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麗
(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第三小學 陜西寶雞 722200)
淺談幼小銜接之小學篇
趙亞麗
(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第三小學 陜西寶雞 722200)
因此,幼小銜接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wěn)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轉折期,是孩子幼兒園生活的結束,小學學習的開始。幼小銜接不是單方面的誰向誰靠攏,而是雙向性的互相銜接,彼此滲透。當然,這不僅僅是幼兒教師的事,也值得我們每一位小學教師尤其是低年級教師認真思考。
幼小銜接 身心特點 激發(fā)興趣 尊重 理解
在近幾年的小學教育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小學低段學生的發(fā)展與其所接受的幼兒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幼小銜接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wěn)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轉折期,是孩子幼兒園生活的結束,小學學習的開始。幼小銜接不是單方面的誰向誰靠攏,而是雙向性的互相銜接,彼此滲透。如果引導得好,它會對孩子小學階段乃至整個學習階段都有所幫助;反之,如果處理得不好,可能會對幼兒日后的發(fā)展帶來不利的影響。[1]
當然,這不僅僅是幼兒教師的事,也值得我們每一位小學教師尤其是低年級教師認真思考。而在小學低年級教育中,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弊端:
1.小學與幼兒園沒有充分的聯(lián)系。很多幼兒園的教師對幼兒教育特點運用自如,但缺少對小學教育規(guī)律的了解,小學低年級教師中熟悉幼兒園教育特點的少之又少。幼兒教師與小學教師沒有機會一起研究銜接工作,這就導致了對彼此的教育標準,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育活動等的不了解。[2]
2.幼小銜接較單向,較片面。很多幼兒園在這方面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有了相應的向小學靠攏的行動,而很多小學低年級教師卻錯誤的認為: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大班的事,上了小學就已經(jīng)做好了銜接工作。殊不知,幼小銜接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它貫穿于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全學年,孩子在學校里的一些表現(xiàn)正是在幼兒園的延續(xù)。
3.認為物質的準備很重要,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準備。雖然孩子在上學前就已經(jīng)了解過小學與幼兒園的很多不同,但是當他們身處其中,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老師,甚至很多陌生的同學,大多數(shù)孩子是茫然地,從內心來說不適應的,甚至可能還會想念幼兒園的一切。
4.重視知識的教學,忽視習慣的培養(yǎng)。進入小學,開始真正的學習知識固然重要,可是對于習慣了在幼兒園以玩樂為主的一年級孩子,相比來說,還是應先注重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引導他們快速接受乃至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以上種種可以歸結為幼小銜接的不充分,不徹底,這對孩子小學階段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是極為不利的。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我們小學低年級教師責任重大,我們應做好這一過程中最關鍵的銜接工作。
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幼兒園老師的事,孩子們真正進入小學后能否很快接受,能否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作為低年級老師的我們就應做好接棒工作。在幼兒園,孩子們了解到的小學生活畢竟是片面的,即使是提前參觀了小學,那也僅僅稱得上鳳毛麟角,這也是為什么好多孩子在開學后不久表現(xiàn)出一些消極情緒的原因。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及時發(fā)現(xiàn)并做好心理疏導工作,而不是一味的責罵、批評。
幼小銜接中,小學的協(xié)調工作往往被忽視?,F(xiàn)階段入學兒童個性強、自理能力較弱、情緒不穩(wěn)定,而進入小學后,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fā)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教師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解決;幼兒所適應的以游戲為主的活動改變?yōu)橐詫W習為主的活動,課后還要預習、復習功課或做作業(yè);另外,學習以口頭語言為主改變?yōu)橐晕淖只蚍枌懗傻慕炭茣?。剛由大班升上小學的幼兒心理情緒必定會經(jīng)歷興奮、緊張、焦慮三個時期,由于小學對于協(xié)調工作的忽視,新入學的兒童有著或多或少的學習壓力、交往壓力,甚至難以適應小學的學習節(jié)奏和方式,進而出現(xiàn)抗拒心理。
作為一名小學低年級教師,首先應學習幼兒心理學,教育學,了解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同時,了解學生幼兒園的學習,生活狀況是很有必要的。定期去幼兒園參觀學習,及時與幼兒園老師交流、探討,了解大班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對剛升入小學的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能力儲備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對我們以后有效的教育教學工作是極為有利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剛入學的小學生,小學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老師陌生,同學陌生,環(huán)境也陌生,特別是學習要求的提高……這些原因可能會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也必然會下降。在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方面,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3]
1.引導孩子熟悉小學環(huán)境,消除陌生感
對于剛進入小學的孩子,雖然對小學充滿了各種好奇和新鮮感,但是不到一周,我就發(fā)現(xiàn):有很多孩子已經(jīng)沒有了剛入學時的活力了,他們已經(jīng)開始對小學生活產(chǎn)生了一定的懷疑,甚至有些孩子開始想念幼兒園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了。這時候,我安排了一節(jié)課——《美麗的三小》,從本班教室開始,參觀教室的多媒體,白板等設備,我及時用多媒體播放了一個有趣的動畫課件,接著又演示了白板的幾個簡單作用,激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帶他們參觀了學校的舞蹈室、音樂室、美術室等,孩子們在這里跳舞的、唱歌的、畫畫的,幾乎每個孩子都展示了在幼兒園里學到的本領,心滿意足后,我告訴他們,在這里還能學到更大的本領,孩子們歡呼了;在科技室,讓孩子們參觀了興趣小組同學的科技制作,演示了幾個小科技實驗后,再一次激起了他們的好奇心;最后,帶領孩子們參觀了高年級教室,當看到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認真學習的場面,很多孩子小聲告訴我:老師,我也要向他們一樣,好好學習,學很多本領。
2.通過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孩子競爭意識強,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運用了這點。我常常利用上課,自習,跟班等機會,組織開展比一比活動。比一比誰坐姿最端正,比一比誰回答問題最快,比一比誰作業(yè)最快完成,比一比誰寫字最漂亮,……每周評選五名總評表現(xiàn)最好的,進步最大的予以獎勵,這些孩子也是下周孩子們學習的榜樣,這樣盡可能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在孩子們心中形成了“我要爭當好學生”的信念。
開學時間不久,我還組織了一堂《我的小學生活》主題班會,孩子們由開始的不知所措到搶著回答,由對小學生活的不適應說到小學生活的有趣,從孩子們對小學生活的描述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開始學著適應了。
3.潛移默化,逐步引導他們愛上小學生活。
在對孩子們小學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我一直堅持做到“潤物細無聲”,盡量與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接軌。幼兒園時孩子們喜歡做游戲,注意力保持時間短,第一學期我堅持每節(jié)課中間抽出幾分鐘時間與孩子們互動游戲,有時還會和本節(jié)課的內容相聯(lián)系,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命名為“插播廣告”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每天都很期待這個“廣告”環(huán)節(jié),慢慢的,他們喜歡上了我的課,喜歡上了小學生活。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過:“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蔽覀円鹬氐湍昙壓⒆拥哪挲g特點,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能力儲備。尤其是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用尊重、理解、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接受新知識慢,注意力不集中,好動等特點。
孩子感知事物籠統(tǒng),我們就引導他們學習注意細節(jié);孩子注意不穩(wěn)定,注意范圍狹窄,我們可以采用各種活動引起其注意,寬容對待孩子適當?shù)拈_小差;孩子記憶能力正在發(fā)展,我們可以多采用直觀方法幫助他們記憶;孩子們思維能力較低,我們就應注意及時給予檢查和評價,及時引導其有意識地進行思維活動。根據(jù)孩子已有的知識和能力,靈活安排相應的活動及教學。如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前半學期的知識,學生在幼兒園有所接觸,這段時間的教學我主要以活動呈現(xiàn),更注重在教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為了能讓孩子的各種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我們首先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孩子們每完成一件任務,都要向幼兒園的老師的做法靠攏,注意尊重每一個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及時鼓勵、引導,要讓她們感覺到自己行,對于能力稍弱的孩子,可以適當?shù)慕档蜆藴?,讓每個孩子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自己的力量和成就,同時也潛移默化的提高了孩子們的基本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誡教師:“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時時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讓這種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p>
其次,對于孩子們一丁點的進步,我從不吝嗇自己的贊許,對他們給予具體的表揚,投以贊許的目光,讓孩子們時刻都能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在老師的贊許和鼓勵中,不僅滿足了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望,同時各種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便在這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小學生應有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
最后,理解孩子們的世界。理解是建立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橋梁,孩子們的情感正處在發(fā)展期,情感體驗帶有很大的情境性,外界的環(huán)境極容易使之引起共鳴。理解孩子,就是無論自己處在何種狀態(tài),帶給孩子們的永遠是激情和投入,是滿滿的正能量,是一張笑臉,一份真情,以此來感染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
總之,幼小銜接是一個幼兒園和小學都必須重視的過程,需要的是多方合作,多人參與,成功與否也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希望我們在此過程中能做得更好,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下一代而努力!
[1]郭曉紅:《關注幼小銜接》
[2]白樺:《幼小銜接過程中如何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與心理需求》
[3]趙幼敏,劉磊:《幼小銜接現(xiàn)狀及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