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啟良
(吉林省鎮(zhèn)賚縣嘎什根鄉(xiāng)第二小學)
誰奪走了小學生的快樂
包啟良
(吉林省鎮(zhèn)賚縣嘎什根鄉(xiāng)第二小學)
童年應該是快樂的。魯迅曾經說過,"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兒童有獲得快樂的權利,國家、社會、學校、家庭有義務讓每一位少年兒童享有詩情畫意、色彩斑斕的快樂生活。然而國內的實際情形恰好相反,小學生原本快樂無憂的生活,無端地受到社會、學校、家庭的嚴重制約。
小學生 童年 快樂
逐年增加的社會就業(yè)壓力和單一的高考人才選拔機制,導致教育畸形發(fā)展。以鎮(zhèn)賚縣為例,縣內沒有大學,2所高中每年向全國各地的大學輸送大學生近2000人;近些年縣里招聘財政開支人員屈指可數,主要以教育系統(tǒng)的特崗、碩師計劃教師和政府或縣直各部門的公務員為主,招聘總數在100人左右。就業(yè)人數年年累積,給國家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造成不小的壓力。國家財政開支的指標遠遠不夠,全社會都在尋求和爭奪“鐵飯碗”。就業(yè)危機也影響到了小學,學生的升學壓力加大、學習節(jié)奏加快,娛樂時間驟減,“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無辜的孩子們被強行卷入到千軍萬馬的學習比拼中。
隨著國家對青少年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視,學校普遍安排了早間操、“大課間”活動,保證了體育課課時,每天學生有1小時以上的體育鍛煉時間。不過,學校出于安全責任的考慮,在校內限制學生活動的范圍和方式。很多小學的籃球架上沒有籃筐,原因是學校怕學生或社會上的人玩球出現意外;多數小學都有足球、排球場地和設施,卻很少見到學校組織學生踢足球、打排球。學生課余時間運動也受到學校的嚴格限制;學校的單雙杠等器械完全就是個擺設,學校、老師大多數是不允許學生在上面玩耍。只要有學生群體參與的大型體育活動,校級領導、班主任、體育教師總動員,進行全程監(jiān)護。學生只能在封閉校園里、教師監(jiān)護下做規(guī)定內容的、不易出現意外情況的“文明”運動。一般情況下,在學期初,體育運動時間還是能保證的,到了學期中后期,一切都為語數外讓路,每天鍛煉1小時時間經常被占用。有的學校甚至停了所有非考學科的課,為主科復習大開綠燈,學生每天除去吃飯睡覺,接觸的都是語文、數學、外語習題,學生們只能在反復的習題演練中尋求適應,尋找“樂趣”。
很多家長對營養(yǎng)和教育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深信不疑,在不斷加強自家孩子營養(yǎng)的同時,也不斷夸大教育訓練的作用,在望子成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等思想的促動下,絕大多數家長從幼兒園就開始嚴重壓縮學生的娛樂時間,老師留的作業(yè)做完了,還有家長們精心選購的練習冊。還有,家長們還深信課外輔導能夠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自作主張地為孩子申報奧數、英語、美術、音樂、寫作等多種補習班。據不完全統(tǒng)計,小學學生中,參加1個補習班的占72%,2個的占10%,不補習的只占18%。物極必反,很多孩子就是在無休止的題海里產生厭學情緒的。
以上種種約束,導致小學生興趣愛好單一,他們的課外娛樂集中在聽歌和上網打游戲上。迫于老師和家長的監(jiān)管,學生聽歌時間大多選擇在上下學路上、課間等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上,叛逆的學生在自習課上也偷偷的聽上一會兒;家長對學生上網控制更嚴,據統(tǒng)計,有的學生一周只有周末有1-2小時的上網時間,有的學生一個月才有1-2小時的上網時間。大多數學生只能偶爾上網,在外地就讀的學生才能有可能經常上網。
就業(yè)現狀改變不了,可以改變學校的管理制度;學校制度改變不了,可以改變老師、家長的育人觀念。無需喊口號,一切都要從點滴做起:體育課、下課娛樂、課外活動多一點,考試、作業(yè)、課外輔導少一點,個人空間大一點,假期時間多一點,還小學生們一個快樂、充實、美好的童年。
包啟良,男,43歲,是吉林省鎮(zhèn)賚縣嘎什根鄉(xiāng)第二小學丹岱中心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