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蘭
(福建省寧化六中)
如何提高生物習題課講評的有效性,是每個生物教師應該面對的課題。本人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歸納一些方法,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對一份練習或試卷批改時,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記錄、統(tǒng)計,這樣講評時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針對生物試卷只有兩種題型:選擇題和填空題。筆者的具體做法是:在批改前對選擇題設計一張統(tǒng)計表。內容有每題的題號,正確答案,各選項的人數(shù)統(tǒng)計。對填空題出現(xiàn)錯誤率較高的空格,直接在空白卷上標注學生的各種典型性的答案。收集整理好第一手資料,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分析,以提高習題講評課的有效性。
例如,在某次習題講評課前,筆者對學生選擇題答題的記錄統(tǒng)計表。(共50 人)(見下表)
通過對表格的分析,筆者制訂了針對這幾道題的講評方案:重點講評錯誤率高的題目。即第1 題、第3 題和第5 題。而在第1題的講評中,著重分析A 項;在第3 題的講評中,著重分析C 項,在第5 題的講評中,著重分析C 項和D 項。由此可看出,只有收集整理好錯誤率高的題目,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知識缺漏,存在的能力缺陷,方法問題。教師才能根據相關內容,收集整理好相關的主干知識,圖片及多媒體課件資料,知識遷移的典例等。如果僅憑感覺,倉促上課,沒有什么針對性地上習題講評課,很有可能講不到學生的疑點和難點,只有這樣有針對性地備好課,才能在內容上保證講評課的有效性。
在教學的雙邊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得出正確的結論。使學生體驗到主動獲取知識的快樂,學會交流,學會分享,并具有創(chuàng)造性。在習題講評課中,如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呢?科學組建四人學習小組是關鍵。
一個班級50 多人,每個人的學習水平不同,學習能力也不同。每個人存在的問題也不完全相同,想法也有差異。課堂上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問題,只能針對大多數(shù)人存在的知識缺漏進行有效性的講評。新課程又要求我們要面對全體學生,那如何使教學能面對全體學生,并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呢?根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板。筆者科學合理地組建了四人小組,讓生物成績較好又負責的同學當組長,其他三人有成績中等的和較差的。習題講評課前10~15 分鐘,告訴他們除老師重點解決的題目以外,還存在的疑問可以在組長的組織下合作討論解決。如果組內解決不了,可以找老師或者別的組支援。高中生已經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合作學習提供了可能,另外,同學之間寬松、平等地交流與互動,更有助于激發(fā)他們去努力探究,去獲得認同。許多國外研究專家正把生生互動,當作教學中尚待進一步開發(fā)的寶貴的人力資源,認為生生互動是教學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學習的代表人物斯萊文教授曾精辟地指出:“實際上,教師的一切課堂行為,都是發(fā)生在學生——同伴群體關系的環(huán)境之上的?!币虼?,充分開發(fā)和利用教學中的人力資源,加強生生之間的互動,可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對于習題中的一些重難點,通過批改,老師只知道答案錯誤,不能看出學生的思維過程,也就不能發(fā)現(xiàn)學生真實存在的誤區(qū)和卡殼點。四人小組的討論也不能有效解決,就只能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過程中,找出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此,筆者設計了以下流程。
所謂說題,就是讓學生把審題、分析、解答等思維過程說出來。這樣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其出錯的地方,是概念混淆?還是審題不清?或者解題方法的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水稻(2n=24)一個染色體組有12 條染色體,但水稻的一個基因組應有13 條染色體
②普通小麥(6n)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后,長成的植株細胞中含三個染色體組,但其不是三倍體
③番茄和馬鈴薯體細胞雜交形成的雜種植株含兩個染色體組
④馬和驢雜交的后代騾是不育的二倍體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此題四句話,涉及染色體組、基因組、三倍體、細胞融合、生殖隔離等內容,要求學生說出每句話的含義,就可以將其有關易混淆的概念講清楚。
布魯納說:“學生的錯誤都是有價值的?!币淮五e不怕,關鍵要找出錯誤的原因,避免下次犯錯。如何找出錯誤的原因,追問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所謂追問,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二度”提問,再次激活學生的思維,推導出問題的實質??梢栽阱e誤處提問,將錯就錯,引導學生回答,使其在前后矛盾中搞清楚錯誤原因;另外,也可以對一道題追問,使學生弄清相關知識點的聯(lián)系,構建知識系統(tǒng)。
例如,某二倍體生物基因型為AA,在減數(shù)分裂間期時,基因A 突變?yōu)榛騛,則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期基因A 和基因a 的位置關系正確的是 ( )
此題很多學生分不清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的區(qū)別,我先追問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各自發(fā)生時期?發(fā)生的部位?并要求學生用圖解把發(fā)生的結果畫出來。這樣重難點就不攻自破,還把這兩個概念區(qū)分清楚了。
判斷一節(jié)習題講評課是否真的高效,衡量的一個標準是學生是否提煉出一套適用的解題方法,為今后的解題明確方向。通過講評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審題不清,獲取信息的能力不強;(2)識圖能力較差,觀察,綜合分析能力弱;(3)答題欠規(guī)范,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和表達能力不夠。所以,一節(jié)習題課要留5~10 分鐘,引導學生從以上三個方面加以總結,歸納出自己的收獲。
事實證明,習題講評課如果能根據錯題反饋情況,分析錯因及該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逐步深入探究問題本質,學生的思維才能動起來,課堂的氣氛才能活躍,學生才能學得快樂,課堂才能真正有效。
蘇亦飛.“生物習題講評課”有效性的探索[J].文理導航:中旬,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