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峰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代謝科
做有意義的改變
——來自人群、實踐和研究的感悟
沈云峰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代謝科
The Introduction of Outstanding Educator in Diabetes Award
今年的ADA糖尿病杰出教育獎頒給了來自麻省總醫(yī)院的注冊糖尿病營養(yǎng)師(RDN)Linda M. Delahanty女士。6月6日,在授獎儀式上,她作了主題為“做有意義的改變——來自人群、實踐和研究的感悟”的大會演講。
Delahanty認為,糖尿病教育者怎樣去教患者比教患者干什么對改善患者的生活、健康和糖尿病狀態(tài)更重要。她說到:“不是在糖尿病教育方面做什么,而是怎樣去做,能給糖尿病患者帶去更多益處”。當患者知曉如何自我處置飲食問題,他們能更好地調(diào)整食物攝入和鍛煉,以適應個體需求。這樣更傾向于獲得成功。她建議,除了教嚴格控制飲食外,還應該教會處理飲食習慣的技巧;不可能吃得完美,但要盡可能在大多數(shù)日子里吃得更好。
Linda M. Delahanty
對大多數(shù)患者而言,飲食問題并不僅僅是吃什么和避免什么這么簡單,往往是不知道一輩子該怎么吃才合適。稱重每份要進入你口中的食物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方法。Delahanty通過敘述了她的個人經(jīng)歷來說明飲食控制是糖尿病自我管理中最困難的一環(huán)。1975年,Delahanty的妹妹被診斷為1型糖尿病。當時沒有血糖自我檢測設(shè)備,這需要稱重每一份食物來控制飲食,但六個月后因無法堅持而被迫中止。她說:“我妹妹告訴我,她無法過著在今后的一輩子里每個中午只能吃三分之二個蘋果的生活。這根本不可行,所以妹妹放棄了。沒人給她希望,幫助她應付,并且?guī)椭鲂┛尚械氖虑??!?/p>
Delahanty女士參與了糖尿病控制與并發(fā)癥試驗(DCCT)研究。與其他研究人員一樣,她很快認識到?jīng)]有飲食控制將無法實現(xiàn)DCCT的預期目標,患者被要求自行管理的大量信息超出想象。一項DCCT的附帶研究確認了六個影響飲食方案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包括:對飲食建議的依從性、調(diào)整飲食以適合個體需求、對高血糖適當?shù)奶幚怼⒈苊鈱Φ脱沁^于積極的治療、避免零食、保持始終如一的睡前加餐計劃。DCCT研究獲得的啟示就是:糖尿病教育者要學會關(guān)注患者獲得成功所需要的技巧,關(guān)注“需求到知曉”有助于使飲食計劃可行。
糖尿病預防計劃(DPP)比較了二甲雙胍、生活方式干預和安慰劑對糖尿病前期患者轉(zhuǎn)歸的影響。Delahanty女士參與了DPP研究中生活方式干預的設(shè)計。她說人們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有發(fā)生糖尿病的風險,就會有很強的動力去改變。正如DPP研究表明:即使輕微的生活方式改變,其效果也比二甲雙胍作用強將近兩倍。通過對DPP研究中的雙胞胎比較,發(fā)現(xiàn):生活方式干預也能對抗某些有害基因的效應。這也提示我們: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發(fā)生是可能的,減重8~10磅就可以帶來顯著的益處。
DPP的一項附帶研究發(fā)現(xiàn):減重是預防糖尿病單一且最重要的預測因素,平均每減重1千克,糖尿病風險下降16%。DPP研究還顯示減重非常困難。只有49%的患者在6個月時體重下降7%,37%的患者在研究結(jié)束時保持了7%的體重下降。
Look AHEAD研究檢測了生活方式干預的心血管效應,發(fā)現(xiàn)對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沒有顯著影響,但對生活質(zhì)量、用藥的數(shù)量和支出、身體機能、體型、抑郁、性功能和其他因素都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
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改善糖尿病預后(IDOLc)研究納入了Look AHEAD研究的結(jié)果進入臨床計劃。與標準干預組相比,接受強化生活方式教育的干預組顯示出更好的飲食自我效能和飲食技巧。
REAL HEALTH糖尿病研究則將一些小規(guī)模的發(fā)現(xiàn)轉(zhuǎn)化進入了一個大人群。人們知道做什么,我們就需要幫助他們學會怎樣去做。減重不是來自意志的力量,而是技巧的力量。技巧正是我們要去教的那些有效的東西。
10.3969/j.issn.1672-7851.2015.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