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紅
(江蘇省大豐市人民醫(yī)院 ,江蘇 大豐 224100))
舒適護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周春紅
(江蘇省大豐市人民醫(yī)院 ,江蘇大豐224100))
[摘要]目的:探究舒適護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進行治療的40例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護理組采用舒適護理方式,對照組利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的呼吸功能情況。結果:護理組的用力呼氣量、肺活量和潮氣量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各項指標結果,護理組的氣道峰壓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氣道峰壓,兩組各項指標結果對比有顯著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情況,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舒適護理;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應用效果
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需要長期住院進行治療,在住院期間,患者的心情很容易變得焦慮和急躁[1],尤其是在重癥監(jiān)護室的患者,沒有家屬的陪同,再加上周圍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急救患者,使得患者的心情變得抑郁和焦慮,嚴重情況下對患者的病情恢復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機械通氣患者不能夠進行言語表達,有時候患者的一些需要也難以準確的傳達,因此對于這類型患者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護理要求非常高。本文選取了我院進行治療的40例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分別進行舒適護理干預方式和常規(guī)護理方式開展護理工作,對比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的呼吸功能情況,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試驗選取的患者均為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40例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每組各20例。護理組,年齡52~82歲,平均(74.71±3.09)歲,上機時間11.5 h~7.2 d,平均上機時間為(3.64±1.97)d。對照組,年齡52~82歲,平均(73.19±3.22)歲,上機時間11.7 h~7.1 d,平均上機時間為(3.62±1.43)d[2]。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護理組采用舒適護理方式,進入重癥監(jiān)護室前的舒適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對每一個患者的病歷資料、年齡、體重、精神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飲食情況、職業(yè)以及家庭背景等做一個簡單正確的統(tǒng)計,之后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狀況制定具體的舒適護理方式[3]。在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主動和患者進行溝通,由于患者不能夠進行語言溝通,因此,護理人員需要使用非語言方式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比如使用手勢、圖片、寫字板等和患者進行交談,讓患者能夠放松心情,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開展[4]。
轉入重癥監(jiān)護室后的舒適護理:在患者進入重癥監(jiān)護室后,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醫(yī)療護理環(huán)境,保持室內(nèi)良好的溫度、濕度、光照強度以及病房環(huán)境的干凈和舒適,讓患者能夠心情得到放松,無形中消除了患者的緊張焦慮不安情緒。同時在重癥監(jiān)護室病房內(nèi),必須要保持病房的安靜,不能夠像普通病房一樣出現(xiàn)吵吵鬧鬧的情況,讓患者能夠做好噪聲控制,同時夜間燈光強度等一定要做好控制[5],護理人員對患者可以承受的燈光強度進行科學測試后,在重癥監(jiān)護室病房內(nèi)選擇適合的燈光強度,減少對患者的身體刺激,尤其是眼球的不良刺激反應。在住院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者的體位舒適護理,協(xié)助患者及其家屬擺好患者體位,在體位舒適護理過程中,不能夠過分的進行屈伸和外展,必須要保證在患者可以承受的范圍內(nèi)進行屈伸護理,對于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患者,可以利用氣墊床采用交替充氣和放氣的方式,每隔兩個小時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一次翻身護理操作,避免長時間的固定姿勢產(chǎn)生壓瘡,在體位護理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患者的需要放置軟墊,保證患者獲得舒適的體位護理。
吸痰護理也是舒適護理的一個重要組成內(nèi)容,護理人員在吸痰操作過程中,一定要準確的記錄患者的痰液顏色、性質和變化等,保證舒適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和實施。
對照組利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的呼吸功能情況。
1.3統(tǒng)計學處理:本次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組的用力呼氣量、肺活量和潮氣量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各項指標結果,護理組的氣道峰壓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氣道峰壓,兩組各項指標結果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shù)用力呼氣量(%)肺活量(l)氣道峰壓(cmH2O)潮氣量(ml)護理組2088.42±6.933.80±0.1823.92±2.20540.01±81.18對照組2061.14±6.412.94±0.1629.01±2.81419.54±79.56P值<0.05<0.05<0.05<0.05
注:1 cm H2O=0.098 kPa
3討論
本文選取了我院進行治療的40例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分別進行舒適護理干預方式和常規(guī)護理方式開展護理工作,對比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的呼吸功能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護理組的用力呼氣量、肺活量和潮氣量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各項指標結果,護理組的氣道峰壓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氣道峰壓,兩組各項指標結果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了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情況,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4
[1]黃妮娜,劉愛俠,盧嫦清,何軍.舒適護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22):34.
[2]游蕓蕓.舒適護理在ICU呼衰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3:712.
[3]徐小欣,張錦麗,仇柯柯.舒適護理在ICU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進展[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2,(4):14.
[4]熊敏,許桂華,林德娟,等.舒適護理在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07,11:44.
[5]杜紅.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實踐運用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16):3069.
[收稿日期:2014-12-01編校:李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