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慧
(湖南省音樂家協會鋼琴專業(yè)委員會 湖南長沙 410000)
如何培養(yǎng)演奏者的心理素質及心理素質與演奏效果的關系
石 慧
(湖南省音樂家協會鋼琴專業(yè)委員會 湖南長沙 410000)
心理素質是鋼琴演奏者在舞臺上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涵養(yǎng),面對鋼琴演奏這項復雜而高雅的器樂舞臺表演藝術形式,演奏者不但要具備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還應該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如何培養(yǎng)鋼琴演奏者舞臺表演的心理素質是需要等同于技藝培養(yǎng)的重要同向目標,文章從假裝自信慣性成真、著裝自信、藝高人才膽大等三方面論述了培養(yǎng)心理素質的方法,闡述了心理因素對舞臺表演者琴藝展示的影響,體現了心理素質與演奏效果之間相相成、相互影響的不可分割關系。
心理素質 自信心 培養(yǎng) 鋼琴演奏 演奏技巧
在心理學課程上有一個詞叫“合金”。所謂合金,指的是一個人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的綜合體現。一個優(yōu)秀的鋼琴演奏者必須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社會素養(yǎng)及心理素質這些基礎的條件,而心理素質又包含了演奏者表演中的情感、技巧修為、自信心和堅韌的意志力等。演奏者只有具備合金條件,了解自己的心,掌控自己的情緒,摒棄膽怯與自卑,滿懷自信與魄力,才可以在各種比賽和場合上沉著應對、贏得成功與榮耀。也正因如此,對于一心追求音樂表演的夢想者來說,施教者從最初就要著手培養(yǎng)受教者的心理素質,給予正面的傳遞,使其在耳濡目染與經驗累積中不斷完善認知與自知力,從而在藝術表演的道路上不斷強化內心,不斷提升個人魅力。[1]
鋼琴演奏,很多時候需要演奏者登臺表演,而怯場,緊張,是很多人避之不掉的狀態(tài)。對于初次登上舞臺演奏的人來說,怕出糗是通病,而一旦“糗”字在自己腦海中跳躍,那么在整個舞臺表演過程中,就勢必會怕什么來什么,越怕就越會出錯。不想在眾目睽睽下成為尷尬的主角,就必定要克服掉怕出糗、畏首畏尾的心態(tài),只有相信自己能夠成功,才有希望邁向成功,如果連自己都對自己沒有信心,又如何指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期望呢。[2]
鋼琴演奏人才的培養(yǎng),不單單是技藝水平方面的提高,當然水平是硬性基礎,而人格魅力與藝術光芒的展現則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支撐。舞臺的魅力在于展示鋼琴彈奏著的琴藝,而擁有大方的舞臺風范和過人的修養(yǎng)是衡量一個優(yōu)秀的鋼琴演奏者的標準。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應該具有的風貌就是自信。通常在各種大賽當中,行業(yè)人士的觀點是“自信是能力的體現”,演奏者要相信自信可以帶來好運,自信可以克服緊張情緒。
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就如滴水穿石一般,需要久經錘煉、慢慢滲透。通常緊張情緒來自于初次登臺表演或者大賽經驗較少的演奏者,而逐漸適應大規(guī)模場合和高規(guī)格大賽的舞臺能力是需要經驗的積累的??梢哉f,多參加比賽也是鋼琴演奏者提高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既增加了閱歷,也在各種大小比賽中逐步獲取到自信。
1.假裝自信
如何培養(yǎng)舞臺演奏者的心理素質?美國作家沃爾特·安德森提出了令人質疑的觀點,但后來事實證明,他的這一觀點是很有效用的。沃爾特·安德森以信心提升課的講授見長,他說,“假裝自信,久而久之你對自己的肯定值會提高,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為的人物圖像固化在腦子里,你就會開始成為那個人?!奔傺b成功,直到你真的成功!假裝自信,你的自信心會越來越堅定。聽起來有些自欺欺人,但不能否認,在克服怯懦方面,這個方法確實很有效果,假裝自信,裝著裝著就成了真。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道理,事實證明,當自信成為一種習慣,假的便成了真的,當你再次不得不站在舞臺,面對龐大人群或成為萬眾焦點時,你便自然而然地自信起來,似乎自信成了本能反應一樣,自然流露于演奏者的形體與神態(tài)中。
假裝自信,這是一種假象成真的慣性的教化,從假裝到成真,量化了自己的行為習慣,這是一個演奏者完成人生中階段性蛻變的心理過程,也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培養(yǎng)演奏者的自信心,不妨每天堅持練習假裝,如此一天天、一月月過去,天長日久,當你越發(fā)地習慣假裝的那種姿態(tài)和行為的時候,膽怯、笨拙、不安、別扭等等怕出糗的元素都會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然流露出的自信和臺范兒,一切都顯得水到渠成,行云流水。[3]
2.藝高人膽大
有些演奏者將自信表現得過了頭,讓不如他的人感受到盛氣凌人、不可一世的傲慢。這樣的人雖然不受待見,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他,因為或許別人確實有過人的本領,所謂藝高人膽大。恃才傲物是自身稟賦超群、才華膨脹的體現,多見于年輕人,比如少年成名者。恃才而傲不提倡,但不得不說,藝高人膽大是常理。
當一個鋼琴演奏者的演奏水平達到了某一個高度,那么他或她在心理上就會呈現出踏實的狀態(tài),所謂勝券在握,說的就是有十拿九穩(wěn)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想要藝高,勤學苦練是唯一途徑,藝術之路永遠都是汗水伴著鮮花和掌聲存在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具備一定的天賦,加上苦練琴藝的付出,才有接受掌聲的資格。想要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還是應該把自己的演奏水平提高,只有這樣才有提高心理素質的資本可言。假設參賽者雙方實力相當,那么往往看誰發(fā)揮地比較好靠的可能就是心理素質與臨場超常發(fā)揮的能力了,此時就是利用心理素質調整比賽狀態(tài)的最佳時機了。若如濫竽充數那般,沒有實力還空談怯場,是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4]
3.著裝自信
演奏技巧是一方面,提升自身心理素質,展示自信的臺風,還需要著裝的幫助。很多舞臺上穿的衣服在臺下選手們是不會穿的,但是不同的場合穿著講究是很必要的,好的著裝可以帶來自信,帶來氣場。一個自卑的人會認為“我沒有那個氣質去穿那樣的衣服”,殊不知,氣質和自信心是一樣的,都是修煉出來的,不穿上那種衣服,就永遠體會不到穿上正式的服裝是什么感覺,也不會體會到內心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這就和女人一樣,穿拖鞋和穿高跟鞋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氣質。舞臺著裝就是展示自己的放大鏡,衣服穿對了,所有的美感與自信都會得到放大,離成功也就差不遠了。這是衣著方面的心理影響,同樣也是培養(yǎng)舞臺心理素質的一種必要的手段。
心理素質與演奏效果的關系顯而易見,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平靜內心、超常發(fā)揮是參加鋼琴比賽最好的狀態(tài)。這里面自信心是關鍵,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失誤往往在所難免。所以說,心理素質影響成敗,有時甚至關乎生死。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卡爾·沃魯達,他是一位在全美風靡的著名雜技演員,被稱為“走鋼絲第一人”。鋼琴演奏中有種臺風叫“琴人合一”,而這名雜技演員也一度讓觀眾認為做到了鋼絲與人的合一。
他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信心是最重要的,他說“我人生的真正意義就是在鋼索上行走,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讓我感興趣?!本褪窃谶@種自信心的作用下,卡爾每一次走鋼絲的表演都非常成功。然而1946年,卡爾在一次表演中不慎從鋼索上跌落,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很多人對此不理解,不明白身經百戰(zhàn)的卡爾怎么會犯下如此致命的失誤,對他來說,這一次的行走并不具備高難度的心理素質是輔助一位優(yōu)秀的鋼琴演奏者成功的基石,只有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修養(yǎng),由合格演奏者升級為卓越演奏家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闊。有好的心理素質,站在舞臺上的演奏者就等同于成功了一半。所有的成功的鋼琴演奏家,無一不是對自己充滿了信心的。有信心才能追求成功和夢想,心態(tài)好,結果就會越來越好。所以,從小培養(yǎng)鋼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是任重道遠的路程,和技藝的培養(yǎng)應該被同等重視起來,身、心、腦、力并肩培養(yǎng),是作為合格的演奏者最應接受的學習。而培養(yǎng)鋼琴演奏者良好的舞臺心理素質也和獲取滿意的舞臺演奏效果是息息相關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不可分割。
挑戰(zhàn)性。人們渴望解開這個謎團,最后還是卡爾的夫人道出了原由,其實在那次表演的三個月前,卡爾突然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他害怕自己會表演失敗,他會時常對太太坦言,“親愛的,如果我真的掉下去了可怎么辦呢,會摔死嗎?”恐懼失敗、自信心的流失,讓卡爾·沃魯達絕命于他最擅長的絕技上。由此可見,自信,對一個人的成功有多么重要,擁有健全的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是非常關鍵的,表演雜技如此,鋼琴賽場上的舞臺表演同樣需要這種自信的修養(yǎng),有時候,成敗只在心理一念間。[5]
[1]金鶴平,《鋼琴表演藝術的心理調控意識》出自《音樂探索》2011;
[2]楊妙,《鋼琴演奏中的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2011.12;
[3]熊奕萍,《論心理素質在鋼琴表演中的培養(yǎng)》,《大眾文藝》2011;
[4]陳乾英,《淺談消除鋼琴演奏者緊張心理的對策》,《美與時代》2010.2;
[5][俄]根·莫·齊平著,焦東健譯,人民音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