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毅
談高中語文的分組學習
邱毅
現(xiàn)在的課堂上比較流行分組:分組坐,分組討論,分組學。特別是一些競賽課,不分組坐好像就是落后,就是沒有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于是我們看到了孩子們
的笑臉、老師的笑臉,當然最后就是評委的笑臉。分組坐是分組學習的一個方面,下面我就來探討一下關(guān)于高中語文分組學習要弄清楚的一些事。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究竟是否需要分組學習?
分組學習不單指分組坐。分組坐并不是所有課型都需要,應(yīng)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的來決定;分組學習則是貫穿整學期,甚至是整學年的。一旦分組后,各組就從上課表現(xiàn)、回答問題、個人發(fā)揮 (課前5分鐘)、作業(yè)、考試等等方面形成了競爭。分組學習至少有兩大優(yōu)點:第一,從組內(nèi)來說,可以取長補短,互相探討,開發(fā)思維,形成思想的碰撞。蕭伯納有句名言:兩個人,每人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仍是每人一個蘋果;兩個人,每人有一種思想,交換一下,每人就有兩種思想。這樣的合作交流更有利于成績差的學生直接獲得方法和經(jīng)驗,也更有利于成績好的學生進行自我提升。第二,從組外說,形成了競爭。松下幸之助說過“良好的競爭心理,正當?shù)母偁幘?,這就是使事業(yè)成功與督促個人向上的動力”。這種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會使學生充分感到自我的價值,養(yǎng)成集體榮譽感。同時組與組之間的探討也會鍛煉學生的勇氣、智力、語言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分組學習是高中語文學習必要可行的一種教學形式。
然后要弄清楚的是什么時候需要在課堂上分組進行學習?
分組坐是分組學習在課堂上的一種表現(xiàn),但并不是每節(jié)課都如此,它是一種臨時的以組為單位的座位安排。我們分組時學生坐的位置多和學生本來的位置不一致;并且,各科分組的情況都不一樣,因為每個學生各科學習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那么,怎么分組坐才可以不擾亂課堂秩序,又能達到分組學習的效果呢?首先我認為必須要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是什么,是否有必要讓學生分組坐?比如是否有比較難的知識點需要探討、是否有比較靈活的教學內(nèi)容、是否需要學生自由發(fā)揮自由創(chuàng)新、是否需要小組共同合作完成某些學習項目并進行全班性的交流等等。其次,分組坐要固定每個組的位置,可以以前后兩排為單位安排,甚至組內(nèi)每個成員的位置也要固定,每次需要分組坐時老師在課下布置,那么學生可以按照小組形式迅速在課間坐好,不致影響到上課的節(jié)奏和秩序。這種前后兩排的形式安排的好處是,組內(nèi)成員既可以轉(zhuǎn)過身形成面對面探討,也可以正常朝向黑板認真聽老師上課,不會互相干擾。而不需要分組坐時就還是按每個學生原來的位置坐。這里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一點是,語文教學不能一味的“熱鬧”、探討,還需要安靜地獨立思考、消化的時間。比如在理解文意、思考問題、感知意境、練習、總結(jié)時,最好不要分組坐,這些完成后進行交流學習時可以分組坐。沒有按組坐時,各組成員雖然是分散的,但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仍然記錄在各組的綜合表現(xiàn)中,還是會使學生有小組的意識,集體的意識,同時也促成單個學生的沉淀提升。所以,這種靈活的分組坐的安排是適應(yīng)高中語文教學本身所需要的“靜”與“噪”的。
接著要弄清楚的是怎么分組學習?
現(xiàn)在也有很多學科的老師平時教學時并不分組,那么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分組呢?首先,分組可以以前后兩排的人數(shù)為基數(shù),以6人最優(yōu)。分組時要考慮各組的平衡,可以以自由組合為基礎(chǔ),老師最后總體把握,原則就是各組的語文實力要相當,不然就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失去分組的意義。其次,各組要有小組長,最好是要兼顧語文成績好和自愿兩方面的因素。并且各組要有記錄表,此表可以由老師統(tǒng)一制定,由科代表統(tǒng)一考核記錄,由各組小組長監(jiān)督,以保證每個同學的學習情況都在記錄之中,讓每個同學都感到自己是組內(nèi)的必要成員,感到自己對他人的重要性,從而保護其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分組后要形成競爭,各組的成績最后要匯總,期中或期末要進行評比,并且要有獎勵和懲罰,當然可以以假期作業(yè)為“誘餌”。特別要強調(diào)的是,學期的評比不能走形式,一定要有明確的獎懲細則,獎懲都要落到實處,不然這種分組學習最后會草草收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最后要弄清楚分組學習要著重抓好的幾個方面:第一,組的形成,這關(guān)系著學生分組學習的積極性;第二,獎懲規(guī)則的制定,這關(guān)系著學生分組學習的有效性;第三,獎懲的落實,這關(guān)系著學生分組學習的持久性。
分組學習既是分工,也是合作;既是交流,也是競爭。高中語文選材多樣,文章經(jīng)典,可以吟,可以誦;可以悟,可以演;可以歌,可以舞……這種教學內(nèi)容和風格的多樣性很適合老師用分組的方式進行教學,而學生也可以在分組學習中保持對語文的熱情,從而真正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作者單位:重慶市合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