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入世議定書差異性條款的性質

        2015-02-25 18:35:15
        學術論壇 2015年7期
        關鍵詞:議定書入世條約

        王 琢

        一、入世議定爭端涉及的差異性條款

        至2015 年7 月2 日,WTO 官方網站公布的爭端案件一共有497 個,其中28 個案件(17 項措施)涉及入世議定書,占全部案件的5.6%。 其中,12 個案件(7 項措施)已經磋商解決或正在磋商,16 個案件(9 項措施)獲得最終結果。 前述案件涉及中國、美國、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馬拉、日本、越南8 個國家, 其中僅中國和越南屬于通過締結入世議定書加入WTO 的成員。 中國作為在入世議定書爭端中出鏡率最高的當事方,累計涉及22 個案件, 占中國被訴案件的70%; 按事項統(tǒng)計為11項,占中國被訴案件的55%。

        涉訴的28 個案件中,有16 個案件(10 項措施)是以裁決的方式來解決的,“中國-汽車零部件案”(DS339/DS340/DS342)、“中國-音像制品案”(DS 363)、“美國-雙反措施案”(DS379)、“中國-原材料出口措施案”(DS394/DS395/DS398)、“歐盟-緊 固 件 案”(DS 397)、“美 國-輪 胎 特 保 案”(DS 399)、“美國-蝦類產品案”(DS404)、“歐盟-皮鞋案”(DS405)、“中 國-稀 土 案”(DS431/DS432/DS 433)、“美國-雙反措施案(Ⅱ)”(DS437),剩下的12個案件(7 項措施)則是以磋商的方式解決或者正在磋商中,即“中國-集成電路增值稅案”(DS309)、“中國-稅收和其他補貼案”(DS358/DS359)、“中國-金融信息服務案”(DS372/DS373/DS378)、“中國-名牌補貼案”(DS387/DS388/DS390)、“中國-風能設備措施”(DS419)、“中國-汽車補貼案”(DS450)、“中國-紡織品和服裝補貼案”(DS451)。由上可知, 使用裁決解決的爭議措施與適用磋商解決的爭議措施在數量上差異微小, 基本處于持平, 以準司法性方式和以政治方式來解決爭端在DSB 中依舊是兩條并行的道路。

        筆者就現有案件進行了統(tǒng)計, 以準司法性解決的案件一共涉及13 項中國議定書實體性條款:第2.1 條(《越南入世議定書》第2.1 條內容相同)、第5.1 條、第5.2 條、第7.2 條、第7.3 條、第8.2 條、第10.3 條、第11.3 條、第12.1 條、第15 條、第16.1條、第16.3 條、第16.4 條、第16.6 條。 入世議定書爭端所涉的這13 項條款,雖然內容各異,但仔細分析會發(fā)現,除了第1.2 條之外,其余的條款都可以在WTO 諸協(xié)定中找到內容重合或者涵蓋范疇相同的條款,只是在具體條款細節(jié)上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既有內容相似的,如第16.4 條的內容與《保障措施》第4.1 條(a)項中的“損害”和第4.2 條(a) 中調查的規(guī)則——“主管當局應當評估與該產業(yè)狀況相關的客觀和具有量化性質的所有相關因素, 特別是在絕對和相對條件下有關產品進口增長的比率和數量、 增加的進口產品在國內市場中所占的份額、銷售水平的各種變化、生產、生產率、能耗、利潤、虧損和就業(yè)”相似;也有有條件完全否定的,如第7.3 條是在完全將《TRIMs 協(xié)定》全盤接受的基礎上適用特殊的不援用規(guī)則。 這些具體爭端中所涉及的入世議定書條款都屬于與WTO 一攬子協(xié)定存在一定差異的條款,亦可說,入世議定書中的這些差異性條款是入世議定書爭端的重要條約基礎和法律適用對象。 因此,確定這些差異性條款在整個WTO 法律體系中的法律性質,是入世議定書爭端中的基礎所在。

        二、學界對入世議定書條款性質的分析

        本節(jié)所討論的入世議定書條款, 僅針對第一節(jié)對入世議定書條款分類之后的差異化條款,即與WTO 一攬子協(xié)定存在差異或者WTO 協(xié)定中不存在的條款。 就這類差異性條款,之前學界存在三種定性:修正、嗣后協(xié)議和禁止反言。

        (一)修正

        2000 年,Parenti 教授在其文章中直接指出:所有修改WTO 義務的內容唯有通過WTO 的修正程序或其他特殊的程序方有效。 并明確指出:存在于入世議定書中,與WTO 條款不符的內容,即便適用最終一致投票的方式都未必能夠糾正, 因為該不符的出現本身就沒有按照WTO 規(guī)則[1]。

        其他專家則認為,入世議定書是對WTO 的修正,而且與其他國際法上的修正一樣,也具有可執(zhí)行力。例如Claus-Dieter Ehlermann 和Lothar Ehring寫道:“入世議定書是對WTO 協(xié)定的修正,因為該修正使得其涵蓋了更多國際法上的問題。 ”[2]而從法律程序角度分析,入世議定書是以成為WTO 協(xié)定組成部分的方式來實現這種修正的[3]。

        筆者認為前述兩位專家的觀點僅在一定范疇內成立,即僅將入世議定書中的修正效果限制在增加WTO 諸協(xié)定原本沒有的內容,而沒有考慮到入世議定書的差異性條款實際上已經修改了WTO的規(guī)則。 在WTO 體系中,任何就《馬拉喀什協(xié)定》或其他多邊貿易協(xié)定的修改,都必須遵守《馬拉喀什協(xié)定》第10 條的規(guī)定,2005 年TRIPS 協(xié)定修正案和2015 年的《貿易便利化協(xié)定》都是典型例證。即便入世議定書中的內容確實存在對WTO 規(guī)則的重大修改,并不意味著修改WTO 規(guī)則需要按照明確程序的原則被突破。 依照《馬拉喀什協(xié)定》第12.2 條的規(guī)定,由總理事會或部長會議行使批準入世議定書的權力,且僅需WTO 的2/3 的成員多數同意, 因此即便在理論上有數十個WTO 成員反對,入世議定書仍可獲得通過。 更甚,除了適用《馬拉喀什協(xié)定》第10 條中“多數同意”的議事規(guī)則,針對WTO 諸協(xié)定內容的修正提案, WTO 成員必須以接受的方式表達同意,而部長會議關于加入的決定是由外交代表作出的,尚不構成締約方的正式接受。 最后,沒有履行向總干事遞交接受書的程序,也不符合修正的形式要求。

        再退一步,若是2/3 通過即滿足修正的全部條件, 修正的普遍效力會賦予入世議定書中所有修正WTO 諸協(xié)定的內容對所有成員生效,那么入世議定書爭端中所涉及的WTO 貨物貿易的基本原則——最惠國待遇也會隨之被動搖。 因為在 “美國-雙反措施案”(DS379)中,中國指稱美國在“雙反”的過程中,對來自中國之外的市場經濟國家的進口,采取了避免雙重救濟的措施,屬于沒有遵守GATT1994 的最惠國待遇原則。 而美國則提出,中國議定書第15 部分a 項規(guī)定對中國進口產品可以適用“非市場經濟”方式。 該案的專家小組沒有就中國議定書是否修正最惠國條款作出回答,而是以在中國沒有能夠證明美國就其他市場經濟國家的進口采取了避免雙重救濟措施,且美國有一貫采取措施避免雙重救濟的風險,繼而不支持中國在最惠國待遇下的請求。

        但是若DSB 按照有關修正的主張, 認定中國議定書中差異性條款是對WTO 協(xié)定的修正,美國沒有違反最惠國待遇的邏輯進行裁定, 就意味著入世議定書中與最惠國待遇存在差異的條款徹底否定了最惠國待遇的原則,這是WTO 框架內決不能接受的。

        (二)嗣后協(xié)議

        依照國際法規(guī)則,入世議定書中的條款作為WTO 與申請加入方之間締結的協(xié)議,包含影響加入方和其他WTO 成員的多邊協(xié)定和雙邊協(xié)定,其實也符合《維也納條約法》中“嗣后協(xié)議”的規(guī)定?!毒S也納條約法》在明確解釋條約可以適用的法律文件時,有兩個條款涉及嗣后協(xié)議的界定和效力:第31.2 條b 項,一個以上締約國因締結條約所簽訂的、并經其他締約方所接受的、與之前條約存在關聯的任何法律文書;第31.3 條:當事國在締結條約之后, 就該條約條款的解釋和適用規(guī)則所締結的協(xié)議。 而入世議定書,作為申請加入WTO 方所締結的, 由WTO 其他成員方同意的法律文件,完全符合前面兩個條件。

        可是,若依照“美國-歸零案”(DS350)中被上訴機構明確認可的協(xié)調解釋的規(guī)則——對具體條款要作出適當解釋,則需要考慮該條款的單詞、文本和其所在條約的目的, 從入世議定書可執(zhí)行性以及其WTO 法律文本之間的延續(xù)性出發(fā),將入世議定書認定為嗣后協(xié)議則會遇到效力層級的問題。 因為在WTO 爭端實踐中,商品名稱及編碼協(xié)調制度 (HS) 曾經作為嗣后協(xié)定被DSB 引用過,“歐盟-無骨冷凍雞塊案”(DS286)中,上訴機構就指出,HS 和《馬拉喀什協(xié)定》之間關系,依照《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1.2 條,就是一個補充“文本”。而HS 作為一個補充“文本”,在“中國-汽車零部件案”(DS339)的上訴機構報告中得到了解釋:HS 是與產品分類最為緊密聯系的文本,但是其協(xié)調制度和其分類, 不具備高于GATT1994 第2.1 條b款和第3.2 條的效力。 因為就WTO 成員,在確定為實現WTO 的目標所設立的一般關稅義務方面,GATT1994 的條文具有更高的效力①WT/ DS399/AB/R, WT/ DS340/AB/R, WT/ DS342/AB/R,“中國-汽車零部件”上訴機構報告.。

        按照DSB 的解釋, WTO 諸協(xié)定并不受其他相互矛盾的嗣后協(xié)議的影響。 將入世議定書定性為嗣后協(xié)議,DSB 會以其效力低于WTO 多邊貿易協(xié)定而不予適用,所有的入世議定書差異化條款在DSB 中僅能夠作為參考, 若是WTO 諸協(xié)定的內容與入世議定書存在差異,則以WTO 諸協(xié)定為準。而在DSB 的實踐中, 入世議定書存有修正的效果卻已經得到肯定:在“美國-蝦類產品案”(DS404)中,上訴機構就認定越南入世議定書在一定程度上對反傾銷協(xié)定的文本起到了修正效果。而如果在該案中,DSB 遵循“歐盟-無骨冷凍雞塊案”(DS286)中的邏輯,將入世議定書認定為嗣后協(xié)議,那么就不會出現反傾銷協(xié)定文本被修訂的認定結果。由此可見, 將入世議定書條款定性為嗣后協(xié)定不符合WTO 法律文本中現存的協(xié)調規(guī)則。

        (三)禁止反言

        禁止反言可以適用于程序性問題和實體性問題, 而入世議定書爭端中唯有實體性問題會與禁止反言直接相關。

        在“危地馬拉-水泥案II”(DS156)中,專家組就“禁止反言”的概念進行過討論,即“假若一方所做的行為是基于對另一方保證的信賴;之后,另一方假若改變其立場,前一方將受到損害,則這種改變就是‘被禁止的’,也即被阻止的”②WT/DS156/R,“危地馬拉-水泥案II”專家小組報告.。 已經加入WTO 的成員可能以此為由, 辯稱其參與了入世議定書的協(xié)商, 并依據加入成員在入世議定書和入世工作報告中的承諾而減損《馬拉喀什協(xié)定》第13條的“不適用”條款。 因此,新加入方在加入時所接受的義務不可被撤銷或減損。 事實上,最近在“中國-汽車零部件案”中,加拿大曾提出了一個與“禁止反言”相似的論點。 加拿大在堅持入世議定書的可執(zhí)行性時,指出中國在加入談判過程中,同意承擔一切WTO 協(xié)定和附屬協(xié)定下的義務,以及所有在其入世議定書書中所包括的條件。 這些條件包括在其入世報告中的特別義務和在其減讓表中的關稅義務。

        在廣義國際公法層面,“禁止反言” 原則是被完全認可的。 國際法院(ICJ)在數個案子中都肯定了這一原則的地位③Land and Maritime Boundary between Cameroon and Nigeria (Cameroon v. Nigeria)(Preliminary Objections) [1998] ICJ Rep 275; Aerial Incident of 10 August 1999(Pakistan v. India) (Jurisdiction) [2000] ICJ Rep 12.。 例如,在“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領土、島嶼和海洋邊界爭議”一案中,ICJ 闡述了“禁止反言”的條件,即“由一方向另一方所作的陳述和表達,且對方基于信賴該陳述,而作出決定或獲得利益”④Land, Island and Maritime Frontier Dispute (El Salvador v. Honduras) (Application by Nicaragua for Permission to Intervene) [1990] ICJ Rep 92.。 一個新加入的WTO 成員在其入世議定書中所作的陳述,其他成員方均會對此有所信賴,足以滿足在國際公法層面“禁止反言”的條件。然而在WTO 中,“禁止反言”的適用仍存在疑惑[4]。在“歐盟-食糖出口補貼案”(DS265/DS266/DS283)中,上訴機構認為“禁止反言”在WTO 框架內的適用仍是很不明確的”⑤WT/DS265/AB/R, WT/DS266/AB/R, WT/DS283/AB/R, “歐盟-食糖出口補貼案”上訴機構報告。,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上訴法庭以“禁止反言”為基礎作出過最后裁定。 該爭議中,上訴機構審查了爭議雙方以及第三方就“禁止反言”概念所提出的不同觀點。 就“禁止反言”能否作為辯護理由, 及其是否能夠作為否定WTO成員啟動爭端解決程序的基礎,上訴機構認為爭端方從未達成一致,所以不存在違反“禁止反言”的問題。

        就國家與國際組織或國際組織之間締結的協(xié)議中 “禁止反言” 原則,《維也納條約法公約》和《1986 年條約法公約》第26 條都對其進行了規(guī)定。而本文中,筆者研究的是:就WTO 和新加入成員方之間所簽訂的協(xié)議能被其他成員方援引的程度。 “禁止反言”所體現的“善意”原則,需要考慮陳述、信賴和損害的結果,所以其范圍比單純的“條約必守”原則要窄。 那么在具體爭端中,被申請方是否可以入世議定書條款存在惡意為由,拒絕承認入世議定書條款中的內容? “歐盟-床單案”(DS141)的專家小組給出了否定的回答,明確指出:“我們認為不存在任何國際法上的依據,能讓我們得出這樣的邏輯關系:根據國際公法的解釋習慣規(guī)則認定爭端中存在惡意違反涵蓋協(xié)定,繼而得出爭端措施違反成員在涵蓋協(xié)定中的義務。 ”①WT/DS141/RW, “歐盟-床單案”上訴機構報告。這實際上暗示著,若新加入成員方的措施在符合WTO 協(xié)定而違反了其入世議定書的情況下, 僅以“惡意”為由提出的訴請將不能得到支持。

        筆者認為,一個成員方因為WTO 協(xié)定與入世議定書承諾存在差異,而以適用“禁止反言”主張其他成員違反入世議定書條款是不能得到支持的。而且,也正如DSB 自己所解釋的,到底“禁止反言” 的規(guī)則能否在DSB 中適用,DSU 規(guī)則也未規(guī)定,有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亦缺乏明確的指引。

        綜合前述對修正、嗣后協(xié)定和“禁止反言”的討論,本文認為前述三種性質認定都沒能對入世議定書條款和生效的WTO 協(xié)定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闡述,特別是嗣后協(xié)定和禁止反言。 就嗣后協(xié)定,WTO 體系內和DSB 都不存在肯定嗣后協(xié)定效力的規(guī)則和實踐; 就禁止反言,WTO 體系內和DSB 認為不存在以違反善意即違反WTO 諸協(xié)定的基礎。 那么這些入世議定書差異性條款的性質究竟是什么? 給予怎樣的定性才能夠符合WTO 體系的整體平衡? 具體的定性是否有合理的國際法基礎? 本文將在下一小節(jié)中進行分析。

        三、入世議定書差異性條款-條約的保留

        《維也納條約法公約》 第2.1 對保留定義是:“一國或一國際組織在簽署、 批準、 正式確認、接受、核準或加入條約,或一國發(fā)出繼承條約的通知時所作的單方面聲明,不論其措辭或名稱如何,該國或該組織意圖藉此排除或更改條約中某些規(guī)定對該國或該國際組織適用時的法律效力?!?011 年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在一份題為《<關于對條約的保留的時間指南>的準則草案》②這一指南沒有收到任何反對或保留意見。 A/CN.4/L.779.的文件中繼續(xù)肯定前述定義,并指出這一款“應解釋為包括這樣的保留:其目的是為了排除或更改條約中某些規(guī)定或整個條約的某些具體方面對提出保留國家或國際組織使用時的法律效力”;“一國或一國際組織在表示同意受條約約束時提出單方面聲明, 意圖藉此限制該條約限制該條約施加于它的義務,此項聲明即構成保留”。

        盡管保留概念在前述條文中已經非常明確,但特別報告員阿蘭佩勒特仍作出了進一步說明③Special Rapporteur to the ILC's work on Reservations to Treaties, Alain Pellet.,“在國際法委員會保留包含為三個要件: 形式要件:單方面聲明;時間要件:當國家或國際組織明確表示其同意受某一條約的約束時做出(在簽署、批準、正式確認、接受、核準或加入條約或一國發(fā)出繼承條約的通知時);目的要件:具有排除或修改條約的某些條款的法律效力的目的”④Report of the ILC on the work of its fiftieth session (1998) Official Records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Fifty-third session, Supplement No.10(A/53/ 10).。

        從表面上看,入世議定書的條款似乎僅符合了時間要件,那入世議定書中的差異性條款是否符合另外兩個要件呢? 筆者將結合有關實踐分析入世議定書是否滿足保留的形式要件和目的要件的要求。

        但是在此之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 所謂條約保留,是作出聲明方要改變或排除條約中某些規(guī)定的效力,意圖“藉此限制該條約施加于它的義務”。 而新加入方在入世議定書中作出的承諾(一般也表現為單方聲明的形式) 恰恰是同意履行其他成員無需履行的義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WTO plus,這似乎與前文所說的保留不同。 筆者在前文已經論述了入世議定書的契約性, 將新加入成員看作契約的一方,已有的WTO 成員看作契約的另一方,就可以理解保留的單方性特征了。 入世議定書形式上是新加入方作出的單方面聲明,或者是雙方的合意,其效果是排除了WTO 諸協(xié)定中某些規(guī)定對已有的WTO 成員的效力。 比如,《保障措施協(xié)定》第2.2 條規(guī)定“保障措施的實施應針對一正在進口的產品,而不考慮其來源”。 但按照中國議定書第16 條 “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措施”規(guī)定,其他成員可以“在來源于中國的產品進口至任何WTO 成員領土時,其增長的數量或進口的情況對生產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生產者造成或威脅造成市場擾亂, 則受此影響的WTO 成員可請求與中國進行磋商……” 這一條款排除了《保障措施協(xié)定》 第2.2 條對除中國之外的其他成員的效力,其他成員可以只針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采取保障措施。 再比如,《反傾銷協(xié)定》第2 條規(guī)定了確定進口產品傾銷時應遵循的規(guī)則, 作為比較之基準的“正常價值”通常是“正常貿易過程中出口國供消費的同類產品的可比價格”,中國議定書第15 條卻規(guī)定“如受調查的生產者不能明確證明生產該同類產品的產業(yè)在制造、生產和銷售該產品方面具備市場經濟條件,則該WTO 進口成員可使用不依據與中國國內價格或成本進行嚴格比較的方法”。 根據這一條,其他WTO 成員對中國出口的產品繼續(xù)反傾銷調查時, 不僅可以不按照中國的國內價格, 而且證明出口產品生產者符合市場經濟調價的舉證責任還落到了出口方的身上??梢?,中國議定書第15 條同樣限制了《反傾銷協(xié)定》第2 條對其他成員的效力。

        (一)單方聲明

        雖然《維也納條約法公約》沒有就如何判斷“單方聲明”提供詳細的指引性規(guī)定,但是特別報告員佩勒特在回顧國際法委員會制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工作后,指出“單方聲明”是沒有強制性的內容,并在1998 年的國際法委員會關于“保留”的報告中提出,對于“單邊保留的方式不要適用過于僵化(形式化)方式”①。 正是因為對聲明的形式(除了要求書面)及其中的內容沒有特殊要求,所以即便是一個多方國家或國際組織共同作出的保留仍能被視為單邊聲明②。

        以入世議定書中的具體條款為例, 中國議定書第11.3 條承諾除非在議定書的附件6 中明確規(guī)定,或為了與GATT1994 協(xié)定保持一致,中國將停止對出口產品征收關稅。 很明顯,相較于自主決定出口稅的其他原始成員方和沒有聲明此項承諾的新加入成員方,中國承擔著更重的義務,特別是上訴機構在 “中國-原材料案” 中(DS339/DS340/DS342), 認定中國議定書沒有明示或者暗示可以適用GATT1994 的內容,更是加重了該義務的嚴苛程度。 同樣的解釋也適用于入世議定書中具有類似條款的其他WTO 成員方,包括克羅地亞、沙特阿拉伯、拉脫維亞、蒙古、烏克蘭以及越南③WT/ DS394/R, WT/ DS395/R, WT/ DS398/R, “中國-原材料案”專家組報告。。 盡管該條款是通過雙邊談判確定的,但是其單邊性仍然不受影響,因為該內容“具有明顯的單邊性,且其中包括了很多具有中國特性的特殊義務,它們超出了WTO 協(xié)定的要求, 這些義務事實上是中國政府單邊作出的承諾”[5]。 綜上,盡管議定書整體仍是多邊談判的結果, 但是差異性條款因其內容的特殊性仍具有明顯單邊性質, 這也正是筆者在本節(jié)一開始就說明, 本節(jié)的研究對象是差異性條款而非第一節(jié)所討論的入世議定書整體。

        除了直接寫在入世議定書中的條款, 更多的入世議定書條款其實是通過入世議定書中的并入條款被納入的入世工作組報告中的條款。 對于入世工作組報告中的條款, 在第一節(jié)中提過部分條款具有特殊的內容, 但是認真審視被納入入世議定書中的條款, 會發(fā)現其中的差異性內容許多都是由加入方單方作出的, 入世工作組僅僅是記錄這些內容。 以《越南入世工作組報告》第255 條b項為例, 其中有關非市場經濟的部分是這樣表述的:“越南代表確認, 在SCM 協(xié)定的II、 III 、V 部分,涉及補貼時相關的規(guī)定應當適用;然而如果適用有困難,進口的WTO 成員方可以適用替代性方法以確定越南可能不適用一般標準。 工作小組記錄下了這一承諾。 ”④Report of the Working Party on the Accession of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 (27 October 2006),WT/ACC/VNM/48.從這種記錄的方式來看,這些內容的單方性更為明顯。 這種記錄承諾的方式是從GATT 時期一直延續(xù)下來的。但是與GATT 時期不同的是, 當時記錄的是與GATT 完全一致的內容,而現在的入世工作報告中幾百頁的內容,存在著許多與WTO 諸協(xié)定不一致的內容,而非僅僅是單純的進度報告。 這些單方聲明的內容,通過入世工作組記錄,再通過并入條款,成為了影響成員方權利和義務的入世議定書差異性條款。

        (二)排除或者修改條約的法律效力

        判定保留的過程中, 一個實質性的要求就是對具體條款的效力進行審查⑤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on the work of its fiftieth session (1998) Official Records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Fifty-third session, Supplement No.10 (A/53/ 10) ('ILC Report 1998').。 但是確定某一單方聲明是否以排除或修改條約的效力為目的, 具體的標準是該單方聲明的內容與加入協(xié)定相應條款之間的內容差異。 該差異并非是簡單的文本上的差異,而是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 單方聲明中的內容所規(guī)定的內容是否與所加入協(xié)定中的內容沖突。 內容沖突或者排斥是較為容易從文本上辨識的,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內容沖突也涵蓋了對加入協(xié)定基本原則的否定。

        直接與WTO 具體協(xié)定沖突的莫過于《吉爾吉斯斯坦入世工作組報告》第103 段中“產品被外國或者國際組織檢測為安全之后,不允許附加額外的產品質量保證的要求”。 這項規(guī)定直接否定了SPS 協(xié)定的3.3 條賦予成員方的權利——實施比外國或者國際組織更高的標準以滿足本國立法宗旨的權利。 作為內容沖突的典型,該入世議定書條款無疑上是否定了SPS 協(xié)定中具體條款的內容,具有排除條約效力的目的。

        在“歐盟-緊固件案”中,歐盟雖被裁定不符合WTO 協(xié)定, 但依據的理由是其措施超出了中國議定書所許可的范疇。 該案上訴機構認為,進口國家可以純粹因為中國議定書與其他國家的不同而對中國區(qū)別對待: 中國議定書第15 條a 款允許所有WTO 進口成員應依據不同的規(guī)則, 使用接受調查產業(yè)的中國價格或成本, 或者不使用與中國國內價格或成本進行嚴格比較的方法。換句話說,15 條a 款在反傾銷調查方面創(chuàng)設了適用于中國正常值測定的特殊規(guī)則。 越南的入世工作報告第255 段,也有同樣的內容。 然而,這必然是與反傾銷協(xié)定第1 條的適用沖突:“反傾銷措施僅應適用于GATT 1994 第6 條所規(guī)定的情況和根據本協(xié)定的規(guī)定發(fā)起并進行的調查。”可是無論是GATT1994 抑或《反傾銷協(xié)定》都沒有涉及非市場經濟方法。

        不僅如此, 對新加入成員的限制還通過入世議定書擴展到貿易領域的其他方面, 以約旦的入世工作組報告為例,它承諾以“最少貿易曲解的方式”適用《關于衛(wèi)生和植物衛(wèi)生措施協(xié)定》(以下簡稱SPS), 這取代了SPS 第5.6 條要求各成員采取的措施——“對貿易的限制不超過為達到適當的衛(wèi)生與植物衛(wèi)生保護的所要求的限度, 同時考慮技術和經濟可行性”。 該條的腳注表明了措施對貿易的限制程度不必是最小的。 事實上,“歐盟-荷爾蒙案”(DS26/DS48)中就已經提到過,SPS 不僅僅是關注貿易,而且體現出“促進國際貿易利益和保護生命和健康之間的” 的平衡。 只要存在另一個措施, 且該措施合理地考慮到了技術和經濟的可行性,能夠實現適當的衛(wèi)生與植物衛(wèi)生保護水平,以及對貿易限制的減少,相關措施就沒有“超出必要程度的貿易限制”。 而約旦在入世議定書中的承諾則意味著,其他WTO 成員方在制定衛(wèi)生和植物檢疫措施時,可以首先確定適當的保護水平,再設置自己的限制措施,而這些措施可能不是最小限制的措施——只要這些措施不比另一個措施在達到成員方設定的適當目標方面有過多限制。而約旦則需要確定“最小限制”措施,這明顯打破了“促進國際貿易利益和保護生命和健康之間”的平衡,與“超出必要程度的貿易限制”沖突。

        2. 單方聲明中內容與WTO 協(xié)定中的內容是否存在根本差異。 根本差距是一種程度上的差異,需要同時在實踐中,或者看具體內容在指導實踐中存在的差異來區(qū)分。一般情況下文本上的微小差異是不會構成根本的差異, 但是在入世議定書中,確實存在兩字之差即對實踐產生重大差異的情況。

        中國議定書(第16.2 節(jié)-16.4 節(jié))創(chuàng)造了一個與WTO 一般保障措施的條款不同的、單獨針對原產于中國的產品的保障機制[6]。 成員方被允許撤銷減讓或者在必要程度上限制進口, 來阻止或補救一種情況,即“原產于中國的產品在進口至該成員方領土時, 其增長的數量或所依據的條件對生產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生產者造成或威脅造成市場擾亂”。 判定是否存在市場擾亂的考量因素在中國加入議定書第16.4 節(jié)中另行規(guī)定。 這是一個與《保障措施協(xié)定》第5 條要求的“一成員應僅在防止或補救嚴重損害并便利調整所必需限度內實施保障措施”相沖突的內容。 最重要的是,針對中國適用保障措施的條件是 “市場擾亂”,與保障措施協(xié)定中的“嚴重損害”不同。 在“美國-輪胎特保案”(DS399)的上訴機構報告中,美國主張在中國議定書中規(guī)定的“實質損害”的標準比《保障措施協(xié)定》下的“嚴重損害”的標準要低。 上訴機構也毫無異議地接受了這個主張。 然而,這個差異不僅僅是標準高低的問題,因為《保障措施協(xié)定》第11 條第1 款第a 項明確要求: 保障措施只能根據規(guī)定實施。 由此可見,雖然僅僅是“實質”和“嚴重”兩字之差,但是在實踐中所產生的影響卻是根本性的。 因此,可以認定,中國議定書第16 部分具有排除和限制《保障措施協(xié)定》第5 條和第11 條第1 款第a 項實施效力的目的。

        3. 單方聲明中的內容是否是所加入協(xié)定中所沒有的內容。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此處僅以超出WTO 協(xié)定范圍事項的附加條款進行討論。

        WTO 協(xié)定中并沒有要求成員方遵守市場經濟原則。 然而在《摩爾多瓦共和國入世工作報告》第34 段, 該國承諾將管理經濟問題時減少使用價格控制作為一項義務。 《中國入世工作組報告》 在第46 段也作出了涉及”國有或國家投資的企業(yè)“的市場經濟運作承諾,包括:保證所有國有和國家投資企業(yè)僅依據商業(yè)考慮進行購買和銷售,如價格、質量、可銷售性;中國政府將不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國有企業(yè)或國家投資企業(yè)的商業(yè)決定。 在第二節(jié)中所討論的中國議定書第11.3 條部分放棄征收出口稅的權利也是一個典型,因為WTO 諸協(xié)定中都沒有具體規(guī)定允許或禁止成員方征收出口稅。

        除此之外,中國議定書在第334 段中承諾,就中國所有有關或影響貨物貿易、 服務貿易、TRIPS或外匯管制的法律、 法規(guī)及其他措施, WTO 成員將會獲得譯成一種或多種WTO 正式語言的翻譯文本。 盡管在“中國-風力發(fā)電設備案”中(DS419),美國曾經主張中國沒有就相關法規(guī)提供使用WTO官方語言的翻譯件違反入世議定書第1.2 條,但是由于該案一直持續(xù)維持磋商狀態(tài), 所以此處沒有辦法結合有關裁定協(xié)同分析。 但是若是參考WTO其他協(xié)定,就會發(fā)現該承諾明確超出了WTO 協(xié)定規(guī)范的范疇。 因為SPS 協(xié)定附件B 第11 條a 項規(guī)定,“本協(xié)定的任何規(guī)定不得解釋為要求:(a) 使用成員語言以外的語言提供草案細節(jié)或副本或公布文本內容,但本附件第8 款規(guī)定的除外”。TBT 協(xié)定第11.8 條第a 款和b 款則規(guī)定,“本協(xié)定的各項規(guī)定不得解釋為: 要求以該成員語言以外的語言出版文本; 要求以該成員語言以外的語言提供有關草案的細節(jié)或草案的副本, 但第5 款所說情況除外……”在“中國-音像制品案”(DS363)中,上訴機構曾指出,不違反WTO 的規(guī)則制定內國管理法規(guī)的權利是各成員方的固有權利。 而按照SPS 協(xié)定或TBT 協(xié)定的規(guī)則, 中國議定書所增加的有關提供使用WTO 官方語言制作的法律文本翻譯件的承諾,改變了成員方根據TBT 或SPS 所享有的以自己的語言文字“制定法規(guī)的固有權利”。

        綜合前述內容, 入世議定書中的差異性條款在超過WTO 現有規(guī)則的范疇作出的承諾,對入世議定書差異性條款研究的完整性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其具體內容中的主權問題也與WTO 整個體系存在密切聯系。 盡管這些差異性條款所影響的范疇不屬于對WTO 的基本規(guī)則的排除或更改,但是其性質仍屬于對WTO 諸協(xié)定的保留。

        [1] Antonio Parenti.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 J ]. Legal Issue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00, (27).

        [2] Merit E. Janow. Victoria Donaldson & Alan Yanovich(eds.).The WTO: Governance, Dispute Settlement &Developing Countries [M]. New York: Juris Publishing,2008.

        [3] Claus-Dieter Ehlermann , Lothar Ehring. Decision Making in 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Is the Consensus Practice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Adequate for Making, Revising and Implementing Rule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 2005, (8).

        [4] Andrew D. Mitchell. Good Faith in WTO Dispute Settlement [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06,(3).

        [5] Julia QIN.“WTO-Plus”O(jiān)bliga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Legal System: An Appraisal of the China Ac-cession Protocol [ J]. Journal of World Trade.2003, (37).

        [6] Christoph Ohler. Unilateral Trade Measures, Max Planck 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猜你喜歡
        議定書入世條約
        帛書《黃帝四經》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世與入世之間的持守——《詩詞五首》整合教學設計
        作為國際法淵源的條約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4:44
        反傾銷“替代國”方法的適用條件及濫用情況下中國的應對策略
        美國對華反傾銷中非市場經濟地位認定方法及我國的應對策略
        條約解釋中的擬制因素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30
        中國入世“日落條款”法律效果的“善意”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xié)定》第三議定書
        農民需要“不平等條約”
        《京都議定書》的廢止與再續(xù)
        海洋世界(2012年12期)2012-05-04 01:36:30
        午夜毛片午夜女人喷潮视频|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百度|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在线综合网| 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视频女同久久久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乱码午夜-极国产极内射| 中国人妻沙发上喷白将av| 大屁股流白浆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re这里精品视频在线6| 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免费网站|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不卡| 国产人成午夜免电影观看| 最新国产av网址大全| 91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新片| 国产国语亲子伦亲子| 色婷婷欧美在线播放内射| 中文字幕麻豆一区二区| 亚州终合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婷婷夜日日天干| 国产V日韩V亚洲欧美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亚洲最稳定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黄色录像大片|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尻逼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婷婷| 日本天堂免费观看| 日本www一道久久久免费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