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冬梅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尊重初中生的意見和建議,從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角度出發(fā),制定與現(xiàn)階段語文教育教學要求相符合的教學計劃,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初中生閱讀學習的效率,并以此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如果語文教師能在提高初中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進行閱讀教學,那么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激發(fā)初中生閱讀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與閱讀相符和的情境,借助情境讓學生置身到閱讀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初中生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同時也有著極強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利用較為直觀的教學手段,形象生動的畫面以及悅耳動聽的歌曲創(chuàng)設利于初中生進行閱讀學習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切身的感受到多媒體營造的閱讀氛圍,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閱讀學習,這樣不但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讓學生把閱讀當作一種樂趣,愛上閱讀。
當然,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課上短劇來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初中生有強烈的表演欲望,因此,語文教師可以以課文內容作為改編的基礎,設計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貼近的劇本,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投入到表演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在此過程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表演。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又可以增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感情,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改編,賦予學生不同的角色,讓學生通過自己對人物的理解進行演繹,沒有參加表演的學生可以充當觀眾,在表演之后對臺上學生的表演進行點評。教師通過營造具體的閱讀情境和閱讀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學習過程中,從而掌握充分的閱讀技巧,以此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應該單單局限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開拓學生視野的層面上,還應該指導學生從中獲得寫作經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只有一邊閱讀一邊做記錄,才能加深對課本知識的印象。所以,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借鑒作家的寫作方式和寫作技巧,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通過讀寫結合,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心理活動,及時為一些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困惑,糾正他們錯誤的學習方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以讀促寫,把閱讀當作提高學生自身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的基礎,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對自己喜愛的或者書中精彩的段落進行摘抄,養(yǎng)成做記錄的好習慣。同時,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多讀一些好文章,多背一些精彩的段落,按時做記錄,做摘抄,積累優(yōu)美語句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讀寫結合,隨時隨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記錄下來,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閱讀中的小練筆,通過續(xù)寫、擴寫以及仿寫等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和閱讀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寫作中和閱讀過程中獲得思想上的提升。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皇帝的新裝》以及《背影》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就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寫作,寫作的體裁不限,字數(shù)不限,只要不脫離課文主題均可。這樣,教師可以充分挖掘初中生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習慣和寫作習慣,從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目標不應該單單局限在提高學生成績上,還應該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初中閱讀教學講究一個“讀”字,“讀”已經成為初中閱讀教學的整個核心,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指導學生尋覓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從中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當然,最主要的是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興趣,讓學生想讀、會讀、愛讀。這才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因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根據(jù)具體的教學計劃可以在課間穿插著閱讀,還可以給初中生布置課后閱讀作業(yè),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閱讀。并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優(yōu)秀文化的魅力,教師還需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讀,深入理解感受書籍中的內容,培養(yǎng)初中生的人文情懷和語文素養(yǎng)。
初中教師需要在關注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思考自己為什么而讀,重新掌握思考的重要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根據(jù)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讀,去思考,以此提高初中閱讀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