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
山東省萊西市疾病控制中心,山東萊西 266600
糖尿病足的護理探討
吳萍
山東省萊西市疾病控制中心,山東萊西 266600
目的探討糖尿病足患者的護理意義。方法選取該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6例,在常規(guī)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的護理措施,觀察其效果。結果45例患者好轉(zhuǎn)出院,1例患者截肢。結論適當?shù)慕】到逃?、心理安慰、足部護理、合理的飲食及運動等可加快糖尿病足的好轉(zhuǎn),降低致殘率,同時對糖尿病足的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糖尿病足;護理措施;護理探討
糖尿病足是指下肢遠端神經(jīng)異常和不同程度周圍血管病變相關的足部潰瘍、感染和(或)深層組織破壞,是糖尿病最嚴重、治療費用最多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是糖尿病非外傷截肢的最主要原因。輕者表現(xiàn)為足部畸形、胼胝(高危足)、皮膚干燥和發(fā)涼,重者可出現(xiàn)足部潰瘍、壞疽,甚至面臨截肢的危險,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選取該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對其進行常規(guī)治療及全面的護理,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6例,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56.2±12.63)歲,均2型糖尿病。根據(jù)Foster糖尿病足分類方法(1級為正常足,2級為高危足,3級為潰瘍足,4級為合并感染足,5級為壞死足)將患者按病情分類,其中2級患者15例,3級患者18例,4級患者11例,5級患者6例。50例患者均給予糖尿病常規(guī)治療及綜合性護理,45例創(chuàng)面愈合出院,1例截肢。
1.2 糖尿病足的護理干預
1.2.1 創(chuàng)面處理①使用生理鹽水對已經(jīng)發(fā)生潰瘍、感染及壞疽的傷口創(chuàng)面進行反復沖洗,傷口周圍5 cm以碘伏消毒,鈍性分離壞死組織,可取局部滲出物做細菌培養(yǎng),根據(jù)藥敏效果選用有效的抗生素靜脈滴注控制感染,同時使用8U胰島素+敏感抗生素+生理鹽水5 mL混合噴在創(chuàng)面上,以無菌紗布覆蓋,每日換藥一次。也可用去敷生肌藥物涂于傷口促進傷口愈合。抬高患肢,以紅外線照射30 min,促進患足血液循環(huán);②對于形成糖尿病足水皰者,小水皰予以保留,大水皰無菌注射器抽取滲出液,保留創(chuàng)面皮膚,可保護創(chuàng)面不受感染,待其干燥結痂自然脫落;③出現(xiàn)胼胝者,應以毛巾后熱水浸泡使其軟化后逐次修剪,以防發(fā)生感染壞死;④對足部有其他感染者,如腳癬應及時作相應處理防止污染創(chuàng)面。
1.2.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的基礎管理措施,是決定糖尿病管理成敗的關鍵。每位糖尿病患者均應接受全面糖尿病教育,充分認識糖尿病并掌握自我管理技能。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詳細講解糖尿病足的危害及其危險因素,使其意識到日常護理的重要性,指導患者掌握糖尿病足的護理方法,提高患者處理病足異常情況的能力。
1.2.3 心理護理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終身性疾病,患者病程長、飲食受限、經(jīng)濟負擔重,加之糖尿病足可能面臨截肢的危險,患者長期處于焦慮、擔心、緊張的情緒中,嚴重影響血糖的穩(wěn)定,會進一步加重病情。此時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年齡、性別、知識水平、家庭情況及患者需求等積極與其溝通,詳細講解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治療措施和預后情況,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緩解器緊張情緒。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取得患者信任,幫助其樹立自信心。
1.2.4 足部一般護理強化糖尿病足患者的日常足部護理教育與指導,督促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足部護理衛(wèi)生習慣,使預防糖尿病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1]。督促患者每日以溫水洗腳,浸泡不可超過10 min,洗完腳后用柔軟毛巾輕輕吸干,以免損傷皮膚。皮膚干燥者涂潤膚膏,仔細檢查足部有無紅腫、傷口等情況,檢查完后按摩足部及小腿肌肉,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動作需要輕柔,按時修剪指甲,穿著寬松、活動大的鞋襪,防止擠壓。
1.2.5 飲食及運動護理長期高血糖導致的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因此糖尿病足的治療必須控制好血糖,而血糖的控制不僅依賴藥物,更基于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應根據(jù)患者的理想體重、工作性質(zhì)、生活習慣等計算其每天所需總熱量。對于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含量,仍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占50%~60%,但應限制含糖飲料的攝入,蛋白質(zhì)應至少有1/3來自動物蛋白,以確保必須氨基酸的供給,脂肪提供能量不超過總熱量的30%,同時控制膽固醇的攝入。增加纖維食物的攝入,可有效減緩食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同時需戒煙限酒,合理分配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可按每日三餐1/5、2/5、2/5或1/3、1/3、1/3分配。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可減輕體重,降低血脂水平,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2]。對于有條件運動的患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開展有規(guī)律的合適運動,循序漸進,但運動鍛煉宜在餐后進行,運動前后都應監(jiān)測血糖,以免發(fā)生低血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嚴重并發(fā)癥之一,血糖控制不佳、足部外傷、長期足底壓力、衰老及知識缺乏等都是其危險因素,合理的糖尿病治療以及全面的足部護理干預,不僅可以降低糖尿病足的發(fā)生率,還可縮短糖尿病足病程,降低致殘率,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
[1]范麗鳳,張小群,等.糖尿病患者足病預防護理知識與行為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7):493-497.
[2]沈潔,谷衛(wèi).兒童肥胖癥的干預治療[J].國外醫(yī)學(內(nèi)分泌學分冊),2004,24(6):404-406.
R473
A
1672-4062(2015)02(a)-0190-01
2014-11-12)
吳萍(1975-),山東青島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免疫規(guī)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