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娥
(河北省順平縣教師進修學校 河北順平 072250)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李俊娥
(河北省順平縣教師進修學校 河北順平 072250)
學習動機和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根本動力,它極大地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積極性?!澳憧梢园岩黄ヱR牽到河邊去,但你不能使其一定要喝水?!边@句話足以說明僅有科學的課程設置,教師優(yōu)秀的教學,并不一定就能取得優(yōu)良的學習成效。學習過程中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才可能取得成效。正如布魯納所說:“學習是一個主動過程,對于學習最好的激發(fā)乃是對所學材料的需要?!笨梢?,培養(yǎng)學生學習動機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在日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呢?
情感是在認知活動中產(chǎn)生的,反過來又給認知活動以強烈的影響。教育不僅是一個教學認知的過程,更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情感意志的過程。言傳不如身教,教師熱愛學習是對學生的最大鼓勵。教師平時應多學習,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也會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因為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多才多藝,學生喜歡博學的老師,對自己崇拜的老師學習積極性就高,對自己鄙視的教師學習興趣相對較差。
“親其師,信其道?!苯處煙釔蹖W生,對學生充滿希望,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得到滿足,從而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能較快的把教育的要求內(nèi)化為自己的需要,并為滿足需要去努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帕夫雷什中學》中所指出,一個好老師“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jīng)是個孩子。所以教師多與孩子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關心學生,愛好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非常有效的。
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要學會學習,就得擁有一定的學習策略。心理學研究表明,認知策略越好,學習動機水平越高。良好的認知策略能幫助學生積極有效地進行信息加工,使學生理解深刻,記憶牢固,事半功倍,提高效率,從學習中體會到樂趣,得到一種享受,從而學得更好、更快、更高興。因此,學生必然要依賴于會學。不會學,學不好,最后自然是不愿學、厭學。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策略,讓學生用良好的學習策略來控制他們的過程,成為一個真正能獨立學習的人,對于提高學生認知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學生對所學的內(nèi)容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誘發(fā)他們的好奇心與內(nèi)驅力,激發(fā)他們求知、探索、操作等學習意愿。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nèi)容過深,學生望而卻步,會減低學習興趣;教學內(nèi)容過淺,學生唾手可得,也會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內(nèi)容時,就應當貫徹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意思,注意深淺得當,同時,還應當善于在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去講授某些新知識,并把新知識納入到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在這方面,許多著名的教育家都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如蘇霍姆林斯基采用自編的故事習題集幫助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逐步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而馬卡連柯成功的訣竅就是“盡可能多的要求學生,盡可能多的信任學生,不斷向學生提出適切的期望目標?!?/p>
學習中總有一些知識枯燥無味,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傳授這些知識時,教師用新穎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的把枯燥無味的東西變得津津有味。
如剛上課,學生注意力還不夠,教師可以通過一句幽默的話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可緩解教師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又可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活躍教師氣氛,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再比如,求知欲往往是從疑問引起的,而問題和興趣從來就是相輔相成的,興趣引導發(fā)現(xiàn)問題,問題可以激發(fā)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抓住教學重點,提出新穎具有吸引力的問題,創(chuàng)設誘人的學習情境,學生定會產(chǎn)生急于求解的心情,從而激發(fā)其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教學中優(yōu)秀的教師總是善于把困難的問題通過自己富有藝術的講授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樂于好學。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將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運用于實際,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能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引起新的學習需要。因此,讓學生關注社會,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從課內(nèi)走到課外,是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不僅要組織優(yōu)秀的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還要注意組織暫時對學習不感興趣,卻有著文娛、體育方面特長的學生,如果能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成功的體驗,也可以逐步把他們在這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習中來。如在政治學習中,就可以開展社會調(diào)查,名勝古跡考察等活動。帶領學生尋古覽勝,把所觀察到的記錄下來,不僅能豐富學生知識,更能在賞玩中探究出某些值得深思的社會、人生課題,使學生獲取一定的社會知識。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而且還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了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鍛煉了學生的社會能力。
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包括所學知識在實際中應用的成效,回答問題的正誤、學習成績的好壞,可以使學習的態(tài)度和手段得到強化,激起進一步學好的愿望;同時也能反映自己的不足,樹立克服困難的決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學習的興趣來自于“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充分尋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鼓勵。教師還應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學生答題時,要加以鼓勵;出現(xiàn)錯誤時,應給予指導;思維受阻時,應善于啟發(fā)誘導。促使學生獲得成功,使之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以便學生養(yǎng)成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