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六十年代的“接班人計劃”

        2015-02-04 10:57:46徐天
        讀書文摘 2015年2期
        關鍵詞:志海中組部文光

        徐天

        1965年8月末,19歲的任小彬和其他44個同學一起,坐在中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 (即中央黨校前身) 的中禮堂里,等待著“青訓班”開學典禮的開始。

        青訓班學制五年,學員都是應屆高中畢業(yè)生,全部來自北京,畢業(yè)后將授予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學校綠化很好,像一座花園,但一棟棟宿舍空蕩蕩的,大多數(shù)人都下去搞“四清”運動了。

        一位個子不高的中年女性被簇擁著走了進來。出身干部家庭的任小彬,一眼認出這是黨校校長林楓的夫人郭明秋,時任黨校校委委員、政策研究室主任兼青訓班班主任。

        多年后,68歲的任小彬還能一字一句地對《中國新聞周刊》 復述出郭明秋的第一句話:“歡迎你們,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接班人!”

        這句話如此振聾發(fā)聵,震得聽者頭暈目眩。這些不到20歲的年輕人,很多來自工農(nóng)家庭,他們做夢也沒想過,自己竟與如此宏大的“接班人計劃”聯(lián)系在了一起。

        “我們要準備后事”

        1964年,中蘇論戰(zhàn)正酣。毛澤東再次想起了“杜勒斯的預言”。

        1958年10月28日,在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提問,中國是否會發(fā)生和平演變,杜勒斯回答:“當然……我很難說出具體的時間,但是我要說,幾十年的可能性大于幾百年?!?/p>

        據(jù)毛澤東的秘書林克撰文回憶,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杭州召開了一次小范圍的工作會議,討論當時的國際形勢。他讓林克整理出了杜勒斯談和平演變的三篇講話,并親自做了批注,一同印發(fā)給與會者。

        在毛澤東看來,防止中國發(fā)生和平演變的關鍵舉措之一,在于培養(yǎng)接班人。

        引發(fā)他關于接班人的思考的,或許還跟60年代初中共高級干部的接連去世有關。

        1961年,58歲的陳賡大將去世;1962年,63歲的李克農(nóng)上將去世;1963年,61歲的羅榮桓元帥去世。三年間,少將以上的解放軍將領中,共有18人去世。在當時的干部終身制下,后繼無人的問題被突出地提上了日程。

        1964年5月,中組部副部長趙漢有感于1963年在福建考察時所見,在 《人民日報》 發(fā)表文章《積極地培養(yǎng)和大膽地提拔新生力量》。文章稱,培養(yǎng)一個在政治上和業(yè)務能力上都比較成熟的、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干部,是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的。因此,必須及早動手,把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一批一批地培養(yǎng)出來。

        1964年6月8日,在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第一次提出了培養(yǎng)接班人的問題。他指出,宋任窮的一個材料很值得注意。

        三個月前,時任東北局第一書記宋任窮到遼寧省蓋平縣 (今蓋縣) 走訪。該縣太陽升公社何屯大隊黨支部對全大隊200多名青年進行了認真考察,挑選出了14人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之后,宋任窮給中央和毛澤東寫了一封題為 《關于農(nóng)村支部培養(yǎng)接班人問題——匯報一個有政治遠見的黨支部》 的信。

        毛澤東在講話中說:“這個材料要發(fā)到各縣、各社、各隊去。你不注意培養(yǎng)后代怎么行?現(xiàn)在,就是不讓青年人上來,有些人占著位子,都是老年人??傊?,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干部配備也要有一、二、三線。不能一個人死了,沒人管事了,要準備幾線?!?/p>

        6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局第一書記會議在北京十三陵水庫管理處大樓召開。毛澤東再次提出了接班人問題,而且提出,從中央局、省、地、縣到支部,都要搞幾層接班人。

        7月,毛澤東主持討論中蘇論戰(zhàn)“九評”的最后一篇 《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chǎn)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 的修改稿。

        他談到:“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在蘇聯(lián)搞和平演變,是向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包括我們中國在內(nèi),向所有共產(chǎn)黨,包括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內(nèi),敲響了警鐘。帝國主義對我們第一代、第二代大概沒有指望了,但他們寄希望于第三代、第四代和平演變,杜勒斯輩就是這么公開說的。因此我們要準備后事,要培養(yǎng)革命接班人。”

        7月14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該文,正式向全國公開提出了培養(yǎng)接班人的問題。

        摸底調(diào)查

        為了摸底,1964年,中組部進行了一次全國范圍的調(diào)查。第二年8月,向中央報送了《關于培養(yǎng)提拔新生力量參加縣、地、省領導工作的報告》。11月17日,中央將中組部的這份報告批轉(zhuǎn)下發(fā)。批示中稱,這是“關乎全局和革命長遠利益的戰(zhàn)略問題”。

        根據(jù)這份報告,在南方十二省區(qū),省級干部中,本地干部占90%以上。在地、縣兩級中,還是以解放時南下的北方干部為主。在129名地委書記中,南方本地干部有37名,占29%;在1092名縣委書記中,南方本地干部有306名,占28%。

        在北方八省中,雖然都是本地干部為主,但地委書記的平均年齡達47歲,縣委書記也大多在42歲以上。

        報告總結道:“過去十幾年中,對培養(yǎng)提拔新生力量和本地干部注意不夠,這是干部工作中的一個嚴重的缺點?!?/p>

        1986年任中組部調(diào)配局局長的楊志海在接受 《中國新聞周刊》 采訪時回憶,他也看到過相關數(shù)據(jù)。60年代,省一級的干部基本都是大革命時期 (1927年以前) 參加工作的,地級干部多是大革命后期或抗戰(zhàn)時期參加工作的,縣一級干部基本為抗戰(zhàn)后期或解放戰(zhàn)爭初期參加工作的。

        鑒于干部隊伍的老化現(xiàn)象,報告提出了八項應對措施:制定出培養(yǎng)提拔新生力量的具體規(guī)劃,一個一個落實到人;培養(yǎng)提拔新生力量,要同四清運動結合起來;南方各省區(qū)培養(yǎng)提拔本地干部時,要對北方籍的領導干部做適當調(diào)整,如去其他適當?shù)墓ぷ鲘徫?,或調(diào)回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應注意提拔少數(shù)民族中的新生力量;一切地區(qū)、一切部門,都應注意培養(yǎng)提拔婦女干部中的新生力量;做好老干部的思想工作,所有老干部都應該不吝惜自己的精力,培養(yǎng)新生力量;如果有南下干部已適應了當?shù)氐纳?,可以就地安排。“步子要穩(wěn),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做,不要搞突擊,不要一下子換一大批,以免影響工作,影響干部團結。”

        1964年,中組部開始執(zhí)行提拔接班人的任務。人手從各個部門抽調(diào)。

        當時,中組部共六個處,干部不到250名。一處為綜合調(diào)配處,二處管黨群政法干部和干部的綜合研究,三處管工業(yè)干部,四處管財貿(mào)農(nóng)業(yè)干部,五處管對外干部,六處管黨的基層建設,此外還有一個研究室和一個辦公廳。二處的唐文光,就是被抽調(diào)出來的人員之一。

        如今86歲的唐文光,1963年進入中組部工作,是文革前進入中組部工作的老同志中碩果僅存的幾位之一。在福建省福州市老干部局的辦公樓內(nèi),他向 《中國新聞周刊》 回憶,他進中組部和提拔新生力量頗有一些淵源。

        1963年,中組部副部長趙漢到福建考察。臨走前,他請福建省委組織部推薦一個年輕有文化的縣委書記到中組部工作。時任中組部部長安子文指示,部里的處長 (即現(xiàn)在的司局級干部) 都要下到縣里鍛煉,地方干部也可以調(diào)到部里工作。時任福州市新店區(qū)區(qū)委書記、35歲的唐文光被推薦給了趙漢。趙漢看了檔案后十分滿意,當年中組部就調(diào)唐文光進京。

        1964年,中組部自身率先提拔了兩名年輕人,擔任司局級干部。中組部研究室一位32歲的年輕人被提拔為副主任,日后擔任了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安子文的秘書邱建鼎被提拔為中組部辦公廳副主任,文革后任中央黨校組織部部長。

        59名接班人

        1964年6月,中組部開始從大學畢業(yè)生中挑選接班人。

        這個任務交給了二處,唐文光是唯一一個一直負責到底的。他告訴 《中國新聞周刊》,按照中組部部長安子文的設想,對待這些挑選出來的大學畢業(yè)生,將按照特殊選拔、特殊培養(yǎng)和特殊使用的“三特殊”原則,先將之下放基層鍛煉,當縣委書記、公社書記和大隊支部書記,看日后的成長。

        遴選的條件,首先必須是黨員。僅此一項,全國20萬大學畢業(yè)生里,只剩2000人了。

        唐文光記得,針對這2000人的挑選,按照政治條件第一位、學習成績中上即可的條件進行。這項工作由各省組織部負責,名額分到各省,沿海省份較多。家庭成分必須是工人、貧下中農(nóng)、革命軍人和革命干部,地主成分不要。

        全國一共選出了60名大學生 (其中一人最終沒有參加,實際為59人),男生占了大多數(shù)。

        其中,天津選拔了4個人。24歲的南開大學原子核物理專業(yè)畢業(yè)生李夢錫當時任系里的團總支副書記,畢業(yè)時,所有同學都確定了分配去向,只有他“待分配”。待同學都離校后,老師才告知他,他被中組部選中了。

        25歲的山東大學政治專業(yè)學生楊志海則在山東選拔的3個人之中。

        畢業(yè)前,山東省委組織部調(diào)配處一位姓歐的處長找他談話。后來,他自己到中組部調(diào)配局工作后也經(jīng)常找干部談話。他那時才知道,組織找人談話前,早已看過檔案、全面了解了情況了?!罢勗捑褪强慈?,看你的談吐。”他告訴 《中國新聞周刊》。

        填報分配志愿時,系里通知他,不用填了,畢業(yè)后直接去中組部報到。

        山東省委組織部給他出路費,讓他先回了一趟老家。隨后通知他,直接去北京的中央黨校報到,在那里進行為期一年的理論學習。不久后,省委組織部再次通知他,不用去中央黨校學習了,直接去江蘇四清。

        他后來才知道,1963年中央黨校前任校長楊獻珍提出,事物既是“一分為二”的,也是“合二為一”的,這一理論被視為反毛澤東的“一分為二”哲學理論,因此,中央黨校1964年7月起開始批楊獻珍 (其時任副校長) 的“合二為一”理論,原計劃的理論學習被取消了。

        搞四清,原本在中組部的培養(yǎng)規(guī)劃中屬于二年級的內(nèi)容。

        1964年七八月間,在北戴河一號樓,毛澤東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學習的侄子毛遠新進行了一次有關接班人的著名談話。

        他提到:“階級斗爭是你們的一門主課。你們學院應該去農(nóng)村搞四清,去工廠搞五反。不搞四清就不了解農(nóng)民,不搞五反就不了解工人。階級斗爭都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學畢業(yè)?”

        1964年夏末,這59名大學生,20人左右一撥,分赴江蘇、山西和湖南四清。

        李夢錫和楊志海都去了江蘇。這個組的學生來自天津、山東、上海、江蘇和福建五省市,共19人,由專門安排的優(yōu)秀縣委書記——泰興縣委書記帶隊。一些工作能力較強的學生被任命為大隊下面的小組組長,楊志海便是其中之一。

        中組部的領導專門來看望過他們?!邦I導說,你們的任務是要做一輩子的政治思想工作,一輩子的組織工作,一輩子的干部工作?!崩顗翦a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

        有關“接班人”的字眼并沒有被提起,但李夢錫意識到,自己在被培養(yǎng)?!拔抑溃瑏磉@里就是要改造自己,如果做得好可以被提拔,做不好就要一輩子留在當?shù)??!?/p>

        “接班人和接官人”

        經(jīng)中組部考察,第一年的這59名大學生表現(xiàn)優(yōu)秀,1965年,名額翻番,選出了120名大學生,并增加了女生名額。

        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特種冶金專業(yè)、23歲的顧人鳳,原打算考研,但學校通知,她被中組部選上,要去北京?!包h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志愿,我當然服從分配?!鳖櫲锁P告訴 《中國新聞周刊》。

        1965年,包括顧人鳳在內(nèi),上海市選拔了9名應屆畢業(yè)生,五男四女,分別來自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等高校。他們與來自北京的15名畢業(yè)生一起,集中在北京,住在萬壽路的中組部招待所。

        他們首先參加了中組部的集體培訓,學習毛澤東的 《實踐論》 《矛盾論》 和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學習四清材料。

        1964年的59名大學生也從四清所在地來京參加培訓,他們中的代表還介紹了參加四清的經(jīng)驗教訓。其中,就有顧人鳳后來的丈夫、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原子核物理專業(yè)的張學群。

        培訓中,中組部二處處長趙振清到場講話,講“接班人和接官人”的問題?!摆w振清說,接班是接革命的班,接老一代革命事業(yè)的班;接班不等于接官,不要一開始就想著做官。但接班又必然要接官,所以必須要培養(yǎng)我們成為領導干部。”楊志海告訴 《中國新聞周刊》。多年后,他仍然對這次講話印象深刻。

        此時,“接班人”開始被正式提出?,F(xiàn)在回憶起來,楊志海認為這其實是“接班人計劃”的一個弊端。“這讓我們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特殊的,會有優(yōu)越感?!?/p>

        這一年,來自東北地區(qū)8所院校的17名大學畢業(yè)生,沒有來北京參加集訓,而是就地在遼寧省委黨校進行培訓。

        25歲的遼寧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生李有存一開始并不樂意進入這個名單。她是團支部書記,每年都是優(yōu)秀學生,畢業(yè)時本已確定分配到長春歷史研究所工作,卻被通知要去中組部。李有存表示想搞專業(yè),不想做組織工作。為此,省委組織部派人找她談話,告訴她作為共產(chǎn)黨員應服從組織分配。

        和這17名畢業(yè)生一起參加培訓的,還有遼寧省委組織部自己挑選的省內(nèi)接班人。

        四清

        1965年秋,1964屆59名大學生和1965屆中來自北京、上海的大學生,隨中組部領導分赴河北、陜西和山西四清。山西由副部長陳野蘋帶隊,陜西由副部長趙漢帶隊,河北則由部長安子文親自帶隊。

        楊志海和顧人鳳都分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二十里鋪公社二十里鋪大隊搞四清。他們分散住在不同的村,在農(nóng)民家吃住,每天的伙食費3角錢,不準超標。

        楊志海則對高規(guī)格的四清隊伍印象深刻。二十里鋪大隊隊長由中組部六處處長陳一平擔任,副隊長是化名為韓文的安子文。指導員是河北省委組織部部長,副指導員是中組部研究室副主任。大隊管后勤的是中組部行政處處長王庭棟,負責安全工作的是石家莊市地級公安部門負責人。

        李夢錫則分在正定縣二十里鋪公社東兩嶺大隊。同樣分在這個大隊的唐文光除自己參加四清外,還負責考察大學生們的表現(xiàn)。“我心中有數(shù),什么人政治好、工作能力不強,什么人工作好、政治不行,什么人兩方面都很強?!彼麑顗翦a印象深刻,覺得他這兩方面都很強。

        按照計劃,如果有人表現(xiàn)不佳,則退回學校重新分配,但兩年來,所有人都表現(xiàn)優(yōu)異,留在了計劃內(nèi)。

        毛澤東的女兒李訥也一起參加了這次四清。當時李訥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讀大四,不在接班人計劃名單中,但也一起參加了四清,為了鍛煉她,還讓她當了小組副組長。唐文光回憶,她很愿意吃苦,表現(xiàn)不錯,但工作能力有待磨煉。

        李訥的身份只有中組部的人知道。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后來任 《光明日報》 副總編輯的孫關龍曾起了疑心,向唐文光打聽?!拔抑缓没卮鹚?,你該知道的,我會告訴你;你不該知道的,你不要問?!边@在中組部,幾乎是一個通用的標準答案。

        1966年5月,因表現(xiàn)優(yōu)異,楊志海成為正定縣縣委副書記。同一屆的另兩位山東籍大學生周長清和張克智,分別成為公社黨委副書記和村支部副書記,實現(xiàn)了安子文所希望的三級基層干部搭配的安排。

        就任前,楊志海特地去向安子文請教。安子文要他起碼在縣委副書記任上做三年,再做縣委書記。“他說,縣委書記是關鍵崗位,如果坐好了,可以不經(jīng)過地委,直接到上面來。我的任務呢,不是學怎么種地,是要善于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學會治理這個地方?!?/p>

        青訓班

        除中組部之外,中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也參與了對新生力量的培養(yǎng)。在黨校校長、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林楓的提議下,經(jīng)中央書記處同意,黨校開辦了“青訓班”,在高教部的配合下,從全國各地選拔高中畢業(yè)生。

        因為時間緊迫,1965年的青訓班只從北京市招生。由各中學推薦畢業(yè)生,中央黨校組織處處長楊長春帶隊、中央黨校和北京市委共同抽調(diào)人組成的考察組進行考察,通過即可錄取。

        45名高中畢業(yè)生進入了這個班,30名男生,15名女生,全部政治表現(xiàn)優(yōu)異。

        三個來自北京四中的畢業(yè)生進入了這個班,他們是:開國上將蘇振華的兒子蘇承德、外交部駐東德參贊宋之光的兒子宋揚之和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任彬的兒子任小彬。

        高中期間,任小彬成為了四清中的積極分子。畢業(yè)這年,老師告訴他,不要考大學,等待中央黨校的考察,直接參加青訓班。

        “四中干部子弟很多,學校不斷強調(diào),讓我們覺得,接老干部的班,讓紅色江山不變色,屬于我們的一份責任?!比涡”蚋嬖V 《中國新聞周刊》。

        時任中央黨校黨委辦公室秘書科長金春明告訴 《中國新聞周刊》,當時中央黨校的所有教職員工都知道,這批青訓班學員是接班人。“不僅是中央黨校的接班人,而且是全國的接班人。”

        因為是培養(yǎng)接班人,培養(yǎng)方法十分特殊。

        學校在安排宿舍時,頗費了一番心思。青訓班中,三分之二來自工農(nóng)和一般干部家庭,三分之一為高干子弟。每間宿舍兩個人,總是盡量讓干部子弟和工農(nóng)子弟搭配。

        8月開學后,并不著急上課。有兩個月時間,他們天天自由地出入圖書館看書。學校破例給他們發(fā)了最高等級的借書證,可以借閱“灰皮書”?!拔夷菚嚎戳说聼崂埂⑼新宕幕臅?梢钥吹贸鰜?,林楓對我們這批學生期望很高,放得開?!比涡”蛘f。

        給青訓班上課的老師也十分特殊,多數(shù)是外請的黨政領導,黨校內(nèi)部的老師并不多。

        這一年的10月,青訓班學員都下去四清,直到第二年六七月份文革開始后才回到學校,很快投入了文革的熱潮。任小彬參加的“紅戰(zhàn)團”因為貼了康生的大字報,被宣布為反動組織,他則被開除黨籍。

        林楓本人也被戴高帽游街。青訓班被定性為“培養(yǎng)修正主義苗子”的園地,成為他的罪行之一。

        入校時林楓曾計劃,這批學生第一年四清,第二年開始去工廠和部隊實踐,最后一兩年學習理論知識,五年后畢業(yè),挑一定的擔子,逐漸培養(yǎng)。但這五年間,這45個學生先后經(jīng)歷了四清、下放干校、參加清理階級隊伍和整黨,幾乎沒怎么上過理論課。

        1970年,青訓班學員畢業(yè)。這批“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接班人”,并沒有受到特殊對待。畢業(yè)時,任小彬和同學們被分配到了天南海北,到基層當了工人、農(nóng)民。直到1977年胡耀邦任中央黨校副校長,他才得以平反,恢復黨籍。

        一些青訓班學員留在了基層,直至退休。也有一部分學員靠自己的努力,從基層脫穎而出,如后來任 《光明日報》 副總編輯的李景瑞、退休前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的甄小英。任小彬則在1980年代成為中組部青干局副局長。

        據(jù)任小彬所知,除了中央黨校,當時各地方黨校和一些頂尖高校都以“培養(yǎng)接班人”為目的招收了學生,但這個青訓班無疑是其中最特殊的一個。這是中央黨校建校歷史上,第一次亦是唯一一次招收高中畢業(yè)生。

        回歸

        文革開始后,中組部的接班人計劃也中斷了。

        唐文光等中組部干部接到通知,全部回京參加運動。

        多數(shù)大學生和楊志海一樣,留在了當?shù)?,成為公社、大隊干部。劉少奇被打倒后,他們被說成是劉少奇的“黑苗苗”。楊志海被打成“劉少奇、安子文伸向河北的黑爪牙”,挨了批斗。

        楊志?;貞洠母镏?,這兩撥大學生命運各異。有的人在基層任職,被批為“走資派”;有的人回到北京,到中組部討說法,繼而成為了“造反派”。“不過據(jù)我了解,即使成為造反派的,也沒有很激進的?!?/p>

        唐文光曾接待這些討說法的人?!爸薪M部都散了,領導也靠邊站了。我也不知道該拿這批學生怎么辦,只能跟他們說,回去以后參加革命,在大風大浪中成長。”

        1969年,他自己也被下放到東北白城地區(qū)的中組部五七干校,后在河南省洛陽市制冷機械廠做黨支部書記。

        1975年,中組部逐漸恢復秩序,重建了辦事組、干部組、組織組和研究組。老干部們開始出來工作。

        中組部曾派人來問唐文光,是否愿意回部里工作,他婉拒了?!澳菚盒蝿莶幻骼剩窃賮硪粋€文革,我也不知道自己會怎么樣,我還是想回到地方去?!?976年,他回到福州市,任市委宣傳部副部長。1985年起,先后任福建省人事局副局長、局長,在省老干部局局長任上退休。

        1975年,文革前的這兩批接班人,開始重新進入中組部的視野。

        這一年,楊志海從石家莊地委調(diào)回了中組部,被分到干部組下面的調(diào)配小組。1986年,出任調(diào)配局局長。1992年,他離開中組部,先后任黑龍江省副省長、輕工業(yè)部副部長。目前,擔任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1978年,在 《沈陽日報》工作的李有存給時任中組部部長胡耀邦寫了一封信。她問:文革前選拔了一批大學生,現(xiàn)在是否還有安排?能不能回到組織部?胡耀邦的秘書張耀光代筆回了信,稱中組部會對此負責,讓她耐心等待。

        果然,1979年,李有存回到了中組部,進入老干部局工作。1981年,她成為專門平反冤假錯案的黨史處負責人。1983年,任老干部局副局長。2000年,從《人民日報》 群工部主任崗位上退休。

        同一年,李夢錫也從北京市鍋爐廠回到了中組部。最后,從中組部機關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的任上退休。

        他印象中,當時進入中組部的還有其他幾個“接班人”計劃的大學生,但都是來了又走。另一位一直干到退休的,是同為1964屆大學生、退休前任中組部四局副局級干部的馬紅珍。

        這兩撥大學生,還保持著春節(jié)或外地來人時聚會的習慣,不過是分地區(qū)的。顧人鳳只認識在山西、陜西、河北四清的這五十來人,李有存所知的也只是東北的17人而已。

        全部179名大學生的名單,現(xiàn)在已不可查。

        楊志海在中組部調(diào)配局工作時,經(jīng)手了這179人中多數(shù)人的工作變動。他回憶,其中不少人,成為局級、副局級干部,還有一些則遠離政治,轉(zhuǎn)往技術崗位。如顧人鳳,就申請調(diào)到了專業(yè)對口的北京市冶金局,在技術崗位上待到退休。

        李有存進中組部后得知,這179名大學生,原本是作為省部級干部的候選人培養(yǎng)的。不過,據(jù)她所知,最終,只出了4名部級或副部級領導。除楊志海外,另三人分別為:

        1964屆的張克智,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是正定縣四清成員之一,后來任國務院副秘書長。

        1965屆的肖作福,畢業(yè)于遼寧大學哲學系,東北17人之一,后來任遼寧省政協(xié)主席。

        1965屆的陳玉杰,畢業(yè)于吉林工業(yè)大學,亦是這17人之一,后來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

        “培養(yǎng)接班人這條路,是當時歷史條件下形成的,走了一條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路。當時只有一個標準,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不帶任何個人色彩,沒有任何不正之風,十分公平。我們這批人,沒有人出過大問題,更沒有人被抓,所以這是一條值得肯定的路線。”楊志海告訴 ?《中國新聞周刊》。

        (選自《中國新聞周刊》2014年第33期)

        猜你喜歡
        志海中組部文光
        Dual-channel fiber-optic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 with cascaded coaxial dual-waveguide D-type structure and microsphere structure
        “特戰(zhàn)隊”工作法:當好疫情救治急先鋒
        郭文光
        郭文光
        歡迎關注中組部老干部局“離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眾號
        銀潮(2020年8期)2020-08-24 02:29:36
        中組部、人社部調(diào)研組到福建省開展仲裁機構隊伍建設工作調(diào)研
        豐收的喜悅
        分手了,我們還能做朋友嗎
        幸福家庭(2017年1期)2017-04-11 17:31:01
        琴書和鳴——記2015吳文光“琴心”系列藝術活動展演
        人民音樂(2016年3期)2016-11-07 10:03:20
        服務為民獻真情——記邯鄲市市政工程管理處處長王志海
        公民與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42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男女啪啪在线视频网站| 色吧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成人国产在线播放自拍|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国产av毛片|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丁香六月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一|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老妇色熟女老太|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999| 国产麻豆成人精品av| 久久精品免费免费直播| 国产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国产视频在线|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永久网站一区| 在线观看的网站|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 国产午夜激情视频自拍| 激情五月开心五月av| 亚洲av首页在线| 五十路熟妇亲子交尾| 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 极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亚洲t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丰满熟av无码区hd|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99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 日本道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免费无毛av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主共患难日久生情的古言| a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