定性,政權更迭、動亂的發(fā)生都會造成政策的變化。對于我國來說,國內政局的穩(wěn)定使得政治風險的發(fā)生概率較小,主要集中在稅收政策、土地政策等。下面對我國的政治風險進行簡單的敘述:
(1)政策風險。顧名思義就是政府對項目的政策、態(tài)度變化引起的風險,比如不再給予項目優(yōu)惠措施或者暫停項目等。
(2)法律風險。指國家現(xiàn)有的關于本項目的法律體系的不完善或者法律、法規(guī)條文的修改,帶給項目的影響。
(3)獲準風險。即項目是否能通過政府的審批與支持,BT模式城市道路項目重要的是要得到政府的認可。
(4)誠信風險。誠信風險包括主觀和客觀兩種,主觀指參與方拒不承擔應承擔的責任及履行義務;客觀指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無法正常履行義務的行為。
2.3 建設風險
建設階段項目管理的三大指標為質量、進度、成本。三者中的任何一個出現(xiàn)問題都會導致項目不能正常進行或者按時完成,從而造成損失。
2.4 生產(chǎn)風險
生產(chǎn)階段涉及到人、生產(chǎn)技術、材料與設備、組織管理方法,具體的風險分為三種:
(1)生產(chǎn)技術風險。施工人員對項目建設中使用的技術或者工藝的熟練程度和生產(chǎn)設備的水平都會引發(fā)風險。
(2)物資供應風險。主要表現(xiàn)在生產(chǎn)建設過程中物資能否按計劃及時供給。
(3)組織管理風險。組織管理的表現(xiàn)形式為施工組織計劃,一份成熟的施工組織計劃會對項目的完成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項目回購的風險
項目回購是BT項目的最后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如果無法順利完成回購工作,將帶給投資人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所以在BT項目中一般要求對政府的財政狀況做認真詳細的評估,分析其是否具有完全的項目回購能力?;刭忂^程包括三項內容:是否回購、回購價格的確定、回購資金從何處支出?;刭忥L險分為:
(1)政府不予回購風險。由于政策變化或政府財務能力限制,政府不能履行回購行為的風險。
(2)回購價格風險。指政府支付的回購款低于項目建設成本或雙方就回購價格無法達成一致的風險。
(3)回購資金來源風險。堅實的財政支持是回購活動的保障,與投資人能否收回投資息息相關。
2.6 不可抗力風險
項目建設過程中總有一些因素是當事人既不能預見也不能控制的,有自然事件也包括社會事件,被稱之為不可抗力。不可抗力風險主要說的是自然危害,如地震、山洪、臺風等。不可抗力事件的發(fā)生會阻礙項目的正常進展也可能會帶來人員、財產(chǎn)方面的損失,對項目的各方而言都是不利因素。一般情況下,不可抗力因素帶來的風險由項目發(fā)起人承擔,當不可抗力發(fā)生時,項目投資人應該協(xié)助發(fā)起人進行補救措施,將損失降到最小,但投資人因此發(fā)生的費用應當由發(fā)起人補償。
不可抗力風險是我們不能預先預測的,包括它發(fā)生的范圍、影響程度等,不能預先采取措施加以規(guī)避。具體包括:
(1)社會風險。主要是由于戰(zhàn)爭、內亂、罷工等原因產(chǎn)生的風險。
(2)自然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地震、洪水等原因產(chǎn)生的風險。
3.1 決策階段風險因素分析
風險的產(chǎn)生是隨著工程項目的建設開始的,所以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對項目決策階段進行風險控制,從源頭上遏制風險的發(fā)生。根據(jù)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顯示,項目建設前期的決策階段對項目的整體影響為70%以上,費用卻只占了總投資的1%~5%,也就是說成本小而影響深遠,因此項目發(fā)起方要重點把握項目的立項、項目建議書和編制可行性報告的過程。
(1)決策錯誤風險
投資者對BT項目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決策,存在著決策錯誤的風險,最大可能出現(xiàn)在收集的資料信息不準確或者理解偏差。提供決策的信息的不準確導致了決策的失誤。
(2)可行性研究的風險
可行性研究在項目立項之后進行,它的結果直接決定項目是否可行,是項目策劃階段的重要內容。一份完整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要闡述項目的概況、建設規(guī)劃、建設項目采用的技術和使用設備、項目完工的財務計劃及詳細的財務報表,列出項目過程中所有可能預見的風險并分析、給出建議,可行性研究報告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經(jīng)濟、技術等方面的建議,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綜上所述,可行性研究階段的風險主要體現(xiàn)在基礎數(shù)據(jù)方面,數(shù)據(jù)的不完整或者不準確最終可能會造成結論的錯誤。
3.2 招投標和設計階段風險因素分析
(1)招投標階段
目前我國BT項目在選擇投資者時一般使用競爭性談判與招投標組合的方式。招投標的過程為:首先,招標人發(fā)出招標公告,發(fā)放招標文件。在招標文件中,對招標范圍、項目類型、合同類型、項目投資來源、工程進度款結算方式、項目回購模式進行說明;然后投標人在投標有效期之前遞交投標文件,投標文件分為商務標和技術標兩部分,商務標包括投標單位的一些身份和資質文件、投標函、履約保證金證明、工程量清單及報價、人材機的安排計劃,技術標則包括投標單位的概況,施工組織計劃和進度計劃。應當制定工程進度招標人對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在編制投標文件的過程中,投標人要慎重研究招標文件,對于項目做全面了解,尤其是項目的資金籌措方式和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評價、風險管理等內容;最后,招標人對投標單位進行資格審查,然后在合格的投標人中選擇得分最高的作為中標單位。確定中標人之后,雙方簽訂BT項目合同,合同中要明確回購基數(shù)、回購方式等,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某些情況下雙方可以就合同的部分條款進行協(xié)商,但是協(xié)商內容不能過分大,以免破壞投標的公正性。
招投標階段的風險體現(xiàn)為投標項目的選擇和投標策略,投標的費用是由投標人承擔的,如果沒有中標那么投標費用就完全虧損;投標策略主要指投標報價,合理的報價策略會增加中標的機率和中標后的盈利水平。
(2)設計階段
在我國的BT模式工程建設中,有兩種建設方式,一種是“交鑰匙”工程,即將項目全權交給投資人來運轉,發(fā)起人只給出建設意見,道路的設計、施工等完全由投資人來決定。這種建設方式會給投資人帶來相當大的風險,例如對發(fā)起人的建設意見產(chǎn)生誤解,或者承擔了建設過程中絕大多數(shù)的風險容易造成損失,當然風險與利益是并存的,如果投資方具有豐富的經(jīng)驗或者該項目的風險評估結果理想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該方式;第二種建設方式為“代建制”,這種方式下投資人的風險較小,因為它只負責工程建設部分,道路的設計是發(fā)起人負責的,在其委托專業(yè)的設計機構完成設計工作之后將施工圖等資料移交給投資人。與“交鑰匙”模式相比,投資人與發(fā)起人各自承擔了相應階段的風險,更受投資人的青睞。一份成熟、完整的設計要盡量多的考慮影響因素,如發(fā)起人的建設意圖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行業(yè)標準,項目所在地的人文、地質情況,施工的復雜性等。
3.3 施工階段風險分析
BT項目施工階段是整個項目最主要的也是最為關鍵的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工程建設期指從簽訂特許權合同開始,歷經(jīng)項目建設、項目融資和竣工驗收直至項目完成移交為止。在這個時期,工程項目的風險開始顯現(xiàn),無論是建設過程中的技術風險、安全風險還是融資風險都不容忽視,隨著投資的加大,風險也隨著增長,最終的竣工完成時達到極值。
可能會引發(fā)BT項目風險的內容包括:
(1)中標人的管理項目的能力和融資能力;
(2)政府對項目的態(tài)度,如能否履行其對項目承諾的優(yōu)惠政策;
(3)經(jīng)濟環(huán)境,金融市場上人民幣匯率或貸款利率的波動都會影響項目的經(jīng)濟效益;
(4)材料方面,材料供應商的執(zhí)行能力和建材市場價格的起伏變化等;
(5)不可抗力因素;
(6)無法合理預見的因素。
3.4 項目移交和回購風險因素分析
回購風險可以說是投資方所要承擔的最大風險。BT項目移交階段的風險大致分為兩種,延期回購風險和不可抗力風險。延期回購風險指的是因發(fā)起人未及時支付回購款帶來的風險,不可抗力風險在前文中已做過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說明。不能按時回購除了會嚴重影響投資人的利益也同樣會給發(fā)起人帶來危害,因為沒有收到回購款投資人就無法保證項目的正常進行,甚至會出現(xiàn)施工偷工減料的狀況,影響項目的質量。
按照建設合同的約定,根據(jù)項目的規(guī)模、業(yè)主的財政狀況等,將回購方式分為一次性支付或者分期支付。道路項目建設完成并通過竣工驗收之后,移交給業(yè)主,業(yè)主按照合同約定實施回購行為,只有項目的業(yè)主將回購款支付完畢時才算回購行為的終止。
而投資人要考慮到發(fā)起人的信用度,能否按照合同規(guī)定支付給投資人應得的報酬。如果項目建設過程中,發(fā)起人無法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按時如期的支付工程款,就會影響工程按時完成,并會給投資人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損失。除了工程價款的支付問題以外,建材價格的波動風險也最好由投資人和發(fā)起人共同承擔,以基準價格為參照,由雙方協(xié)商規(guī)定一個上下浮動的空間,在規(guī)定范圍的價格浮動由投資人自行承擔,超過的部分由發(fā)起人補償給投資人。
總之,在這一階段,存在的風險包括了政府不予回購風險、回購價格風險、回購資金來源風險等。
項目風險應對是指采取具體行動或通過運用一定手段來減少或消除項目風險給項目帶來的損失。項目風險監(jiān)控是指在風險發(fā)生前,提前做好對風險發(fā)生條件、發(fā)生時間等情況的監(jiān)控措施,防止風險突然發(fā)生而造成巨大損失。
4.1 BT項目的發(fā)起方(政府)的應對措施
(1)政府應嚴格控制工程質量。工程質量問題一直是我國工程建設的主要問題,近年來重大工程質量事故時有發(fā)生,這些事故往往給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帶來嚴重危害,同時使國家經(jīng)濟實力遭受巨大損失,因此政府作為發(fā)起方,應該認真貫徹保證工程質量的方針,防范投資方以犧牲工程質量為代價,盲目追求速度與效益。政府要委派專家和監(jiān)理方一起對項目實施全程監(jiān)控,同時,可設立獨立于施工方與監(jiān)理方的第三方,專門對整個建設過程的工程質量進行權威檢驗,通過多重機構把關,能有效確保工程的質量。
(2)政府應對投資人的財務能力進行詳細考察。BT項目的資金需求一般十分巨大,這不僅要求項目投資人本身具有足夠的資金,并且對其融資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這將直接影響整個工程質量和進度。政府在招標前應嚴格審查投資人的資金周轉能力,并詳細評價分析投資人的投資實力。如果由于投資人破產(chǎn)或資金不足而造成BT項目難以繼續(xù),政府應迅速接手該項目并繼續(xù)完成。但是這會導致項目質量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并且會造成工期延遲和造價增加等不確定性問題,大大加重政府的負擔,甚至會導致項目終止。所以對于BT項目而言,投資人的投融資能力要遠遠重于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能力。
(3)政府應加大投資回購失控的應對能力。在BT模式建設項目中,項目由政府自身或其指定機構經(jīng)營,按照回購協(xié)議,政府將在竣工驗收后收回該項目。因此在項目交付后,投資方將不再需要分擔任何風險。但是政府,將會面臨項目回購失控的風險,因此,雙方應在訂BT項目工程合同中,明文規(guī)定項目的造價、建設規(guī)模等,以防止超出項目預算。政府與投資人應加強溝通與聯(lián)系,維護友好合作的伙伴關系,及時解決項目中發(fā)生的問題,才能實現(xiàn)共同利益最大化。
4.2 BT項目的投資方應對的措施
(1)投資方選擇BT項目要謹慎,通常BT建設項目的投資額十分巨大,因此投資前應對BT項目的投資環(huán)境和投資條件進行仔細分析研究,并對項目的建設環(huán)境做一個全面的考察,包括政策環(huán)境和施工環(huán)境,然后系統(tǒng)的分析評價項目的風險,最終再決定投資與否。
(2)投資方應提前制定合理可行的融資方案,BT項目一般需要十分巨大的投資,投資商應選擇信譽良好的金融機構融資貸款。對于貸款利率優(yōu)惠,要與金融機構積極洽談、努力爭取。
(3)投資方需構建完善溝通機制。BT模式項目需要大量的企業(yè)單位參與,因此組織管理體系龐大而且復雜,只有優(yōu)化組織管理結構,健全溝通渠道,才能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因此投資方要與各參與者溝通協(xié)調,建立一套完備的溝通交流系統(tǒng),以保障工程的持續(xù)有序的完成。
(4)投資方應重視BT回購協(xié)議。因為我國目前在還沒有明確的BT模式法規(guī),BT建設合同和協(xié)議就成為項目各參與方的參考標準。投資方應對建設工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全面考慮并在合同中作出明文規(guī)定。如果政府不能按照回購協(xié)議支付給投資方投資費用和相應的利潤,投資方將會蒙受巨大的損失。除此之外,若在最初回購協(xié)議沒能及時作出此類約定,在簽訂合同時,應對此加以說明并以條約的形式備注,在將來需要時可以及時補充完善。
(5)投資方應加大對項目的成本、進度和質量的控制力度,對于新工藝新技術的使用要編制詳細的工作計劃和施工方案,以保障施工順利進行。
(6)投資方應適當采用風險轉移的方法。BT建設項目中往往會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風險因素,這些因素是項目發(fā)起人和投資人都無法提前預測的,雙方可以通過購買保險等方式,合理合法的將部分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對于無法投保的風險,雙方應在合同協(xié)議中明確指出風險分擔辦法。
[1] 蔡玉萍.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PPP 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J].都市快軌交通,2007,(2).
[2] 張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BT模式運營探討[J].理論與實踐,2009,(4).
[3] 李永忠,戴斌,陶敏祥.規(guī)范 BT模式融資建設[J].浙江經(jīng)濟,2012,(12).
[4] 尤永波.BT項目投資方的風險評估與對策研究[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0.
[5] 張蕊,劉爾思.項目風險管理層次分析評價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09,(3).
[6] 唐錢龍,劉妙, 黃永. 城市基礎設施投資融資模式探討[J].工程與建設,2010,(1).
Project risk analysis and response measures under BT model
TANG Qian-long1,4,LIU Miao2,3,TANG Qi-wen4,CHEN Long4
(1.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2.China Minmetals ershisany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3.engineering of Hunan ;4.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T-mode, which is Build-Transfer, is a new project financing,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mod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sk factors of BT model, including financial risk, political risk, construction risk, production risk, project risk and risk of non resistance. The risk factors of the four stages of the project decision-making stage, design stage, construction stage and the stage of the transfer and repurchase a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BT project sponsor and the investment side to deal with the risk of the project are analyzed.
BT project model; project risk; risk factors; response measures
2015-10-12
唐錢龍(1980-),男,湘潭人,工程師,研究方向:工程項目管理與工程質量檢測 。
U415.1
C
1008-3383(2015)12-01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