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組織開展了“浙江省2015年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評比活動”?;顒邮且灾付ǖ奈谋緸檩d體,要求參賽選手在對文本進行適當改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及文本解讀。強調課堂上要關注學生的無干擾閱讀時間、關注學生的閱讀及思維過程的體驗,關注閱讀教學中的語言學習元素?;顒舆^程中,觀課教師認真聽課,積極思考。
活動結束后,主辦方、參賽選手及聽課教師都進行了積極的反思,并形成文字成果。本刊特從眾多反思文章中選登本組文章,其中共分三個模塊:
第一個模塊是活動主辦方、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英語教研員、特級教師葛炳芳老師的文章。讀者可以從中看到浙江省近十年來,特別是本次活動對閱讀教學的關注。
第二個模塊是參賽選手的反思。讀者可以看到六位選手在賽前賽后的“掙扎”過程。應曉佳老師呈現(xiàn)的是她所執(zhí)教的完整課例,吳金景老師關注了基于文本解讀和目標定位的閱讀課堂問題鏈設計,方莉莉老師關注教材改編、文本解讀、教學設計“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準備,劉少敏和潘瑤瑤兩位老師關注教學準備過程中閱讀文本的解讀,而於晨老師則重點談了自己對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閱讀體驗與感悟的思考。
第三個模塊是課堂觀察者的思考。幾乎所有教師都關注文本解讀基礎上的課堂觀察。張夢華老師關注閱讀過程中學生主體是否得到重視,徐艷波老師探討文本內容與閱讀活力的關系,劉麗華和汪富金老師探討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師課堂話語的適切性,錢艷燕老師重點觀察了閱讀的過程,而林丹紅和葉婷婷老師則梳理了閱讀微技能的滲透策略。
我們希望通過本組稿向讀者展示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新嘗試,籍以改進一線教師的閱讀教學實踐。
主辦方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