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黃昆++丁亞萍
【摘 要】 目的: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知識外化,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方法:在《護理學導論》實驗課中采用角色扮演法,設計情境,學生分組討論、表演,表演結束后學生點評、教師總結。結果: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課堂效果良好。結論:角色扮演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關鍵詞】角色扮演法 護理學導論 實驗教學
隨著人們健康素養(yǎng)、維權意識的逐步提升,人們不僅要求護士具有高超的專業(yè)能力,還要求護士具有高水平的人文素質和較強的溝通能力?!蹲o理學導論》作為護理學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介紹了護理學基本理論及學科框架,為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但課程理論性強,較為枯燥晦澀,如果僅采用教師講授的教學方法,課堂氣氛僵化,也不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滿足人們對于護士日益提高的要求,在《護理學導論》實驗課中我們采用了角色扮演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xiàn)介紹如下。
1 角色扮演法的意義
角色扮演法是通過行為模仿和行為替代影響個體心理過程的教學模式[1]。它是以課堂教學為舞臺、以教材內容為基礎、以學生學習自主性為動力的一種教學模式。Riera[2]等認為,角色扮演法可以減輕學生的焦慮感,增強信心;當學生理解所處的情況、所扮演的角色、想要咨詢的問題及被問到的問題、他們應該給出的答復后,可以更專業(yè)地處理問題以及主動傾聽(通過對語言、姿勢、行為及環(huán)境的關注)。
2 角色扮演法的步驟
2.1 情境設計
由于是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尚未接觸醫(yī)學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所以情境設計要求能夠既要體現(xiàn)護理專業(yè)特色,又相對容易扮演。教師設計了8種情境供學生選擇,并在實驗課前一個月把情境分發(fā)給學生。情境設計包括溝通類、問題解決類、應變類三種類型,角色涉及患者、患者家屬、患者朋友、母親、女兒、同學、護士長、護士等,要求每位學生至少扮演一個角色,并在表演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人際溝通的基本要素、溝通的層次、溝通的技巧、人物間的矛盾關系[3]。
2.2 情境準備
學生拿到情境后,采取自由組合的方式進行分組,由班長進行協(xié)調、統(tǒng)計,并將名單上報。根據情境的復雜程度,每小組人數在3~8人不等,每人至少扮演一個角色。小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集體討論情境發(fā)展方向、劇本、臺詞等內容,并選擇合適的場景進行視頻拍攝。
2.3 課堂表演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大部分學生完成情境拍攝、剪輯等工作,課上直接放映視頻資料,與大家一同觀賞。還有部分同學課前準備成熟,課上自帶服裝、椅子、食物等道具進行表演。
每組表演時間在5min~10min之間。學生充分利用語言以及聲音、語調、語速等非語言形式進行溝通。
2.4 學生評價
表演結束后,每小組派一位學生代表先進行自評,談談自己對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感受,評價自己小組的表演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有哪些收獲或領悟;同時評價其他小組的表演中值得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2.5 教師評價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進行總結、評價。強調本節(jié)課涉及的重點理論知識,并從學生儀表、情節(jié)設計的完整性、邏輯性、真實性、溝通技巧的運用、溝通的有效性、表演的投入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并對學生進行關懷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關懷能力。
3 課堂效果
課堂上學生采用了播放視頻或者現(xiàn)場表演的方式,不管哪種方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都大大提高,學生會主動提出問題、發(fā)表觀點、積極討論。通過角色扮演,學生的表達能力、知識運用能力、自學能力、處理角色之間矛盾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整體護理觀。
4 討論
《護理學導論》中涉及部分默會知識,即指不具有可以加以明確化的規(guī)則和邏輯,雖不可言喻,但人們擁有或可以被培養(yǎng)出默會能力來理解它[5]。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將默會知識外化,加深對于默會知識的理解。
通過這節(jié)課,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是不可估量的,即使相同的情境也可演繹出多種不同的結局。馬芳[4]指出,關懷的能力以及關懷的范圍并不是天生的,需要教育的引導和經驗的積累才能發(fā)展起來。教師結合本節(jié)課內容,引導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進行換位思考,滲透人文素質教育。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學以致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迫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護理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如何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仍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程英.角色扮演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08,7(7):548-549.
[2]Riera JM,Cibanal JL,Mora MP. Using role play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 in nursing: assessment of students[J].Texto Contexto Enferm, Florianópolis,2010,19(4): 618-26.
[3]張文榕.角色扮演測評技術的運用[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4(7):135-136.
[4]馬芳,宋建華.關懷教育及對護理教育的挑戰(zhàn)[J].中華護理教育,2008,5(1):45-47.
[5]王艷.護理教育與默會知識[J].中華護理教育,2007,4(1):44-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