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關于松尾芭蕉俳句漢譯的研究

        2015-03-02 05:03:21劉曉穎
        關鍵詞:松尾俳句漢譯

        劉曉穎

        (貴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語言學研究·

        關于松尾芭蕉俳句漢譯的研究

        劉曉穎

        (貴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俳句自新文化運動從日本傳入中國以來,就在翻譯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日語界的專家與學者以定型翻譯與非定型翻譯為中心,提出了“白話詩歌型”“五七五”“三四三”等各種俳句翻譯的形式,但這場爭論持續(xù)至今也仍未達成統(tǒng)一,不論哪一種翻譯方式似乎都尚存缺陷。通過對俳句的形式、內(nèi)容、特點等的分析,發(fā)現(xiàn)“三五”或“三七”形式的俳句漢譯方式,不僅能夠反映出俳句的節(jié)奏特點和內(nèi)部結構,而且在內(nèi)容、意義上也更加契合原文。

        俳句;漢譯;松尾芭蕉;切字;節(jié)奏

        一、引言

        俳句是日本文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獨特的詩歌形式,至今仍長盛不衰。作為世界上最短的定型詩,俳句的創(chuàng)作有著嚴格的規(guī)則要求。一首俳句須由五、七、五三節(jié)17音構成,每首俳句中必須有一個“季語”,多數(shù)俳句中還含有“切字”。松尾芭蕉作為日本的“俳圣”,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不朽的名句,并且對日本俳句的發(fā)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之后又經(jīng)過與謝蕪村、小林一茶、正岡子規(guī)等人的傳承與發(fā)展,最終使得俳句成了在世界文壇中獨具影響力的一種文學形式。在20世紀末的法國、英國、美國等國家都曾掀起過一股日本俳句的翻譯熱潮。

        俳句自新文化運動起傳入中國后,我國的文學工作者就對于俳句的翻譯形式展開了廣泛的討論。周作人可謂是我國俳句漢譯的第一人,其采用白話詩歌的形式翻譯了大量的俳句作品。后來李芒、王樹藩、林林等日語界的學者和翻譯家又提出了“五七五”“三四三”“五言兩句”等等不同的翻譯形式,還有許多日本的專家學者參與到了俳句翻譯的探討中來,但直到今天,學術界仍未有統(tǒng)一定論。

        俳句翻譯方式主要分為非定型翻譯和定型翻譯兩大類。顧名思義,非定型翻譯即根據(jù)原詩的長短、信息量等采用不同的字數(shù)、形式等對俳句作品進行翻譯;定型翻譯即只采用一種較為固定的形式對所有的俳句作品進行翻譯。就目前松尾芭蕉最為著名的“古池”這首俳句的翻譯來說,其中比例最高的為定型翻譯中的“五七五”形式、“三四三”形式及“五言兩句”和“七言兩句”形式。其中前兩種采用了異化的方式,以符合日本俳句表現(xiàn)形式的方法進行翻譯,后兩種采用歸化的方式,以中國傳統(tǒng)絕句詩的形式對其進行翻譯。但不論哪一種翻譯方法,都不可避免地添加了原作品中并未存在的字詞和譯者的主觀感情。因此,現(xiàn)行各種俳句翻譯方式都可以說存在一定缺陷。

        由于中日語言上的差異,兩國詩歌本身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就不可能完全對等。如何盡可能在準確傳達情感內(nèi)容的前提下,又讓讀者體會到其獨特的韻律與形式,這是俳句漢譯所要克服的最大困難。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礎上,對俳句的特點加以分析,提出“三五”或“三七”形式的俳句漢譯,并對松尾芭蕉部分作品進行試譯。

        二、 先行俳句翻譯概觀

        俳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連歌。連歌是日本平安時代初期興起的兩人共同吟詠一首和歌的娛樂游戲。一般是第一人詠前半句“五七五”,第二人詠后半句“七七”。室町時代末期,連歌的規(guī)則和內(nèi)容都已經(jīng)變得極為嚴肅復雜,于是出現(xiàn)了力圖擺脫連歌的嚴謹格律,用平易的口語表達詼諧、輕松題材的“俳諧連歌”,簡稱“俳諧”。俳諧連歌中,第一句“五七五”被稱作“發(fā)句”。發(fā)句十分重要,往往由座中才學最高者吟詠。由于其重要性,山崎宗鑒等人常將其獨立出來,成為一種新穎的吟詠形式,這就是最早的俳句。由此,俳句的發(fā)生演變過程可以歸納為:和歌→連歌→俳諧連歌→俳句(發(fā)句)。就其本質(zhì)而言,俳句是“一句話”,類似我國漢詩中的“起句”。

        目前俳句翻譯方式歸納起來主要分為非定型翻譯和定型翻譯兩大類。其中定型翻譯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五七五型(王樹藩);三四三型(高橋史雄、松浦友久);三三五型(劉德潤);五言兩句、七言兩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彭恩華)。非定型翻譯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白話詩歌型(周作人);靈活翻譯型(四七、三七、七五等)(李芒);一詞加一句型(金中)。

        以目前松尾芭蕉最為著名的“古池”這首俳句的翻譯為例,原句: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譯文如下。

        (1)五七五型

        悠悠古池畔,寂寞蛙兒跳下岸,水聲——輕如幻。(王樹藩譯)

        幽幽古池畔,青蛙跳破鏡中天,叮咚一聲喧。(陳德文譯)

        閑寂古池旁,青蛙躍進池中央,撲通一聲響。(葉渭渠譯)

        幽幽古池塘,青蛙入水撲通響,幾絲波紋蕩。(陳巖譯)

        (2)三四三型

        古池塘,青蛙入水,發(fā)清響。(李芒譯)

        (3)三七/四七型

        古池塘,青蛙跳入水聲響。(林林譯)

        古池塘,一蛙跳進聞幽響。(李芒譯)

        古池幽靜,跳進青蛙聞水聲。(李芒譯)

        (4)五言兩句

        蛙躍古池內(nèi),靜潴傳清響。(彭恩華譯)

        古潭蛙躍入,止水起清音。(田漢譯)

        (5)五言絕句

        蒼寂古潭邊,不聞鳥雀喧。一蛙穿入水,劃破鏡中天。(姜晚成譯)

        古池幽且靜,沉沉碧水深。青蛙乎跳入,激蕩是清音。(檀可譯)

        (6)白話詩歌型

        古池——青蛙跳進水里的聲音。(周作人譯)

        (7)一詞加一句型

        古池,蛙縱水聲傳。(金中譯)

        相當一部分學者還是建議直接采用俳句原本的“五七五”形式進行漢譯。但是日文假名和中文漢字包含的信息量原本就不等,有時為了湊足17個字需要添加大量原文中沒有的字詞。如譯文(1)中“悠悠”“幽幽”“閑寂”的古池,“寂寞”的娃兒,“輕如幻”“叮咚”“撲通”的水聲等等。而且為了適應“五七五”的節(jié)奏,有時難免將古語和現(xiàn)代漢語相混雜,讀來反倒有些不倫不類。原本俳句就是短小精煉,意味深長的,尤其“蕉風”俳句,更是以枯淡、留白為特色,還往往蘊含著一絲哲理和禪意,如果將詞句補足,意味說盡,已經(jīng)將俳句的情趣大打折扣。

        譯文(2)中的“三四三”形式,高橋史雄等日本學者認為是“適合俳句的唯一形式”[1]。因為這種譯法不論從節(jié)奏還是音律上都與俳句較符合,從字數(shù)上來看又避免了額外的增補,因此也受到一部分學者的推崇。但這種形式局限性較大,只有短短10個卻還要由兩個逗號隔開,有時用詞稍嫌重復冗余,有時又無法清晰地表達邏輯關系。相比之下譯文(3)所采用的“三七”“四七”形式就顯得更為銜接緊密、用詞精煉些,卻又不失詩歌韻味。

        譯文(4)、(5)是將俳句完全的漢詩化了,譯成中國傳統(tǒng)五言、七言詩歌的形式。王樹藩先生認為五言兩句尚顯“素雅、利落”,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好像半首五絕,人們還在等待下文,卻戛然而止”,而七言四句更不用說,兩句已將“原詩業(yè)已譯盡,再有下文便屬于‘創(chuàng)作’了”[2]。并且俳句作為一種極具日本特色的詩歌,如果失去了其獨特的形式,和中國漢詩混為一談的話,就無法將其獨特的文化與美感傳達給中國讀者了。

        其實譯文(6)可以說是相當契合原詩的,既沒有添詞加句,文字的順序也和原文一致,按理說應該很符合李芒先生提出的“不外加詞語”和“保留原歌語言結構上某些特點”。但李芒先生對該譯作的評價卻恰恰是“詩味不濃”甚至“未成為漢詩”[2]。的確,這樣翻譯完全符合原文意思,但過于平白不僅沒有了詩的情趣,而且連詩的節(jié)奏韻味也都喪失了,實在難以稱之為優(yōu)秀的譯文。

        譯文(7)所采用的一詞加一句的譯法實際上和譯文(2)、(3)中的“三七”“四七”形式有異曲同工之處。不論從字數(shù)還是形式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俳句的特點,也沒有添加多余字詞。因此筆者認為這幾種譯法都還是比較適用于俳句漢譯的。但歸根結底俳句是一種定型詩歌,為避免讀者產(chǎn)生“原來俳句就相當于一句話”或“俳句和中國的五言絕句一樣”之類的錯誤印象,能否在此基礎上探索出一種較為固定的、更適宜于俳句漢譯的形式呢?

        三、“三五”或“三七”形式的俳句漢譯

        俳句是一種格式嚴謹?shù)脑姼?,并不像自由體詩和白話詩歌一樣形式多變,因此在翻譯的時候最好也采用較為固定的形式,以便讓廣大讀者對俳句有一個更貼切、深刻的印象與理解。筆者經(jīng)過總結與思考,提出以“三五”或“三七”這兩種形式來對俳句進行漢譯。如上文中松尾芭蕉的“古池”一詩,可譯為:“蛙忽躍,古池水聲漸。”

        以下將從幾個方面來說明“三五”或“三七”形式俳句漢譯的理據(jù)。

        1.俳句的格式

        俳句有固定的格式,需由“五-七-五”3節(jié)17音構成,稱為上五、中七、下五。每首俳句中必須包含“季語”,多數(shù)俳句中還含有“切字”。但由于日語假名是復音文字,中文漢字是單音文字,二者所包含的信息量不同。基本日語假名二音才相當于一個漢字[3]。因此俳句的17音大概相當于8個半漢字。并且兩個假名組成的拗音只算一個音,長音及促音符號各算作一個音,因此有的俳句往往連17個音都不到[4]。如此看來,上述譯文中只有“三四三”“三七”“四七”“五五”幾種形式,字數(shù)都為10個左右,其他形式則明顯偏長,這樣一來對原詩添枝加葉就是無可避免了。如果一味追求“五七五”形式的統(tǒng)一而忽略了內(nèi)容的忠實,反而得不償失。

        李芒先生也主張“在原文之外添加的詞語要限制在最少的程度,一般都采取兩個長短句——一短一長、一長一短,或二句五言,最長也不超過二句七言的方法。從實踐結果來看,這種譯法是能夠較好地表現(xiàn)原作的面貌的”[3]。另外,李芒先生還說過宜用“唐詩宋詞”的格調(diào)進行俳句翻譯。而“三五”或“三七”的形式在唐詩宋詞及古代韻文中都多有出現(xiàn),既符合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俳句的特點。因此筆者認為翻譯時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多寡,一般信息含量少的采用“三五”形式,信息含量多的則再添二字,采用“三七”形式翻譯即可。

        2.俳句的結構

        一首俳句按照音節(jié)劃分,可以分成“五七五”三小節(jié), 但如果按其內(nèi)容、意義劃分, 多數(shù)俳句只能分成兩句。所以才有“ 三節(jié)二句”[5]之說。在探討徘句漢譯問題時,俳句的句結構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句結構不僅對詩的韻律形成有著重要影響,而且也是其形式美的重要內(nèi)容。說到句結構就不能不提到俳句中的“句切れ”和 “切れ字”。

        高橋史雄先生認為徘句的句結構有兩種[2],一種是“初句切れ”,如:

        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

        荒海や/佐渡に橫たふ天の川

        另一種是“二句切れ”,如:

        五月雨を集めてはやし/最上川

        啄木も庵は破らず/夏木立

        事實上還有第三種句結構,筆者在這里姑且稱之為“中切れ”。如:

        風流のはじめや/奧の田植え歌

        早苗とる手もとや/昔のぶ摺

        這三種現(xiàn)象的形成可以說是由于俳句所特有的“切れ字(切字)”在句中所起的作用。常見的切字有や、かな、けり等等。

        俳句中的切字有些位于上五句末,有些位于中七句末,有些位于下五句末,還有些位于中七句中,也就是所謂的“破格句”。對于切字在句末和沒有切字的俳句,也可以根據(jù)其中的“より、の”等副詞或助詞清楚地判斷出其邏輯關系。如:

        蠶飼する人は/古代のすがた哉(切字在句末,八/九結構)

        五月雨を集めてはやし/最上川(無切字,五七/五結構)

        可以看出,90%以上的俳句都是“初句切れ” 和“二句切れ”結構,即“五/七五”或“五七/五”結構。還有一小部分“破格句”是“中切れ”,構成了“八/九”或“九/八”等兩句的結構。因此可以將俳句看成是“一短一長”的兩句,而并非“短長短”的三段式結構。在進行俳句漢譯時,漢字兩句已經(jīng)足以涵蓋俳句的內(nèi)容,并且“三五”或“三七”的形式與俳句“五/七五”的結構相對應,更能夠反映出其內(nèi)部結構和邏輯關系,是比較適宜于俳句翻譯的。

        3.俳句的節(jié)奏

        松浦友久先生指出:俳句在切字的位置產(chǎn)生一個較長的節(jié)奏停頓,“五七五”音本來所具有的流動受到抑制,同時切字之外的二句連讀,構成一組連貫的詩聯(lián)。實質(zhì)上在一首俳句中,三個短句之間的兩個停頓節(jié)奏并非等長。由于切字本身具有停頓作用,將整首俳句一分為二,不含切字的另外兩句原本從邏輯聯(lián)系上就更為緊密些,并且切字還往往含有抒情、感嘆的意味,因此在切字處的停頓要遠大于另一處。所以俳句的節(jié)奏實際上并非“五/七/五”,而是“五//七/五”或“五/七//五”。

        并且俳句中還有一部分“破格句”。例如:

        風流のはじめや奧の田植え歌

        此句的確是17音,但如果非要按照“五-七-五”的音律去讀成“風流の/はじめや奧の/田植え歌”的話,便會將原詩完整的意思攔腰斬斷,變得詞不成詞、句不成句了。而是應該在切字的地方斷句,讀為:

        風流のはじめや/奧の田植え歌

        這種情況下似乎也譯成兩句更為合適。

        而中國的五七言漢詩( 包括古典詩歌、歌謠以及新民歌) 對節(jié)奏也有著嚴格的要求,詩行一般都要用“ 三字尾” 來收尾。所謂“ 三字尾” 就是要求每行詩的單字頓, 必須安排在每行詩倒數(shù)第一或第三個字上[5]。所以, 五七言漢詩一般的節(jié)奏形式都是這樣的:

        五言: 床前/明月光 舉頭/望明月

        七言: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因此采用“三五”或“三七”的形式來翻譯,節(jié)奏形式實際上為:

        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 → 蛙忽躍//古池/水聲漸。

        荒海や//佐渡に橫たふ/天の川 → 海濤怒//似是銀漢/橫左渡

        可以看出,節(jié)奏形式和原詩基本是完全對應的。

        4.“三五”或“三七”形式的芭蕉俳句試譯

        五言句和七言句都是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句式,“三五”或“三七”的形式仿佛一句唐詩或宋詞的片段,意猶未盡,卻又恰好詮釋了俳句富有余韻的特點。譯文逗號處為一大停頓,三字尾前為一小停頓,又完全符合俳句“三節(jié)二句”的結構型式和節(jié)奏特點。

        以下是筆者以“三五”或“三七”形式對松尾芭蕉部分俳句進行的試譯:

        1.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 譯:蛙忽躍,古池水聲漸。

        2.蠶飼する人は古代のすがた哉 譯:育蠶人,古風韻猶存。

        3.閑さや巖にしみ入蟬の聲 譯:萬籟寂,蟬聲浸巖里。

        4.夏山に足駄を拝む首途かな 譯:拜屐痕,夏山健步登。

        5.笈も太刀も五月にかざれ紙幟 譯:五月祭,背箱長刀鯉魚旗。

        6.五月雨を集めてはやし最上川 譯:五月雨,最上川處奔流急。

        7.川舟やよい茶よい酒よい月夜 譯:舟中行,茶香酒美夜月明。

        8.笠島はいづこさ月のぬかり道 譯:笠島遙,五月梅雨泥濘道。

        四、 結語

        通過上面所舉“古池”的譯文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譯本都是按照原詩的表現(xiàn)形式順譯而成的,基本沒有任何變化。眾所周知,在實際翻譯中,為了照顧到翻譯的形式、內(nèi)容、通順度等等,加譯、減譯或倒譯的方式都是經(jīng)常使用到的。因此對于切字位于后部,或是句結構前長后短的俳句,將翻譯順序稍作調(diào)整,將后面的內(nèi)容提到前面,或是在不影響原句內(nèi)容含義的前提下靈活變換,構成“三五”或“三七”的形式,這樣也未嘗不可。

        從風格上看,“三五”“三七”的形式較為短小精煉,不影響俳句寓情于景的“寫生”風格;從內(nèi)容上看,由于漢、日語間單音文字與復音文字的差別,“三五”“三七”形式足以表達原詩內(nèi)容而不必外加詞匯;從形式上看,由于日語聽覺形式與視覺形式的不同步,俳句的字面形式實質(zhì)并非“五七五”;從結構上看,所有俳句都可根據(jù)其切字及邏輯關系劃分為一長一短的非對稱結構;從節(jié)奏上看,俳句的節(jié)奏停頓也是可以和“三五”“三七”形式的漢譯完全對應的。因此,以“三五”或“三七”形式來進行俳句的漢譯,不僅能夠反映出俳句的節(jié)奏特點和內(nèi)部結構,而且在內(nèi)容、意義上也能夠做到契合原文,既無須添加多余字詞,也不過于直白平淡,能夠較為準確地將俳句精煉含蓄、余韻悠長的獨特美傳達給中國讀者,是一種較為適合俳句漢譯的形式。

        [1] 高橋史雄.和歌和俳句的翻譯也要有獨特的音律美——兼與李芒先生和羅興典先生商榷[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1,(4):10-14.

        [2] 王樹藩.《古池》翻譯研究[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1,(4):47-51.

        [3] 李 芒.俳句漢俳漢譯[J].日語學習與研究,1999,(3):45-47.

        [4] 彭恩華.日本俳句史[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3.

        [5] 杜鳳剛.關于俳句漢譯定型化問題[J].外語與教育教學,1984,(1):47-50.

        (責任編輯:韓大強)

        2015-01-15

        2014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2014A057)

        劉曉穎(1991-),女,河南信陽人,碩士,研究方向:日本韻文學研究及翻譯。

        I313

        A

        1003-0964(2015)02-0123-04

        猜你喜歡
        松尾俳句漢譯
        教你畫海洋動物
        教你畫海洋動物
        小讀者(2024年9期)2024-06-01 07:02:34
        趣說俳句
        《李爾王》漢譯的序跋研究
        英語否定詞的分析與漢譯
        日本俳句對中國小詩的反影響
        大眾文藝(2018年16期)2018-07-12 07:26:46
        新派俳句的傾向
        名作欣賞(2017年19期)2017-07-15 07:25:11
        中國禪宗思想對松尾芭蕉俳諧思想的影響
        文學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28
        西方譯學術語的漢譯現(xiàn)狀與思考
        五月的大雨
        視野(2015年16期)2015-08-20 00:01:36
        一本一道vs无码中文字幕|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性夜夜春夜夜爽aa片a| 国产亚洲女人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4455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国色天香|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日本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白白色发布会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 99这里只有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国产高清在线播放| 人妻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性色av| 又黄又爽又色视频| 国产高清乱理伦片| 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亚洲av日韩av一卡二卡| 亚洲女同性恋第二区av| 国产精品二区一区二区aⅴ污介绍|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仙踪林 |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夜夜欢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久久婷婷综合色拍亚洲| 情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四川丰满妇女毛片四川话| 久久艹影院| 用力草我小逼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