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嫣
斷臍時間對新生兒臍血pH值和血氣分析結果的影響
畢嫣
目的研究新生兒生后10 s內和生后2 min斷臍對臍血pH值和血氣分析結果的影響。方法105例足月妊娠孕婦, 58例入早斷臍組(生后10 s內斷臍), 47例入晚斷臍組(生后2 min斷臍),比較臍動脈血pH值和血氣分析結果。結果兩組間pH值、氧分壓(PO2)、二氧化碳分壓(PCO2)、碳酸氫根(HCO3-)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臍帶夾斷前延遲2 min不會顯著影響臍血pH值和血氣分析結果。
早斷臍;晚斷臍;新生兒;血氣;pH
目前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較高, 仍然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 以往評估新生兒窒息主要依靠羊水性狀及Apgar評分, 近年來人們發(fā)現(xiàn)Apgar評分與新生兒預后并無明顯關聯(lián), 國際權威專著、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和美國兒科學會 (AAP)也已經將臍動脈血氣分析列為診斷圍生期窒息的重要指標, 并用于指導繼續(xù)復蘇和后續(xù)治療[1]。新生兒娩出后,最佳的斷臍時間目前尚有爭議。主要有兩種觀點:①早斷臍:即在新生兒出生后5~10 s內(1 min內)斷臍;②晚斷臍:在出生后2 min或臍動脈停止搏動后斷臍。
目前我國大部分醫(yī)院主要采用Apgar評分診斷新生兒窒息, 但是由于其評分的主觀性, 容易造成誤診或漏診[2]。本院通過臍動脈血氣分析的配合為判斷新生兒窒息提供了有力證據(jù), 因此作者研究健康足月新生兒生后10 s內和2 min臍動脈血氣分析結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本院新生兒生后臍血的pH和血氣分析為常規(guī)測定。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2月105例由健康母親分娩的足月新生兒。58例早斷臍組在生后10 s內斷臍, 47例晚斷臍組在生后2 min進行斷臍。入組標準:單胎妊娠,母體孕前沒有其他疾病, 孕期無妊娠期疾病, 沒有胎兒異常, 37~42周頭位、陰道分娩, 出生體重>2500 g, Apgar評分>7分。樣本在10 min內被使用Radiometer ABL90 血氣分析儀機器測定。分娩過程中, 第一產程活躍期、第二產程持續(xù)性使用胎心監(jiān)護。兩組母親及新生兒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 組間比較使用Mann-Whitney U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新生兒臍動脈血氣分析結果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n(%)]
注:兩組比較, P>0.05
項目 早斷臍組(n=58) 晚斷臍組(n=47) P孕婦年齡(歲) 28.53±4.42 28.25±4.20 0.72孕周(周) 38.83±1.07 39.46±1.23 0.85出生體重(g) 3404.31±470.7 3383±434.83 0.72產次 初產婦 41(70.7) 32(68.1) 0.07經產婦 17(29.3) 15(31.9) 0.83使用分娩鎮(zhèn)痛 44(70.9) 30(63.8) 0.27羊水糞染 8(13.8) 6(12.7) 0.09
表2 兩組血氣分析結果比較(±s)
表2 兩組血氣分析結果比較(±s)
注:兩組比較, P>0.05
項目 早斷臍組(n=58) 晚斷臍組(n=47) P pH 6.91~7.39 7.19±0.08 7.13~7.39 7.21±0.07 0.17 PO2(mm Hg) 9~30 19.00±4.01 12~31 23±4.15 0.82 PCO2(mm Hg) 36~60 47.10±5.17 39~58 47.75±5.09 0.98 HCO3-(mmol/L) 17~33 25.26±5.09 19~38 27.63±4.53 0.88
本研究中健康母親足月陰道分娩的胎兒中, 分娩后立即斷臍和分娩后2 min斷臍, 其臍帶血pH和血氣分析結果接近。延遲斷臍的新生兒將繼續(xù)從胎盤獲得紅細胞和氧氣等的血液供應。晚斷臍的時間選擇2 min, 因為研究顯示更長時間的延遲不會使新生兒獲得更多的血液學益處[3]。
有研究表明, 新生兒如已開始呼吸則臍動脈血氣會發(fā)生變化, 因此晚斷臍組動脈氧分壓值會更高, 但結果顯示兩組pH和血氣結果沒有明顯差異??赡芘c延遲夾臍帶時由于胎盤組織繼續(xù)消耗氧氣, 會影響血氣有關。采樣的方法是雙重結扎臍帶, 發(fā)現(xiàn)在室溫下雙重結扎臍帶, 1 h后測定血氣, 結果是沒有差異的。此外, 研究結果也與臍動脈血氣的采樣技術規(guī)范性有關, 學者們認為 :①留取臍帶的節(jié)段應盡可能接近胎兒側, 愈近胎兒側愈能反映胎兒的血氣狀況。②檢測時間檢測要盡早, 如臍帶留置過久, 血pH和PO2會逐漸降低,而PCO2逐漸升高。在室溫下或冰箱冷凍層保存分別勿>30 min和60 min。臍動脈血pH值隨時間延長僅有輕度下降, 夾閉臍帶1 h內的臍動脈血氣參數(shù)無明顯改變, 有研究則認為臍動脈血血氣參數(shù)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出現(xiàn)變化, 不能真實地反映新生兒出生時的情況, 所以應盡早進行檢測。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對象為正常陰道分娩的新生兒, 缺乏剖宮產、早產兒等不同組間pH結果的比較。隨著對新生兒臍帶血血氣研究的深入, 將為客觀評價新生兒生后狀態(tài)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指標。
[1]盧德梅, 柳青葉.分娩方式及測量時間對新生兒臍動脈血pH值影響的探討.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2, 9(34):1-3.
[2] 謝維衛(wèi).分娩期臍血血氣分析與新生兒的相關性.中國婦幼保健, 2011, 26(34):5352-5354.
[3] 朱東波, 孫香玲.臍血血氣分析評價圍生期窒息及新生兒預后的相關研究.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 2006, 13(1):51-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210
2015-06-02]
116000 遼寧省大連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