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香
(二龍鄉(xiāng)中學 吉林洮南 137100)
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長
郭桂香
(二龍鄉(xiāng)中學 吉林洮南 137100)
家庭教育 表率作用 學習氛圍 嚴格要求
孩子的成長、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重視,每位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學兼優(yōu),早日出人頭地。雖然學校是孩子受教育、學知識的主要場所,但家庭教育絕不能忽視,因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成長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而且這種影響是長久的。
多數(shù)家長都在努力賺錢為孩子提供豐厚的物質保障,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保證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有很多家長為孩子找“名師”、讓孩子進“好班”,課后還要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輔導班,設法為孩子創(chuàng)造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家長們到一起談論的中心話題也都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升學考試情況,其中有很多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成績不理想,因此而苦惱。
我認為,作為父母不能只用學習成績作為衡量自己孩子好壞的標準,應根據孩子的個性差異和綜合素質全方位進行評價,不能隨便否定自己的孩子,這樣,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再說,孩子某方面做得不好,可能與家長的教育和影響有直接關系,父母只為孩子提供經濟保障是不夠的,還需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
都是以模仿家長而來的。常有人說:“從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這足以說明父母的言行舉止,性格愛好,學識品德等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榜樣,這種榜樣是在潛移默化中樹立的,是在家長無意識的情況下對孩子造成影響的。如果家長處處以身作則,其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子女的表率,這不僅可以提高和樹立家長在心中的威信,而且可以使家長把握住教育子女的主動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時時嚴格要求自己,事事起模范帶頭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做一名好學生,父母首先要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做出一番成績來,要求孩子和同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家長首先要鄰里、同事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不斤斤計較,如果家長能始終如一地這樣嚴以律己,就會給孩子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贏得孩子的信賴和尊敬。
當然,家長也都是凡人,也會有不好的行為或語言,因此,作為家長要善于總結和反思,進而刻意改變自己一些不太好的習慣,給孩子樹立正面的影響。記得在兒子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在家中跟鄰居們玩了一次麻將,兒子看見后很得意地說:“媽媽,今天我不用學習了吧?”我頓時感覺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有多么重要,決定從此這類活動不再參與,并努力從各個方面發(fā)揮自己的榜樣作用。曾聽過這樣的說法:“三流的父母是保姆,二流的父母是教練,一流的父母是榜樣”。這段話充分說明父母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身教勝于言教。想要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該是那樣的人。誠實的家長定能培養(yǎng)出誠實的孩子,滿口臟話的家長,不可能培養(yǎng)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長培養(yǎng)不出大公無私的孩子。真所謂:“父母好示范,孩子好習慣”。
愛著,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寶貴的精神營養(yǎng),它能使孩子得到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孩子得到愛的享受,但這種愛一定要適度要有原則,千萬不要過分嬌慣和溺愛,有些父母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真是“捧在手里怕嚇著,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給月亮,對孩子百依百順,結果導致孩子刁蠻、任性、懶惰、自私,缺乏生存能力和抗挫能力,聽不得批評和意見,這些孩子,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后果就會不堪設想,有時會有輕生的念頭。
孩子的身體健康固然重要,但健全成熟的人格更重要。人的習慣大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個人最初的活動場所,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關鍵。作為家長,要教育好孩子,其實不在于他們的學歷有多高,知識有多豐富,只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幫他們糾偏,為他們指引正確的方向,這就需要家長采取策略去引導孩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父母對孩子從小就要嚴格要求,教他們分清是非善惡標準,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不該做的,任憑怎么哭鬧都不該順從他們。家長要教育孩子從小學會孝敬父母、長輩,關心幫助他人,做到講文明、懂禮貌,熱愛勞動、講究衛(wèi)生,自尊自愛、自強自立,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能什么事都依賴父母,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良行為表現(xiàn),必須加以制止、加強教育,絕不姑息。熟話說:“慣子如殺子”、“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家長要利用各種機會向孩子講述做人的道理,是孩子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些家長平時眼睛老盯著孩子的缺點,整天嘮嘮叨叨批評個沒完,或者總愛當著眾人的面去數(shù)落孩子,這種做法及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可能讓孩子失去自信;還有的家長總愛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優(yōu)秀的孩子比,說:“你看XX孩子學習多好,再看看你每次考那點分,不知道上火”……,諸如此類的話,很容易破壞親子關系,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和叛逆心理。如果父母能夠細心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捕捉他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就能給孩子帶來愉快的心理感受,強化它正面的表現(xiàn),為他增加自信,促使他努力做得更美。
例如,愛迪生小時候只上三個月學就被老師視為“低能兒”攆出學校,而他的母親卻沒有放棄對他的教育,并發(fā)現(xiàn)他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這一特點,歷盡艱辛培養(yǎng)他的創(chuàng)造力,為人類造就了一位偉大的發(fā)明家。
也許有很多孩子天生就是科學家,他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來到這個世界,使我們這些不懂孩子不懂教育的家長磨滅了孩子的天才,假如我們都像愛迪生的媽媽那樣教育孩子,那我們的孩子未來會怎么樣呢?
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首先表現(xiàn)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上,家庭成員之間要和睦相處,相互體諒,互相尊重;其次,表現(xiàn)在家長與子女的關系上,孩子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生活、學習,精神上沒有壓力,才可能健康成長。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就會使孩子的心里惶恐不安,造成心理壓力。如果家長要求孩子學習,自己卻在看電視、玩游戲、打牌、大說大笑等等,孩子的學習精力就不能集中。作為家長,每天在家中閑暇時間,應多看看書、看看報或跟孩子一起研究、討論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經常這樣,對孩子的學習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首先,家長應了解學校對學生的要求,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其次,家長要經常與孩子溝通,了解其思想狀況,并向孩子的同學、老師了解其在校的表現(xiàn);再次,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維護老師的威信??傊?,家長要和老師密切聯(lián)系,共同解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虛心聽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并付諸行動。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父母的希望,古人云:“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要培養(yǎng)孩子成才,學校和家庭都有重大責任,只有家長重視并積極配合學校做好教育工作,才能將孩子培養(yǎng)成優(yōu)秀人才。
參考書目:
《父母決定孩子成敗》 《父母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