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會(吉林省樺甸市紅石砬子鎮(zhèn)中心小學,吉林 樺甸 132400)
實施感恩教育的幾點做法
陳長會
(吉林省樺甸市紅石砬子鎮(zhèn)中心小學,吉林 樺甸132400)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對青少年學生接觸最多,了解最深,影響也最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常常是學生的楷模。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必定有良好的師德,敬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能把自己的感恩之心、勇于承擔責任的品質(zhì)在平日教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
如,中午休息時間我經(jīng)常和學生一起聽聽唱唱《娃哈哈》 《感恩的心》等歌曲;積極參加學校的“三八婦女節(jié)”演講賽;當自己的教案掉在地上,學生主動為我撿起時深情地說一聲“謝謝”;當我和學生一起走在操場上,自然地彎腰撿起地面上的垃圾;和同年組教師的和諧相處,互幫互助;認真地批改每一位學生的作業(yè);從不嫌棄一個“問題學生”;總是把粉筆用到不能再用……“此處無言勝有言”,這些都是最好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明確指出:“智力教育,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chǔ)知識,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痹谖覀冃W語文教學中,感恩教育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只有認真鉆研教材,挖掘語文學科中感恩教育的因素,教學中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點撥學生知恩、感恩、報恩。
如,《母親的賬單》讓我們感受到母親只是付出而不求回報的無私無價的母愛,教育孩子們要有一顆孝心,這是做人的良知與道德;《難忘的八個字》倫納德老師的善良,對學生的關(guān)愛深深打動著我們的心,我們要感謝老師們的付出,因為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悉心教育;《平分生命》中男孩勇敢地為妹妹輸血,血濃于水的親情讓人感動不已。
1.充分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重要節(jié)日養(yǎng)成感恩習慣。
如,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讓孩子們在家里給父母捶捶背,洗洗襪子,洗洗腳,送上自己用省下的零用錢買的一份禮物,給爸爸媽媽一個深情的吻,遞上一封感恩信;清明節(jié)祭掃烈士墓,獻上自己親手扎制的小白花;重陽節(jié)為爺爺奶奶及身邊的老人打掃衛(wèi)生,表演節(jié)目,讓學生感受到人間需要溫暖;這些取之不盡的節(jié)日資源,有效地強化學生的感恩意識,學生就會富有愛心,主動去關(guān)心他人。
2.在活動中注重實踐,感恩知行。學校組織開展“感恩知行”演講比賽,“慶十一唱響中國”合唱比賽,“感恩祖國、感恩老師、感恩家鄉(xiāng)”等一系列內(nèi)容的手抄報評比,詩歌朗誦,講感恩故事,繪畫比賽。我班開展了“讓感恩根植于心中”主題班會,到社區(qū)撿垃圾,做合格小公民的實踐活動。這些實實在在的教育活動,讓孩子的心是真誠的,行動是自發(fā)的,把感恩承責真正地灌輸?shù)胶⒆觽兊膬?nèi)心深處。
3.激勵評價,細節(jié)處入手。懂得感恩,便有了責任,然而緊靠節(jié)日活動畢竟有限,所以我把感恩之心浸潤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如,互相檢查課前準備是否做好,上課有沒有專心聽講、積極思考,有沒有尊重各科老師的勞動成果,是否完成作業(yè)任務……我班采取日日評、周周評、月月評、學期評的激勵評價制度,樹立做得好的同學為榜樣,帶動其他學生。
我經(jīng)常組織學生觀看校園文化長廊,每層樓墻壁張貼的名人名言,感恩故事,并記錄下來,談談自己的感受。背誦學校的校風、教學特色,使學生耳濡目染,領(lǐng)會感恩的真諦。讓他們徜徉其中,浸潤其間,體驗濃濃的感恩氣息。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在《教育的對話》中這樣寫道:“再簡單的生命筵席,也會因為愛而倍感豐盛。當愛像明媚的陽光一樣照射寒冷的心房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愛的本身就是一波弦音的震顫,一種花香的彌散、持久、熱烈,從一雙手到另一雙手,從一個人到另個人?!备卸鹘逃皇且怀幌Γ蓽\入深、由近及遠。先學會感恩自己最親近的父母;由此擴而廣之,為爺爺、奶奶兄長等付出愛心;再擴而廣之,感恩家鄉(xiāng)、祖國;繼續(xù)擴而廣之,為素不相識的人……讓我們把這種感恩之心代代相傳。
我的點滴做法還很膚淺,今后我將和學生共同進步和成長,讓我們的生命閃耀出人性的光輝。
陳長會(1963-),吉林省樺甸市紅石砬子鎮(zhèn)中心小學,小學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