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桂群
·臨床護理·
普外科術后尿潴留的原因及護理分析
史桂群
通過分析32例普外科患者術后出現(xiàn)尿潴留的原因發(fā)現(xiàn)普外科手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因素、年齡因素、藥物因素、手術因素及麻醉因素等。根據產生原因提出有效地針對性護理后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所以, 針對性護理后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顯著降低, 效果明顯, 值得臨床上推廣。
術后尿潴留;原因分析;護理
術后尿潴留是指在膀胱內充盈著大量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導致的癥狀。臨床表現(xiàn)為下腹部脹痛, 患者著急排尿卻不能自行排出。這樣會致使膀胱過度膨脹甚至造成永久逼尿肌的損傷, 采用留置導尿來預防尿潴留的方法會令患者產生痛苦及不適感, 增加尿路感染發(fā)生率, 同時也延長了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 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1]。本科針對發(fā)生術后尿潴留的32例患者, 通過實施綜合治療、針對性護理, 最終取得了較佳的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2010~2011年本科共收治32例術后尿潴留患者, 其中男22例, 女10例, 年齡25~67歲, 平均年齡43歲, 其中脾破裂手術3例, 肛腸科手術12例, 闌尾炎手術5例, 痔瘺手術8例, 乳腺癌手術4例。對尿潴留患者主要采取兩種治療方法:①誘導排尿法:利用聽水聲、尿道外口溫水沖洗、熱敷以及按摩膀胱區(qū)等誘導方式來幫助患者排尿;②穴位針刺法。護理后, 32例患者中有9例通過誘導排尿法和穴位針刺法后可自行排尿;其余的23例患者通過誘導排尿法無效, 予以留置導尿, 在24 h內拔除尿管后均可以自行排尿。
2.1 心理因素 患者過度緊張的情緒容易導致術后尿潴留,特別是手術創(chuàng)傷導致疼痛后, 加之生活環(huán)境及排尿的方式的改變、對自身疾病缺乏了解、對手術擔憂、對被動體位不習慣等, 導致膀胱括約肌痙攣, 最終引起排尿困難致尿潴留的發(fā)生。
2.2 年齡因素 人體各臟腑器官隨著年齡的增加其功能逐漸衰退, 老年患者腹部肌肉松弛, 膀胱排尿肌力削弱, 從而導致尿潴留。特別是體質較弱者, 腹壁肌肉力量也相對較弱,膀胱逼尿肌就會收縮乏力, 從而引起排尿困難, 最終發(fā)生尿潴留。
2.3 麻醉因素 全身麻醉、腰麻及靜脈麻醉后, 排尿反射初級中樞受到抑制。支配膀胱、尿道的神經都來自脊髓的同一節(jié)段S2~4, 因此, 不論采用腰麻還是硬膜外腔阻滯麻醉,都可同時阻滯支配膀胱的神經[2]。全身麻醉后藥物會有殘余, 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抑制作用未完全消除之前, 患者的感覺不敏感。
2.4 藥物因素 患者術后應用顛茄、硫酸鎂、阿托品等藥物,有明顯的松弛平滑肌作用, 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縮引起的術后尿潴留。消化道手術后的患者不能立即進食, 否則將會發(fā)生嚴重的電解質紊亂現(xiàn)象, 如術后發(fā)生低血鉀患者的胃腸蠕動減慢, 出現(xiàn)膀胱收縮無力, 這種情況也會導致尿潴留的出現(xiàn)。2.5 手術因素 手術時牽拉患者的腹部肌肉, 如果牽拉過度, 容易導致神經功能的紊亂, 直接刺激或損傷排尿反射的傳出神經、盆腔神經;腹部術后切口疼痛, 影響腹壁肌肉和膈肌的收縮運動;會陰部手術也會導致膀胱括約肌反射性痙攣或者尿道炎癥性水腫, 使尿排出受阻;術后不能適應床上排尿;尿管拔除時機不合理等。
2.6 其他因素 術前過多飲水, 膀胱沒有排空;手術后排便體位不當或大便滯留時間太久形成糞石使尿道受壓迫;小兒、老年患者術后高熱等, 都可能發(fā)生尿潴留。
3.1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術前根據不同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生活習慣、性格特質等開展心理疏導, 耐心細致的向患者解釋其最關心的術中出血、手術疼痛、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等;根據每個患者術后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 需要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 才能有利于促進術后及早恢復。
3.2 術前護理 術前沒有訓練臥床排尿的患者, 術后如果不能下床, 在床上排尿會有不適感, 不愿意主動排尿, 導致膀胱過度充盈, 進而引起尿潴留。因此術前積極有效地引導患者臥床排尿是非常必要的。護理人員要訓練患者學會使用床上便器排尿, 鼓勵患者主動排尿。
3.3 術后護理 術后回房2 h后囑患者要進行排尿, 如果沒有尿意也要適當?shù)倪M行排尿, 以防尿潴留的發(fā)生。如床上不能排尿的患者, 可扶患者坐起或床邊排尿, 評估患者下肢麻木的情況, 如雙下肢麻木感基本消失, 并能上抬60°以上, 即可站立來進行排尿。護理人員可給患者聽流水聲, 或熱敷下腹部, 輕輕按摩膀胱區(qū)等神經反射誘導來促使患者排尿。效果不理想時, 可用新鮮生姜、大蒜片輕擦尿道口, 使患者產生尿意促進排尿[3], 同時盡量減少人員的走動, 給患者創(chuàng)造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術后按時巡視, 1次/h, 對術后6 h后仍舊沒有排尿的患者, 觀察膀胱區(qū)是否膨脹, 并作相應檢查, 及時進行處理。術中留置尿管的患者, 術后應盡早拔除尿管,鼓勵患者排尿(最好6 h內)。手術導致的創(chuàng)傷往往會給患者造成劇烈的疼痛感, 使其產生恐懼、焦慮的心理, 進而引起膀胱括約肌痙攣, 最終導致排尿困難。因此, 有效的術后鎮(zhèn)痛是非常關鍵的。
3.4 留置尿管 當上述方法無效且患者膀胱高度膨脹時應采用導尿的方法。留置尿管24~48 h, 有利于膀胱肌收縮力恢復[4]。導尿需要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進行操作, 盡量縮短留置時間, 定時放尿, 每2小時放尿1次來鍛煉膀胱的收縮力,促使其功能的恢復。定時觀察并記錄尿液量、尿的顏色、氣味以及尿道口是否有分泌物排出, 每日對尿道口進行護理,預防尿路的感染。
3.5 藥物療法 新斯的明等藥物具有刺激膀胱逼尿肌排尿的作用, 原理是其能抑制膽堿酯酶的活性, 使血漿乙酰膽堿濃度增加, 增強乙酰膽堿的效能, 增強膀胱平滑肌和胃腸道平滑肌張力, 促進胃腸蠕動及排尿[5]。便秘會引發(fā)繼發(fā)性尿潴留, 可用開塞露加生理鹽水灌腸, 刺激腸壁產生排便反應并軟化大便, 在大便排出的同時, 小便也隨之自動排出。另外,用硝苯地平20 mg口服或酚妥拉明10 mg肌內注射治療術后尿潴留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6]。
3.6 針灸療法 常用的與膀胱有關的穴位有關元、中極、氣海、三陰交、足三里及陰陵泉等, 羅雪琴等[7]采用電針治療和臀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來治療術后尿潴留, 結果顯示前者療效明顯優(yōu)于后者。顧則娟等[8]用五行磁吸針治療術后尿潴留, 取關元、曲骨為主穴, 三陰交為配穴, 在穴位點均勻涂以五行膏后, 用五行磁吸針, 有效率為78.12%。
近年來對術后尿潴留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有了很大的進展。有效的護理措施, 能夠降低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對治療的滿意度。目前, 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術后尿潴留凸顯出了優(yōu)勢[9], 但對于廣大臨床護理人員來說, 掌握中醫(yī)療法, 尤其是針灸療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 護理人員學習要掌握一定的中醫(yī)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開展辨證施護, 對護理患者術后尿潴留的進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DiBlasi SM.Planned cesarean delivery and urinary retention associated with spinal morphine.J Perianesth Nurs, 2013, 28(3):128-136.
[2] 于瑩, 侯春穎, 郭清陽.術后病人尿潴留的原因及預防護理.護理研究, 2005, 19(7):1317-1319.
[3] 羅襯章, 黃淑華.術后解除尿潴留的護理對策.基層醫(yī)學論壇, 2006, 10(1):65.
[4] 陳冰.普外科術后尿潴留的原因及護理措施.大家健康, 2013, 7(5):127-128.
[5] 何春梅.術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護理.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4, 18(3):369.
[6] 汪明.肛門直腸病手術后尿潴留的原因預防及治療.中國肛腸病雜志, 2004, 24(3):16.
[7] 羅雪琴, 劉國敏, 成聯(lián)軟, 等.電針治療術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護理研究, 2004, 18(4):625.
[8] 顧則娟, 戴曉冬, 王榮.五行磁吸針治療術后尿潴留64例.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05, 9(4):28-29.
[9] Kaplan S, Wein AJ, Staskin DR, et al.Urinary retention and post void residual urine in men: separating truth from tradition.J Urol, 2008, 180(1):47-54.
Analysis of causes and nursing for postoperative uroschesis in general surgery
SHI Gui-qun.Pediatric Infusion Center, Shandong Jimo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mo 266200, China
Analysis was made on causes of 32 postoperative uroschesis cases in general surgery, and that showed psychological factor, age factor, drug factor, surgical factor and anesthesia factor as the main causes of postoperative uroschesis in general surgery.Implement of effective targeted nursing based on these causes could remarkably reduc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uroschesis.Thus, targeted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uroschesis with precise effect, and it is worthy of widely clinical promotion.
Postoperative uroschesis; Causes analysis; Nursing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146
2014-12-29]
266200 山東省即墨市中醫(yī)醫(yī)院小兒輸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