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若琦
“再一次為平凡人喝彩”系高二段考原創(chuàng)材料作文題。針對此次作文最突出的主題不明確,中心不突出的問題,筆者擬從審題分析,規(guī)范片段作文思路兩方面進行作文評改和升格訓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①生活沒有彩排/人生也沒有裁判/總會有些時候滿心期待換來的是失望/或者是不體諒……然而,每當這個時候/你都能在心中聽到一個聲音/清晰而堅定/再來一次!
當生活的哨聲響起/再一次/選擇責任與擔當/再一次/為成長積蓄力量/再一次/只為追逐的夢想更近一些……/再一次/堅守心中的完美
這一刻/每個平凡人/舊的自我離開/新的自我誕生/成功與否并不重要/因為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
我們總會在逆境中匯聚起再一次的能量/這個民族只會越挫越強/這個世界永遠欣賞每一個敢于再來一次的人/再一次/為平凡人喝彩!
——《再一次為平凡人喝彩》央視廣告文案
②生活中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偉人,總有很多人站在普通的崗位,過著很普通而又很艱辛的生活,③他們都是平凡人,④但,⑤他們從來沒有放棄,失敗了一次又一次,依舊還會有再一次,⑥讓我們再一次為平凡人喝彩。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針對此則材料的限定性條件,文章的立意不能簡單理解為“再一次為平凡人喝彩”,而應該是“為平凡人面對困難、失敗……后的“再一次”擔當、努力……喝彩”。
片段1:陶艷波,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但是她的家庭并不普通,她的兒子在一歲時因發(fā)燒導致耳膜出血,最終造成了他是去聽說功能。這對陶艷波和她的家庭無意識沉重的打擊。但陶艷波沒有放棄,她毅然辭職,專門從老家黑龍江到北京去學習唇語,然后再教兒子說話,識字。她堅持陪著兒子上正常學校,陶艷波就是兒子的耳朵,兒子的向導。最終兒子如愿考上大學,陶艷波的堅持不懈才得以有所回報,她的再一次努力值得我們喝彩。
片段2:平凡的同桌媽媽陶艷波,48歲的她依然陪兒子讀書。那復雜的高數(shù),抽象的磁場線,冗長的柯西不等式,第一次做錯了,第二次還錯,又重新做,還是錯……你作為兒子的耳朵和嘴巴,毫無松懈,一遍又一遍地教給他知識。作為大齡學生,你比別人更刻苦,更耐心,反反復復,一字一句地傳授學識。教授對你的“厚臉皮”只剩下感動——誰能在一次次失敗后又重新開始,直到成功。
是什么讓你毫不顧忌,有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的毅力?是什么使你挑戰(zhàn)失敗,再挑戰(zhàn)失???
共同點:文段結構不完整,敘例思路不夠清晰,中心不突出。
其它:每則片段在表達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①再一次擔當母親的責任,我為你喝彩。
②陶艷波,被評為201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她,不過是一位與命運抗爭了十六年的平凡母親。③她的兒子在一歲時因病喪失了聽說能力,她沒有被命運擊敗,勇敢地擔當起作母親的責任;當周圍的人一次次勸她把孩子送到聾啞學校時,她斷然拒絕;辭掉工作的她,從黑龍江奔赴北京學唇語,只為教兒子說話,識字。④一次又一次,再一次,她的努力終于讓孩子能進入正常學校學習。⑤面對復雜的高數(shù),抽象的磁場線,冗長的柯西不等式,48歲的她再一次擔起母親的責任,到校陪讀,作兒子的同桌,充當兒子的耳朵和嘴巴。上課認真,厚臉皮請教老師,⑥一次再一次,⑦她的付出感動了無數(shù)人,也最終使得兒子如愿考上大學。
⑧于陶艷波,這不過是一位平凡母親的責任和擔當;于她的兒子,這又何止一份平凡的母愛?十六年的堅守,十六年的付出,她一次又一次平凡的舉動卻為兒子締造了一個不平凡的世界,她一次又一次平凡的付出卻為兒子贏得了一個不平凡的未來。她平凡的身影是如此高大挺拔,我不禁為她喝彩!
簡評:①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平凡”“再一次”等較突出。
③通過“再一次擔當”與“前一次擔當”形成對比遞進,突出中心。
④議論升華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
(1)點出人物。(簡明扼要,點出“平凡”)
(2)在……情況下,她擔當起母親的責任(她做了什么)。
(3)事情的結果,影響。
(4)在……情況下,她再一次擔當起母親的責任(她又做了什么)。
(5)事件的結果、意義、影響。
再一次選擇責任與擔當,“最孝女兒”朱曉暉,我為你喝彩。
當父親因病癱瘓在床,失去了生活能力,你沒有放棄他;當丈夫和孩子因不堪重負離開了你,你依舊沒有放棄他,而是選擇了責任與擔當。擔當起了照顧父親的擔子,辭工作,賣房子,一切都是為了父親。小小的一方車庫,是你和父親冬天里最溫暖的宮殿,把最好的留給父親,自己卻是咸菜米飯度日,每天為父親擦洗身體,12年如一日,好了父親,白了自己的頭發(fā),你卻沒有任何怨言,在生活的困難與挫折中,你選擇了責任與擔當,撐起了家的擔子。
命運的百般擠兌,你沒有被打敗,用十三年的相守,堅守了心中的責任與擔當,最孝女兒是對你最大的肯定,我為你喝彩。
簡評:(1)沒有突出“再一次”。
(2)事例有待進一步挖掘。
再一次選擇責任與擔當,我為你喝彩。
朱曉輝,是詩人,更是一個孝順父親的平凡女兒。當她的父親因病癱瘓在床,失去了生活能力,她毅然擔當起女兒的責任。朱曉輝放下手中做得正紅火的生意,一點一滴地認真學做各種各樣的飯菜,她的擔當硬生生地把父親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當她的丈夫和孩子因不堪重負離開了朱曉輝,她再一次選擇責任與擔當,一個人挑起家庭的重擔。為了給父親治病,她辭工作,賣房子,只能和父親躋身在不足20平米的小屋內;她給父親喂飯,洗臉,洗澡,按摩,洗衣服,做飯,和父親聊天,陪父親去醫(yī)院治療,每天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12年里,為了幫助父親恢復,80斤的她背著160斤的父親往返于紀念碑附近的沙場練習“摸爬滾打”……如今,父親在她的精心照顧下,仍然在與病魔做著頑強的斗爭。
在生活的困難與挫折中,她無怨無悔地堅持了12年;當別人夸她偉大與崇高時,她卻說這只是平凡女兒力所能及,理所當然地擔當。12年如一日,她花白了頭發(fā);12年如一日,她蒼老了容顏,可是她的身影卻日漸高大和挺拔。一個平凡女兒對父親無微不至地照料,光亮的又何止她的父親那幾乎黑暗的世界?她光亮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靈魂!“最孝女兒”,我為你喝彩!