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便秘的影響
劉華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yī)院 神經(jīng)內(nèi)科, 江蘇 泰興, 225400)
關鍵詞:護理干預; 腦卒中; 便秘
便秘是由于糞便在腸道內(nèi)滯留的時間過久,使得毒素積聚、糞便干燥且硬結(jié)致使排便發(fā)生困難或者排便的頻率降低[1-2]。便秘是腦卒中常見的并發(fā)癥,有資料[3]顯示其發(fā)生率高達30%~60%。腦卒中患者發(fā)生便秘時,患者用力排便可使腹內(nèi)壓力升高,同時使血壓和顱內(nèi)壓升高,嚴重者可使病情加重,導致再出血等,甚至可引起猝死[4]。因此,安全、有效地為腦卒中患者解除便秘是相關護理人員應關注的問題,而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改善腦卒中患者的便秘狀態(tài)[5]。本研究觀察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便秘的影響,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將2013年6月—2014年8月入住本科的符合便秘診治流程的50例腦卒中便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5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53~78歲,平均62.38歲,大專及以上學歷患者6例、中學及以上患者11例、小學及以下患者8例;實驗組中,男16例,女9例,年齡42~83歲,平均62.77歲,大專及以上學歷患者5例、中學及以上患者12例、小學及以下患者8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按腦卒中護理常規(guī)進行護理,不進行其他護理干預措施。實驗組除按腦卒中護理常規(guī)進行護理外,還針對腦卒中便秘發(fā)生的相關因素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包括一般護理、飲食及活動指導、局部按摩、藥物干預等。
療效評價標準: 3 d和7 d天內(nèi)能自發(fā)排便,無腹脹腹痛,無排便困難為有效。
應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組患者護理后自發(fā)排便效果比較結(jié)果見表1。實驗組3 d內(nèi)便秘緩解率和7 d內(nèi)便秘緩解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患者自發(fā)排便效果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護理
患者剛?cè)朐簳r,護理人員應認真評估患者的排便習慣,了解患者腦卒中前是否有便秘史或發(fā)生便秘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6],并因人而異地進行指導。重視宣教工作,讓患者和家屬認識到保持大便通暢的重要性,并向其說明有發(fā)生便秘的可能及危害,以取得配合,加強護患溝通,傾聽患者的感受。
腦卒中患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消除其緊張情緒,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發(fā)生便秘的原因及預防措施,指導患者不可忽視便意,力爭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對不習慣床上排便者,排便時可讓探視者和工作人員暫時離開,拉上床簾遮擋,保護患者隱私,解除患者的顧慮。
護士首先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飲食與排便及康復的關系,讓患者掌握相關飲食知識,提高患者遵醫(yī)治療依從性。根據(jù)患者飲食情況,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對患者實施個體化飲食指導。腦卒中急性期禁食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7],日常飲食中除了保證各種微量元素、蛋白質(zhì)與維生素的合理攝取外,還應特別注意富含粗纖維食品的攝取[8], 宜食低鹽、低脂、低膽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鼓勵患者多飲水,100~150 mL/h, 晨起飲溫開水。
鼓勵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適當進行肢體活動,每次20~30 min[9]。對于偏癱患者,先協(xié)助其活動健肢,再按摩患肢,先被動后主動,循序漸進。臥床患者每2 h翻身,鼓勵患者在床上做相關運動,如雙腿蹬自行車狀,可提高腹肌、膈肌等收縮力,適當增加排便時的腹壓。指導患者每日行提肛運動3~5次,每次30~50下,以鍛煉盆底肌的功能,促進排便。囑咐患者有便意時立即排便,避免形成意識性便秘。
正確的排便習慣和主動參與的排便鍛煉是最大限度恢復消化道功能的關鍵[10],可有效防止便秘的發(fā)生[11]。囑患者每天的排便時間最好安排在早餐后30~40 min[12], 因為早餐后易引起胃-結(jié)腸反射,便于建立條件反射。即使無便意也應定時做排便動作10~15 min, 對臥床患者按時予以便器,以促進正常的排便反射形成。如果患者不能適應臥位排便,可略抬高床頭15~30°, 減輕其心理不適感[13]。
按摩是中醫(yī)治療便秘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14], 分為腹部按摩和臍周按摩。腹部按摩:囑患者先排空小便,取仰臥位,兩腿屈曲,腹部放松,操作者左手疊放于右手背上,從患者右下腹開始,順結(jié)腸走向按順時針方向按摩,由慢到快、由輕到重,逐漸加壓,使腹部下陷2~3 cm, 每次10~15 min, 2~3 次/d, 于餐前1 h左右進行。臍周按摩:患者取半坐臥位或仰臥位,于每晚睡前或早餐后30 min或在便前20 min進行,按摩前排尿,操作者用手的大小魚際肌在患者臍周沿順時針方向按摩15 min/次,也可教會患者自行操作,臍周按摩時手法要緩慢、柔和,力量要適中[15]。
對3 d以上未解大便的患者,適當使用緩瀉藥如果導,使大便潤滑軟化,易于排出,一般瀉劑于口服后6~8 h起效,故服藥時間以睡前為佳,以達到次晨起床或早餐后排便。但緩瀉劑不能長期使用,否則可使腸道失去自行通便的功能而加重便秘[16]。對有便意而排便困難者,可使用開塞露。覃桂成等[17]報道,采用一次性吸痰管連接開塞露幫助患者通便,延長了開塞露的入肛段,解決了原開塞露柄短藥液從肛門流出的缺陷,使藥液達到的部位較深,從而充分發(fā)揮藥液在腸道內(nèi)的作用,達到了良好的通便效果。
4討論
腦卒中患者發(fā)生便秘[18]的相關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 腦卒中可損害排便中樞,擾亂控制排便反射的交感神經(jīng)及副交感神經(jīng)所支配的功能,削弱其對蠕動波的調(diào)控,致使盆底肌肉和外括約肌松弛,使患者胃腸蠕動功能減弱,對直腸壁產(chǎn)生的壓力過小,以致不能產(chǎn)生排便反射,引起排便功能障礙[19]; ② 腦卒中患者意識障礙者居多,需長期臥床,而長期臥床使患者活動能力減弱,胃腸蠕動減慢,正是腦卒中患者發(fā)生便秘的高風險因素; ③ 腦卒中患者因吞咽困難,飲食量減少,形成大便量少,不足以形成對直腸黏膜的機械性刺激;昏迷患者,長時間鼻飼流質(zhì),缺乏纖維素食物,尤其缺少粗纖維,減少了對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使腸蠕動減弱,易形成便秘; ④ 老年人自身器官功能衰退,排便相關肌肉的肌力減弱,排便動力不足; ⑤ 一些脫水劑的使用,在降低顱內(nèi)壓的同時,使腸道內(nèi)水分吸收致大便干燥,導致排便困難; ⑥ 腦卒中患者因病情限制,床上排便較多,有的患者怕麻煩別人,為了減少排便次數(shù),有意抑制便意,使糞便變得干硬,加重了排便的困難度; ⑦ 患者突然發(fā)病,致精神緊張、焦慮、恐慌、抑郁,精神過度緊張和焦慮可抑制排便反射,引起便秘[20]。
本研究顯示,經(jīng)護理干預的患者便秘發(fā)生率顯著降低,提示針對導致腦卒中患者便秘形成原因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便秘狀況,可提高臨床預后,效果顯著。但還有個別患者發(fā)生便秘,需遵醫(yī)囑給予低壓灌腸,因此還需要醫(yī)護人員進一步觀察,以盡量為患者找到解除便秘的個性化方法。
參考文獻
[1]張晨霞. 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相關原因分析及護理[J]. 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 2011, 23(5): 587.
[2]代懷靜, 王小靜, 韓福紅. 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便秘及預后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10, 16(4): 34.
[3]潘亞蘭, 楊興, 嚴慧. 腦卒中后便秘的預防護理[J]. 護理研究, 2009, 23(2C): 503.
[4]王艷. 脊髓損傷患者常見并發(fā)癥的護理[J].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2, 39(14): 123.
[5]張小燕, 蘇永靜, 張振路, 等. 腦卒中患者便秘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 現(xiàn)代護理, 2007, 13(2): 161.
[6]王炳蓮, 緒桂賢, 甘宜琴. 護理干預對腦卒中臥床患者便秘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6): 77.
[7]陳燕華, 林滿秋, 陳嬌, 等.吳茱萸貼敷神闕穴配合腹部按摩預防腦卒中后便秘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7): 17.
[8]呂玲玲, 黎霞, 吳宜膺. 護理干預配合蜂蜜油對社區(qū)腦卒中長期臥床患者便秘的預防作用[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1, 6(20): 185.
[9]白新燕, 趙巖萍, 劉二梅, 等. 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在腦卒中急性期的應用[J]. 全科護理, 2012, 10(3C): 820.
[10]林細容.腦卒中患者早期預防便秘護理干預[J].當代護士: 學術版, 2011 (5): 19.
[11]周燕.循證護理在預防腦卒中患者便秘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 專科版, 2010(1): 17.
[12]Folden S L.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sti-pation in adults[J].Rehabilitation Nursing, 2002, 27(5):169.
[13]趙艷. 腦卒中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 8(16): 235.
[14]周生余, 何良愛, 徐立升, 等. 綜合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便秘患者癥狀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 2010, 45(10): 894.
[15]馮秀珠, 黃春燕, 蘇海丹.臍周按摩治療老年人便秘效果觀察和護理干預[J]. 護士進修雜志, 2005, 20(4): 347.
[16]劉亞紅, 趙鑫. 腦卒中患者便秘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進展[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2, 21(33): 3758.
[17]覃桂成, 黎彩金. 開塞露通便方法的改進[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0, 16(21): 2583.
[18]邵永東. 護理干預聯(lián)合耳穴貼壓預防腦卒中便秘的臨床觀察[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 8(16): 23.
[19]張晨霞. 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相關原因分析及護理[J]. 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 2011, 23(5): 587.
[20]周萍. 148例老年便秘病人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對策[J]. 家庭護士, 2008, 6(7A): 1746.
收稿日期:2014-09-23
中圖分類號:R 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5)08-115-02DOI: 10.7619/jcmp.201508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