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象,解讀詩詞的鑰匙
◎謝玲玲
古詩詞是新課程下高中語文教材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的教育價值不僅僅體現(xiàn)在培養(yǎng)審美和語文素養(yǎng)層面,更重要的是讓高中生傳承和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要實現(xiàn)古詩詞課文的教育價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必須要突出古詩詞的古典魅力,或情、或景、或境;讓學生學習漢字的組合方法,掌握語文的基礎知識,既是學生學習的需要[1]也是古詩詞教學的需要。對此,本文基于意象思維,探討了教師應如何發(fā)掘高中語文古詩詞的“魅力”元素,讓意象成為學生解讀詩詞的鑰匙,旨在為教師打造高效課堂而提供建議和參考。
漢語言是當今世界上傳播最為迅速的語言,漢字是人類語言史上的一顆最耀眼的明星,震古爍今,散發(fā)著古老的東方魅力。漢字是古詩詞的基礎,在古詩詞中占據(jù)著最重要的地位。同時,漢字也是最靈活多變的一種文字,在古詩詞中,替換一個漢字,可能會盡失詩詞的本意。引導學生以意象來發(fā)掘古詩詞中漢字的魅力元素,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是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
首先,語境是古詩詞藝術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于高中生來說,掌握古詩詞的語境,不僅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漢字運用能力。在教學實踐中,對于一首古詩,教師需要重點渲染漢字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運用意象思維將具體的漢字抽象化,剖析漢字在古詩詞中的作用,以此來提升學生對漢字的認識。
如《登高》一詩,這首詩共有8句話,每一句中都有一個關鍵的漢字,來凸顯詩句的語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筆者重點提取了這些漢字,將它們分成了四組,用因果關系表達出來。
第一組是“嘯”和“飛”。其中,“嘯”表現(xiàn)“啼鳴”,“飛”表現(xiàn)“飛翔”,在前兩句詩中,僅就這兩個字,配合“風急”、“渚清”,就勾勒出了一幅畫卷,而這是需要學生重點學習的部分。
第二組是“下”和“來”。這兩個字都突出了作者看到的場景,在引導學生用意象解讀語境時,筆者引導學生們將這兩個字分別去對應“蕭蕭”和“滾滾”,如此,則將山河壯闊的場景描畫出來。
第三組是“悲”和“多”。同樣,解構語境仍然以找與漢字對應的關鍵詞為主,即“萬里悲秋”與“百年多病”,重點引導學生用意象解讀其寓意,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畫面。
第四組是“繁”和“濁”。這兩個漢字在詩中的意蘊是描寫作者的際遇,表明了作者對上述三組漢字所勾勒的語境的對應,而引導學生將作者的情懷通過兩個漢字解讀出來,則有助于提升學生對這首詩的客觀認識。
此外,韻律也是古詩詞中漢字的魅力元素。引導學生用意象思維去發(fā)掘古詩詞中的韻律之美,能夠使學生將具體的漢字或詞語抽象為韻律和情感,不僅具有審美價值,更能夠讓學生掌握寫作的技巧,運用工整的對仗來表現(xiàn)意境,突出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與漢字在古詩詞中的表現(xiàn)手法不同,詞語在古詩詞中的作用除了表現(xiàn)情感和作過渡語之外,還重點體現(xiàn)在了兩個層面。
一是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很多古詩詞意境的重要渲染方法,用“景”來表現(xiàn)情感,用“情”來塑造景象,是古詩詞最大的魅力所在。如柳永的《雨霖鈴》,這首詞的前四句重在繪景。然而,簡單的用詞語來繪景是缺乏說服力的,在繪景的同時突出對景象的情感,這樣才更具藝術魅力。綜合來說,《春望》的前四句共用了七個詞語來表現(xiàn)情景交融,分別是“寒蟬”、“長亭”、“都門”、“蘭舟”、“煙波”、“凝噎”和“暮靄”。在課堂教學
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意境解讀出來,而解讀的方法則采用“串聯(lián)法”。如“寒蟬”“凄切”“長亭”對應“都門”,“凝噎”對應“蘭舟”,“煙波”對應“暮靄”,引導學生將詞中作者看到的、聽到的、想像到的用意象思維表現(xiàn)出來,如此,則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這首詞的理解。
二是意境深沉。意境是古詩詞的靈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詩中的詞語來解構意境。如《錦瑟》,作為一首千古名篇,“滄?!焙汀八{田”的對偶千百年來為人津津樂道,是表現(xiàn)詩靈魂的重要詞語。然而,與詞語對應的是語境,只有與語境組合起來,這首詩的意境才能完整的表達出來。因此,無論是滄海月明,還是藍田日暖,沒有“珠有淚”和“玉生煙”,則意境很難顯現(xiàn)出來。因此,在教學這首詩時,首先引導學生解讀詞語,其次用“滄?!焙汀八{田”來點睛,是加強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意象思維將全詩連貫起來,邊讀邊想象。首先在心里形成一幅畫卷,繼而閱讀完畢后將心中所想用文字表現(xiàn)出來,即興寫一篇100字左右的小作文,如此,則對提升學生對詩的意境理解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古詩詞的魅力需要從構成詩詞的要素來發(fā)掘。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引導學生運用意象思維發(fā)掘古詩詞的魅力元素,才能讓學生更為深刻地了解古詩詞,掌握古詩詞,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2]。因此,發(fā)掘古詩詞的魅力元素,既是課堂教學的需要,也是學生學習的需要。
注釋:
[1]王巧寧.中國古詩詞翻譯中的審美意象——評《古詩詞英譯文化理論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1):I0018.
[2]徐乃羅.暢想思維 解讀意象——高中語文詩詞中的意象教學[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上),2014,(8):37.
(謝玲玲 江蘇省金湖中學 2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