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珂皎 王靜
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期的護理體會
強珂皎 王靜
目的 探討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期的護理。方法 對62例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期的護理措施進行回顧性分析??偨Y護理體會。結果 62例患者經過積極的治療和護理, 治愈出院56例, 因并發(fā)癥轉科治療4例, 死亡2例。結論 重癥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的護理工作難度大,對醫(yī)護人員提出的要求比較高, 在禁食期間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 可以為后續(xù)的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取得滿意的療效。
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禁食;護理
重癥急性胰腺炎因病程長、病情變化快、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而成為臨床上死亡率較高的疾病之一。近年來,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出現(xiàn),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老年患者在逐年增加, 而老年患者由于各個臟器功能的退化, 給臨床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禁食療法是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手段, 對治療的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科自2013年以來對收治的62例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給予全面整體的護理同時, 注重禁食期的護理, 為患者的預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4年2月間本科共收治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 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老年學會的年齡標準和2006年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外科學組制訂的《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中關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1]。其中男34例、女28例, 60~70歲35例、71~80歲18例、80歲以上的9例, 平均年齡68.7歲。
1.2 護理方法
1.2.1 病情觀察 老年患者由于感覺能力和反應能力下降,常對腹痛、腹脹等癥狀表現(xiàn)不典型。護理中應巡視患者1次/h,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 仔細觀察患者的意識、表情及對各種刺激的反應, 準確測量生命體征、記錄出入液體量, 必要時進行體格檢查。同時正確及時執(zhí)行醫(yī)囑, 做好各項生化指標的檢測。
1.2.2 飲食護理 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 一般需禁食、水5~7 d。在護理中發(fā)現(xiàn)由于一部分患者對禁食醫(yī)囑不理解甚至抗拒, 私自飲水、進食。本資料中有7例患者因在急性期未嚴格遵從醫(yī)囑而導致病情反復或急劇惡化。因此, 在護理中耐心向患者講解禁食的意義和作用, 取得患者配合, 并隨時觀察患者對禁食的依從性是治療效果得到保障的一項重要工作。
1.2.3 用藥護理 按醫(yī)囑給予營養(yǎng)支持, 使胰腺和胃腸得到充分的休息[2]。治療中患者常需要大量補液并持續(xù)應用生長抑素。護理人員應掌握藥物的使用方法、目的、注意事項和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并向患者和家屬做好宣教。輸液中應為患者建立良好的靜脈通道, 因患者多持續(xù)輸入高滲的電解質和大分子的營養(yǎng)液等, 對血管的刺激性強, 且老年人血管彈性差、脆性增加, 易液體外滲或形成靜脈炎, 所以不建議用外周靜脈留置針, 可行中心靜脈置管和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本資料62例患者中, 根據患者和家屬的訴求, 行中心靜脈置管53例, PICC管置入9例, 經觀察未出現(xiàn)留置針相關并發(fā)癥。行中心靜脈置管和PICC還為搶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輸液中還要根據患者的耐受力調整滴速,準確記錄出入液量, 特別是尿量。輸液巡視時要注意患者因長時間輸液產生急躁情緒, 私自調節(jié)滴速。生長抑素可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續(xù)泵入, 因患者正處于禁食期, 在泵入過程中要特別警惕患者是否出現(xiàn)了低血糖。
1.2.4 危險因素的評估與護理 老年患者因聽力、視力、思維反應能力、表達能力、自控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下降, 存在著諸多的危險因素。護士進行客觀的評估, 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是保證老年患者安全的關鍵。
1.2.4.1 身份識別 患者身份識別是醫(yī)務人員在醫(yī)療活動中對患者的身份進行查對、核實, 以確保正確的治療、檢查用于正確的患者[3]。部分老年患者對自己的身份不明確, 在護理中要求大家至少同時采用3種識別方法:如反問法、查看腕帶、查看床頭卡或輸液卡、巡視卡等, 信息一致時才能進行操作。
1.2.4.2 口腔護理 患者禁食易造成口腔潰瘍, 繼發(fā)感染,加重病情。有自理能力的患者需護士協(xié)助患者溫鹽水漱口3次/d, 意識不清無自理能力的患者則每日上、下午各進行口腔護理1次??谇蛔o理時建議選用棉棒護理包, 避免患者不配合時將棉球吞咽。
1.2.4.3 皮膚護理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老年患者常需臥床休息。老年人皮下脂肪層薄、病情重、病程長, 禁食導致身體虛弱, 身體自主活動的能力下降, 容易出現(xiàn)壓瘡。護士對每一位患者都要進行壓瘡評估, 達到預警級別的在床頭懸掛警示標識, 向患者和家屬講解壓瘡的發(fā)生原因、危害和預防措施,鼓勵患者在能耐受的范圍內在床上自主活動身體。使用電動氣墊床, 按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 按摩受壓的部位, 對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及時更換鋪墊, 保持床鋪平整、干燥。同時要注意翻身前后妥善放置監(jiān)護導聯(lián)線和各種管道, 以免壓傷皮膚。
1.2.4.4 管道護理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必須禁食進行胃腸減壓, 護理時要注意保證胃管引流通暢, 并做好記錄[4]。部分患者根據病情需要有中心靜脈輸液管、PICC、胃腸營養(yǎng)管、尿管等, 對于各種管道均應做好預防導管滑脫的風險評估, 粘貼管道分類標識、懸掛警示標識, 班班交接。向患者和家屬講解管道的作用、需放置的位置及注意事項等, 以免出現(xiàn)管道堵塞和意外脫管等情況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1.2.4.5 墜床、跌倒的預防 每例患者均要進行墜床、跌倒的風險因素評估, 達到預警級別的床頭懸掛警示標識, 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宣教。可使用床擋, 對煩躁不安患者給予保護性約束。
1.2.5 心理護理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老年患者因病情重、不能進食、自理能力差、與外界溝通較少等易產生煩躁、恐懼、易怒、孤獨、敏感、抗拒的負面的情緒, 不配合治療。在護理中要做到“六多”即多巡視、多觀察、多陪伴、多講解、多協(xié)助、多安慰, 取得患者的信任。教育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 主動參與到治療和護理的全過程中, 做好與家屬的溝通,及時介紹病情變化, 征求意見和建議, 取得配合和支持。
經過積極的治療和全面的護理, 62例患者中治愈出院56例, 因并發(fā)癥轉科治療4例, 死亡2例。
重癥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的護理工作難度大, 對醫(yī)護人員提出的要求較高。醫(yī)護人員在工作中要對此類患者重點關注, 耐心、細致, 特別是疾病早期禁食期間, 多關心患者, 了解需求和病情變化, 及時提供有效的指導和護理, 就能得到患者和家屬的主動配合, 為后續(xù)的治療打下基礎, 達到滿意的療效。
[1] 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外科學組.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中華外科雜志, 2007, 45(11):727-729.
[2] 韋惠云.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和護理若干進展.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2011, 33(1):86.
[3] 魏艷芳, 鄧喜紅, 黎艷.雙重身份識別在住院患者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護理學雜志, 2010, 25(17):40-41.
[4] 譚曉紅.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50例保守治療的護理.全科護理雜志, 2011, 9(11):3031-303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155
2015-03-16]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