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華
淺談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成效
楊文華
【摘要】伴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實施,信息技術逐漸走進教室,走近教師,在課堂中散發(fā)著它獨特的魅力。實踐證明,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僅能夠生動直觀地將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還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減輕教師設計板書的壓力,是真正服務于教學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彰顯英語課堂的魅力,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通過將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實現(xiàn)了英語教學的“有聲有色”。
【關鍵詞】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有效性
信息技術的誕生對于一線教育教學來說可謂是一場革命,在實踐運用過程中,它逐漸表現(xiàn)出以下優(yōu)點:
1.備課不再需要借助網(wǎng)絡準備大量的資源,取而代之的是運用理想的軟件,即利用其存儲的大量針對性比較強的材料,比如試題閱讀理解的文章等,使查找資料更加方便快捷,提高備課效率;
2.軟件中可借鑒吸取的信息資料更加寬泛、實用;
3.在制作課件的技術上為教師提供了綠色通道,使教師能夠非常輕松自如地做課件的鏈接和使用;
4.就閱讀而言,可以開闊視野,吸收各種優(yōu)秀資源為己所用。
如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關于情態(tài)動詞can 和could的用法,很多學生對這兩個詞匯的含義較為模糊,于是,筆者運用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引導學生對其用法分別做了進一步的了解。
T:“What can he do now?”
S1:“He can sing.”
S2:“He can dance.”
S3:“He can draw.”
S4:“He can ride a bike.”
T:Can you fly a kite?
S5:No,I can’t.
隨后筆者又問:
T:Could you row a boat last year?
S1:Yes,I could.
T:Could you ride a bike two years ago?
S2:No,I couldn’t. But now I can ride a bike.
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can和could都和“能力”有關,can表示現(xiàn)有的能力,可以做什么;而could表示過去的能力,表示有什么需求的時候,是比較委婉的說法。
然而,教師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幾點困惑:
1.如何能夠?qū)⒆约菏占木哂斜就翚庀⒌馁Y源有效地融入到這個軟件中,從而更加科學地展示給學生;
2.在授課過程中,只能使用翻頁筆對課件進行播放,而不能用手或者其他教具觸碰媒體,不能夠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且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應該與學生的學相融合。那么,如何檢查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況,展示學生的作業(yè)或作品?——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對于學生作業(yè)中普遍容易出錯的問題,教師可以抽取其中比較典型的作業(yè)放在投影儀下方,通過白板進行放大展示,再用白板中各種筆對作業(yè)進行圈點,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并幫助學生糾正錯誤。
在公開課上,信息化教學程度是評課的標準之一,比如白板結合投影儀的使用會讓課堂教學形式更加豐富。那么,投影儀該如何有效利用呢?筆者認為,可以用其展示學生的探究性成果,如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改編的句子、短文等,通過展示評出小組中相對較為優(yōu)秀的進行表彰。相比較而言,紙質(zhì)作品很難在班級中進行全員瀏覽,投影儀則能發(fā)揮其獨特的魅力。
在傳統(tǒng)教學向多媒體教學轉變的進程中,很多教師在思想上進入了一個誤區(qū):課堂只是知識的灌輸與再現(xiàn),沒有互動可言。導致學生死記硬背了很多相關的知識點,卻沒有真正學會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對于口語教學來說,學生更是進入了“無關聲音”的得分尷尬?;诖?,翼課網(wǎng)的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創(chuàng)設了實踐的互動課堂,學生回家之后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需求,隨時隨地跟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對話,進行精準的語音識別。
同時,利用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平臺,學生還可以參與一些英文歌曲的演唱等活動。比如學生在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中唱This Is the Way這首歌曲,可以通過mop,pot,wash等單詞著重訓練[蘅]這個音素。在學習ee,ea,oo,ow,ear,ere等字母組合的發(fā)音時,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先讓學生自己總結哪些詞含有所講的字母組合,然后讓學生自編chant,并要求盡量多地把這些詞編進去。如在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在講oo發(fā)/u:/音時,學生編了如下的chant:It’s one in the afternoon./Don’t watch the cartoon./Don’t play with your balloon./Now eat your rice with this balloon.。在辨析形近字little,litter,letter時,學生則用搞笑的曲調(diào)唱出了“Little boy,don’t litter the letter everywhere”的歌詞。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對于音準、語音的訓練可以說是無可取代的,它不僅延伸了課堂,還構建了有聲有色的互動課堂模式。
總之,信息化教學前景不可估量,它給教育教學都帶來了革命性的轉變,作為一名與時俱進的教師,掌握信息化教學手段是必備的業(yè)務能力。因此,在時代發(fā)展的今天,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業(yè)。
引用文獻
教育部.2011.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信息:265500,山東煙臺,山東省煙臺市實驗中學
190642452@qq.com
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diào)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教育部2011)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校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投入比較大,也頗有成效,其中,智能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運用更為有效。以下是筆者關于初中英語課堂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力促課堂“有聲有色”之路的幾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